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伯史密斯

    答:化石顯示,蛇的祖先是有四肢的,但是後來為了適應環境,蛇的四肢退化了。

    蛇和蜥蜴在一億年前擁有相同的祖先,但是兩者朝著不同的方向演化,形成了如今兩個不同的物種,甚至在一些蛇類當中,軀幹上還留有四肢退化後的痕跡。

    蛇伏地而行,雖然沒有了四肢,但是行動同樣敏捷,靈活的身體在地面上做波狀彎曲,利用彎曲處向地面施力就能推動整個身體的前行,在水中游動更加靈活。

    化石顯示,四肢退化的蛇最早出現在距今9千萬年前,此時是白堊紀時期,恐龍還是地球上的霸主;根據自然選擇論的觀點,蛇主動退化掉四肢,肯定存在有利於蛇適應環境的因素。

    其實關於蛇退化四肢的原因,目前還是一個謎團,不過也有一些看起來比較合理的解釋:

    解釋一:為了適應海洋生活退化掉四肢

    蛇類祖先是遠古的爬行類動物,當它們再次打算返回海洋時,四肢會增大水中游動時的阻力,從而變得多餘,於是蛇的四肢開始退化。

    在蛇類演化的早期,地球上就出現過體型巨大的海蛇,現在地球上的海蛇體積縮小了很多,海蛇的種類有50多種,有的甚至長期生活在海洋之中。

    解釋二:為了適應洞穴生活退化掉四肢

    在2015年,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9000萬年前沒有四肢的蛇類化石,透過CT掃描發現,這條蛇的耳朵中有一個明顯的球狀通道,這正是洞穴生物的典型特徵。

    因為洞穴生物所處環境特殊,如果還依靠空氣傳播的聲音辨別事物的話,會有很大的侷限性,所以洞穴生物一般會進化出特殊的內耳結構,以增強感知地面的微小震動的能力。

    這個發現證明早期的蛇類已經開始洞穴生活,用於躲避大型食肉動物比如恐龍等等,並且進化出了相應的身體結構,而四肢在洞穴生活中非常不便,所以蛇的四肢逐漸退化掉,同時,蛇的整個身體接觸地面,還能大大增強地面震動的感知能力。

    雖然蛇失去四肢後增強了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沒有四肢後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比如蛇在前行時無法大幅度地狀彎,攻擊方向也僅限於前方,而且攻擊距離很有限,所以我們看到捕蛇人在捉蛇時,從蛇的後方進行捕捉容易得手。

    蛇經過上千萬年的進化,目前已經有3000多個種類,絕大部分蛇的外耳已經完全消失,視力也退化,但是它們進化出了非常靈敏的地面震動感知能力,還擁有敏銳的嗅覺,以及在夜間捕食非常有用的紅外感知能力,使得蛇類能在地球生物圈中佔據一席之地。

  • 2 # 磁石求知塔

    從有腳到無腳,蛇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生存。

    為了生存的進化

    首先,蛇的祖先是有腳的,不僅在化石上能證實這一點,現存的生物也可以。生物學家透過研究蜥蜴,發現蛇和希拉毒蜥的基因是來自於同一個祖先,這很好地證實了蛇是起源於蜥蜴,並且在最早的時候蛇是有腳的,只是在千萬年的不斷進化中,為了適應環境而把腳給退化了。

    要適應環境,又是怎樣的環境呢?目前最被認可的說法有兩個:水生說和陸生說。簡單來說,“水生說”認為:水中生存的蛇的四肢會增加水流的阻力,不利於自身的活動;“陸生說”認為:陸地上生存的蛇需要經常鑽入洞穴中,而腳的存在不利於活動,最後也別退化掉了。

    無論如何,這些退化對蛇來說是進化,是符合自身基因最好的進化,能讓自身更好地適應環境。

    適應環境的其它證明

    接著拿希拉毒蜥舉例,希拉毒蜥是美國體積最大的毒蜥蜴,和蛇一樣捕食都是藉助於毒液,不過它們毒卻有著挺大的區別。希拉毒蜥的毒液是藏在下顎的毒腺中,在咬住獵物後,毒液會先進入蜥蜴的口腔中,然後再透過牙齒逐漸進入到獵物體內。

