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本昌談歷史

    "拭穢”,就是老百姓大白話說的拉屎後擦腚。現在"拭穢”用衛生紙,古人用什麼呢?

    紙是漢朝發明的,漢朝之前沒有紙,人們“拭穢”是用竹片或木片。史書上把這種"拭穢”工具叫"廁籌”。

    漢朝發明紙之後,隨著造紙業的發展,逐漸紙張的用途也有了分類,大體分為四類:書紙丶燒紙丶包裝紙丶廁紙。書紙用作寫字;燒紙用來祭祀;包裝紙用來包裡東西;廁紙是擦屁股的。書紙製作精細,其餘三種製作粗糙。

    " 廁紙”從唐代才有歷史記載的,實際上清朝之前"拭移”使用的"廁紙”是奢侈品,除了達官貴人和大戶富裕人家之外,一般還是用竹片丶木片這些"廁籌"工具。

    "拭穢”對一般農村百姓來說就更沒那麼多講究了,木片竹片也用不起,多是便後隨手找塊磚頭丶坷垃丶樹葉之類擦屁股。家裡養狗的人家多是便後蹶起屁股讓狗舔屁股。

  • 2 # 小民科

    在現代衛生紙問世之前,許多不同的材料都會被用於一個相同的目的。

    根據國家,環境,氣候條件,社會習俗等狀況的不同而選擇使用不同的材料。

    比如說樹葉、草、棍子、玉米棒、羊毛,果皮、貝殼、石頭、沙子、雪和水等等,但這一切最簡單的還是直接用手。

    希臘人會用石頭或陶瓷碎片在浴室裡擦拭。

    在一些沿海地區可能會使用貝殼,有時還有椰子殼。

    歐洲人跟現在的印度有些類似,大家都是直接用手,但有時候他們也會使用水來直接衝。

    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人會常用左手,但因為比較缺水,所以有時候用完了並不一定會洗手,這方面,至少印度人民是洗手的。

    愛斯基摩人會用一些雪,這還挺特別的,用起來應該冷冷的吧,隨用隨埋,也挺方便的。

    維京人用羊毛,這應該是最奢侈的”廁紙“之一了。

    瑪雅人跟第一批到美洲大陸的美華人使用的是玉米棍子,這個效率確實挺高的。

    在中國,一般會用一些小棍子,甚至是一些小竹片之類的,所以實際上的用詞應該不是擦,而是刮。

    不過還好,最後偉大的中國發明瞭紙……

  • 3 # 睥睨千秋

    你以前一直有個好習慣,上完廁所都要反覆洗手。有一天,你上廁所後沒洗手。問你為什麼沒洗手?你說“今天上廁所終於帶紙了!”

  • 4 # 可食中國

    吃喝拉撒是人一生避不開的事,在紙沒有發明之前,古代人是如何解決擦屁股這事的呢?只能說古代人解決這個問題花樣還繁多的。

    史書記載中國古代一般老百姓上廁所後用的是廁籌,也就是所謂的“攪屎棍”。廁籌用木、竹、葦等材料裁製而成的長條狀物體,用後洗淨,可重複使用。當然也有用絲綢擦屁股的,但畢竟太貴,一般人用不起。

    東漢紙發明以後人們開始多了一種選擇,但由於古代中國重視文學,將紙張看做純淨物品,不願意用紙解決汙穢之事。更重要的是,紙張當時還很昂貴,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使用廁籌擦屁屁。

    唐宋時期,隨著造紙技術的普及,有人開始使用一種粗紙來擦屁股,這個時期稱為廁籌與粗紙並用時期。

    中國古人使用紙擦屁屁自元朝開始為人們接受並大規模傳播開來。明朝皇宮中負責後勤物資供給就包括有專門的管手紙的部門。

    上廁所擦屁屁這個事在古代外國都不是一個令人省心的事兒。古羅馬人是用一端裹著棉布的棍子解決這一問題,也就是羅馬人的“廁籌”。

    在古代法國,上完廁所普遍是用麻繩來解決這一問題的。通常情況下這繩子從廁所屋頂吊下來,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如廁後,就把繩子從兩腿中間穿過,前後一拉一拽,象拉鋸一樣搓屁股。

    古代英華人有人用鮭魚魚片擦屁屁的,據說鮭魚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但是很貴重,通常這只是貴族們才使用的。

    據《源氏物語》記載,日本的皇族在古代用蟬的翅膀來擦屁屁的, 由於蟬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們放到溫水泡上三天,然後再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個月的寶寶,每5~6小時喂一次奶,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