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伯虎42

    中華歷代王朝官位制度,自先秦兩漢始,先是“世爵世祿”,“封君制度”,官職與爵位、封地緊密相連,如周王室之“卿士”、“司馬”,諸侯國之“執政”、“中軍將”、“令尹”、“司城”等,都是以官位決定地位,並伴隨“世土”制度,即是王室或者諸侯大夫,又是地方封邑的主人,世襲傳承,代代沿襲。

    周顯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前356年)衛人公孫鞅受秦孝公之命,主持秦國變法,“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桑、獎軍功、除世爵世祿”等積極措施,打破血緣世襲制度,以功論秩,使得秦國迅速強盛壯大,最後統一六國,併吞天下。

    秦變法後,為釐定官秩,改原有實封(即封邑制度)為秩石(念擔)制、軍功爵制並存,軍功爵不在本題範疇內,略過不表,細述秩石制。

    秩石制,即將官員等級按照實發俸祿(主要是粟米)多寡排序,秦統一六國前,即已將此項制度推行全國,統一六國後頒行於全天下。

    漢高帝劉邦建立漢朝後,承秦制,將秩石制結合封爵制、食邑制,行於朝堂,以年計俸,以月頒給。秦漢時期,以秩石制定官員品級的制度,延續了近五百年。

    秦漢秩石制下,相當於後世正一品官職有: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萬石;九卿(宗正、奉常、郎中令、少府、太僕、典客、廷尉、治粟內史、衛尉)、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尹、右扶風尹):中二千石(中念重,滿的意思。秦漢九卿有不同稱謂,這裡以漢製為例);

    地方郡守、郡尉(東漢末各州刺史、州牧也為二千石):二千石;

    丞相司直、護軍都尉、司隸校尉、西域都護、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郡都尉(西漢)、諸中郎將、光祿大夫、侍中、諸校尉(東漢):比二千石;

    (另外,在二千石和中二千石中間,還有一個真二千石的級別,對應官職不明。)

    二千石待遇,即秦漢時期官秩最高級別官員,大致相當於後世的“一品”(或者超品,這裡僅指中二千石以上),所以列出,以做對照。

    秦漢秩石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居其職而有其祿”,官秩改變而祿秩也隨之變化,官員出仕沒有固定的品級,這也是中華流官官制初期,最大的特色。

    漢延康元年(魏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漢建魏,在東漢“察舉”、“徵辟”制度的前提下,採用尚書令陳群的建議,實施“九品中正制”,於各州設立“中正”一職,負責考擦地方士人,將其按照家世、行狀(個人品德及才能)、定品(確定其人品級)等三個方面,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個等級,予以評定(實際操作中,上上一級絕不授人,下下一級也基本不會評出,實際是七個品級)。

    ----“陳群為吏部尚書,制九格登用,皆由於中正。考之簿世,然後授任”《三國志》。

    而實際操作中,各地門閥士族把持“中正”職位,牢牢地掌握了評定權力,注重於家世、血緣,而輕視品德才幹。到司馬氏建晉時,終於形成了官場內“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士族完完全全壟斷了入仕道路,開始了中華歷史上長達四百年的門閥貴族政治時代。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在推行的漢化改革中,首先將原有的九品中正制改為按數計品,即將原有上、中、下合計九品改稱一至九品,每品分正、從二級,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一品再分上、下兩階,一共三十階。這是後世所熟悉的官員計數品級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

    自北魏至隋,雖然已經確立官員品級,但是決定官員秩、祿、權的還是那個早已不合時宜的九品中正制。掌握著國家控制權的世家豪門、高品士族們,依靠這個制度把持著入仕之路,排擠庶族平民,將權力地位傳至後世,這也是中華歷史上制度的停滯。

    這一時期的北方,因為多是少數民族政權,所採取的官職大都是部族家族按血緣或者親疏授官,更加落後。直到北周建立,標榜“周禮”,按古制設立“六官制”,才稍微得以改變。

    魏晉南北朝時代,基本沒有官員品級“正一品”這一說(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即499年以後,北朝才有正一品稱呼,南朝還是沒有)。

