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庭醫生線上

    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生物機能的重要的營養元素,是生長髮育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對於骨骼的發育和代謝,是不可多得的物質。尤其對於小孩子、孕婦和老人來說缺乏維生素D,容易導致發育不全和骨質疏鬆,佝僂病或者出現骨折,那麼維生素d缺乏會有什麼的症狀?

    1、骨頭疼痛,成年人如果維生素d不足,它可能會導致容易出現骨頭肌肉出現痠痛脹痛,而且早上起床的時候睡覺的時候痠痛等症狀可能會更加明顯,有的還會出現僵硬,抽搐。

    2、出現多汗,身體多汗,尤其額頭汗多是缺乏維生素D的一個典型現象。通常很難判斷新生兒是否有維生素D缺陷,不過額頭出汗是一個明顯的症狀。對於成年人來說,在相同的環境下,王俊跟你一個人出現大汗的現象,那就是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

    3、心情鬱悶,維生素D可以幫助增加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濃度,而血清素可以讓人比較開朗、讓心情好一點。健康成年人如果攝取一點維生素D補充劑,較容易出現正面情緒。

    4、體虛容易疲勞,在充足睡眠的情況下,缺乏維生素D仍會讓你感覺過於疲憊,而適當的維生素D攝入量可以改善疲勞無力的現象增加對肌肉的控制力。

    5、容易出現腸道問題,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因為腸道功能異常,容易影響脂肪吸收,自然也較容易產生維生素D不足問題,這些族群要多注意維生素的D的攝取。

    為了減少維生素d的缺乏,可以適當的曬太陽,將手臂、腿、腹部和背部等部位面板暴露,曬太陽10至15分鐘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同時多吃一些富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金槍魚、牛奶、雞蛋、動物的肝臟,可以補充維生素D。

  • 2 # 不藥博士

    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的生長髮育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骨骼的發育和代謝方面是至關重要的。

    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

    1、提高肌體對鈣、磷的吸收;

    2、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以及牙齒的建全。

    發病年齡

    維生素D缺乏好發年齡段為3個月~2歲的嬰幼兒,特別是戶外活動少,未新增富含維生素D的魚肝油等輔食的情況更容易發生。此外,成人缺乏VD的情況,多見於妊娠、多產的婦女及體弱多病的老人。

    這些“訊號”要引起注意:

    6個月內的嬰兒:夜驚、易激惹、煩煩躁哭鬧、汗多、搖頭形成枕禿等表現;

    2歲以上幼兒:顱骨軟化、囟門大閉合延遲、雞胸、骨質軟化與肌肉關節鬆弛、“X”型和“O”型腿等表現。

    成人:過度出汗、體虛易疲勞、易骨折、慢性疼痛、情緒低落等表現。尤其額頭汗多是缺乏維生素D的一個典型現象。

    診斷

    抽血檢驗血清中25-羥維生素D含量,正常值為10~50g/ml,如小於8g/ml時,即可診斷為維生素D缺乏症。

    治療原則

    適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的最好補充途徑食補,多吃富含脂肪的魚類,包括鮭魚、金槍魚等;牛奶、麥片、雞蛋和肝臟等,也都富含維生素D。

    還可以堅持戶外活動,透過曬太陽獲取維生素D。

    【不藥不藥】簡介

    清華大學博士,主管藥師,高階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諮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

  • 3 # 兔肉菌

    人類從很早起就知道,當身體缺乏某些物質時,就會得某些疾病,科學家將這種物質稱為維生素。

    一下列舉幾種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的問題:

    悲傷

    根據《英國精神病學雜誌》的一項涉及31000名調查物件的研究,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比高水平人群高出兩倍!研究人員認為,參與調節心情的海馬和其他區域含有維生素D受體,因此低水平可能會影響這些區域正常運作的能力。

    前列腺癌

    根據《臨床癌症研究雜誌》的一項研究,維生素D水平低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普通男性高出5倍。

    痴呆和阿爾茨海默病

    維生素D缺乏的成年人患上痴呆的機率比那些同齡的維生素攝入量正常的人多出了53%。同時根據《神經病學》雜誌的一項報告顯示:維生素D缺乏的人,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了122%。