    並且,由於希拉毒蜥的毒液不是特別強,在毒液麻痺獵物前它必須死死地咬住。這樣的行為是充滿危險的,獵物臨死前的掙扎很可能會讓它受傷,而自然界中,任何動物受傷就意味著多了幾分死亡的機率。顯然,這種做法還不夠先進。

    下面看看蜥蜴的“後代”——毒蛇,毒蛇的狩獵方式用“刺客”形容也許更合適,它會極有耐心地潛伏在角落,等獵物出現後會發起致命一擊,之後立刻遠盾,靜靜等待毒液的發作。這種做法能最大程度地將自己在危險中抽身出來,十分的明智。

    綜合上面的例子我們能發現,無論是捕獵方式,還是毒性,蛇和蜥蜴是有著各自的特點,從這側面也可以看出都是適應環境的結果。

  • 3 # 江氏小盜龍

    蛇是今天地球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爬行動物,其分佈範圍也相當廣。我們都知道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沒有腳,它完全依靠腹部的鱗片、肌肉及獨特的脊椎運動,這種運動方式在脊椎動物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化石的發現,我們知道蛇的祖先是有腳的,而且是細長的腳。古生物學家認為蛇的祖先很可能是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沿海爬行動物,應該是崖蜥。崖蜥逐漸從陸地上進入到海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它的四肢逐漸變小,這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流體力學構造,以便的更好的游泳。

    在適應海洋生活的過程中,這群進入海洋的爬行動物中的一支重新返回陸地上,但是它們的四肢已經非常短小,身體卻像繩子一樣細長。在繼續進化的過程中,蛇類選擇放棄了已經變小的四肢,反而強化了整個腹部的肌肉、鱗片及脊椎,最終獲得了今天蛇類獨特的運動方式。

    其實以上的進化道路不是推測,而是有化石依據的。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白堊紀時期的早期蛇類化石,時間大約在距今9500萬至9000萬年之間,這些蛇類都生活在沿海地區,或者直接生活在海洋之中,它們的四肢都已經非常短小了。

    已經發現的白堊紀蛇類包括有:哈斯蛇(Haasiophis terrasanctus,化石發現於黎巴嫩,生存於9400萬年前)、Najash(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生存於9000萬年前)、Pachyrhachis(化石發現於黎巴嫩,生存於9400萬年前)、Eupodophis(化石發現於黎巴嫩,生存於9200萬年前)等。

    其實蛇類祖先進入海洋之後,除了蛇類重返陸地之外,還有一支繼續留在海洋之中,它們就是稱霸白堊紀海洋的滄龍類。滄龍類最終在白堊紀末期與恐龍一起滅絕,蛇類卻活了下來,蛇類獨特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式賦予了它們獨特的生存優勢。

  • 4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蛇作為一種爬行動物,為什麼沒有腿呢?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蛇的腿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我來嘗試解答一下吧。

    蛇的祖先實際上是一種體型狹長的蜥蜴【如下圖所示】。但是至於說為什麼有腳的蜥蜴為什麼會逐漸變成沒腳的蛇呢?現在有兩種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

    第一種解釋是所謂的“水生說”,意思就是蛇的祖先是生活在水中的【如下圖所示,就是這種生物的假想圖】,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這種生物不需要透過四肢就可以在水中游動,反而這個時候四肢變成了水中的阻力,所以逐漸退化掉了。

    第二種解釋就是“陸生說”,簡單說就是蛇的祖先也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只是這種生物是一種穴居生物,需要在狹窄的洞穴中前進才能夠獲得充分的庇護和食物來源,所以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種生物的四肢逐漸退化,這才變成了現代意義上的蛇類【如下圖所示】。

    從目前的化石證據來看,第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比如說下圖就是發現的這種還保留著非常短小的四肢的蛇類,可以說這種生物在這個階段已經跟現在的蛇類非常類似了,不僅整個身子細長無比,而且四肢的作用已經幾乎消失殆盡了,甚至於連捕食方式已經跟現在的蛇很相似,是透過絞殺的方式來捕獲並殺死獵物的。

