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涵宣言家庭心理顧問
-
2 # 懶媽育二寶
幼小銜接對於新手家長來說是個比較迷茫的問題。都說幼兒園要以遊戲為主,不能“小學化”。這是對幼兒園老師的要求,如果家長信了,那就只剩後悔了。因為,一進小學後就會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早就學完了拼音,數學英語也快達到二年級水平了。小學老師見班級大多數孩子都會了,教學進度也就相應提速了,這樣的惡性迴圈,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就要用“跑”的速度才能趕上了。到底幼兒園要學多少到一年級才能順利趕上大部隊呢?
知識要提前學多少才趕得上?這個問題答案是不統一的,一是因為,現在的幼小銜接都是家長的急功近利。如果家長們都不焦慮,拼命讓孩子提前學。那麼,進了小學,大家的基礎是一樣的,老師教學也不會提速;二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並不是每個人學多少就都能掌握多少的。
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強,自己又好學,那麼可以讓孩子提前學一些,但也不能學滿。因為如果孩子什麼會了也會有個隱患,那就是進入小學後上課容易注意力分散,因為老師講的都懂,沒有挑戰性。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弱,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提前接觸小學的知識。可以提前將書本內容進行預習,熟悉知識體系,為孩子小學的課堂上建立自信,這樣孩子才會學得更好。以我過來人經驗,小學重點還是學習習慣,我家如今四年級,知識沒有學不會的,都是學習習慣拖後腿。對於孩子來說,小學的知識不難掌握,除非孩子智商實在弱。但是,如果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再簡單的知識都掌握不牢。
我家已經四年級了,平時習慣抓抓緊,成績立即搞上去了;一旦有所鬆懈,一年級的口算都會算錯。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部要強調幼兒園重點培養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因為這才是影響孩子成績的最大因素。
想要趕上同伴,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事半功倍了。家長們可以去了解一下所有成績好的孩子,並不是別人多學了多少知識,而且人家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超越了。
我這邊是做幼升小銜接的
對於快要升小學的孩子來說,掌握多少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專注力,規則意識,還有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進入小學以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有很大的變化,雖然有些孩子拼音全都會,數學也很棒,甚至認識很多字會自主閱讀,但是假如他上課愛講話,隨意下座位,小動作多,或者和同學打打鬧鬧,天天被同學告狀。這樣的孩子即使學習好也是不能適應小學生活的
相反,有一些孩子幼兒園階段並沒有提前教什麼,但是他上課40分鐘一直認真聽講,回家好好複習預習,也是能學的很好的
所以進入小學前最主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而不僅僅是填鴨式的讓他會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