    研究者建議,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應多到戶外活動,以便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

    銀屑病與關節炎

    大約30%的患有銀屑病的患者也患有銀屑病性關節炎。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高達62%的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維生素D水平不足,據《關節炎護理與研究》雜誌報道。低水平的D可能會使銀屑病和性關節炎惡化。

    心臟病

    與正常水平的患者相比,維生素D缺乏患者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了32%。根據去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上提供的研究,維生素D可以改善免疫功能並控制整個身體的炎症,這可以幫助減少心臟病發生的風險。

    神經肌肉疾病

    研究發現低維生素D水平與神經肌肉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等的風險增加有關。最近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您有多發性硬化症,那麼低水平的D可以加速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進展。

    研究人員還發現具有足夠水平的維生素D的早期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比維生素D水平低的患者新發腦病灶的發生率低57%。

  • 4 # 心連心好月嫂

    前一階段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李可基教授和學生在北京市西城區兩個保健科的預防接種門診抽樣調查了218個家長,結果高達86%的家長在孩子不到6個月時便開始為其補鈣。李可基教授說:“吃母乳再補鈣,那是荒天下之大謬。”,同時他認為“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國出現這種情況。”

    我在新浪育兒論壇義務答疑已經12年了,李可基教授談到的補鈣問題,我幾乎天天都要遇到:

    “我的孩子有枕禿是不是缺鈣呀?”

    “我的孩子睡覺不踏實,經常夜間哭鬧是不是該給缺鈣呀?”

    “我的孩子出牙晚,是不是因為缺鈣呀?”

    “去兒保檢查身體,醫生讓我查微量元素,醫生說我的孩子鈣低,鋅低,必須要補鈣、補鋅,給我開了一大堆鈣鋅特藥。”

    “我的孩子夜間睡覺出汗多,可能是缺鈣,醫生我孩子該補多少鈣?”

    “我的孩子個子長得太慢了,是不是與缺鈣有關呀?”

    “醫生說我的孩子發育太快,必須要比別的孩子多補鈣,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到底缺不缺鈣?我們首先要了解鈣在體內代謝的情況:

    鈣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鈣占人體重量的1.5%~2%,主要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齒中。餘下的1%的鈣常以結合的或遊離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這就是醫學上稱為的“混溶鈣池”。混溶鈣池的鈣是維持著體內多種正常生理狀態,且骨骼鈣和混溶鈣池鈣在體內維持著動態平衡:當血鈣降低時,骨骼中大部分的鈣可以隨時遊離出來以補充血鈣的不足,維持著內環境的穩定,否則血清鈣離子濃度低了,就會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而引起手足抽搐;血清離子鈣濃度過高了,則會傷害肌肉收縮功能,而引起心臟和呼吸衰竭。同時混溶鈣池的鈣還參與鎮靜神經、人體血液凝固、肌肉收縮和舒張、酶反應的啟用以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的功能。因此可以說鈣在維持著這些生理狀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鈣的吸收

    人體攝入的鈣主要是在小腸近端吸收。攝入的鈣大部分是被動吸收,少部分是主動吸收:

    當人體對鈣的需要量高,可是攝入的鈣少時,腸道對鈣的主動吸收就增強,但是這個過程需要維生素D的活性代謝產物1,25(OH)2-D3參與;

    當攝入的鈣多時,可是機體並不需要那麼多時,主要是透過離子擴散方式被動吸收。一般來說,鈣攝入量高時,吸收率反而降低。

    小兒由於處於生長髮育旺盛時期,所以鈣代謝最為活躍,吸收率也高,而且主要是主動吸收,像母乳餵養的孩子鈣的吸收率高達60~70%,我們成年人只有25%。

    促進鈣吸收的因素:

    保證膳食中足量的維生素D的攝入或接受Sunny照射是否充足,尤其是膳食中鈣低時,維生素D的作用就更發重要,直接影響到鈣的主動吸收。

    腸道的酸鹼度減低時有利於鈣的吸收。例如乳糖發酵

    增加鈣的溶解物質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例如某些氨基酸(如色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可與鈣形成可溶解鈣鹽,有利於鈣吸收。

