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陝西東哥

    選種:種植花生種子是很重要的,播種前一定要選擇優良的種子,而且要抗性好。種子最好用藥劑拌一下,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蟲害,以及死苗爛棵,來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

    土地:花生生長需要土壤鬆軟、土層深厚、透氣排水性好,主要以沙壤土為宜。地要深翻細耕,最好在秋收後進行整地。土壤必須要保持肥力,氮磷鉀等基肥不可少。土壤要保持中性,如果是酸性或是鹼性,就要適當的調節一下。

    適時播種:選發芽率高,種仁飽滿整齊無損傷的種粒,春季播種地溫高於12度,如要蓋地膜可以提前7~10天。行距為45~50cm,株距10~15cm,每穴2粒,播種後噴除草劑再蓋地膜。幼苗破土時,清理上面的土壤和地膜,如果有空穴,可以用催出芽的種子補種。

    肥料:底肥以磷鉀肥為主,增施有機肥。每畝施二胺15kg,硫酸鉀10kg,開花後追施一次尿素,每畝20~25kg,也可以葉面噴施0.2%~0.5%的磷酸二氫鉀2~3次,有機肥如牛糞、雞糞等,在使用前一定要加以腐熟,否則對作物有傷害。

    灌水:花生既怕旱又怕澇,因此要保證土壤中含水率在60%左右,避免土壤中含水率過高,導致土壤通透性降低,灌水要結合田間幼苗的乾旱程度適當灌溉,要保證各階段花生的正常生長,開花下針後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澆水時以順畦溝緩慢浸潤,澆勻,澆透,避免大水漫灌。

    病蟲害防治:花生病蟲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根腐病、蠐螬和蚜蟲等,針對這些病蟲害,提前要做好藥物防治,使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燴劑600倍~800倍液防治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

    使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40%甲基立枯磷6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使用用40%毒死蜱乳油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噴霧防治蠐螬。使用80%敵敵畏75~100克,加細土25千克或麥糠7.5千克,加水2.5升拌均勻,順花生壟溝撒施利用高溫燻蒸防治蚜蟲

  • 2 # 會哥的生活記錄

    花生種植方式管理技巧:

    第一章 花生的種植模式:

    (一)平種

    即平地開溝(或開穴)播種。土壤肥力高,無水澆條件的旱薄地和排水良好的沙土地,均適於平種。

    優點:平種簡單省工,行穴距任意調節,適合密植,宜於保墒,是北方花生基本種植方式。

    缺點:在多雨、排水不良的條件下,易受漬澇,爛果較多,收刨易落果。

    (二)壟種

    土層深厚,地勢平坦,肥力較高,密度較低或排水不良的易澇地塊。

    優點:結果層疏鬆通氣,便於排灌,爛果少,易收刨

    缺點:易跑墒,密度亦受限制。

    單行壟種:一般壟距40—50公分,壟高10—12公分。

    雙行壟種:地膜覆蓋栽培全部採用雙行壟種;露地栽培也可雙行壟種。

    (三)行行套種

    小麥正常播種,行距25公分左右,於小麥收穫前15-20天行行套種花生,穴距與行距基本一致。這種方法適用於高肥水地塊,是黃淮海平原地區發展小麥花生兩熟的主要方式。

    (四)大溝麥套種

    (五)小溝麥套種

    第二章 花生不同種植方式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一)花生地膜栽培

    花生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增產35%左右,高者可增產70%—90%。 在北方已廣泛應用,並進一步推廣到丘陵旱薄地,作為抗旱保墒的主要措施。山東省春花生約90%為地膜覆蓋。

    1.地膜覆蓋栽培的增產原因

    (1)提高地溫

    (2)保墒提墒,增強抗旱防澇能力

    (3)保持土壤疏鬆

    (4)促進土壤養分轉化,減少肥料流失

    (5)促進生長髮育

    2.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要點

    選用增產潛力大、中晚熟的大果品種 如海花1號,豐花1、7、9號,花育22、25、33號等,充分發揮地膜的增產潛力。

    增施肥料 地膜花生長勢旺,吸肥強度大,消耗地力明顯, 應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機肥。有機肥可撒施,化肥可集中包施在壟內,亦可適量作種肥施用。肥料於播種前施足,一般不宜追肥。

