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木讀書

    但是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對我而言並不很嚴重,因為就在昨天下午,我還在讀帕斯卡爾的《思想錄》。這本書我已經讀了一個月了,但是隻讀了三分之一不到,因為很深奧。下面我從自身的讀書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讓自己靜下心來去讀一本書。

    1、明確讀書的目的

    即便是讀書這種事情,也切記不要去盲目跟風。今天古詩詞火了,就去讀古詩詞;明天心理學暢銷了,就去讀心理學。這樣子讀書,只能越讀越浮躁。那麼怎麼辦呢?

    先根據自身的需要,反思自己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工作嗎?那就去讀工作專業相關的書;是為了人際關係嗎?那就去讀卡耐基的書;是為了修身養性嗎?那就去讀孔孟的書。只有有的放矢,才能夠善始善終,讀有所得。

    2、做好讀書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明確了讀書目的之後,就去查資料,找出該領域最精品的書。可以去知乎或者豆瓣,看一看大家的評價做個參考。因為現在的書真的太多了,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我們實在沒必要讀那些垃圾浪費生命和情懷。

    讀書計劃不必太過詳細和緊張,我自己經常是做出一月的計劃,並不強制自己每天每週的進度。因為讀書本來就是隨性的事情,過於功利地去制定計劃,反而打擊自己的積極性,影響讀書的美感體驗。

    3、修身養性,清心寡慾

    這是我最想要強調的一點。莊子在《逍遙遊》中寫道,有一種人生境界叫“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全世界都在誇讚你,你也不要更加努力;全世界都在非議你,你也不要更加沮喪。要定出來自己內心同外界的分別,要明白自己以何為榮,以何為辱——那肯定不是外界的評價。

    這是很高的境界。如果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可就真的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英雄氣概了。

    如果做到這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那簡直是小菜一碟。

  • 2 # V芳鄰

    就算是沒看見這句話,這些年我一直在遺憾,從用智慧手機可以看電視劇、可以看小說開始,到現在五花八門的抖音、遊戲、淘寶、拼多多等等,佔用了多年前天天看書的好習慣。

    一直都想每天安安靜靜地看書。可是天天習慣了手機,我們知道我們現在天天玩手機,對於我們工作生活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而且很多人看手機,造成眼睛視力的退化頸椎病,而且多人因為玩手機造成交通事故,連小孩都丟了。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閱讀的方式,越來越方便、越來越電子化,但捧著一本書的意境跟捧著手機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中國古代從竹簡都到書本,被捧幾千年了。學校裡依然用書本,書永遠是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的傳承,雖然圖書館越來越少,不管將來書以哪種形式存在,但書中的精神永在,因為讀的不是書本身,而是書的內容。

  • 3 # 舒筱米的伴讀小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雙黃蛋”現身,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圖書專區就賣瘋掉了。揭曉後僅20分鐘,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銷量就達到前一週銷量的600倍!

    (圖片為諾貝爾2019文學獎得主)

    在這個時代,什麼都追求速度的時候,連閱讀也開始追求更快的速度。20分鐘解讀一本書等類似的平臺紛紛上線,似乎人們只需要關心自己瞭解書的大概內容就可以了,而對於閱讀真正帶給人的體驗,就不那麼的在乎了。只要下一次,如果有人談論起某本書,而自己又能接的上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似乎已經足夠了。

    說來也慚愧,筱米也是從去年開始,才重新迴歸書籍閱讀。而在工作的頭兩年,除了上下班就是晚上回家追劇,但等到開始想要寫一點東西的時候,才發現,許久不讀書的我,已經缺少了寫作的素材,想寫,卻腦子裡空空如也。

    有人也許會說,長時間不讀書了,也很想重新拿起書。但看不進去啊,怎麼辦呢?也許你需要一些好的閱讀方法。

    裝幀閱讀法,開啟你的閱讀味蕾

    當你去一家餐廳吃飯,點餐的時候,你首先會被選單上精美的菜式所吸引,然後才會想要去試試這道菜怎麼樣。而裝幀閱讀法,就如同是一本書的“選單”。

    第一次接觸這個閱讀法,是在《高分閱讀法》這本書中發現的。作者從一名學渣考上了日本排名第一的東京大學,他將自己學習中發現的關於閱讀的方法寫進了這本書中。

    所謂的裝幀閱讀,就是將書的封面包括書的腰封還有作者介紹,全部都看一遍。在看的過程中,就用一張小便籤記錄下。要知道,出版社要吸引讀者購買一本書,首先就是要讓書的封面看上去非常吸引人。因此,他們會將很多重點的內容,放到書的封面上,就像兩個人談戀愛一樣,先是被對方的外貌吸引,然後才會慢慢了解對方的內心。

    而書的封面,就是那個“吸引人”的外貌。透過封面,你也能大致瞭解這本書的內容。

    化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上到一門自己不喜歡的課時,老是想打瞌睡。明明上體育課什麼的都挺精神的,但一到那堂課,就忍不住去和“周公約會”。很多人讀書也會碰到這個問題,甚至有人覺得書是解決失眠的好幫手。每次自己失眠了,看會書,立馬就進入夢鄉。

    也有很多人想要好好看書,但看了一會會,就覺得看不下去,或者困了。那這個時候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嘛?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

    1.找出作者陳述這些知識點的中心思想。

    2.理清文章的主旨脈絡。

    透過不斷質疑,不斷從書中獲取到答案,你會發現原來有些問題作者好像也沒考慮的那麼周到。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從其他途徑來補充自己的質疑,當問題都被解惑的時候,你自然也就對這本書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廣聽天下之言,開啟侷限的思維

    前陣子家裡老人聽廣播裡面的養生節目,裡面的專家說豆製品吃多了會影響雌激素的正常分泌,她一聽,就立刻告知了家裡幾個女兒,讓她們都不要吃豆製品。而不久,電視裡的養生節目說豆製品對於平衡體內激素很有幫助,她又趕緊告訴女兒們,多吃點豆製品。但凡她聽到什麼專家之言,她都信以為真,並且要身體力行的實踐。

    而老人的這種做法,就是典型的只聽一家之言。很容易會造成認知的紊亂,東家說這個好,就聽東家的,西家說那個好,就又聽西家的。到最後,自己都不知道應該聽哪家的。

    而讀書也是如此。如果盲目聽從一家之言,可能到最後會造成自己的認知體系的紊亂。那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呢?不妨試一試平行閱讀法。

    平行閱讀法,就是在兩本書中,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透過這兩本書的對比,你會發現,有些內容,兩本書是重複的,這樣你的大腦對於重複出現的內容,就會加深記憶。而有些不同的觀點,正是引發你思考的部分。

    比如有的作者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某某原因,而有的作者認為,這只是正常的氣候現象。透過比較不同作者的觀點,自己作出判斷,形成自己的見解,這就是鍛鍊思辨能力的過程。讓自己從一個完全中立的第三方角度思考,自然也就會更全面的分析整件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椰子鞋好看?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