    適宜水平蛋白質攝入、低磷膳食有助於鈣的吸收。

    在吃飯時,尤其是晚飯時補充鈣劑更有利於吸收。

    體育鍛煉也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影響因素。

    抑制鈣吸收的因素

    膳食中的植酸(一些穀類食物)、草酸(如菠菜、竹筍)、過高的膳食纖維、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都會抑制鈣的吸收。例如鮮牛奶是高蛋白質、高礦物鹽、高磷的食品,因此不適合嬰幼兒食用。

    高鹽的飲食也會造成鈣的流失。

    體內維持著鈣的平衡是由一套生物控制系統來進行的:即透過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的活動代謝物質1,25(OH)2-D3來進行調節。這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為了促進鈣的吸收必須要補充維生素D 或者進行日光浴,促進腸道鈣的主動吸收。

    對於小兒來說,鈣缺乏可以引起軟骨病。如果同時伴有維生素D缺乏,就會發生小兒佝僂病。

    但是攝入鈣過量同樣也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1、攝入鈣過多可以引起高鈣尿是增加腎結石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膳食中草酸、蛋白質和植物纖維攝入量高,最易與鈣結合成腎結石。

    2、攝入過量的鈣對一些其它礦物質的吸收有影響的。例如高鈣攝入可以明顯抑制鐵的吸收,因此對於生長迅速的嬰幼兒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3、高鈣攝入還可以降低鋅的生物利用率,因為在腸道中鈣、鋅相互之間有拮抗作用;

    4、高鈣攝入也會影響鎂的吸收和血鎂水平下降,也會影響磷的吸收。鈣、磷、鎂在體內的代謝也是互相聯絡和互相影響的。三種礦物質共同在腸道吸收,又共同從腎臟排洩。磷、鎂在體內的代謝都要依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的調節,三者之間存在著互相競爭的作用。鈣與磷的比例為2:1時鈣吸收的最好。當攝入的磷過高時鈣和鎂的吸收就會減少;當鈣攝入增多時就會影響鎂的吸收,造成鎂吸收減少。

    5、同時過量補充鈣劑也會造成孩子便秘。

    鈣的排洩主要是透過三種途徑:

    沒有被吸收的膳食鈣透過腸道大便中排出。

    當血鈣高時,經過腎臟由尿中排出,尿鈣可以驗出。如果血鈣低時,尿中無鈣排出。

    少部分透過汗液排出,尤其是高溫季節。

    如何瞭解鈣在體內的營養狀況:

    目前指血、頭髮以及靜脈取血均不能反映鈣在體內的代謝情況。因為頭髮樣本要受周圍環境汙染、頭髮生長速度、洗滌方法、洗滌劑的種類、以及取頭髮的部位影響,所以利用頭髮來測定體內的微量元素營養狀況是不可取的。透過指血查血鈣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在取血時很容易將組織液混入其中,其檢查結果不準確,更何況鈣在體內99%都存在於骨骼中,血鈣佔全身鈣總量還不到1%,而且血鈣濃度受到體內嚴格的調控,除非嚴重的營養不良或者甲狀腺機能亢進時血清鈣才會低於或高於正常。因此血鈣不能反映全身鈣營養狀況。

    現臨床多檢測血清鈣、血清磷、血清鈣磷乘積以及鹼性磷酸酶作為參考數值。

    測量骨密度目前最好是採用放射劑量低的雙能量X線測量。但是由於骨密度個體差異比較大,影響骨密度的因素也多,因此對於檢測的結果需要綜合分析,不能貿然判定缺鈣。

    如何正確補充鈣:

    根據衛生部推薦、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版)以及2013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0~6個月: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200毫克,而母乳中含有的鈣可以滿足6個月內嬰兒發育的需要,且母乳中的鈣吸收率也高。因此純母乳餵養的嬰兒6個月內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人工餵養的嬰兒,中國2010年制定並執行的《嬰兒配方食品》強制技術規定100kcal含鈣量為50~146毫克。因此對於人工餵養的嬰兒在滿足熱量的需求下,鈣的含量足以滿足孩子發育的需要,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7~12個月:母乳餵養嬰兒,隨著孩子的生長髮育和輔食的新增,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250毫克。因為輔食中含有的鈣增加,能夠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因此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同樣人工餵養兒只要保證每天的奶量(600~800毫升),正常進行輔食,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1~3歲:

