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大嘴愛說事
-
2 # 郿塢品源
稻鰍共作種養技術模式
1稻田選擇與改造。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田塊底層保水效能好的稻田。水稻插秧前在每塊稻田開挖暫養溝、環溝、田間溝;在每塊稻田的一邊開挖長5m,寬4m,深1~1.5m的暫養溝,為便於以後起捕,在暫養溝底鋪一層塑膠薄模,然後在塑模上平壓一層10~15cm的淤泥; 並在暫養溝上方設定一些遮陽網,便於烈日下泥鰍棲息與遮陰。沿四周田埂內側0.5m開挖寬1~2m,深0.5m的環溝。視田塊大小,在田中開挖寬0.5m,深0.3m;十字或井字形的田間溝。暫養溝、環溝、田間溝,做到溝溝相通,三溝;面積佔稻田種養總面積的10%。
2.2茬口安排。在水稻返青後放養鰍種,即先稻後鰍模式。一般在6月中旬放養鰍種。鰍种放養前10天左右,每畝稻田用生石灰30kg~40kg或漂白粉1.0kg~2.5k g,兌水攪拌後均勻潑灑,殺滅田中的致病菌和敵害生物。
2.3鰍种放養。插秧後放養大規格鰍種。6月中旬待稻苗返青後,透過泥鰍分揀篩區分不同規格的鰍種,然後將鰍种放入已經消毒的暫養溝、環溝內,讓鰍種自行慢慢遊開,每畝投放規格240尾/kg的鰍種25kg。放養前先用15mg/L~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10分鐘,或用1.5%~3%的食鹽水消毒10~15分鐘。放養時要將經消毒處理的鰍種連盆移至田水中,緩緩將盆傾斜,讓泥鰍自行遊出,避免體表受傷。
2.4飼養管理。泥鰍在稻田中主要攝食各種浮游動、植物及腐殖質、植物碎片、植物種子、水蚯蚓等。但稻田中泥鰍的天然餌料是有限的,需要輔以人工投餌。要堅持“四定”原則,每天2次,早上9時和下午5時左右各一次,飼料投在暫養溝和環溝中設定的食臺上,投飼量按泥鰍總體重的2%~3%計算,上午投餵日餌量的40%,下午投餵日餌量的60%。
2.5水位和水質管理。需保持稻田水質清新。若發現水色變濃,要及時換水,田面水深保持15cm左右;環溝、暫養溝保持水深40~65cm。在高溫季節,每10~1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稻田水量的1/4左右,適當加深水位。定期用生石灰或微生物製劑調節和改善水質。
2.6泥鰍疾病防治。採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一般稻鰍模式下,很少有泥鰍疾病發生。在魚病多發季節,每半個月按生石灰20g/m3或漂白粉1g/m3用量潑灑一次。 2.7泥鰍的捕撈。地籠網捕撈。傍晚將地籠網放置在暫養溝和環溝中,第二天早晨收捕。採取“抓大留小,適時上市”的原則,採用放地籠的方式,捕撈大規格的泥鰍適時上市銷售,這樣既控制了水稻田中泥鰍的養殖密度,又可適時銷售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2.8稻鰍共作的產量和效益。稻鰍共作模式畝均產稻穀500千克,泥鰍60~100千克,畝產值3800元(稻穀2.9元/千克,泥鰍28元/千克),畝純利潤1500元。
-
3 # 瘋狂的風箏
稻田養泥鰍有助於農民增收,許多先行者從這個專案中受益匪淺。雖然不擔心銷售,但在管理上仍有一定的學問,掌握不了好的技術也有可能讓投資無法轉換為收益。分享一下養殖經驗稻田改建。
-
4 # 綠漁
1.誘捕:我們可以在泥鰍籠中放入泥鰍喜歡吃的食物,如魚粉、餅粕下午放第二天早上收,如果密度過厚的話可以晚上收一次。
2.排乾田中的水讓泥鰍進入環溝中進行捕撈。
3.可以從進水口進水,排水口出水,在進水口下網
因為泥鰍都喜歡逆水而上的特性。
再就是稻田養殖泥鰍,稻子中病害蟲、蟲卵比較多泥鰍誤食後容易發病。
以上就是筆者認為最合適的捕撈方法。
一下這些圖片是泥鰍的擠卵到孵化下塘再到成泥鰍
-
5 # 丁聖振
稻田混養泥鰍可以增加收入,提高水稻產量,可以採用溝田模式,就是在田的一頭挖,溝深15至20公分,寬35釐米至40釐米,打農藥,施肥時候把田裡水放幹,只留溝裡水。
-
6 # 踏火逍遙說魚
稻田混養泥鰍,有什麼好辦法回收?