    這樣解釋不知道你聽懂了沒有?要知道大自然確實是很神奇的。

  • 5 # 獵奇動物社

    眾所周知,蛇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的。早在三億年前,經過演化陸地上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爬行動物,其中就有蛇的祖先蜥蜴。直到現在蜥蜴依然遍佈世界各地,那麼,為什麼蛇會進化到沒有腳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一個物種的進化並不是全部的進化,什麼意思呢?就好比是狼和狗的關係一樣,狗的祖先是狼,但是現在狼這個物種依然存在。就像蛇的祖先是蜥蜴,而現在蜥蜴依然存在一樣。

    動物的進化也是選擇的性的,無論是如何進化為的都是更好的適應環境,進而能夠生存。就像是蜥蜴也有很多種,有的可以在水裡遊,有的可以在天上飛一樣。

    上圖就是蜥蜴幾億年前的化石,從化石就不難看出,即使是過了億萬年,但是它的內部構造是沒有改變的。而蛇是有蜥蜴中的某一個種類進化而來的。而且這種蜥蜴明顯是穴居動物。

    經過漫長的進化,這種穴居蜥蜴的身體越來越長,而在身上的四隻腳就成為它的負擔,所以為了更好的適應穴居的環境,以及在捕獵時能夠儘可能無聲的接近獵物,它選擇了進化四肢。

    但是也不是所有進化後四肢消失的蜥蜴都稱之為蛇,有一種蜥蜴叫做細脆蛇蜥,它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演化最終四肢消失了。但是它與蛇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的。首先,蛇的全身佈滿了鱗片,而細脆蛇蜥則是區域性有鱗片;其次就是棲息環境,蛇是穴居動物,而細脆蛇蜥沒有固定的巢穴,它常常隱藏在樹下或者石頭底下,也就是細脆蛇蜥依然沿襲著蜥蜴的生活習性。

    這就是即使沒有了四肢,它也不能稱之為蛇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蛇進化了四肢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和生存。其實許多的動物的祖先是同一種動物,但是由於同一種動物的也有許多的分類,因此,在漫長的演化過程後,最後產生的物種也就不同了。就如同人、猿、猴是一個道理。

  • 6 # 科學閏土

    蛇的起源一直是個謎,早期蛇類化石的缺乏使得這個謎題很難解開。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蛇是由有腿的穴居蜥蜴進化而來的,因為蜥蜴和蛇都有相同的感覺器官來定位獵物,雄性都擁有相同的生殖器官,這兩個物種都覆蓋著鱗片,是冷血動物。然而,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這些蛇是什麼時候進化而來的,以及它們是從哪種蜥蜴進化而來的。

    動物學家預測,在過去有一些蛇是曾經有腿的。即使現在的許多蛇,特別是在蟒蛇中,仍然有腿的發育殘跡,就像是微小的突出的刺,雄性在交配時有時可以用它們來抓住雌性,x光顯示這些腿的殘跡存在完整的肢體結構,其中大部分隱藏在身體內部。

    蜥蜴要麼在陸地上挖掘,要麼在海洋中游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蛇中這兩種運動模式變得過時,蛇主要利用S形的身體運動來推進,雖然有很小的腿,但蛇不再用它們的腿來運動,因為太小了,S形身體的運動足以給在地面上提供牽引力。蛇失去四肢似乎是因為四肢的存在阻礙了它們在水中的運動;而且四肢的存在會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費,這些約束迫使蛇在不影響生存的情況下也發生了四肢退化。

