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鷗爸學堂
-
2 # 風的季節136870119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就是希望藉由這種方式強調自己的存在,並試圖得到父母手中擁有的權力。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所使出的手段,深深影響了其性格的養成。 有的孩子聽父母的話,用乖巧的行為獲得父母的關愛;有的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設法引起父母的注意。這些孩子的目的是相同的——強調自己的存在,得到父母的關愛。只是表現的方法不同罷了。正如專家所說:孩子所有不當的行為只是為了引起注意,不成為所有人的關注焦點就不肯罷休。 也有很多孩子會在無意識中模仿父母的言行,藉此證明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模仿父母的言行還有一個潛在的目的,即渴望擁有父母手中的權力。因為在孩子看來,威嚴的父親和強勢的母親都是家庭權力的象徵,模仿他們的言行意味著自己也可能會有那樣的權力。 孩子會透過不斷地表現和模仿(好的或壞的)來凸顯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透過父母的反應,找到讓父母持續關注自己的方法,一直使用到成人之後,逐漸形成了孩子的性格。 孩子通常會拼命努力來回應父母的期待,因為他們認為要是違背父母的期待,其命運就會被拋棄。 “你真聰明!”孩子聽到父母這樣誇讚自己,為了迴應父母的期待,會不斷督促自己“一定要非常聰明”,甚至會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地“發揮聰明”,以此迴應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籤。對於“聽話的孩子”“有責任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等標籤也是如此。 孩子之所以拼命努力來回應父母貼給自己的標籤,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許就會被拋棄,就會不被父母所喜歡。此外,當父母向別人誇讚自己的孩子時,孩子因此得到了更多關注,從而會更積極地迴應父母的期望。 不過專家認為,一旦孩子不想再揹負任何責任,不再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同,他就會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此,父母會有一種“遭到背叛”的感覺,但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行為,也是因為無法負荷父母的期待。 父母不應當讓自己的期許和標籤束縛孩子的人格發展,而應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讓孩子選擇他感興趣的事物,給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父母的影響有多大?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還是將父母視為反面教材,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基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孩子小的時候,往往把身邊的人和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作為自己的模仿物件,通常是父母。 孩子首先接觸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孩子與母親的接觸以及母子關係的發展趨向形成了孩子與他人關係發展的基礎。如果母親對孩子採取一種積極的合作態度,孩子就傾向於與其他人合作;如果母親採取消極的態度,那麼孩子就容易排斥他人的接近。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作用,深深地影響甚至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與他人的相處模式。 不過,專家的理論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對於父母的行為,孩子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可以選擇接受其中自己認可的部分。 一味斥責只會讓孩子失去勇氣、受到傷害,或許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越來越我行我素,成為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 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想嘗試新的東西,父母的斥責——“不行!你不能這樣做”,也許會暫時迫使孩子停止行動;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錯,父母的威脅——“要是再這樣做,就沒晚飯吃”,也許暫時能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意思。 但是“斥責”“威脅”和“處罰”都只能求得一時的效果,非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反而會奪走孩子挑戰困難的活力,使孩子要麼就此消沉,要麼我行我素、不管不顧。 專家認為,一味地斥責和威脅,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氣,產生“是我不好”“我做錯了”“我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等負面情緒,一心想要逃避問題,做出更多的不當行為。與此同時,“斥責”“威脅”和“處罰”會讓孩子心生怨恨,變得難以溝通,甚至獨斷專行。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不能以“斥責”“處罰”為根本,而要從瞭解孩子開始,以平等的視線與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傾聽孩子內心的需求。 教育孩子就像是腳隨時放在剎車上,除非必要,否則絕對不要貿然踩下去,不然就可能破壞孩子之前的努力。從旁守護比過度干涉對孩子更有幫助。 孩子本身充滿想象力,總是懷著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一切。