-
1 # 崎峻戰史
-
2 # 明鏡臺
青面獸楊志看起來就凶神惡煞不好惹,但既然都賣刀了那就說明落魄了,牛二覺得還是能惹他一下,沒想到楊志真的就……
-
3 # 拓拔東胡上海大奉賢
只能說阿根廷會踢球別的腦子不漲,當時阿根廷經濟危機想透過馬島轉移民族矛盾,原本也有機會守住馬島,在英國出兵前的半年時間居然沒有拉攏蘇聯買武器,也沒在島上修適合戰鬥機的機場和維護中心。也沒有足夠的水雷和地雷拖住英軍。
-
4 # 邵永靈
英國不僅是軍事強國,而且當時還是世界第三核大國,背後又有美國這個盟友,但阿根廷依然敢於主動出擊佔領馬島。雖然這明顯是阿根廷誤判形勢,但即使誤判也是有原因的有根據的。
第一,馬島是英阿兩國爭議領土,雖然當時是由英國實際控制。爭議領土與無爭議領土理論上都是某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當事方和其他國家心目中的分量還是不一樣的。阿根廷敢不敢入侵英國本土呢?肯定不敢。也就是說,領土的爭議性質賦予了阿根廷佔領行動某種合法性,也壯了阿根廷政府的膽子。而且,佔領爭議領土也容易煽動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民眾的支援。
第二,馬島離阿根廷很近而離英國很遠。馬島距離阿根廷500公里,距離英國13000公里。阿根廷也不傻,知道距離遠近意味著什麼。當時馬島的英國守軍只是象徵性的,阿根廷沒費多大勁兒就佔領了。它以為造成既成事實英國就只能吞了苦果,畢竟大老遠來打仗不容易,阿根廷可以以逸待勞。沒想到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意志堅定,皇家海軍雖然今不如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最後還是阿根廷慘敗。
第三,阿根廷沒想到那麼多國家站在英國一邊。馬島屬於爭議領土,且不在北大西洋範圍,所以不屬於北約軍事保護物件,從這一點上看,阿根廷的判斷是正確的,即馬島行動不會導致美國和北約的介入。但是它忘了一點,除了出兵之外,仍然有很多幫助的方式。比如眾所周知的,法國停售了飛魚,阿根廷想從他國轉買在美國壓力下也沒得逞,美國還給英國提供了寶貴的衛星情報,在聯合國譴責阿根廷等等。所以,英國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援,阿根廷則被孤立。
最後想多說一句。英國有核武器的事實並沒有擋得住阿根廷佔領馬島,這表明,核武器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有用,無核國家也沒有那麼懼怕有核國家。
-
5 # Crazy歷史
阿根廷攻打馬島,有著幾個必然的原因的。分別是加爾鐵裡政府禍水東引,阿根廷的民族主義甚囂塵上,馬島附近發現了大量石油等。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為“福克蘭群島”,英國說最早發現馬島的福克蘭,是一位英國的Nautilus,他在1592年第一個發現馬島。
英國佬毫無疑問是大航海時代到來最大的受益者,荷蘭也罷,西班牙也罷,最終都曲終人散,大英帝國在全世界建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地。正所謂,英華人所到之處都是女王CROWN上的明珠,馬爾維納斯群島自然也不可能倖免。
不過,馬島的主權也是一波三折,最初是強大的西班牙據為己有。英國佬為此和西班牙人之間不停撕逼,互不相讓。不過英國更勝一籌,最終是西班牙人捲鋪蓋走人。不過這一切在阿根廷獨立後都發生了改變,阿根廷人宣稱對馬島擁有主權。英國佬自然也被雄起的阿根廷人剃踢了屁股。
不過,英國自然不甘心,1833年重返馬島,又將阿根廷人踢了屁股。為了達到長期佔據的目的,英華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從國內遷徙了數千英華人在此生活。
對此,關於馬島的歸屬問題,就成了一個火藥桶。雙方在輿論、法律以及外交上展開一系列的攻防戰,圍繞著馬島的主權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撕逼。
本來大家已經習慣了文鬥,而且還經常禮貌性問候對方女性親屬,在國際上鬧的不亦樂乎。不過,這種良好的局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打破。
二戰後的英國可謂是倒黴連連,不僅被德華人打的滿地找牙,還把英國女王CROWN上的明珠丟了個七七八八。喝涼水都塞牙縫的英國緊接著經濟上又出了問題,即便是鐵娘子當政,英國的經濟也沒有多少起色。國內矛盾極為尖銳。
當然,另一邊的阿根廷也不好過。不知何時,南美興起軍事政變的風尚,阿根廷作為南美大國,自然要引領這一風尚。加爾鐵裡同志就這樣依靠著軍隊的擁護上了臺。雖然他干政變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在經濟方面絕對是慫逼一枚。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不僅沒有提振阿根廷經濟,還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民眾怨聲載道。
眼看著局勢越來越朝著失控的美好方向發展,加爾鐵裡立即開始轉移國內矛盾,他果斷出兵控制了馬島。英華人再次被踢了屁股。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女人又是老虎,英國首相正是這樣一個老虎型的女人。被加爾鐵裡踢了屁股的撒切爾夫人怎麼忍?