    Sonic hedgehog基因增強子突變導致蛇四肢退化

    大多數的蛇在1億多年前就發生了變異,失去了長出四肢的能力。蛇的基因組確實擁有肢體形成和生長的基因Sonic hedgehog(SHH)基因,但位於Sonic hedgehog基因附近的調控序列增強子DNA突變,阻止了Sonic hedgehog基因的啟用,從而使蛇永遠無法長出四肢。在蜥蜴身上,Sonic hedgehog基因在胚胎髮育過程中會持續活動,推動肢體發育,一直延伸到手指和腳趾。而在蛇身上,增強子的突變使基因無法開啟,從而使四肢無法生長。當科學家將蟒蛇和眼鏡蛇突變後不能啟用的Sonic hedgehog基因插入小鼠體內時,小鼠的四肢幾乎無法發育,如下圖。

  • 7 # 宇宙與科學

    蛇類祖先曾經擁有手臂和腿,但基因突變導致蛇類爬行動物在大約1.5億年前失去了四肢。這其實是一項2016年的研究,當時科學家的兩項研究都表明蛇的突變脫氧核糖核酸突變造成了蛇的四肢逐漸消失,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控制生物體發育、生存和繁殖的結構。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DNA內的ZRS突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科學家摘除小鼠的ZRS DNA,並將其替換成蛇的ZRS片段後,蛇的ZRS異常變得非常明顯,而這一過程對老鼠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科學家說,老鼠沒有長出正常的四肢,幾乎沒有長出任何四肢,這表明ZRS對四肢的發育至關重要。

    簡單來說ZRS是人類以及其他所有脊椎動物四肢所需DNA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蛇的四肢其實和人的尾巴尾骨一樣,只在胚胎髮育階段存在很短的時間,之後就會消失。

    蛇沒有四肢速度也非常快,腿不一定是進化成功的表現,非洲有一種名為黑曼巴蛇的毒蛇,時速可達19千米。

  • 8 # 南極冰火

    適者生存,根據進化論理論,當蛇的腳不利於蛇的生存時 ,就會退化掉。蛇退化掉腳身形更矮,易於隱藏,二是為了能鑽進更小的洞穴,捕食更多的食物,有利於生存。蛇為了捕食,經常要鑽入老鼠小鳥的巢穴裡面,如果有腳的話,有一些洞穴就鑽不進去,因此,小腳要比大腳的有利於捕食,沒有腳的比有腳的有利。抓住食物後,從洞中退出時,也是如此,久而久之,腳退化了。

    蛇是食肉性動物,主要以老鼠、青蛙、泥鰍、各種鳥類、蚯蚓、昆蟲等小動物作為主要食物來源,部分蛇類還會捕食同類。而老鼠是住在牆縫或洞穴中,很多鳥住在岩石縫或牆縫中,蛇為了捕食,經常要鑽進這些動物的巢穴中把它們抓出來,有的老鼠洞和鳥窩如果有腳就可能鑽不進去,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經過千萬年的進化,蛇沒有了腳。

  • 9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蛇類的祖先曾經擁有四肢,但是基因突變導致這些爬行動物在大約1.5億年前失去了四肢。 美國一所大學研究表明一段被稱為ZRS(極化活動調控序列區)的突變基因負責蛇類的肢體改變。 研究人員取出幾個小鼠胚胎,取出小鼠的ZRS基因並用蛇的ZRS片段替換後,蛇的ZRS異常變得明顯。 這種交換對老鼠產生了嚴重的後果。研究人員說,老鼠沒有長出正常的四肢,而是幾乎沒有長出任何肢體,這表明ZRS對四肢的發育至關重要。 這是人類和所有其他有腿脊椎動物製造四肢所需的脫氧核糖核酸指令的許多組成部分之一。

    “早期”蛇的基因組更接近蛇家族的原始蛇類,比如蟒蛇——它們的腿已經退化,或者肌肉中埋藏著細小的骨頭。科學家們還研究了“高階”蛇類,包括沒有任何肢體結構的毒蛇和眼鏡蛇。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集中在一種叫做“索尼克刺蝟”的基因上,這是胚胎髮育,包括肢體形成的關鍵。“索尼克刺蝟”的調節器,位於ZRS的基因序列中,已經變異了。 然而,研究人員需要證明ZRS突變是造成肢體缺失的原因。為了找出答案,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做CRISPR(是“有規則間隔的重複簇”的縮寫)的脫氧核糖核酸編輯技術來切斷小鼠胚胎中的ZRS延伸,並用包括蛇在內的其他動物的ZRS片段代替。