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他們去了解世界,學習怎麼生活和生存。但父母都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事”“這些太危險,不要去做”,事無鉅細地過問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或者“這樣不行,那樣才可以”。 打著疼愛孩子的名義,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為弱者對待,容易扼殺孩子的思維發展和行動能力。 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只要從旁守護,主動、親密地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能養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與社會和諧共處。
-
3 # 一顆白楊
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方面要求孩子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另一方面卻對孩子沒有信心,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怕孩子沒有經驗自己不能解決問題,因而就想方設法幫助孩子解決。家長這種“捨不得”讓孩子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做法,不僅會養成孩子的過分依賴的習慣,而且阻礙了孩子獨立性的養成。而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它是孩子在社會上生存以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是孩子成才的基本前提。所以,家長不能忽視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問題。 1 為孩子創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我的同學方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方面,顯得比較得心應手,她的女兒今年4歲多,像所有的獨生子女一樣,受到父母的百般疼愛,但是,她與許多孩子不同的是,每天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我的同學指給我看她女兒的房間,床鋪疊得整整齊齊,玩具放得錯落有秩,桌子擦得乾乾淨淨。令我驚訝的是屋子裡的裝飾畫也是孩子自己選購併按自己的主張掛在牆上的。聽同學說,她在半年前就開始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處理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包括孩子每天穿什麼樣的衣服,剛開始問題是比較多的,被子揉成一團,地下的玩具也上了床,桌上什麼都放,不管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拽出來穿在身上,讓大人哭笑不得。但是,我的同學極有耐心,她一邊誇獎女兒的這種“創新”,一邊給女兒示範自己是如何收拾房間的,並且告訴女兒自己今天為什麼要穿這樣的衣服。逐漸的,孩子學會了疊被子,擺放玩具,並可以區分不同季節的衣服,甚至可以用一種審美眼光來搭配衣服,選擇身上以及屋裡的飾物。我很佩服我這位同學教育子女的方法,她能夠順應孩子的天性,不斷給孩子創造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環境,促使孩子有機會嘗試困難和創新,並不失時機加以引導,使孩子逐漸脫離父母獨立地做各種事情、面對各種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性自然就形成了。 2 幫助孩子強化自我意識,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 孩子小的時候,一般自我意識較差,容易依賴他人,特別是依賴他人的評價。有人誇獎他,他就以為自己很好,有人批評他,他就以為自己不好,不同的評價使孩子分辨不清自己,也沒有能力 客觀地從別人的評價中看到真實的自己。所以,父母要盡力幫助孩子確立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明白自己雖有各種缺點,但更有長處。就像我上面講的那位同學,她就很重視用鼓勵、欣賞來幫助女兒強化自我意識,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當她看到女兒把房子收拾的“亂七八糟”的時候,並沒有馬上指出問題,而是把這一切看作是女兒的一種創新,讓女兒相信,只要她繼續不斷努力,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3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能夠堅持獨立將事情做完、做好,其主要動機來自於對所做的事情的一種責任心。因此,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應重視孩子責任心的養成。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鄰居的玻璃,鄰居因此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生蛋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男孩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這12.5美元借給你,一年後還我。”自此,這位美國男孩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的艱苦生活,終於在一年裡掙足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位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他在回憶這伯事時說,透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他懂得了什麼叫責任。孩子由於年幼而缺乏知識和經驗,經常造成一些過失,這毫不奇怪。關鍵是家長要透過幫助孩子處理過失的問題,使孩子真正懂得什麼是責任,怎樣才能做到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只要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家長就應該捨得讓他自己承擔責任。這既可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又體現出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