    田間管理

    1.播種後蓋膜的出苗時及時破膜引苗,使側枝伸出膜面,先蓋膜後播種的及時撤土清棵,要做到及時防止Sunny灼燒高溫傷苗。

    2.中後期防旱、排澇。

    3.地膜覆蓋容易生長過旺,若有旺長趨勢及時噴施生長延緩劑控制。

    4.加強葉斑病防治,葉面噴肥防止早衰。

    (二)夏直播花生

    1、夏直播花生的條件

    (1)熱量條件

    (2)灌溉條件

    (3)土壤條件

    2.夏直播花生生育特點

    (1)播種至始花時間短,約短15天 。

    (2)有效花期短,一般7月中旬始花,8月1日前為有效花期,僅15—20天。

    (3)飽果成熟期短,比春花生短25天左右。

    (4)生育前期生長速度快,在肥水充足、高溫多雨情況下,更容易徒長倒伏。

    3.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選用適宜的小麥和花生品種

    (2)搶時早播

    (3)適當密植

    適宜密度1萬—1.1萬墩/畝,每墩2株。

    (4)按高產生育程序要求加強田間管理

    對乾旱十分敏感,任何時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盛花和大量果針形成下針階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需水臨界期,決不能受旱,乾旱應及時灌溉。夏花生怕芽澇和苗澇,注意排澇。

    夏花生容易倒伏,有徒長趨勢時應及時噴施多效唑等進行控制。適宜時期為盛花期,7月下8月初主莖達到35—40公分,即可噴施。後期防治葉斑病保葉防止早衰。

    夏直播花生產量形成期短,應儘量晚收,以延長莢果充實時間,提高莢果飽滿度和產量(每晚收1天,畝增產約5Kg)

    (三)麥田套種花生

    1.生育特點

    生育期介於春花生夏直播花生之間,130天左右。

    苗期、有效花期、產量形成期和飽果成熟期長於夏直播而短於春花生,高產潛力和穩產性優於夏直播花生,適應條件較廣。

    在播種後與小麥有一段共存期,使麥套花生有較長的生育期。

    麥套花生缺點:

    出苗慢;

    不易全苗齊苗、始花晚,主莖基部節間細長(高腳苗),葉薄、葉小,側枝不發達,根系弱,基部花芽分化少,幹物質積累少。

    緩苗,遮蔭下生長的花生在麥收後一去除遮蔭,還需一段適應緩苗過程,生長極慢。

    不能施基肥,苗期生長受影響

    2.栽培技術要點

    (1)前作培肥

    麥套花生不能施基肥,產量高低依賴於土壤基礎肥力和麥田施肥情況,應在小麥播種前施足兩作所需肥料或在春季麥田多施肥。

    兩季肥料的60%—80%施在小麥,追肥推遲到小麥拔節至挑旗,兼作花生基肥。

    (2)適時套種,促墒播種

    套種適期主要取決於小麥冠層大小和土壤水分狀況。

    高產麥田,遮蔭嚴重,套種適期為麥收前15—20天。

    中低產麥田可適當提前到麥收前25—30天套種。

    水澆地應在播種前7—10天,澆小麥灌漿水造墒。若墒情不足,又來不及造墒,可先適期播種,播種後澆矇頭水。

    (3)合理密植,力爭全苗

    密度18000—20000株/畝。

    小麥等行距23—30釐米均可,以25—27公分為宜

    花生“行行套”,每墩2粒。若行距27公分左右,則墩距25公分左右。

    (4)田間管理

    防旱澆水和排澇。

    控制旺長:適宜時期在盛花期,一般在7月20日前後,株高超過35公分即應噴藥控制,15%多效唑粉劑27—30g兌水40kg。

    中後期注意防治葉斑病,葉面噴肥防止早衰。

    適當晚收。

    第三章 花生產量形成的關鍵因素:

    (一)單位面積株數

    適宜的單位面積株數是花生高產的關鍵。在一般情況下,隨著單位面積株數的增加,單株果數和果重相應下降,當增加株數而增加的產量超過單株產量下降的總和時,增株表現為增產,密度比較合理。