    當老鼠從包括人類和魚類在內的其他動物身上獲得ZRS基因時,它們就像普通老鼠一樣長出了四肢。但是當研究人員將蟒蛇和眼鏡蛇ZRS插入老鼠體內時,他們發現老鼠的四肢幾乎沒有發育。 在正常發育期間,老鼠形成完整的四肢。但是當老鼠胚胎被賦予眼鏡蛇(中間)和蟒蛇(底部)的一段控制肢體發育的脫氧核糖核酸時,它們四肢的生長受到嚴重限制。 接下來,研究人員深入觀察了蛇的ZRS,發現蛇的脫氧核糖核酸中17個鹼基對(即成對脫氧核糖核酸“字母”)的缺失似乎是肢體缺失的原因。

    他們發現,當他們煞費苦心地“修復”蛇ZRS的突變並將其植入小鼠胚胎時,小鼠的腿就正常了。然而,生物通常有多餘的基因來防止這種突變,所以多重進化事件很可能導致蛇失去肢體。 老鼠ZRS可能有一些冗餘,蛇ZRS的其他一些突變可能也是進化過程中喪失功能的原因之一。 成年蛇沒有四肢,但蛇胚胎有。科學家發現蛇ZRS有阻止肢體發育的致殘突變。然而,他們也發現,在它們存在的頭24小時內,蟒蛇胚胎只有幾個肢芽細胞,這是蛇類祖先基因表達的第一步。 但是這種轉錄在蛇產卵後的一天內關閉,這意味著蛇腿不能完全發育。

    蟒蛇ZRS被證明是非常低效的,在幾個細胞中短時間開啟轉錄。然而即使在那段短暫的時間裡,蟒蛇胚胎也能開始發育腿骨,如股骨、脛骨和腓骨。但是那些遠端結構在完全分化成軟骨之前退化了,幼年蟒蛇只剩下一根基本的股骨和一隻爪子。結果告訴我們,蟒蛇保留的腿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但是它們的結構是短暫的,僅在胚胎階段發現。

  • 10 # 展翔的天馬

    蛇作為一種變溫的爬行動物,它的身上一直都擁有著非常多的謎題,既然是變溫動物,那麼它應該像鱷魚那樣選擇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水裡會更好一些,實際上蛇在遇到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就會進入冬眠。人類透過研究發現,蛇在很早以前是擁有腳的,但現在的蛇已經沒有腳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蛇的祖先有腳

    現在的科學研究認為,蛇與蜥蜴的祖先都有非常大的相似之處,它們不僅有4條腿,而且身上也佈滿了鱗片,並且他們還擁有相同的感覺器官來定位獵物,而且都是屬於冷血爬行動物。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蛇的腳已經逐漸開始退化,甚至到了現在,我們基本上很難透過蛇的外觀來判斷蛇還長有腳。

    不過科學家為了明確地判斷出蛇的祖先是否有腳的結論,還藉助了現代的科學儀器來對蛇進行了研究。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採用X光線照射蛇,人們得到了驚人的發現,蛇的體內還存在著腳的痕跡,並且還存在著完整的肢體結構,我們之所以沒有看到蛇的外觀有腳,就是因為這些蛇大部分都是隱藏在蛇的身體內部。

    蛇的腳為什麼要退化?

    既然蛇的祖先是有腳的,那麼它為什麼又需要退化呢?其實動物裡面還有很多的謎題,等待著人們去探索,例如現在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魚,它們以前其實也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到後來不知道出了什麼原因,鯨魚又跑回到了海洋生活,最終演化成為了現在的樣子。而關於蛇為什麼會將腳給退化去,也擁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一、水生說。

    水生說的意思大概就是說,蛇的祖先是生活在水中的,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蛇對於腳的使用非常少,而且在水中腳的用處也非常少,要麼就是將腳進化成為魚鰭,就像鯨魚那樣;要麼就像鱷魚那樣生活,可以將腳保留下來,又或者它的腳可以長成鴨蹼那樣,這樣會更加方便遊動。