稻田套養殖泥鰍是最近幾年說的很多的一話題,特別是前幾年泥鰍價格高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在用這一模式來養殖泥鰍,那麼問題來了,泥鰍是喜歡鑽泥的魚類,我們在稻田混養泥鰍時,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回收呢?
對於這一問題其實對於養泥鰍的朋友來說都不是事,前些年踏火也養過泥鰍,因此對於如何來捕泥鰍還是有一些經驗,因此在這裡來分享一下。
稻田養殖泥鰍在種水稻的時候就要先留好溝,魚溝面積佔到田總面積的3%左右,依據田的地形來開溝,一般有環稻田的環形溝,也有“十”字、“井”字溝。如是後兩種形狀的溝則最好是在兩條溝相交的地方挖一個魚窩,這樣之後不僅利於泥鰍活動也利於捕撈。
等到需要起捕泥鰍的時候則可以將地籠放於溝中或魚窩中就行,只要溝裡的水可以漫過地籠,起泥鰍還是很有效的。如能在籠子裡面放一些誘餌則效果會更好,例如平時喂的飼料、蚯蚓、田螺肉之類的都可以。但是在放籠子的時候也要看天氣來放,相對來說水溫在15-28度之間是最好起泥鰍的,溫度過低或過高泥鰍會鑽泥,這樣效果會差很多。如果是溫度過高則可以將田裡的水放掉,下午時再加新水進田裡,如水源豐富則可以一邊加一邊讓水流走,這樣效果也很不錯。想起捕率高的話則先將溝裡的泥鰍起幾遍之後,等收完水稻之後整個田加水再放籠子來起捕或是用電魚機來電都可以。
-
7 # 劉鬆鬆鬆鬆文
稻田泥鰍的回收方法
1:網捕法
把捕網放在排水口,然後放水,泥鰍隨著水流遊動被捕,但是這樣回收不乾淨,需反覆操作
2:藥物驅捕法
用菜籽油榨的殘留物,茶粕榨得殘留物,600平方米稻田用5千克。殘留物需烘燒幾分鐘取出,碾壓成粉末後加入適量的水,抓成團,3小時後就可以使用
稻田水位3釐米就好,傍晚撒進稻田,前提需挖一個小坑方便泥鰍聚集,第二天就可以回收泥鰍!這個方法簡單,效率,沒有汙染
3:排水法
在稻田中央挖一條小溝,後放水,泥鰍這時就會匯聚在小溝中,用抄網就可以收取了
4:籠子捕撈法
用須籠,黃鱔籠放在稻田就行
以上就是我各人的一些見解,希望有幫助到你
回覆列表
稻田的環境十分適合泥鰍的生長,他們是互補養分,在稻田裡養殖泥鰍不僅能夠實現雙份收益,而且殘留的食物也會變成水稻的養分被吸收。但泥鰍畢竟是在稻田養殖,田中還有水稻,放養泥鰍就必須要注意密度了。泥鰍苗種放養密度與田間工程環境條件、飼養管理水平、泥鰍苗種規格大小以及預計產量緊密相關。曾有人試驗過,放養規格為3cm 的泥鰍幼苗每畝約2萬尾。 這樣才有利於泥鰍增大空活動,也能使稻田得到土壤疏鬆,有利於水稻生長。
我們要注意水稻病蟲害,應在秧田插秧前將需噴施一次農藥,上一次尿素作為底肥,來達到秧苗的營養。選谷種時,一定是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一定保持秧田通風透光,插秧時以稀為宜,這樣減少水稻病蟲害。須要打藥,要看苗預防打藥,別傷害到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