    不管是繼續吃母乳還是人工餵養。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600毫克,只要滿足孩子每天需要的奶量(保證每天400~600毫升奶量),注意飲食多樣化,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其實家長和一部分醫務人員談到的“缺鈣”實質是指維生素D 的缺乏。

    維生素D與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共同作用維持體內鈣的動態平衡,同時維生素D還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改變機體對感染的反應。所以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生命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人體是透過兩種途徑獲得維生素D 的:一種是透過膳食攝入,獲取維生素D2或者攝入的維生素D3在小腸與脂肪一起被機體吸收。另一種是經過Sunny中的紫外線照射,透過體內自己合成,將面板內的一種膽固醇合成為維生素D3被身體利用,這種維生素D3 又稱為Sunny維生素。

    目前維生素D有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兩種形式存在。對於人體來說這兩種維生素D都是可以利用的。維生素D對於人體之所以能夠起到重要生物效應,就是依靠它們在體內的代謝產物1,25(OH)2-D3的作用。

    維生素D主要儲存在脂肪組織和骨骼肌中,肝臟、大腦、肺、脾、骨骼和面板只佔體內儲存的極少量。

    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並不高,大約每升母乳中平均含有維生素D26國際單位。因此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又沒有適度的Sunny照射,很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因此必須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

    對於人工餵養的嬰兒中國2010年制定並執行的《嬰兒配方食品》強制技術規定100kcal應含有維生素D為42~100.4國際單位(目前國內、包括進口的嬰兒配方奶多為每100毫升奶液中含有的熱量為67kcal,醫療用奶例外。)。

    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缺乏會造成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1,25(OH)2-D3缺乏,因而出現鈣的動態平衡失調,而導致一些疾病,對於嬰幼兒來說最主要的就是發生低鈣血癥和骨鈣化不良、骨骼變形而發生的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手足搐搦症。

    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主要表現

    早期易驚、煩躁、多汗、頭部因為多汗、摩擦而出現枕禿。出現骨質軟化,如顱骨軟化、呈乒乓球頭顱或方顱、前囟閉合晚、肋骨串珠、肋軟骨溝、雞胸、漏斗胸、腕部手鐲、踝部足鐲、駝背、脊柱側彎、O型腿、X型腿、甚至發生骨折。這樣的孩子肌張力降低,肌腱鬆弛、易患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佝僂病多見於生後數月至3歲的嬰幼兒,3~18個月為高發期,尤其是冬天和春天生的孩子或早產兒易患病。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缺乏維生素D和鈣攝入不足者,其新生兒有可能發生先天性佝僂病或者孩子出生後較早發生佝僂病。早產兒、雙胎如果接觸Sunny太少更易發病。

    在這裡需要提醒準媽媽注意:由於一些準媽媽缺乏戶外Sunny照射、低鈣高磷飲食、又不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D,造成胎兒不能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磷等營養素,新生兒出生後就表現出佝僂病症狀和體徵,患有先天性佝僂病。這些新生兒顱骨軟化,摸起來顱骨像兵乓球一樣可以按下、前囟大,可達4×4釐米以上,矢狀縫未閉達1釐米以上,並且出現佝僂病的骨骼嚴重改變。筆者曾經治療過這樣的一個患兒,其母是一個公司白領,由於懷孕期間是冬天,頂著星星上班,踏著夜幕下班,中午不出樓吃公司配餐,幾乎天天不見太陽,又沒有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以致新生兒一出生就患上嚴重的先天性佝僂病。這種病例目前在農村也極少見。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小嬰兒發生驚厥,每天發生多次,不伴有發熱,不發作時甚至正常。較大嬰幼兒和兒童的驚厥多為手足痙攣。嚴重者可以發生喉痙攣,出現吸氣困難,窒息甚至猝死。