    (二)如何保證單位面積株數

    春花生播期選擇在4月25日~5月15日,地溫大於15℃時,可以進行播種。春花生種植密度是每畝9000~10000穴,每穴兩粒種子。夏直播花生應搶時早播、越早越好,露地直播花生可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免耕播種,花生出苗至始花期再追施。夏直播花生種植密度每畝10000~11000穴,每穴兩粒。

    (三)單株結果數

    花生單株結果數,因密度、品種和栽培環境條件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同一品種,年度間單株結果數也變化較大。一般花生高產田,要求單株結果數15—20個,並且有較高的飽果率(60%以上)。

    (四)果重

    同一品種果重的高低取決於果針入土的早晚和產量形成期的長短。

    第四章 花生高產途徑:

    (一)合理施肥

    施用量: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kg左右;每生產100kg莢果,吸收的N(簡稱需N量)平均為5.45kg,P2O5 1.04kg, K2O 2.62kg,CaO 2.25kg。這些營養元素除從土壤中吸收外,需要施肥補充才能滿足花生高產需求。根據需要適量施用硫、硼、鋅、鐵、鉬等微量元素肥料。

    施肥原則及施肥方法:花生施肥應遵循以下原則,即重視前茬施肥,重施有機肥和磷肥,重施基肥,有機肥、N、P、K肥配合施用。 鉀肥應全部施入結果層以下、早施,避免集中施在結果層,以防結果層含K過多,阻礙莢果對Ca的吸收,增加爛果。在鈣與鉀、鎂等元素具有拮抗作用,鈣應晚施、淺施在結果層。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國內花生產區對微量元素的缺乏正日益引起重視,比較多見的是缺Fe、Zn、B和Mo。黃淮平原花生普遍有黃化現象,主要是缺Fe、Zn所致。微量元素可根據實際情況葉面噴施補充。

    (二)儘可能延長產量形成期

    春花生產量形成期長達80—90天,夏花生也有60天之多,這是花生能高產、穩產的原因所在。疏枝中熟大花生能在中國北方表現高產穩產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產量形成期較長,地膜覆蓋栽培增產的根本原因也與提早結莢、延長產量形成期有關。

    1.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相協調--控旺

    判斷依據:主莖高度>60公分則生長過旺;主莖高度40—50公分表明生長良好;主莖高度<30公分,表明生長不良。

    2.花生控旺目的:

    (1)控制旺長,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移。

    (2)促進下針,增加莢果數量。

    3.花生控旺措施:

    (1)播種後30天使用調環酸鈣有效成分2g,葉面噴施。

    (2)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5-30克/畝對水15-30公斤噴霧。

    (3)15%多唑·甲哌嗡可溼性粉劑25-40克/畝對水30公斤噴霧。

    注:使用多效唑產品時一定注意使用濃度,否則減產。肥力大,長勢猛可以適當加大用藥量,肥力差,長勢弱不建議使用。

    (三)增加下針率

    1.培土

    在大批果針入土之際培土,可以縮短果針入土距離,即所謂“迎針下扎”,並可為果針入土和莢果發育創造疏鬆的結果層土壤。培土後在行間形成壟溝,又便於灌排,所以正確進行培土,可以早結果、多結果,使結果整齊、集中,提高果重。

    正確培土的要點是:

    (1)培土的適宜時間應在盛花期,基部個別果針入土,大量果針即將入土之際。

    (2)培土時掌握培土不壅土的原則,做到“穿空不傷針,培土不擾蔓”,培土後形成凹頂或M型的壟部,切忌培成尖頂。

    2.促進高節位果針發育成莢果

    花生早開的低節位花多是有效花,遲開的高節位花多是無效花。因為高節位花即使形成果針,因節位高,果針不能入土,形成空針。

    在春花生始花後27天用30-40mg/L赤黴素溶液噴灑中下部,花生莢果數明顯增多,飽果率高,赤黴素促進高節位莢果發育,增加高節位飽果數。夏花生則始花後20天噴灑為宜,但增產效果不如春花生顯著。

    (四)加強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

    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補種缺穴最好採用移栽。

    2. 清棵

    清棵是指花生出苗後進行第一次中耕時,將幼苗周圍的表土扒開,使子葉直接曝光的一種田間操作方法。

    清棵的好處:

    一是可以蹲苗,使第一對側枝一出生就直接見光,基部節間短而粗壯,側枝基部的二次枝早生快發,開花早且多,結果早、多、整齊,飽果率高;

    二是可促根生長,使主根深扎、側根發生多,有利於提高抗旱能力;

    三可清除根際雜草、減輕苗期病蟲害。清棵可增產6.6%—23%,平均增產12.9%。

    清棵增產的關鍵是時間要早,在基本齊苗時即清,清棵深度以子葉出土為度,不宜過深;清棵時不能碰掉子葉;清棵後不能接著中耕,待15—20天第一對側枝充分發育後,再進行第二次中耕。

    3.合理灌溉

    花生是耐旱怕澇的作物,在正常年份,除造墒播種外,花生生育期一般不需澆水。

    (1)播種出苗期:耗水雖少,但對土壤水分要求高,在足墒播種的基礎上,整個苗期能維持適宜水分而不必澆水。

    (2) 苗期:耗水少,抗旱性較強,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50%或40%才需澆水。

    (3)花針期至結莢期:耗水量大增,此期乾旱不僅阻礙營養生長,而且使花、針、果數減少,限制果的膨大和對Ca的吸收。北方此期多為雨季,應注意排水,以免澇害,若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60%應即時澆水。

    (4)飽果成熟期:耗水量下降,適宜土壤相對含水量降到50%—60%,但北方常有“秋旱”發生,應注意防旱澆水(相對含水量低於50%)

    4. 中耕除草

    花生中耕一般3—4次,第一次在齊苗後結合清棵進行;第二次在團棵時進行;最後一次應在下針、封壟前不久進行。

    中耕除草藥劑使用:

    用於花生的除草劑有精異丙甲草胺每畝90~100ml或異丙甲草胺120~150ml,兌水50kg,於花生播後出苗前噴灑地表均可有效防除雜草滋生。覆膜花生使用除草劑效果較好,可適當減少藥量,而露地花生則要適當加大藥量。

    北方花生區春花生播種前後,土壤乾旱,藥效不易發揮,以致露地使用除草劑防效不夠理想,應注意造墒保墒。

    此外,花生苗後可用13%烯草酮20毫升加20%乙羧氟草醚10毫升與雜草2-4葉期莖葉噴霧。 莎草科雜草還可以混用咪唑乙煙酸,但是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對下茬的影響。

    第五章 花生病蟲害防治:

    一、花生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褐斑病

    發病條件:溫度範圍10-33℃,最適25-28℃。氣候多雨潮溼,發病重。該病發病較早,嫩葉較老葉發病重。病菌隨風雨直接進入葉片細胞的間隙,從而引起病害的發生。

    褐斑病

    (2)黑斑病

    發病條件:病菌生長溫限10-37℃,最適為25-28℃。秋季多雨、氣候潮溼,病害重;少雨乾旱年份發病輕。土壤瘠薄、連作田易發病。老齡化器官發病重;底部葉片較上部葉片發病重。魯花3號、海花1號、蔓生型小粒種易感病。病菌落到花生葉片上,遇適宜溫度和水滴,直接穿透表皮進入組織內部,從而引發病害。

    黑斑病

    (3)網斑病

    發病條件:病菌穿透表皮侵入,在表皮下呈網狀蔓延,毒害鄰近細胞,引起大量細胞死亡,形成網狀壞死斑。連陰雨天有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田間溼度大的地塊易發病,連作地發病重。

    網斑病

    褐斑病、黑斑病、網斑病、葉斑病發病部位在花生葉片,也可以稱作花生葉斑病。花生葉斑病是危害花生的常發性病害,它屬於真菌性病害,病菌透過風和雨傳播,遇到適宜的溫度和水滴,侵入到葉子內部,繁殖危害,在葉片上形成很多不規則的病斑,破壞綠色組織,影響光合作用,發病重的,葉片脫落,花生受害後一般減產10%~20%,甚至30%以上。

    目前國內的花生種植方式主要分為平種和壟種兩種方式。由於題主沒有說明種植地區,所以也沒辦法為題主推薦具體該採用哪種種植方式,只能為題主介紹下兩種種植方式適合的地區以及優勢,題主自行判斷所在地區適合哪種種植模式。

