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黃小姐私廚

    只要說起湖南長沙,下一秒肯定會想到長沙臭豆腐,可想而知,長沙臭豆腐有多出名,就不用多說了,應該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的地步吧。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就是它最大的特點。在家制作一份美味的長沙臭豆腐也是非常簡單的。

    長沙小吃裡面,最著名的莫過於就是長沙臭豆腐了。當時長沙西長街中段,原有條通往湘江的必經之道——落棚橋。落棚橋老街長約200米,寬6米左右,街中段與紫竹林巷交接,往西延伸與吉福街相交。

    落棚橋原叫"落蓬橋",街以橋名。據清同治《長沙縣誌》載,"城內落蓬橋,言至此可望歸帆也"。

    落棚橋處於湘江沿岸,2010年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萬達廣場專案工地吉福街一帶,挖掘出殘存的一段200米長的古湘江江堤,據推斷其始建於晚唐五代。該江堤最寬處30米,最窄處10米,由木質構件與夯土混合構築而成,寬窄江堤形成港灣。這裡鄰近碧灣街,所以當時落棚橋在古江堤之外建有棧橋,湘江船隻可在此落蓬停泊。

    清光緒《省城圖上》稱落棚橋為"樂朋橋",言娼妓聚居之地。後來之所以改街名為"落棚橋",極大可能是落棚橋地勢低,湘江漲水經常淹沒街道,街道兩邊多是簡便棚房的緣故。

    落棚橋歷史悠久,據記載街上明代就有紫竹禪林觀音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算命盲人還在落棚橋建鬼谷子師爺廟,併成立行業組織"知命堂"。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萬達廣場挖掘古湘江江堤同時,還挖掘出360餘口古井,井內有遠古瓷器,更是將落棚橋歷史推到晚唐五代之前。

    清末民國以來,由於落棚橋離湘江碼頭不遠,又緊靠繁華西長街,落棚橋街上商鋪、倉庫多,人口流動頻繁。

    據《長沙飲食志》載,長沙臭豆腐起源於湘陰油炸豆腐,光緒二十二年(1896),湘陰人姜永貴到落棚橋老鄉那裡學習油炸豆腐技術,因師傅身體不好,回鄉養老,將油炸豆腐擔子交給姜永貴經營。

    姜永貴在油炒豆腐滷水基礎上,精選原料配製做臭豆腐滷水秘方,從落棚橋流動小攤,再到固定攤位,使臭豆腐成為"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皮酥內軟口感極佳的小吃。

    在街頭尋覓美食時,常常聽到,到長沙,不吃長沙臭豆腐,等於白來,如此直白硬核的廣告宣傳語,卻也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忍不住讓人想捧上一碗,撒上香菜、小米椒,蒜泥醬,澆上滷汁,用竹籤挑起一塊,放入口中,一口下去,濃郁的湯汁與外焦內嫩的豆腐在口中交融,甚是好吃。

    怎麼辦,已經開始饞了,忍不住想跑到街上去買一份。然而,現在是一段連吃火鍋也靠想象力的日子,不過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如何在家制作一份長沙臭豆腐吧。

    準備材料

    臭豆腐10塊蒜半頭小米椒適量味精適量鹽適量

    臭豆腐我是從網上買的生胚,某寶上搜索就有賣的,拿出來的時候真的很臭!要做好心理準備,不過做好之後就沒有那麼濃的味道啦。

    做法

    從網上買的臭豆腐生胚是需要用水泡兩個小時的,一定要記得泡哈。

    把蒜切末,放進碗裡,碗裡放半碗水,水中加入鹽、味精,味精具體放多少要根據自己的口味,如果喜歡鮮美一點的就可以多放,如果不喜歡的話,可以放點蠔油,味道也是不錯的。

    泡好的生胚用廚房用紙吸乾水分,備用。起鍋燒油,放入臭豆腐,炸至臭豆腐表面酥脆,整體膨脹起來,就可以了。

    出鍋之後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扎個洞洞,然後把你準備好的蒜汁從洞洞裡灌進去,然後在放一點小米椒,喜歡吃香菜的可以放一點香菜,美味的長沙臭豆腐就完成了。

    小貼士

    燒油的時候,油溫一定要高,放入筷子冒泡泡,然後油表面有明顯的滾動才可以哦,要不然炸出來的豆腐很硬,不是軟蓬蓬的哦,會影響口感。

  • 2 # 茅臺小酒保

    豆腐切成小塊,放白布中間,把豆腐包上包緊一些並整理邊

    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齊碼好用木板壓上。

    壓上重物,可以用的是的啞鈴片,嘿嘿

    壓一整夜後,豆腐裡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

    開啟看看,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準備紙箱子一個,裡面鋪上乾淨稻草,要沒有稻草,改成乾淨的玉米葉代替。