    造成維生素D缺乏的原因

    造成維生素的缺乏主要沒有及時、合理地補充維生素D以及光照不足造成的。當然光照不足與地理環境、季節和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係。緯度越高越容易發生維生素D的缺乏,主要是光照不足,像北緯45°的冬天,面板合成維生素D幾乎等於零;而在熱帶和亞熱帶不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中國一些多雨、多霧、多陰天的地區,包括嚴重汙染的環境都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另外小兒戶外活動時間少或者雖然戶外活動,但是衣服幾乎完全覆蓋面板、裸露的面板少也影響面板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目前一些時尚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面板曬黑給孩子塗抹防曬霜,據報道,防曬係數SPF為8 的防曬霜可以減少身體95%的維生素D的合成。嬰幼兒最好不要使用防曬霜,尤其是小嬰兒。

    需要提請注意的是:紫外線是不能很好穿透汙染的大氣層和玻璃的,因此嚴重汙染地區或者隔著玻璃曬太陽都是造成面板合成維生素能力降低的原因。因此我們建議: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可以選擇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讓孩子在花陰涼底下曬太陽,這樣的日光浴一樣會起到好的效果。

    雖然透過Sunny照射面板可以獲取維生素D,但是其變化很大,不能完全依賴,所以透過食物或者額外補充維生素D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公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特別規定: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生後1~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和小嬰兒由於配方奶強化了維生素D,如果孩子攝入配方奶中的維生素D不足規定的生理需要量,又不能外出曬太陽,還需要補充不足的部分。如果是早產兒、雙胎或者有可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的孩子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過量也會發生中毒情況:

    一般透過食物攝入和透過Sunny照射獲得維生素D 不會發生過量現象。主要是一些家長和醫務人員認為出牙晚、多汗、枕禿、煩躁等是缺乏維生素D的表現而盲目長時期補充維生素D製劑,或者當做營養藥長期服用,維生素D具有蓄積的特點,因而發生中毒現象,出現高血鈣、高尿鈣、以及一些組織器官出現鈣化灶,如心臟、肺、血管、腎臟、甚至大腦區域性區域出現鈣化灶。輕度中毒可以發生食慾減退、噁心、煩躁、嘔吐、口渴、多尿以及便秘等等。嚴重的維生素D中毒可致死亡。

    筆者在80年代就治療過因基層醫生不恰當採用突擊療法,大劑量注射維生素D針劑而發生的中毒病例。因此目前治療佝僂病時儘量避免採用突擊療法,而採取口服治療。

    0~6個月:

    純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每天維生素D補充400~800國際單位,其中北方寒冷季節600~800國際單位,南方梅雨季節400~600國際單位。

    7~12個月:

    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

    1~3歲:

    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

    中國2010年公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10765—2010《嬰兒配方食品》規定100kcal維生素D42~100.4國際單位,鈣50~146毫克。

    美國兒科學會2008《佝僂病和維生素D缺乏防治指南》中也建議,所有的嬰幼兒,包括母乳餵養或配方奶餵養兒,自出生後不久起每日至少補充400IU維生素D。

  • 5 # 王桂真營養師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的作用有很多,比如促進腎對鈣磷的重吸收;與甲狀旁腺共同作用維持血鈣水平的恆定;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等等。但是如果缺少維生素D,我們的身體會發出什麼樣的訊號來提醒?

    佝僂病

    佝僂病是以骨骼改變為主要特徵,比如雞胸、漏斗胸、方顱、X型腿等等。但是在初期的時候嬰幼兒會表現為夜間哭鬧,盜汗,枕禿為主。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家的寶寶太鬧人,晚上老是哭鬧,其實您需要注意這可能是寶寶因為維生素D的缺乏引起的。

    骨質軟化症

    成年人缺乏維生素D初期的時候也會表現為夜間盜汗的症狀,有些人誤以為自己是因為氣溫高而出汗較多,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如果維生素D缺乏嚴重,還會引起走路出現問題,爬樓的時候會感覺腰部出現不適等症狀。

    維生素D的來源

    維生素又被稱為“Sunny維生素”,可以透過Sunny的照射而獲取。因此建議您每天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動時光,夏天的時候可以選擇在上午十點之前,下午四點之後在室外活動。冬季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在陽臺上隔著玻璃曬太陽,玻璃的阻擋因影響紫外線的照射,您也可以透過多吃點海水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物來獲取。蔬菜水果中幾乎不含有維生素D,而對於嬰兒,建議您直接選用魚肝油來為寶寶補充維生素D。