    但事實上蛇並沒有選擇這兩種方式,反而是選擇在水中透過扭動身體來達到遊動的目的,而且經常透過將身體扭成“S”的形狀,以達到更快遊動的目的。這樣一來腳的用處就更少了,而且在遊動的過程中,需要將腳和身體貼在一起,以減少腳在水中所帶來的阻力,經過多代的繁殖演變,腳就逐漸已經收縮回到了身體內部,所以也就漸漸形成了退化的樣子。相反身體使用得非常多,就會漸漸地拉長,最終變成了現在這種又長又細的樣子。

    這種說法好像是有點合理的,但現在的蛇還經常生活在陸地上,如果在陸地上走動的話,其實腳的作用會更大,更加有利於蛇的爬行,所以這種水生說也擁有很大的缺陷。

    二、陸生說。

    陸生說的意思大概就是說,蛇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而且它們是經常生活在洞穴中的一種動物,在狹窄的洞穴中生存,既需要獲得食物,又需要保護自己。所以蛇只要找到一些空隙就可以躲起來,腳的用處就更少了,慢慢也開始退化,最後就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但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很靠譜,由於蛇並不是會吃土的樣子,那麼它想要挖洞的話,其實它擁有腳會更加方便,要是腳可以長成爪狀,那基本上就是一個挖洞高手了。所以這種情況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的蛇為了生存,也經常需要到野外覓食,要是可以透過腳來追捕獵物,當然也就可以發揮出非常大的好處。

    三、捕食說。

    也許正是因為蛇為了可以更好地適應生存,最終選擇將腳給退化掉。由於蛇就算是擁有腳,它的奔跑速度基本上也無法像貓科動物那樣,從像貓科動物一樣兇猛的科莫多巨蜥的捕食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它們的奔跑速度在捕食的過程中並不佔有優勢,但科莫多巨蜥就會透過悄悄地接近獵物,最終咬了獵物一口,然後就將毒素注入獵物體的體內,等待毒素髮作的時候,科莫多巨蜥就可以追蹤這些氣味來嚐到獵物的肉了。

    所以蛇為了可以更好地捕捉到獵物,它就會在地上悄悄地潛行,然後慢慢的接近獵物,不過透過腳來走路,還是比較容易會發出聲響,這樣就會讓獵物逃跑,導致捕食失敗。於是有的蛇就選擇了透過扭動身體來移動,而且這樣也比較容易將身體隱藏起來,就像一個特種兵潛伏,慢慢地接近它們的獵物,走到合適的距離之後再發動攻擊,這樣就會更加容易成功。

    透過身體來移動之後,不僅可以比較容易接近獵物,對於躲避天敵也擁有一定的好處,除非是在天空中的鷹俯視觀察,否則真的很難發現蛇的動向。

    科學上對蛇腳退化的研究

    科學家透過研究蛇的基因發現,大多數的蛇在一億年前就發生了變異,並且由此失去了長出四肢的能力。而這個基因被稱作Sonic hedgehog(SHH)基因,這是由於它附近的調控增強子 DNA發生了突變,阻止了Sonic hedgehog基因的啟用,從而導致蛇永遠都無法再長出四肢。

    科學家同樣研究了蜥蜴,發現Sonic hedgehog基因增強子在胚胎髮育的過程中會持續活動,並且推動著肢體的發育,這樣蜥蜴不僅可以長出四肢,而且在四肢上還可以長出手指和腳趾。科學家為了可以更加明確地確定Sonic hedgehog基因增強子突變對於蛇無法長出四肢的影響,就將蟒蛇和眼鏡蛇突變之後的Sonic hedgehog基因插入小鼠的體內時,就發現小鼠的四肢幾乎已經無法再發育。

    綜上所述,這樣其實已經可以很明確地得出結論,就是因為蛇的身上擁有可以抑制四肢生長髮育的基因,從而導致蛇的腳無法再長出來,也就形成了退化的跡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二、五分硬幣中,普制幣和精製幣有哪此區別?有收藏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