    把豆腐整齊地碼在葉子上。

    按一層葉子一層豆腐的順序全部碼完,然後放在儲藏室裡等豆腐長毛。

    臭豆腐第一步,製作“臭滷水”方法有三種種:

    1)自然發酵制臭滷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草、豬肉等肉類,然後任由其露天自然發酵、腐敗,經過幾個月後即可。不過這種方法非常不衛生,而且都會長蟲子。既費事又費“電”。故此方法是原始人使用的,不適合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

    2)為提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響應當前的號召,聰明人被逼無奈發明使用發酵菌接種的方式,直接培養臭滷水,不但發酵的時間短,而且安全衛生,可以大量生產。滷水切勿沾油。在製作滷料加香菇,冬筍,酒 浸泡的時候,也需要密封。

    3)用冷水15公斤,放人豆鼓3公斤,燒開後再煮半小時左右,然後將豆鼓汁濾出。待豆鉸汁冷卻後,加入純鹼200 克、青礬[FeSO4·7H2O]100克、香菇200克、冬筍4公斤、鹽0.75公斤、酒150克以及豆腐腦1.5公斤,浸泡約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一次)。

    臭豆腐第二步儘可能多的祛除新鮮豆腐的水分,具體做法如下:

    1)新鮮豆腐切成小塊,放白布中間。

    2)把豆腐包上,包緊一些,並整理邊角。

    3)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齊碼好。

    4)用木板壓上,壓上重物[建議用啞鈴,鉛球也不錯]壓一整夜後,豆腐裡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開啟看看,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無敵臭豆腐第三步就是搞破壞,就當新鮮的豆腐是你最討厭的人,把他弄的身擺名裂,臭名遠洋,那就要講究手段,一定要注意分寸,千萬別太狠了,切記衝動是魔鬼!將做好的幹豆腐要在臭滷水裡泡幾天,需要密封。這一步是讓臭滷水中的細菌、黴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並且散發出臭味,你想它有多臭它就可以有多臭。臭豆腐就成功了!

    [二]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無敵臭豆腐中的第二步儘可能多的祛除新鮮豆腐的水分中的那4個小步驟之後再加以下3個小步驟即可。

    4)準備紙箱子一個,裡面鋪上乾淨稻草,我沒有找到稻草,改成乾淨的玉米葉代替。

    5)把豆腐整齊地碼在葉子上,按一層葉子一層豆腐的順序全部碼完,然後放在儲藏室裡等豆腐長毛,揀出來,去掉白布。臭豆腐成功了!

    雖然成功了可這只是食用臭豆腐中臭豆腐材料,千萬不可直接食用,會鬧肚子的,

    製作好的臭豆腐材料,有多種實用方法,不過最後結果都是吃到肚子裡。常用方法有下列三種:

    一油炸:這是普遍流傳於華人文化圈中的食用方式,將臭豆腐切成小塊後,入油鍋油炸,然後再加上醬油、蒜泥、泡菜。

    二。麻辣:以香菇、蝦米、大蒜、辣椒、蔥、鴨血、豬大腸、絞肉、辣椒或辣油製作麻辣鍋底後,再放入臭豆腐煮熟。

    三。碳烤:直接以竹籤穿過臭豆腐後,然後再塗抹烤肉醬,在碳火上烤數分鐘即可。

  • 3 # 川妹子生活錄

    一、要先將豆腐切成三釐米見方的小塊,取一塊略大的四方白布,將切好的豆腐放在白布中間。

    二、用白布把豆腐包好,儘量包得緊一些,並整理邊角。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乾淨,方正。

    三、找兩塊木板,將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整齊齊的碼好。

    四、用另一塊木板壓在碼好的豆腐上,用在木板上放上比較重的物品,以擠壓出豆腐裡的水分。這樣過一整夜之後,豆腐裡的水份就差不多榨乾了,這時候拿起一塊豆腐,揭開白布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更加細膩。