  • 6 # 養娃影片

    維生素D,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維生素,主要用於組成和維持骨骼的強壯,被用來防治兒童的佝僂病和成人的軟骨症、關節痛等。

    當我們的身體缺乏維生素D時,會有一些外在症狀呈現。這裡我們將這些症狀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的訊號,透過這些訊號,我們可以更加清晰、準確地判斷體內是否缺乏維生素D。

    佝僂病

    該病主要出現在兒童。由於維生素D缺乏,使得骨質變軟變形,導致X、O型腿、雞胸、出牙遲及不齊、易齲齒、腹部肌肉發育差、易膨出;

    骨質軟化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成人身上。成人缺乏維生素D,使成熟的骨骼脫鈣而發生估值軟化症,該症多見於妊娠、多產的婦女及就體弱多病的老人;

    骨質疏鬆

    50歲以上老人由於肝腎功能降低,胃腸吸收欠佳、戶外活動減少等原因,體內維生素D水平常常低於年輕人,變現為骨密度下降,易骨折。

    相信很多人會問:既然維生素D如此重要,那我們日常該如何補充呢?

    方法很簡單,適當的日光浴足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要。每週2次,5-30分鐘的Sunny時間。不用去海邊躺好進行日光浴,只需將手臂和腿暴露在Sunny下,正常走路即可。

    飲食方面,可以選擇牛奶、穀物早餐、蘑菇等,有助於維持正常的維生素D水平。

  • 7 # 39健康網

    維生素是我們每天都需要補充足量的營養素,而維生素D是維生素之中很重要,需求量大的維生素之一,如果補充不足,很容易導致維生素D缺乏症。而且現代很多人補充維生素D方式都不正確,一起來了解下吧。

    維生素D缺乏有哪些危害?

    維生素D缺乏的相應表現主要與骨骼有關,這些疾病分別有:

    1.佝僂病,這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因為缺乏維生素D而出現的生長障礙以及骨骼畸形,在早期的時候患兒的顱骨會變得非常柔軟;

    2.骨質疏鬆症,成年人缺乏維生素D,它的主要症狀是骨密度變低,而骨頭脆弱的情況會很明顯;

    3.骨軟化病,是指發生於成年人維生素D缺乏的群體上,它的典型表現是肌肉沒有力氣,以及骨頭脆軟;

    4.另外一個維生素D缺乏症可以引起的疾病是肌肉疼痛和肌無力,發生疼痛和肌肉無力的情況大多數在近端肢帶。

    維生素D為什麼會缺乏?主要原因有幾點:

    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

    沒有接受足夠的Sunny照射;

    體內的維生素D吸收發生障礙;

    患有肝腎疾病,導致了維生素D轉換成具有活性物質的途徑被阻斷。

    如果發生了維生素D缺乏,那麼就需要及時的去補充,但是具體要怎麼補充,補充多少,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方法一,均衡飲食、葷素搭配

    平時我們就要規範自己的飲食,做到不挑食,食物多樣性,葷素適量搭配,兒童在哺乳期就需要補充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讓乳汁的維生素D的含量達標,及時的新增嬰兒輔食。老年人患者應該補充鈣質。

    方法二,適當的曬太陽

    我們生活之中不要過分依賴防曬霜,也不要太懼怕太陽,適當曬太陽可以補維生素D,當然曬太陽要避開Sunny強烈的中午。儘量選擇早上和傍晚。

    維生素D是我們生活之需求量大的元素之一,但是它的補充並不難,我們只需要飲食營養,食材多樣,多曬曬太陽,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導致缺乏的。

  • 8 # 抗癌健康網

    維生素D是人體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元素,如缺乏,會出現各種病症,常見身體所反應的幾種症狀訊號:

    骨頭疼痛:如果缺乏維生素D,會容易出現骨骼或者肌肉痠痛,早晨起床關節僵硬等不良現象。

    情緒抑鬱: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到神經遞質5-羥色胺水平,進而改善心情,出現憂慮、抑鬱現象。