    魏晉南北朝時期,相當於後世正一品的官職是:魏(含蜀、吳):太尉、司徒、司空、太師、太傅、太保、大將軍(含丞相,不常置);晉: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南朝: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梁加丞相、陳加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為第一品等級)北朝:太師、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北周加柱國大將軍為正九命,相當於後世正一品)。

    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代周自立,建立隋朝。隋文帝出生關隴貴族,歷經西魏、北周兩代,對於原有的官員遴選制度弊端十分了解,決心改變這一局面。

    開皇三年(583年)、十五年(595年),隋兩次大規模廢除天下州郡中透過九品中正制而得授官職的官員。尤其是開皇十五年這一次,史載一次廢除“鄉官”數萬人,這也是沿襲四百年的九品中正制最後消亡的一年。此後隋以三省六部制,及地方州縣二級製為主流官制,準備逐步改變選官制度。

    但是世家豪門們絕不可能輕易交出所擁有的利益和特權,之後數十年裡,為了保持豪門利益,世家門閥與隋皇室進行了尖銳的鬥爭,甚至刀兵相見,隋朝最終滅亡,也有這一層次的原因。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此後唐之制度完全沿襲於隋,用三省六部制、正從十八品制,規制官員品秩,釐定座次,並配合官服、飾品等,嚴格執行等級制度。

    品級制發展到了唐,才真正規範化、制度化,官員們也終於脫離了“官隨祿定”、“秩同中正”的約束,不再以俸祿或者品評來決定地位高低。而是按照官品品級,各安其位,一目瞭然。這簡化了官員等級,分清了官職高低,是官秩制度的極大進步。

    唐時期,正一品的官職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還有一個空前絕後的“天策上將”是秦王李世民的專屬官職,十分特殊,不具有代表性);

    同時,唐時期的官職品級十分嚴肅,正一品官職正常情況下幾乎是活人拿不到的榮耀(除了李世民這個特殊人;還有長孫無忌因是唐太中宗的外戚、功臣、高宗的元舅,得以授太尉;中唐郭子儀也因為安定國家,勞苦功高而被授太尉;至於晚唐藩鎮那一堆高官,沒有可比性),基本是死後追贈,或者宗室虛銜。

    唐朝宰相,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令、門下侍中具有天然資格,稱真宰相(其中尚書令以李世民曾經擔任過,故而在其登基後不再授予臣子),其餘官員要擔任宰相,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可以就任。這說明,唐時正三品即可以擔任宰相,而未加號者,品秩高也不得行使宰相之名。

    唐朝握有朝政實權的宰相,品級也不過尚書左右僕射的從二品,和中書令、門下侍中的正三品。除非他們加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才能成為正一品位極人臣之顯官,而這在他們生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宋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代周建立宋朝,結束晚唐五代混局面,中原得以安定。宋繼續承襲唐朝官制,品級制度不變,但是武職三品開始分上、下階,算是對隋唐制度的微調。

    同時,宋官員制度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本官不管本職之事”、“寄祿制度”是宋中期前的最大特點。這種制度有利於皇帝控制人事大權、使得皇權統治穩固、另一方面卻是諸司官員不掌其事,或者執事者不用其名,政令分散,事倍功半。

    宋時期,正一品官職有: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師、太傅、太保(均含檢校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尉(以上均為加官,不是實官)、左右丞相(南宋所設,實官);

    宋朝官職十分繁瑣、複雜,而且“任非其官”,一般高階官員都有“官”、“貼職”、“差遣”三種身份(勳官、散官不計),一般來說,官是定待遇、貼職是清貴頭銜、差遣才是官員真正的職位所在。

    官、差遣的分離,使得宋朝廷內外大批官員無所事事、各級部門疊床架屋、重複繁亂,冗官現象嚴重,導致官員隊伍龐大,而效率低下。同時兩宋官員待遇極為優厚,俸祿之外、祿米、織品、草料乃至於酒醋茶等無一不豐,這使得宋財政壓力極大。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簡化官員品級制度,凡一至九品官,皆分正從兩階,共計十八品。然後更定官制,取消宋時“差遣”這一複雜授官程式,以本官管理本司事,簡單明瞭,這是中華官制的又一次進步。