    五、準備紙箱子一個,裡面鋪上乾淨稻草。如果沒有稻草,改成乾淨的玉米葉代替也是一樣的。

    六、把豆腐整齊地碼在葉子上,按一層葉子一層豆腐的順序全部碼完,然後放在儲藏室裡等豆腐長毛。

    七、將已經長毛的臭豆腐揀出來,去掉白布,放煎鍋裡用少量油小火煎,煎至兩面金黃即可。煎好的臭豆腐若配上椒鹽辣椒麵,那可是奇香無比噢。

    臭豆腐,其名雖俗氣、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卻是一種極具特色的風味,古老而傳統,一經品味,常令人慾罷不能,一嘗為快。臭豆腐是中國漢族特色小吃之一,流傳於大中華圈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南京、長沙和紹興的臭豆腐乾相當聞名,但其製作以及味道均差異甚大。但都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氣四溢,這是臭豆腐的特點。而在眾多臭豆腐當中,紹興的臭豆腐在明清時期,被皇宮御賜為“貢品”,其製作工藝別於其他任何製作方法,全部純手工製作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非遺傳承產物,被吃過的人念念不忘。吃臭豆腐,其中紹字坊臭豆腐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基本資訊:

  • 4 # 谷十六w

    以原料為10公斤計算

    莧菜梗2.5 公斤

    竹筍根 2.5 公斤

    鮮雪菜20公斤

    生薑0.5 公斤

    甘草0. 4 公斤

    花椒 0.1 公斤

    冷開水8 公斤

    食鹽0.1 公斤

    一、臭滷的製造技術

    1、二料時間撐握:以莧菜生長季節為起開始下料,各種物料可以根據生長季節的不同,分別按照5 分公斤鮮加4 公冷開水和0.5 公食鹽的比例一下料。即季節有什麼料就先按比例下什麼料,只至將配方中的料全部下完為止。

    2、制原滷:按配方將當季的鮮料(不包括雪菜)洗淨、瀝乾、切碎、煮透和冷卻後放入缸中,如有老滷在缸中更佳。甘草用刀背親輕輕砸成長為50-100 毫米左右。另按比例加入花椒、食鹽和冷開水(如有筍汁湯則可以直接代替冷開水)。如有雪菜則可不必煮熟,直接洗淨、瀝乾、用鹽爆醃並切碎後加入。

    3、自然發酵:配料放入缸中後,讓其然發酵。一年的臭滷和產濃郁的香氣和鮮味後,方可使用。在稈然發酵期內,將滷料攪拌兩到三次,使其發酵均勻。使用時,取去滷汁後,料渣仍可存放於容器中,作為老滷料,讓其繼續發酵。這對增加滷水的風味很有好處。如果年時過久,缸中的粗纖殘渣過多,可撈出味道更濃郁,泡製的豆腐味道越好。

    二、製作臭豆腐坯的特殊方法

    1、點漿製作工藝與普通鹽滷豆腐相仿,但豆腐花要求更嫩一些。具體辦法是:將鹽滷(氯化鎂)

    用水沖淡至波美度8%作凝固劑,點入的滷條要細,只能象綠豆那麼大。點漿時用銅勺攪動的速度要緩慢。只有這樣,才能使大豆蛋白質網狀結構交織的比較牢固,使豆腐花柔軟有勁,持水性好,澆製成的臭豆腐乾坯子有肥嫩感。

    2、漲漿開缸面、攤布與普通豆腐相仿。

    3、澆製臭豆腐乾的坯了要求含水量高,但又比普通嫩豆腐牢固,不易破碎。在澆製時要特別注意落水輕快,動作利索。先把豆腐花舀入鋪著包布厚度為120 毫米的套圈裡。當豆腐花量超過套圈10 毫米時,用竹片把豆花抹平,再把豆腐包布的四角包緊覆蓋在豆腐花上。按止方法一板接一板的澆製下去。堆到15 板高度時,利用豆腐花自身的重量把水份緩慢的積壓出來。為保持上下受壓排水均勻,中途應付將15 層豆腐坯按順序顛倒過來,繼續壓制。待壓倒坯子的洩水至滴水短線為止。

    4、劃坯把臭豆腐乾坯子的包布揭開後在平方板上,然後根據規格要求劃坯。(每塊體積為5.3 釐米*5.3 釐米*1.8-2.2 釐米)。

    三、浸臭滷的主法

    將豆腐坯子冷透後再浸入醜滷。坯子要全部浸入臭滷中,達到上下全面吃滷。浸滷的時間為3-4小時。50 公臭滷可以浸過兩三次後,可加滷2-3公。平均每百塊臭豆腐坯耗用臭滷約250 可左右。使用粗需用清水洗淨。