    面板顏色:面板色素是自然防曬霜。塗抹防曬指數為30的防曬霜會使面板製造維生素D的能力降低97%。面板黝黑的人曬太陽時間需要增加10倍才可獲得與白色面板人群相同的維生素D。

    頭部愛出汗:頭部愛出汗是缺乏維生素D最典型的症狀。

    腸道問題:克羅恩氏病以及腹腔或腸炎會影響脂肪吸收,因而更容易導致維生素D缺乏。

    缺乏維生素D,可以透過曬太陽或者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來改善。一般早上8-10點的上午太陽和下午3點-5點的太陽最為適合人體,今手臂、腿、腹部、背部等面板裸露,每天不超過半小時,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

    另外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鮭魚、金槍魚、牛奶、雞蛋、蝦、動物肝臟等等都可以幫助補充維生素D的合成。

  • 9 # 註冊營養師韓丹娜

    根據相關的營養調查資料顯示,中國居民的維生素D水平總體是比較缺乏的。

    根據權威資料《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缺乏維生素D的表現有以下這幾方面:

    維生素D缺乏症表現為一種骨骼病,在兒童稱為佝僂病,成人則稱為骨質軟化病和骨質疏鬆症。

    1.兒童佝僂病

    常發生在日超不足,餵養不當的嬰兒以及出生後生長較快的早產兒。

    主要表現為低血鈣症,牙齒萌出延遲,骨骼生長障礙,骨骼不能正常鈣化、變軟、易彎曲、記性,貧血和易患呼吸道感染。

    神經、肌肉、造血、免疫等器官也可受到影響。

    典型的骨骼病變為骨骼畸形,特別是在膝、腕、踝等部位以及與肋軟骨關節功能有關的一些變化。“念珠肋”是佝僂病患兒肋骨和胸廓畸形的常見表現。

    2.骨質軟化症

    成年人維生素D缺乏症表現為股指軟化症,特別是妊娠和哺乳期媽媽以及老年人容易發生。

    主要表現為肌肉乏力,脊柱、肋骨、臀部、腿部疼痛和骨骼觸痛,骨軟化和易斷裂。上述症狀在活動時加劇。

    3.骨質疏鬆

    這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徵為骨密度降低,骨骼微觀結構破壞,包括易脆性和骨折風險增加等。

    但是,大多數食物中不含有維生素D,少量天然食物含有極微量的維生素D,但是含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奶油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和奶中含量較少,強化維生素D食品中的含量變異較大,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為預防佝僂病,在鮮奶和嬰兒配方食品中強化了維生素D。

    所以,能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最好,當然6個月內寶寶,面板嬌嫩不適合曬太陽,同時愛美的女士不願意曬黑,甚至白領整天呆在辦公室裡沒辦法曬到太陽,那麼就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維生素D補充劑在藥店都有的買的,選擇OTC的就可以了。

    像我,每天也不能保證外出曬太陽,每天會補充一顆維生素D,同時喝一杯維生素D強化的低脂牛奶。

  • 10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維生素 D 缺乏的危害-骨骼標誌

    * 手腕和腳踝腫脹

    * 佝僂病肋串珠(乳頭線的側面,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形成圓形隆起,形似自上而下的串珠)

    * 前額突出(方顱)

    * 四肢疼痛和骨折

    *“乒乓頭”(顱骨的軟化,通常在頭3個月觸診顱骨骨縫時發現)低鈣血癥-抽搐發作

    *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

    * 滷門閉合延遲

    * 出牙晚

    * 顱內壓增高

    * 骨質疏鬆

    * 骨折

    對於母體,VD缺乏會增加以下風險:

    * 先兆子癇的風險增加

    * 妊娠糖尿病(GDM)風險增加

    * 增加孕產婦炎症細胞因子產生

    * 胰島素抵抗

    * 原發性剖腹產

    * 最近發現,還可能導致孕產婦體重指數(BMI)升高和產後抑鬱症的症狀。

    對於嬰幼兒,VD缺乏會增加以下風險:

    * 早產

    * 小於胎齡兒(SGA)

