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糖尿病。糖尿病。飯後兩小時。正常值是多少?
10
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黃醫生

    怎麼知道糖尿病是一還是二?

    你好,我是黃志豔大夫,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個型別: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型別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最多見的為前兩種。那麼如何區分是數以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呢?

    1.發病年齡

    1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下發病,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絕大多數為1型糖尿病,僅極少數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總之,年齡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齡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體重區別

    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或有明顯消瘦;而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時往往明顯超重或肥胖。

    3.臨床症狀

    1型糖尿病往往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而2型糖尿病臨床症狀常常不明顯,初期很多人甚至沒有任何症狀表現,只有在檢查血糖後才能發現疾病。

    4.治療方式

    1型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好血糖,口服降糖藥往往效果不大;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則需要口服降糖藥的同時,改善生活方式,當然對於口服藥物無法控制好血糖或是藥物不耐受的患者也是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的。

    5.病情進展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在於其併發症,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均可引起併發症。在慢性併發症上,1型與2型差別不大,都會引起心腦眼腎足等的病變;但是在急性 併發症上二者有所差別,1型糖尿病的常見急性併發症為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易發生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對於那些透過臨床表現很難判斷是哪種型別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進一步的檢查。這些檢查包括:空腹及餐後2小時胰島素或C肽檢查:可以瞭解患者體內胰島素是絕對缺乏還是相對缺乏。

    各種免疫抗體的檢查:如GAD抗體、ICA抗體等,這些抗體檢查可以瞭解患者的糖尿病是否於免疫有關。

    人的空腹血糖正常值在3.9~6.1mmol/L,餐後1小時血糖峰值應少於11.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在3.9~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是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則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 2 # 老中醫說男科

    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由於胰島素分泌功能降低導致胰島素絕對不足,需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一般1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小,起病較急,病情重,症狀(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身體消瘦體重下降)典型,發展迅速,治療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病人體型一般較瘦,有自發酮症傾向,胰島功能較差或無胰島功能,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胰島自身抗體,需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發病年齡較大(一般在中年發病),起病緩慢,症狀不典型,病情較輕,發展緩慢,治療不一定需要胰島素。,病人一般較胖,一般無自發酮症傾向,胰島功能一般尚可,部分病人胰島功能較好,有或沒有胰島自身抗體,發病初應用口服藥物可以控制良好,病人三多一少症狀不明顯,多以併發症為首要表現,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間發生糖尿病升高,一般分娩後血糖降至正常; 其他型別糖尿病,如臨床上使用激素等藥物導致的血糖升高、拉達糖尿病等;中國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2型糖尿病為主。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FPG)

    標準是3.9mmol/L~6.1mmol/L,餐後兩小時(2hPG)的血糖應該是≤7.8mmol/L。

    糖前患者的種類:

    一是空腹血糖受損(IFG),空腹血糖表現為6.1mmol/L~7.0mmol/L;

    二是耐糖量異常(IGT),也就是餐後兩小時的血糖表現為7.8mmol/L~11.1mmol/L。

    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是否有三多一少的症狀或典型糖尿病併發症表現,上述出現一次即可診斷,若無,則需在不同時間連續測量兩次。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透過判斷血糖的升高的情況,因此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只能是靜脈血糖。此外糖尿病的檢查手段還有尿常規、血胰島素、血脂、血液黏稠程度等,但血糖是唯一靠得住的指標。不檢查血糖或者糖化蛋白就診斷糖尿病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

    糖尿病“害怕”你做3件事,若你想血糖不失控,就別做糖尿病人除了怕糖外,還怕這三件事,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甚至一些糖尿病人都還在做,所以導致血糖不穩。糖尿病人怕哪三件事?一、不吃早飯有很多糖尿病人很多認為自己在飲食上要有所控制,所以不吃早餐沒有什麼關係,以為不吃早餐對血糖有一定的好處。但其實不吃早餐會讓大腦變得遲鈍,也會讓消化系統的執行變弱,從而讓患者出現低血糖等症狀,另外長期的不吃早餐會讓身體的能量供應不足,這樣就容易讓血糖處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下,對血糖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二、經常吃宵夜睡前吃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經常吃宵夜會導致身體變胖,而且容易讓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一系列代謝疾病,而糖尿病就是一種代謝出現紊亂而導致的疾病,經常吃夜宵會讓內分泌失調而導致血糖不穩,而且還會導致身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增加,從而讓血糖跟著上升。三、長期不運動糖尿病人自身的抵抗力本身就弱,如果長期不運動還會讓抵抗力再下降。長期不運動會讓身體不能更好的進行新陳代謝,也就容易印發各種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的血管容易發生問題,如果血液不通暢容易導致血管出現病變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也會影響到血糖,讓血糖跟著出現波動不穩定。

  • 3 # 小華73380

    你好:一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二型糖尿病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以先透過嚴格的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及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如果要區分是一型糖尿病還是二型糖尿病,是需要進行適當的實驗室檢查的,如胰島素釋放試驗,c肽,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抗等檢查。

  • 4 # 中醫健脾祛溼官大夫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有以下區別:

    1、發病年齡的不同

    (1)、一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下發病,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絕大多數為一型糖尿病,僅極少數例外;

    (2)、二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人患一型糖尿病很少。

    綜上所述,年齡越小,患一型糖尿病的機率大;年齡越大,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大。

    2、患者體重的不同

    (1)、發生糖尿病時明顯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數為二型糖尿病,肥胖越明顯,越易患二型糖尿病;

    (2)、一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無論是一型或二型糖尿病,在發病之後體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一型糖尿病往往有明顯消瘦。

    3、患者症狀的不同

    (1)、一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三多”症狀,即多飲、多尿、多食,而二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症狀。

    (2)、很多的二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不明顯,經常錯過檢查的最好時機,也就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後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3)、一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比較突出,所以能確切地知道自己的起病時間。

    4、患者併發症的不同

    一型與二型糖尿病均可發生各種急慢性併發症,但在併發症的型別上有些差別。

    (1)、就急性併發症來說,一型糖尿病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二型糖尿病較少發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齡較大者易發生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2)、一型糖尿病容易併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發生心、腦、腎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則不多見,而二型糖尿病除可發生與一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外,心、腦、腎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合併高血壓也十分常見。

    (3)、二型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及腦血管意外的機率遠遠超過一型糖尿病人。

    5、發病原因不同

    (1)、一型糖尿病是由於遺傳缺陷,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病毒感染,多見於青少年,發病比較急,胰島素絕對缺乏,由於胰島功能低下,很容易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終身用胰島素治療,口服藥物一般沒有效果。

    (2)、二型糖尿病引起的原因是多基因遺傳加環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二型糖尿病有的用口服藥物治療,有的用胰島素治療,有的是口服藥物加胰島素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摩托車cbs剎車,先剎前剎和先剎後剎會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