    首先是平地種植模式,這種種植模式主要適用於黃河流域地勢較高,土壤較為乾燥,同時澆水比較困難的地區,採用在平地開溝或者開穴播種種植。平地花生種植可在春季和夏季播種。春季播種主要適用於河南、山東、安徽、河北、江蘇等地,每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播種,一般採用穴播、條播和機播三種方法。播種深度控制在5釐米左右,如果土地溫度比較低,比較溼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淺播。夏播一般都是在麥收前後播種。

    而壟種則是北方一些肥水地採用花生播種方式。在土地較為平整、土壤層深厚、澆水非常方便的地塊多采用起壟種植方式。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區基本採用的都是雙行壟種,也有一些地區採取單行壟種,比較少。

    花生起壟種植一定要早起壟,確保底墒,尤其是在春季比較乾旱的地方,早些起壟可以更好的保證土壤含水量。一般情況下,雙壟壟距在80-90公分,壟面50-60公分,小行距在30-40公分,壟高10公分左右,其中要強調的就是花生行離壟邊不得小於10公分。

    根據以上對花生平地播種和起壟種植的另種播種方式的解讀,題主可以根據種植地區的土壤環境選擇合適的方式。

  • 3 # 三農專欄

    花生合理密植與種植方式 1.種植密度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範圍掌握以植株在結果期封行為宜,合理密植的花生長相總的要求是“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一般生產條件下,在生育期長,植株高大,分枝性強、蔓生型品種,以及高溫多雨、土壤肥沃、管理水平高的條件下應適當稀植。反之則密一些。適宜的種植密度規格:疏枝大果緊湊型品種,高產田側枝長45^48釐米,平均行距43一46釐米,穴距15一]7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8000-9500穴;疏枝大果松散型品種,高產113側枝長48-50釐米,平均行距36-48釐米,穴距17~19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7000-8500穴。密枝型品種,高產田側枝長42^46釐米,平均行距42-46釐米,穴距16一19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7500-9000穴。密枝緊湊小果型旱熟品種,高產田側枝長35-39釐米,平均行距33-37釐米,穴距14-17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11000-13500穴。在適宜密度範圍內,起壟種植較易建立合理群體結構,實現高產。壟種受光面積大,比平種地溫高,利於苗全苗壯。壟種為花生創造了松暄的結實層,利於果針入土結實,便於清棵、鋤地,防止埋苗壓枝,利於澆水和排澇,減少秋果和爛果。壟種一般比平種增產10%以上。壟種有單行壟種和雙行壟種兩種方式。花生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每667平方米株數、每株果數和果重(千克果數)3個因素構成。產量構成因素間存在一定矛盾,若單株生產力過低雖有較多的株數而總果數不多,不一定增產;反之,若株數過少,雖有較高的單株生產力,還是不能高產。一個合理的高產群體,既要求單位面積上有數量適宜的群體,又要求個體發育良好,整齊平衡。因此在一定土、肥、水條件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大小適宜、個體生育與群體發展協調的群體結構,是高產栽培的中心環節。合理密植首先是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在適宜的密度範圍內,隨著密度的加大,雖然光合生產率因群體葉面積增長而有所降低,但其光合產物下降的數量低於因葉面積增長而增加的數量,所以群體的光能利用率提高,總光合量增加,產量亦能相應提高。其次,合理密植可增加有效結果枝數。實踐證明,在合理密植的情況下,隨密度的增加,單株的分枝數目相應有所減少,但單位面積內群體的第一次分枝的總數,特別是有效結果分枝的總數則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多。由此可見,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增加有效結果枝數,是花生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據河南省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所實驗研究,若種植豫花5號、豫花7號、豫花10號等直立疏枝、大果型品種,每667平方米產500千克以上莢果,應實收1.47萬~1