    * 新生兒低鈣血癥

    * 嬰兒佝僂病和低鈣血癥

    另外維生素D缺乏還與抑鬱症、哮喘、高血壓、冠心病、中風、關節炎、1型糖尿病、腫瘤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 11 # 媽媽聲活館

    症狀體徵

    佝僂病和骨軟化病是維生素D缺乏在臨床特有的表現。佝僂病發生於生長髮育中的嬰幼兒及兒童時期。骨軟化症發生於成年人,臨床表現存在明顯的差別。

    1.佝僂病

    (1)症狀:主要為精神神經症狀見於佝僂病的活動初期和極期。小兒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驚、夜哭、多汗,由於汗水刺激,睡時經常搖頭擦枕,以致枕後脫髮(枕禿)。隨著病情進展,出現肌張力低下,關節韌帶鬆懈,腹部膨大如蛙腹。

    患兒動作發育遲緩,獨立行走較晚。重症佝僂病常伴貧血、肝脾腫大,營養不良,全身免疫力減弱,易患腹瀉、肺炎、且易成遷延性。

    (2)骨骼改變:隨著病情進展,出現骨骼改變,多見於佝僂病活動極期。骨骼的改變與年齡、生長速度與維生素D缺乏程度等因素有關:

    ①頭部顱骨軟化多見於3~6個月嬰兒,以枕骨或頂骨為明顯,手指壓迫時顱骨凹陷,去掉壓力即恢復原狀(如乒乓球感覺)。

    6個月後顱骨增長速度減慢,表現為骨膜下骨樣組織增生,額骨、頂骨隆起成方顱、嚴重時尚可呈十字顱、鞍狀顱。此外尚有前囟遲閉,出牙遲,齒質不堅,排列不整齊。

    ②胸部兩側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呈鈍圓形隆起稱“肋串珠”,以第7~10肋為顯著;肋骨軟化,受膈肌牽拉,其附著處的肋骨內陷形成橫溝(稱為赫氏溝)。

    嚴重佝僂病胸骨前突形成雞胸;胸骨劍突部內陷形成漏斗胸,由於胸部畸形影響肺擴張及肺迴圈,容易合併重症肺炎或肺不張。以上畸形多見於6個月~1歲嬰兒。

    2.骨軟化病

    常見的症狀是骨痛,肌無力、肌痙攣和骨壓痛。早期症狀可不明顯,常見背部及腰腿疼痛,活動時加劇,肌無力是維生素D缺乏的一個重要表現,開始患者上樓梯或從座位起立時很吃力,骨痛與肌無力同時存在。

    患者步態特殊,被稱為“鴨步”,最後走路困難,迫使病人臥床不起。

    維生素D缺乏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等。   

    2、另外像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新增維他命D的營養強化食品。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病理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3.維生素D吸收不良及活化障礙

  • 12 # 人體探索者

    維生素D是我們骨骼生長髮育所必須的一種維生素,也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維生素。它能夠刺激成骨細胞,利於骨骼形成。

    維生素D缺乏可以導致兒童生長遲緩、骨骼畸形。而在成年後,如果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或加劇成人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風險增加。女性在絕經之後尤其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就是和維生素D缺乏有關。

    在兒童中缺乏會出現下列症狀

    1.牙齒髮育遲緩,不長牙

    2.O

    型腿或者X型腿,嚴重影響孩子的美觀和行走

    3.雞胸、漏斗胸,這都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骨骼發育障礙

    這就是漏斗胸,是不是很可怕

    4.患兒還會出現愛哭鬧,容易出現抽筋的症狀

    5.肌肉無力,較晚才能學會走路,易於骨折

    成年人出現維生素D缺乏

    1.成年人主要變現為骨質疏鬆,關節疼痛,容易骨折

    2.經常出現抽筋,肌肉抽搐,肌肉無力

    哪些情況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呢

    1.日照不足,尤其是北方地區的冬天啊,又是霧霾,戶外活動少,日照少

    2.兒童生長髮育快,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

    3.嚴重的肝臟和腎臟疾病可以導致維生素D缺乏

    4.一些藥物服用後可以導致維生素D缺乏,比如糖皮質激素和苯妥英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調外機怎麼結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