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這問題讓我有些無語,題主有否仔細讀過《三體》呢?如果知道三體星系是怎樣的環境,三體的故事又是如何開始的,應該對這個問題不會有疑問了吧。

    1.地球沒有動機前往三體星系。

    三體人為什麼要入侵地球?因為三體星系環境太惡劣,呆在那裡遲早得死,沒有別的可能。

    首先是三顆恆星進行的三體運動無解,三體人永遠摸不到他們的太陽的執行規律,無法擁有恆定的、可預測的因太陽照耀而產生的正常生態環境,沒有任何主動利用或改造環境的可能。其次是獨特的、會膨脹的、已經吞掉了十一顆行星的三體太陽氣態層,總有一天會把僅存的這顆三體行星也吞噬掉。所以三體人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儘快逃離這地獄般的世界。

    要不然你以為他們冒著途中未知的風險朝著具體位置都不確定的目標星系進發的決心從何而來?三體人可不是吃飽了撐的。

    相反,地球所在的太陽系理想得不得了,和三體星系相比簡直是天堂。放著好好的天堂不住,大老遠跑去那個地獄世界幹什麼?那是個遲早都會被自己的太陽吞掉的行星,環境又惡劣得不得了,住在上面的三體人都絞盡腦汁往外跑,對地球來說有什麼探索的價值和進攻的意義?

    2.地球沒有意識探索包括三體在內的外星系。

    正因為地球和太陽系是一個理想的天堂世界,所以三體人發現了地球的存在之後,拼了老命也想佔據。就像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望見前方有一扇金碧輝煌的大門,正常的反應都會是不假思索往那裡跑吧?

    但地球人就不可能有這樣的體驗和體會。因為住在這得天獨厚的地方,地球人感受不到達摩克里斯之劍時刻懸在頭頂的那種危機。這種危機迫使三體社會發展成為一個嚴格機械化的純理性的社會,而生活優渥的地球人類則發展出了看似無用的和情感情緒相連的細膩人性。

    人性的內容很複雜很豐富,其中有一點,人們普遍是喜歡安逸,害怕未知的。所以呆在這天堂般的世界是大多數人熟悉和樂意的選擇,沒事不會有太多人嚮往到未知的茫茫星空探索一番,更不用說費事費力跑到一個未知的外星球去。除非有萬全的把握,那不過是一趟過程刺激但保證安全的旅程,否則這種星空探索對一般人並無太大吸引力。

    實際上,這也可以看成是大部分說生命和文明的本能。三體人若不是被迫無奈,不走不行,也不會願意冒險離開母星啊。三體文明涅槃了200多輪,在沒有發現自身的太陽會膨脹、會吞掉行星之前,不也是一直在徒勞地尋求改變自身環境的方法嗎?向外遠征始終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而且三體艦隊出發前,艦隊指揮官和三體元首的對話就很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即使是為了文明的存活而必須進行的星際遠征,人們還是希望準備得周全再周全才出發。

    所以,在地球生活得很安逸、完全沒有生存危機的地球人,怎麼會有往外跑的意願呢?

    3.事實上,地球的實力也遠遠不到探索類似三體星系這樣的外星系的程度。

    就算退一步說,地球知道三體人要來侵佔自己的家園了,必須努力抵抗了,也不見得非得跑到人家老巢去抵抗啊!

    所謂的恆星級戰艦,也就是具備了衝出太陽系進行深空航行能力的宇宙飛行器。雖然人類那時造出的戰艦可以達到光速的15%,超過三體第一艦隊的10%,數量上也比三體第一艦隊多一倍,但從星際航行的角度來看依然是遠遠不夠的。

    且不說後來三體人派出的水滴證明了這支所謂的人類最強太空艦隊有多麼不堪一擊,就算沒有水滴的證明,但就這支艦隊本身的配置而言,要拿去征戰三體星系也是痴人說夢。

    可以直接參考三體第一艦隊的情況,畢竟10%和15%也不是非常大的差距。

    在三體元首的命令下,尚未完善的三體第一艦隊出發了。出發時三體人還不知道太陽系和地球的具體位置,估計出發後收到了三體母星傳來的資訊,所以後來沒有迷路,確實是直奔地球而來。

    三體第一艦隊根據正常航速為光速的1%設計,預計將花費大約400年到達太陽系。結果行程只過了一半,人類就觀測到這支艦隊的隊形已經潰不成軍,只有運送水滴的那艘戰艦遠遠超前。而根據它的速度計算,它在卸下水滴之後應該沒有機會減速,只能掠過太陽系而不能停留。

    之後羅輯建立起威懾,三體第一艦隊被迫轉向離開太陽系。一直到全書結束,這支艦隊的下落都沒有明確的交代。從行程只有一半時已經七零八落以及被迫轉向後再無能力回頭這兩點來看,這支艦隊最後熬不過太空環境的殘酷而走向覆滅也不是不可能的。

    畢竟,出發時艦隊統帥就明說了,當時艦隊的建設還不完善。三體第一艦隊可以說是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出發的。

    除了數量和速度之外,人類的艦隊還有什麼地方比三體第一艦隊優勝的嗎?似乎沒有明證。如果人類的艦隊並不比三體的艦隊優勝,憑什麼有底氣相信自己能順利安全地跨越4.2光年的距離到達三體星系,而不會像三體第一艦隊那樣折戟沉沙?

    鑑於三體比地球的科技超出太多,而且用智子鎖死了地球的基礎科學,人類所謂的恆星際戰艦其實不過是在原有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極限應用,照理不可能比三體第一艦隊的配置更先進。更何況當時三體很有可能已經在研究光速飛船了,後來的三體第二艦隊就是一支光速飛船隊伍。就算當時還沒有這支艦隊,但是水滴總是有的吧?一枚水滴就完爆人類全體戰艦,人類哪來的底氣去對三體進行反向進攻呢?

    當然,可以說當時人類盲目自信,在沒有領教過水滴的威力之前,也許有人的真的以為地球可以遠征三體。但即便如此,人類也犯不著這麼做啊。三體遠道而來,說不定到了地球就成強弩之末了,在家門口以逸待勞地擊殺它不好嗎?非要費老大勁跑出去幾個意思?就算跑出去,也不可能跑到三體星系啊,難道不是會在中途兩軍相遇決一死戰嗎?

    事實上,當時的人類雖然盲目自大,但還不至於狂妄到以為自己已經和三體勢均力敵。羅輯冬眠醒來之後,那個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的年輕人就說了,估計再過幾十年,地球就有實力和三體進行和談了。這已經算是最樂觀的估計,可見當時無論從哪方面說,人類都不可能僅僅因為擁有恆星級戰艦,就自不量力地想要跑到三體星系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能用嬰兒沐浴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