和美國簡單一商量,立馬派出了一個遠征艦隊氣勢洶洶的趕到了馬島。
雖然大英帝國已經衰敗,這支特混艦隊看上去似乎徒有其表,但是那要看和誰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英帝國一支艦隊面對南美雙雄之一的阿根廷,簡直是殺雞用牛刀。另外,美歐等國開始譴責阿根廷,繼而對其進行封鎖,禁運。
加爾鐵裡此時才知道這一下子踢到了鐵板上。可是為時已晚,大英帝國的艦隊已經箭在弦上,他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不過好在阿根廷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不過在技術面前,這些沒有半點卵用。不過阿根廷的空軍表現的還是可圈可點的,用超軍旗戰鬥機發射了兩枚法國飛魚導彈,將英國最新型的軍艦一舉送到了大西洋海底去旅遊了。
不過這種曇花一現的戰績,根本難以挽回整個敗局。被譽為民族英雄的加爾鐵裡很快被英華人打敗。馬島戰爭,就這樣草草結束。
回覆列表
1982年阿根廷加爾鐵裡政府之所以在馬島挑起戰端,很大原因在於國內陷入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希望透過這場戰爭轉移國內矛盾,同時馬島主權之爭由來已久,取得馬島主權進而佔有周邊的海洋資源,對於阿根廷也具有重大意義,無論從經濟、政治角度,還是從民族尊嚴的角度,阿根廷人都有充足的理由發動戰爭,不過對於戰爭形勢卻發生了嚴重誤判。
1982年馬島戰爭時的兩國領導人: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左)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右)。
阿根廷敢於發動戰爭,主要基於英國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而且當時正值冷戰高峰,英美的首要威脅是在東歐虎視眈眈的蘇聯,未必會為南大西洋的彈丸小島傾力一戰,此外,從地理位置上看,馬爾維納斯群島遠離英國,靠近阿根廷本土,阿軍可以以逸待勞,而英軍需要勞師遠征,這一點對阿根廷人有利。但是,加爾鐵裡政府沒有料到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對於阿根廷的挑釁做出了強硬迴應,英國海軍迅速組成一支規模超過100餘艘艦船的遠征艦隊,開赴南大西洋。雖然阿根廷佔據地理優勢,但其海軍實力並不具備挑戰英國海軍的能力,阿根廷海軍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並不具有充足的戰鬥力,最大的水面艦艇“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還是二戰時期的老爺艦。1982年5月2日,在馬島外圍巡弋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遭遇英軍“征服者”號潛艇的攻擊沉沒。阿根廷海軍受此重創,就此避戰保船,退出戰場。此後,阿根廷人只能依靠空軍給英軍艦隊製造麻煩,雖然取得了擊沉“謝菲爾德”號的戰績,但馬島戰爭的結局已經無可扭轉。
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原為美國海軍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鳳凰城”號。
1982年5月2日,“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魚雷擊中後正在下沉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