    明代正一品官職如下:太師、太傅、太保、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廢)、大都督(洪武十八年廢)、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另有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洪武初以皇子任宗人府令、正、宗人,親王品級遠超正一品;永樂後,宗人府事務移交禮部,諸令、正、宗人由勳戚以本爵名義上出任,宗人府名存實亡)。

    明代正一品官職,勳臣(即開國、靖難諸功臣及其後代、中期後也包含部分外戚)可以相對容易地獲得三公頭銜(太師、太傅、太保),高階武臣(同時基本也是勳臣)以出任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而獲得武職正一品也不是難事;

    但是有明一代,文臣們要想以本官位獲得正一品官職,基本上是鳳毛麟角;以實際為文臣首領的內閣諸殿閣大學士舉例來說,明代大學士的職位接近於前朝的宰相,重要性更是過之,但是他們的本官品級不過正五品,起初不過是屬於皇帝的秘書角色而已。雖然之後的歲月裡大學士的地位逐漸上升為皇帝之下文武內外諸臣中最高的幾人,但是本官還是停留在正五品。

    為了避免尷尬局面(從一品、正二品高官向正五品大學士彙報工作),自永樂年間其起,皇帝便將諸大學士額外授予加官(當然,中期以後成為慣例,那就是掌握朝政的文臣們自己給這個制度主動維護,按例加官,皇帝也輕易不能改變了)。

    永樂年間,大學士加官還是最初的翰林院編修、侍讀、到翰林學士;和詹事府左右庶子、諭德、中允、到春坊大學士。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後,仁宗繼位,大力提拔支援自己的文臣,自此諸大學士開始加六部侍郎、尚書銜,官位達到正二品(六部尚書正二品)。

    不久後,仁宗再晉自楊士奇少保、少傅,兼兵部尚書(少師、少傅、少保三孤皆從一品)。自楊士奇始,明代大學士開始加官晉為從一品,文臣之中,無可比擬。

    景泰三年(1452年),首輔、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加太子太傅銜,這是明代大學士第一次加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之後陳循晉華蓋殿大學士,大學士排名便由此規整下來,按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四殿二閣從高到低列序,華蓋殿大學士居首位,即首輔。

    整個明代,文臣頂級官職在其生前基本上以三孤兼太子三師出任殿閣大學士為最高點,首輔官職頂點為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嘉靖後,華蓋殿改中極殿)。

    至於輔臣們去世後,其中功勞高、品行好、口碑優的,經過朝廷評議,可以被追贈為三公(太師、太傅、太保),逝世後享受正一品待遇,這也是對他們的褒獎。

    此外還有幾個文官特例:正統時王驥以平定麓川軍功封靖遠伯、成化時王越以威寧海大捷封威寧伯、正德時王守仁(即王陽明)以平定寧王叛亂封新建伯;這三位文臣均以軍功獲封爵,超越正一品官職,達到超品待遇(但實際情況是他們後世子孫也從文官轉為勳戚,出仕之路中斷,此後只能當富貴閒人了)。另外天順時徐有貞以奪門之變時“立功”,受封武功伯,不過半年後就被削爵除官流放,成為平民,不再敘述。

    真正在生前即獲得正一品官職的明代文臣,只有萬曆時的張居正一人。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加授太傅,正式以文臣身份在活著的時候成為正一品文官。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病危,神宗以張居正“輔政元勳”之功,加授其太師,使得張居正身兼三公三孤(張居正此前已經是少師兼太子太師),到達大明建立以來文臣的頂峰。

    (明初李善長也是丞相、太師,但是他封爵南韓公,不應算作正統的文臣。而且他也不是經科舉入仕為官,所以相比張居正來說,文臣的身份稍顯不符。)

    清承明制,官員等級制度基本不改,照搬執行。但對於高品官職(大學士、諸部尚書等)正一品對應官職,順治初設立滿漢分職所置,滿員正一品,漢員正二品。後在康熙時均定為正二品。