4 # 孩事兒
獨立生活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環境的薰陶下教育培育出來的,人出生後的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影響不同,獨立生活能力也就有很大差異。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呢?首先,家長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總是對孩子充滿了愛,但卻存在著不少誤區:
(1)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比什麼都強,並錯誤地認為只要文化知識才是學習
(2)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生活自理能力自然就具備了
(3)認為自己所受的磨難已經夠多了,不能再讓孩子也吃苦受累,應該讓他們生活得舒適些
(4)認為將來家務社會化,孩子會不會家務都沒有多少關係。可見,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於進展的過度保護型的養育觀念和所實施的保護型教育方式,只有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變保護型為指導型,從代替孩子做事轉變為指導孩子做事,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再次,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凡是孩子能夠完成和做的事,家長都應該儘量放手地讓他們自己去做,父母不能包辦代替,儘早讓孩子學會穿衣、穿鞋、自己吃飯等等,4-5歲以後讓他們自己洗滌餐具、掃地、抹桌子、整理房間或者到商店買日常用品等等,切忌事事包辦,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他們一旦離開父母就會無所適從,遇到困難不會積極想辦法。
最後,為孩子創造發展獨立性的環境。父母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地交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他(她)自己想辦法去克服;當孩子完成任務時,要及時給予欣賞和讚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樂趣。
-
5 # 教練思維
首先,明確你認為的“自立”具體指什麼?是自己穿衣服?自己買東西?還是自己生活?越具體,越有利於解決問題。
其次,針對以上具體的“自立”,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比如,讓孩子穿衣服,先教會孩子怎麼做。確保孩子自己會了之後,再鼓勵孩子自己穿,一定要鼓勵,而不是要求,責備。如果孩子不同意,就和孩子一起商談,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達成共識。比如,孩子想要先穿一件衣服,再穿兩件衣服,然後再逐漸穿所有衣服。
重點是,平等的與孩子商量,達成共識。這可能會降低父母的要求,要做好準備,如,不是穿所有衣服,而是先穿一件。
最後,相信孩子,並且給孩子“自立”的空間,既不要一手包辦,也不要立刻做甩手掌櫃。嘗試與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探討。
-
6 # 二頂二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不自立也許是擔心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巨嬰。
兒童心理學認為,一歲前的孩子怎麼愛都不為過,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全能自戀”時期,在他看來,世界和他融為一體,是圍著他轉的。父母儘量無條件的滿足孩子。
三歲以內的孩子,條件具備的可以儘量滿足,在孩子表現出獨立探索慾望的時候不要打擊和壓制。比如孩子自己想爬的時候,想自己走路的時候,想自己吃飯的時候,都要鼓勵,而不是呵斥。
在孩子的自主意識萌芽的時候,如果急於掐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再想去探索。
首先,不需要過分焦慮這個事情。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本性都是喜歡自己做事情的。只有當他們的自立自主意願反覆被壓抑後才會漸漸失望,變得不再試圖反抗,最後成為一個任人擺佈的巨嬰。
只要家長有讓孩子自主發展的意識,提醒自己不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孩子就不會長成提線木偶。
如果孩子自立意識已經被壓抑了,那如何才能慢慢恢復起來呢?
首先,先跟孩子講清楚,孩子是自由的,父母是愛他的,可以放心的去飛翔、去探索。
第二,從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做起。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可以引導他洗碗,洗襪子。如果孩子喜歡玩玩具,可以引導他完之後收拾起來。如果孩子喜歡看書,可以引導他看完歸類,收拾書架。有意識的讓孩子慢慢參與到家務活動中。
第三,要注意不要操之過急,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家長的要求,要及時鼓勵、慢慢引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參與的樂趣。
養育孩子的過程,如同牽著一隻蝸牛慢慢散步。格局要大,眼光要長,孩子越能給我們意外的驚喜。
祝福每一個家長和孩子一起進步。
-
7 # 鄉村生活小徐
多多鼓勵吧,從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不會的可以求助爸媽……我家老大,四歲開都是自己獨立睡覺,刷牙,洗臉,有時候還幫忙拖地等等,總之,孩子是否能獨立,都是父母的態度決定的
-
8 # 重返本真
減少關注,過度關注也是一種傷害!力所能及的事情堅決讓孩子自己做。就像有一張父親給年幼的兒子撐傘的照片所表達的寓意那樣:我可以給你遮風擋雨,但路還需要擬自己走!