    四、儲存方法

    產品出於浸滷後含有一定的鹽分,因止不易酸敗變,在炎熱的夏季,可儲存一至兩天。但出於含水量高,極為肥嫩,容易碎落,因此無論是運輸、銷售或攜帶都必須用格或盛器,切忌直接堆放或碰撞,以保持商品外形完整。同時應注意。

  • 5 # 小阿樂吃遍中國

    家庭版臭豆腐的用料

    豆腐 塊孜然粉、辣椒籽、燒烤料,白芝麻,蒜末 適量王致和臭豆腐乳 適量麻醬 適量

    家庭版臭豆腐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豆腐切小塊,控幹水分

    步驟 2

    豆腐塊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撈出

    步驟 3

    王致和臭豆腐乳倒適量水稀釋,麻醬倒溫水稀釋

    步驟 4

    準備好各種輔料,油鍋熱油倒入,小火熗炒出香味關火

    步驟 5

    然後將所有備好的食材倒進炸好的豆腐裡,拌勻即可

    步驟 6

    裝盒秒殺幾條街有木有

    家庭版臭豆腐的小貼士

    臭豆腐乳那個味道是真臭啊!

  • 6 # 落寂塵

    臭豆腐要點做法

    1、豆腐切成小塊,放白布中間。

    2、把豆腐包上,包緊一些,並整理邊角。

    3、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齊碼好。

    4、用木板壓上,壓上重物壓一整夜後,豆腐裡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開啟看看,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5、準備紙箱子一個,裡面鋪上乾淨荷葉,玉米葉,只要乾淨的植物葉都行。

    6、把豆腐整齊地碼在葉子上,按一層葉子一層豆腐的順序全部碼完,然後放在儲藏室裡等豆腐長毛。

    7、揀出來,去掉白布,放煎鍋裡用少量油小火煎,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香蔥,香菜,辣椒調好汁兒,辦好,即食,

  • 7 # 爪爪美食記

    臭豆腐,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型別,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乾子。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慾罷不能。製作材料有大豆、豆豉、純鹼等。

    說起臭豆腐很多人都很喜歡吃,老實人對臭豆腐也是比較喜歡的。臭豆腐與豆腐相比只是多了幾道工序,但風味的確不一樣,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愛吃臭豆腐的妹子還不少,經常看到賣臭豆腐的地方,妹子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最近一款臭豆腐炒的比較火,那就是國足臭豆腐,老實人也吃過覺得口感一般吧。今天,就教大家一種可以在家裡就能自己製作臭豆腐的方法。

    臭豆腐主要是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經過發酵的汁水浸泡,也叫滷水;另外一種是豆腐經過自然的發酵。第一種比較方便簡潔,基本上現在的市面上都是用第一種方法,原因很簡單,經過滷水浸泡的方法比較節省時間,能夠滿足顧客大量的需求,時間成本比較低。在家中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嘗試。下面講一下滷水製作方法:

    說起滷水,想必大家覺得很神秘,其實很簡單。製作滷水時間越久越好。方法就是將白菜或者是梅菜放在罈子中醃製,水放的多一點,罈子不能蓋得太嚴,需要留一些空隙,經過幾個月的自然發酵之後,白菜或者是梅菜就會腐化變成汁水,這就是製作臭豆腐所需要的滷水。滷水製作好後可以重複使用,一般放置的時間越久,也就越臭,做出來的臭豆腐也就越好吃。

    臭豆腐的製作就正式開始了,根據豆腐的數量取滷水備用,將滷水放置在容器中,將豆腐切成大小合適的塊狀,用清水沖洗一次,放置在滷水中,滷水的多少以能夠蓋過豆腐為宜。然後用蓋子蓋住容器,靜止3到5個小時,使滷水能夠充分的進入豆腐,一般這個時間很好把握,喜歡味道淡一點的可以少浸泡一些時間,喜歡味道重一點的,自然就可以多浸泡一段時間,看個人的喜好。

    浸泡好了的臭豆腐先從滷水中撈出,需要瀝乾,然後就是炸制的環節。將油溫燒至八成熱的時候,也就是油鍋剛冒白煙的時候,將豆腐放入鍋中。沾染了滷汁的豆腐在油鍋中完成一次質的轉變,熱油透過豆腐的外層,直至裡面,將豆腐裡面的水分炸幹,當外表炸成酥脆的時候就可以撈出,放在盤子裡。根據個人口味放置調味料了,喜歡吃鹹的就可以放一些辣椒醬或者是鹹一點的醬汁,最好放一些切碎的香菜,味道好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子雞丁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