    雍正八年(1730年),清更定製度,大學士滿漢均定為正一品,以後永為定製。

    清代正一品官職確定為:太師、太傅、太保、諸殿閣大學士(文臣朝官);大學士銜外任總督(文臣外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臣朝官);伊犁將軍、綏遠將軍(武臣外官)。

    需要說明的是:清代官員制度,品級不再是衡量地位的唯一標準,明朝官員中地位超然的大學士,在清康熙以後,不再承擔實際朝政功能,只是清貴悠閒、尊崇地位所用。

    清代權力中樞,前期在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時逐漸轉移到皇帝的私人秘書處南書房;雍正時,世宗設立軍機處,自此朝廷權力中樞掌握于軍機處(或者說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正一品的大學士們,再也不能介入朝政、處理政務,而是作為虛銜,處理一些考試、教化、修書等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務,地位崇高、實際無所事事,不再重要(或者是寵臣、重臣以功額外獲得大學士銜,那其實是屬於加官,榮譽名頭而已)。

    而清代,也是歷代王朝中,少有的外任地方官員可以授封正一品官位的朝代(大學士兼總督、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其中還有武職一品,確實是異數。在這也體現了清中央朝廷對於地方掌控能力之強,可以自信地設立高品級外官而不擔心對社稷造成危害。

    綜上所述,中華歷代王朝正一品官職(或者相當於正一品官職),基本上涵蓋以下幾個範圍:

    一、三公或者相當於三公官職:太師、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者,帝之師,輔佐天子、匡正不足、教化君王,是自周代起就設立的頂級官職,之後歷代沿襲,為諸臣之首。------“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尚書·周官》二、皇帝之下,實際處理朝廷政務的輔臣,即丞相、錄尚書事、尚書令、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學士等;這也是遵循秦漢以來,輔佐皇帝,總攝百官的諸臣之首為天子以下第二人的準則。三、軍事最高長官:例如太尉、大將軍、大司馬、大都督等,原因與丞相所述一樣,都是為了推行軍政事務、貫徹軍令。(不過因為武職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漢以後,最高軍事長官一般為虛置,不再實授,以免權臣以此篡奪社稷。明初大都督實授,也不過二十年即廢除)。四、皇室宗親及近臣,例如宋時宗室授司空、開府儀同三司;明時宗室授宗人府令、正;清代以皇子或宗王為領侍衛內大臣等:這些宗親授予官職,只是虛居其位,地位尊崇,厚加其祿而已,實際意義不大。

  • 2 # 四川達州人

    宋代以前,官員級別不高。

    宰相也就不過三品,一二品就屬於元老級官員的贈銜加銜,比如三公三師,中書令尚書令侍中這些。

    明清時期,官員級別普遍提高。清代的大學士及領侍衛內大臣、鑾儀衛事大臣就是正一品。協辦大學士、尚書、左右都御史、內大臣、八旗將軍都統、提督是從一品。

    有什麼怎麼看?

  • 3 # 絕塵的時光

    在古代,官階制度非常繁瑣,而且各朝代官階制度不一樣,品級也就不一樣,加之官員頭銜又多,職務多,現在就讓我來梳理一下古代官職品級。

    正一品,中國古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級別,正一品官職不同朝代官職不一樣

    正一品又分為文官和武官,縱觀歷朝歷代,正一品基本上都是三公三師。

    唐朝的正一品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宋朝的正一品有太師,太傅,太保,丞相,少師,少傅,少保,親王,尚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中書令,左右丞相

    明朝的正一品有丞相、三公、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

    重點來介紹一下三師和正一品武官

    太師:教育儲君(太子)的治國之道,培養太子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太傅:負責為太子講解倫理道德,培養太子成為一名品德優異的帝王。

    太保:負責的太子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生活常識教育就是他們的職責。

    明朝出現了一個正一品是殿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幾個人,平時負責與皇帝商量國家大事的處理辦法,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其實就是相當於國外的內閣制了。

    武官中正一品身著麒麟服的領侍衛內大臣,作為皇帝貼身侍衛的指揮官和排程人,常年在御前行走,深受皇帝信任,一般是武官官員兼任。

    結論:

    正一品官職多數是作為一種榮譽虛銜,榮譽稱號。真正實權派職務都在二品或者三品,那已經是封疆大吏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搞懂古代官員品級制度,還需得深入瞭解,遍查史料。

  • 4 # 孤島上

    古代官品也是經歷過一個發展變化的,主要是有實際行政職能的官職和官員品位級別的官員,隨著選官制度和集權的程度變遷。

    早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的秦漢,官員頭銜品級較少,比較簡單,選官遵循察舉制,但是漢以後就開始複雜了,而且選官制度也發生了變化,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意見,開啟九品中正制,西晉的時候趨於完備,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文武官官號五花八門,品位性的官進一步發展形成散階,唐朝尤其突出,以至於冗官現象嚴重。

    九品中正制把考核分為九等,是吏部授官依據,和官品不是正好對應的。就簡單說這麼多吧,打字太累。

  • 5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官員的品階,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表示級別高低的標誌。中國從魏晉時期開始,官員才正式以品來表示等級高低。西周時期,官有九命之別。九命為最高階別,一命最低。通常是天子上公九命,王之三公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漢代對各級官員實行正規的俸祿制,以祿秩的多寡作為官員等級的別稱。漢代官員有秩萬石、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不同級別,一般是丞相、太尉和將軍等為秩萬石級,御史大夫及太常、衛尉、廷尉等九卿為秩中二千石級,京兆尹、州牧、郡守等為秩二千石級。魏晉時期,行九品中正制,將官分為九品,一品最高,多是大將軍、三公、丞相等官,九品最低,一般是縣長、縣令、關卡邊塞之尉等。南朝梁曾將官的等級分為十八班,以班多為貴,同時也參用品制來劃分等級。北魏繼承了魏晉開創的九品制,又從每品中分出正、從兩級,從第四品起,正從品又各分上、下兩階,這樣官的等級從正一品起至從九品下階,共為30等。隋代沿用了北魏的九品制,但將一品至九品官稱為流內,意為正規官員的等級,而將地方官府的胥吏通稱為流外。隋唐之後,中國古代官吏以九品為等級的制度基本上固定下來,並以法律形式作了規定。

    一般說來,官員品級高低,反映了政治地位高低和權力的大小,但有時也不盡然。有些官雖然品級較低,因其所掌管的事意義重要,故職權也大。特別是司法、監察,大理等官,往往品級低而權力大。如唐代的監察御史,品級僅正八品上,但它卻負責分察巡按郡縣,參加尚書省會議而“監其過謬”,因他們往往由皇帝直接委派,故行職時氣派很大,於當時有人說:“御史出使,不能動搖山嶽,震懾州縣,為不稱職”。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職事官的品階制之外,還有一種虛的品階制。它表示官員享有某一等級榮譽稱號,通常稱為散官官階。如唐代散官品階有文官散階和武官散階之分。文官散階共29級,最高一階為從一品,稱開府儀同三司;其次為正二品,稱特進;從二品稱光祿大夫,正三品稱金紫光祿大夫,從三品稱銀青光祿大夫等。

  • 6 # 澳古說歷史

    自魏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始開九品中正制,分官員等級為九品,自一品至九品,自此歷代官員的等級不再已“祿秩”來決定,而是用品級。

    “魏立九品之制,為品級之始; 後魏復分正從九品,凡十八等。歷代因之。”,自曹魏開始用品級來區分官員等級後,歷代皆遵循,但卻有稍許的變化,魏、晉分官員等級為九品,自一品至九品,無上下、正從之分。至北魏時,“前世職次皆無正從品,魏氏始置之,亦一代之別制也”(《魏書.官氏志》),此時開始有正從、上下之分,每品置正、從,凡十八品,四品以下,每品正從再分上、下階,凡三十階。

    北魏之後,隋、唐、宋皆遵循魏制,但同北魏不一樣的是,隋唐宋文職自四品以下,分上下階,但武職卻是自三品以下,分上下階。元、明、清時,文武官皆只分正、從九品,而無上下階。