-
9 # Margaret113
獨立。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做該做的事。
如今孩子的爹媽恨不能吃飯都嚼碎喂孩子。把孩子該有的能力都抹殺掉,孩子都成了啥也不會做的白痴。吃不得一絲委屈,把孩子都養的如太子公主一般。只可惜,太子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忘了自己是奴婢。而今是幹啥啥不行,倒是總見新聞報道殺爹殺媽的自殺的,這都是溺愛的後果。當家長不能因孩子少就慣著。該做什麼就讓孩子去做什麼。否則養出來只能說是隻會浪費錢的廢物。
-
10 # 愛家胖大姐
監護人從自身做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如果父母不是啃老一族,父母每天工作的很充實,回家來不是抱著手機和電腦,而是吃過飯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遊戲,不是在一起長舌婦,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作業,比如吃飯,比如洗臉,每個年齡段可以獨立完成的事,父母就要放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會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
11 # 劉669108
思想上:
在思想做到了自立 ,才能從行動上做到自立。要真正的愛孩子,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告訴他應該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從小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讓孩子明白父母會漸漸老去,我們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逐漸改變孩子的依賴心理。
行動上:
1、 增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孩子能夠做的事決不包辦,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的能力,從小時候起,就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說自己繫鞋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按時完成作業等。
2、 教會孩子自理技巧。孩子不會做的事學著去做,養成孩子為家、為社會服務的習慣。讓孩子多看、多聽、多參與,多動手。
3、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起著榜樣的作用
孩子都是在模仿他人的過程中慢慢長大的,父母樹立好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積極引導孩子學會自立。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樹立了模仿的榜樣。因此,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自立的良好品質。其次,由於小孩子對教師和父母有著天生的崇拜,並把他們作為權威來看待,因此給孩子講那些自立自強的人的故事,有助於孩子樹立自立意識。同時在樹立榜樣時,最好能夠樹立一個與其年齡相一致的榜樣。
方法上:
(1)多鼓勵、多指導
作為還未成年的孩子,很多事情由於沒有經歷,不會做或者做得不好,這是很自然的。這時候就需要父母耐心地指導,鼓勵孩子堅持不懈地嘗試。比如,怎樣使用熱水器。再比如教孩子煮飯。切忌指責孩子,說孩子很笨之類的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
(2)允許孩子失敗,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況且孩子由於沒有經驗,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失敗,就不再讓孩子去嘗試做事。要讓孩子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要讓孩子學會自立,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不勇敢地去嘗試,不可能真正形成自立的品質。
回覆列表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不難,父母可以從身邊的細節做起,勇於放手,引導和幫助孩子在嘗試(試錯)中學會自我完善和獨立成長。
讓孩子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孩子的日常,更是本分。而它卻是很多父母最頭疼的事兒,檢查改錯、整理書包、費心督導、戰戰兢兢,好像學習是給父母學的一樣,這樣的父母很累,孩子更累。
智慧的父母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找方法。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再玩,自己檢查訂正,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自己為學習行為和成績負責。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父母的教導下將自己的學習打理的井井有條,從而掌握主動權,直至做到‘無需揚鞭自奮蹄’。
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現在國家已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必須課程,足見其深意。作為家庭的一員,雖分工不同,但也理應承擔必要的家務勞動。
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洗衣服、擺放餐具、整理內務或者做個拿手菜,既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會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增進自我肯定,養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品格。
自己掌管零花錢當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很多父母會根據需要給到一定的零花錢,建議這些錢可以由孩子自己進行掌管。
自己的零花錢怎麼積累、怎麼消費,買什麼,做什麼用,這些都需要進行獨立思考、統籌規劃和衡量選擇,而這些行為在鍛鍊理財的同時,更能培養孩子管理自我的意識和品格。
引導啟發性思考引導啟發性思考,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用問題來回答問題。一個人獨立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自己面對、處理和解決問題。
當孩子不會寫某個字的時候,問問他該怎麼辦(而不是直接寫給他);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問問他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而不是直接點出不足)……遇到問題、挫折、成功、失敗時,先鼓勵孩子自我評價和判斷,而後肯定、溝通、商議出共識可行的解決方案。
平等的話語權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應當得到尊重。雖然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給到他和大人平等的話語權。
給到孩子發表個人觀點意見的機會,尊重孩子的自我選擇,享有權利同時承擔義務,信守諾言,負責結果。
孩子之所以變得自立自強,那是因為父母在心裡,始終把他看做獨立的人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
【小結】教孩子怎麼做,而不是替他做。在做的過程中,我們要允許孩子尋求幫助,在他經過獨立思考和積極嘗試之後。父母的作用是牽引車,是腳手架,是助推器。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對孩子獨立的教育和培養,就是在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就如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所說:“這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指向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懂得取捨,學會放手,為孩子插上獨立的翅膀——相信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深沉的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