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醫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3
回覆列表
  • 1 # 北京醫生網

    溼氣是中醫的說法。在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最怕溼邪。人體的溼氣過重時,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據統計,有多種疾病與溼氣有關。如肥胖、水腫、腹脹、溼疹、皮炎、痤瘡、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白帶增多瘙癢等。溼氣可能引起頑固性肥胖,這種肥胖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會引發惡性腫瘤,身上的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正所謂,虛則寒,寒則溼,溼則凝,凝則瘀,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

    溼氣重,容易導致身體出現以下各種疾病:

    1、傷害關節

      溼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溼,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帶下病

      體內溼氣過重,容易導致脾虛,使得溼氣下注,使得女性出現白帶多,白帶有異味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炎症。

    3、肥胖+浮腫

      溼氣入皮下,會影響面板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4、.影響排洩

      溼氣過重,會造成"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乾淨的感覺。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5、影響性功能

      外溼多由氣候潮溼,坐臥溼地而致病。內溼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溼氣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除了上述危害外,體內溼氣重的人會有全身乏力,排便粘膩感等多種不適症狀,時間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除溼對於我們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主要應從生活方式著手。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2: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3:避開溼氣的環境

      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藉助電器進行除溼。

  • 2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溼為長夏的主氣。長夏即農曆六月,時值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且多,熱蒸水騰,潮溼充斥,是一年中溼氣最盛的季節。若溼氣淫勝,傷人致病,則為溼邪。溼邪為病,長夏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溼邪侵人所致的病證,稱為外溼病證,多由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水中作業等環境中感受溼邪所致。

    溼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溼為重濁之邪,與水同類,故屬陰邪。陰邪侵人,機體陽氣與之抗爭,故溼邪侵人,易傷陽氣。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溼,故外感溼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溼內生、停聚,發為洩瀉、水腫、尿少等症。溼氣重一般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溼邪為病,多易傷及人體下部,如水腫、溼疹等病以下肢較為多見。溼病症狀多表現為黏滯而不爽,如排洩物和分泌物多滯澀不暢,痢疾的大便排洩不爽,淋證的小便滯澀不暢,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膩等,皆為溼邪為病的常見症狀。

    經過中醫的八綱辨證,如果確實存在溼氣太重的情況,應該注意應用健脾利溼的中藥調理,如果溼熱並存可考慮應用清熱利溼的中藥治療。平時飲食宜清淡,也可多做些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出汗能很好去溼氣,夏天一定要注意把身體裡的汗排出來。

  • 3 # 養哇教育

    溼氣為中醫說法,生活中不少疾病和溼氣相關,溼氣重,易造成人體出現以下疾病:

    關節炎

    溼氣重進到關節,遇寒便產生寒溼,易形成炎症,造成關痛。

    帶下病

    身體溼氣重,易造成脾虛,令溼氣下注,令女性白帶增多,白帶存在異味等,嚴重有可能形成炎症。

    肥胖、浮腫

    溼氣進皮下,有礙面板細胞代謝,減低脂肪燃燒,從而造成肥胖。溼氣過重滯留身體裡,會加大脾運化水溼負擔,甚至可危害腎利尿功能繼發身體浮腫。

    有礙排洩

    溼氣重,可出現溼氣黏腸,大便次數變多,拉不淨感。中醫講,溼氣如裹,溼氣重有礙細胞間通透性,出現頭沉、精神不振感。

    不利性功能

    外溼多因天氣潮溼,或處於潮溼環境導致。常吃冷飲,生冷食物等寒涼物,人陽氣受損造成。溼氣重不利腎氣宣化,造成水汽停滯,腎積水,有礙性功能。

    溼氣重人群注意事項

    腸胃關係營養、水分代謝,所以要適量、均衡進食。酒、油膩物、牛奶等不易消化,易導致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物可令人體生成過氧化物,令發炎加重。生冷或涼性蔬果,可造成消化等停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的髮量多少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