    以上就是品級的由來。

    接下來回答下題主所提問的問題,那就是“古代什麼樣的官職是正一品”,既然題主問的是官職,而不是爵位、勳位、散官,所以這裡我們就單單來說歷朝歷代的位列正一品的職位。

    首先來列舉下,自魏開始,到清朝正一品官都有哪些。

    曹魏:丞相、大司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大都督、左都督、右都督。西晉: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北魏: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丞相。隋朝: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尚書令。唐朝: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宋朝: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元朝:太師、太傅、太保、中書令、中書省左右丞相。明朝:太師、太傅、太保、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清朝:太師、太傅、太保、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大學士兼管總督、領侍衛內大臣、掌衛事大臣、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從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自魏到清的正一品官大多都是相同的,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它們具有以下共同點:

    一、太師、太傅、太保,在歷朝歷代都是正一品的極品官職。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舊唐書.職官志》載:“三師,訓導之官,天子所師法,大抵無所統職,然非道德崇重,則不居其位。無其人,則闕之”,《明史.百官志》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三師是負責教導皇帝的師傅,也就是帝師,歷朝歷代都是需德高望重的老臣才可擔任,其中太師負責替皇帝統帥六卿,太傅負責教導皇帝治國之道,太保負責監護與輔弼皇帝。

    因此作為帝師,他們自然就是位居人臣之上的,如此歷朝歷代也都是將其列為正一品。當然,這三個官職自西晉之後多為重臣加銜﹐作為最高榮典以示恩寵﹐並無實職。

    二、天然的宰相在歷朝歷代多為正一品。如魏的丞相、西晉的大司馬大將軍、隋朝的尚書令、元朝的中書省左右丞相、清朝的三殿三閣大學士,他們皆是當時的天然宰相,是為替皇帝總理朝政的百官之長,如尚書令,《新唐書.百官志》載:“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

    三、作為當時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統帥多為正一品。如魏的大都督、左都督、右都督,北魏、隋朝、唐朝、宋朝的太尉,明朝的左右都督,太尉、大都督、左右都督皆為當時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如太尉,《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

    四、除清朝的大學士兼總督、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外,歷朝歷代都沒有地方官位列正一品的,從中就可以窺見出歷朝歷代對於地方的防範,地方官的權勢和地位始終都是比不過中央官員的。

    總得說,歷朝歷代的正一品在本質上並沒有多少改變,除清朝外,其餘朝代最多就是改下官名,大部分官職都遵循曹魏時所定下的品級來,並無多少變化。

  • 7 # 黑白文史mcn

    看到這個提問,大家經常看電視也很困惑,一品大員,九品芝麻官啥的,那到底有大多?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古代的官職排列!

    正一品:【正國級】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又稱三公)【榮譽虛職,相當於人大委員長、政協主席之類】;殿閣大學士【政治局常委】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北京軍區司令】、掌鑾儀衛事大臣【中央機關事務局、安全域性長】 武職外官:無

    (注1:順治初年定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6人,即上三旗每旗2人。內大臣6人,散秩大臣無定員)。

    從一品:【正國級減】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榮譽官職,相當於人大、政協之類的副職】 協辦大學士【政治局委員】 各部院尚書【副總理兼部長】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書記兼最高監察長】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北京衛戍區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長】 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八旗軍大軍區司令】 都統【八旗軍首都及陪都軍區司令】 提督【綠營軍區司令】

    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 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 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 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

    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國務委員】 翰林院掌院學士【社科院院長】 文職外官:巡撫【省委書記】 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長】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副部級】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副書記】 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訪辦主任】 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北京市長】 奉天府府尹【直轄市長】 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紀委書記】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軍級軍隊領導】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副部級減】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廳級加】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訪辦副主任】 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長】 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外交部長】 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長】 奉天府丞【直轄市副市長】 各省守巡道員【地委專區書記】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廳級】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中央黨校校長】 文職外官:知府【市委書記】 土知府【自治市市委書記】 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廳級減】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長】 太醫院院使【首長醫院院長】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副廳級加】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直轄縣書記】 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副廳級減】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縣處級加】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縣處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首都縣副縣長】 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縣委書記】 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副處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科級】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副科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股級】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副股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有更多精彩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黑白史 ,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哪對情侶讓你覺得“這就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