    .65萬株,單株結果數18~21個,總果數多於26萬個,雙仁果率高於50%,飽果率大於55%,每千克果數少於600個。播種時根據所採用的栽培模式,確定種植方式和規格,做到合理密植。地膜覆蓋高產栽培花生播種密度為行距40釐米左右,穴距16-20釐米,每667平方米8000-10000穴,每穴2粒種子。2.種植方式(1)起壟播種便於灌排,壟面上土層疏鬆,通氣好,地面受光面積大,春季升溫快,在春季保墒好的情況下,苗壯,爛種輕。起壟種植花生清棵徹底、省工,中耕時不易埋苗、壓蔓,培土恢復壟形後,有利於通風透光,土壤晝夜溫差大,莢果發育好。缺點是起壟要求行距稍大,一般壟寬70-110釐米(含壟溝寬30釐米左右),因此在肥力較高,密度較低或排水不良易漪地上起壟種植比較適宜。(2)平播土層深厚且不易澇的田塊可以採用,但不如起俏種植的產量高。平播簡單省工,可隨意調節行距,充分利用外力,保墒好,目前應用普遍;缺點是在排水不良條件下易漬澇,爛果較多。(3)高畦種植適於在不易滲水的低窪易澇地和丘陵地採用。一般畦寬1.1-2米,溝寬30釐米左右,溝深17-20釐米。然後把畦整平,畦上可以平種,也可以起壟種植。確定花生行、穴距的原則是既要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又要使於行間、株間通風透光。為便於田間中耕,一般行距不應小)=30-35釐米;在肥力高的田塊,中後期通風透光的矛盾較人,在減小種植密度的同時,應適當放寬行距(或寬窄行),目I畝高產花生田行距一般為35-55釐米。但穴距一般不小於15釐米。花生的播種方式有雙粒條播、單粒條播、小叢穴播、寬行窄株等。一般每穴播種2-3粒,播種深度以5-7釐米為宜,地膜栽培播種深度為3釐米。先播種後覆膜方式,出苗開膜孔後要在孔周圍蓋一把土;先覆膜方式則在播後壓實時在膜孔上蓋土。

  • 4 # 鄉村的小高

    花生生長髮育最適合的土壤條件是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干時不板不散,溼時不粘不澥,黏沙土粒比例適中的沙壤土或輕壤土。花生不耐鹽鹼,在pH值為8時不能發芽,酸度太大時土中鈣、磷、鉬等元素的有效性差,不易吸收利用,還可能發生高價鐵、鋁的毒害,所以花生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7。

    深耕深翻降低了重茬對產量的影響,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使土壤中不能溶解的養分分解供作物吸收利用,結合壓沙,可有效增加活土層厚度和土壤有機質含量。因為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群分佈在活土層,活土層厚,根量大,吸收養分水分的能力就強,對於促進花生生長和提高耐旱能力很有幫助。

    2

    起壟

    起壟種植是提高花生產量的一項成功經驗,透過增加百果重、百仁重及出米率顯著增加產量。一般在當地播種前半個月進行,壟高8~15釐米,壟寬因地制宜,可根據地形和種植行數而定,壟溝寬30-40釐米。

    起壟種植的優點很多:

    一是增加受光面,提高土壤溫度,加厚活土層,確保苗齊、苗壯,起壟後可比平作增加6%的受光面,苗期就比平作地溫提高1.2℃,可提早2天出苗,提高出苗率5個百分點,而且根系比平作更發達。

    二是防止肥害,便於清顆。

    三是使結實層疏鬆,利於果針入土和莢果發育。

    四是使結果層比平作上移,便於收穫,還可防澇。

    3

    施足底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花生採用基肥加追肥的施肥方式,因為花生所需中微量元素較多,各種時期所需營養不同,在肥料選用上除了施用複合肥以外,還要搭配施用益生源健康肥料,這樣才能達到平衡施肥、高產增收的效果。複合肥氮(15-20)磷(10-15)鉀(15-20),益生源與複合肥施用比例為1:1。壟作花生施肥,應將80%肥料在冬耕或春耕時施入,20%起壟時包於壟內。複合肥不可與種子直接接觸,易發生肥害,而益生源健康肥料不僅能和種子直接接觸,還能促使種子提前生根發芽。

    益生源健康肥料富含中微量元素、50多種有益元素及大量的天然有機質,含有效活菌數2.0-5.0億/g,其中的營養元素具有超強的螯合作用,並能夠螯合氮磷鉀複合肥,使各種元素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有效預防常見的黃葉、大小年、裂果、簇生葉等作物生理性病害。益生源健康肥料還能夠調節土壤的生態環境,針對土壤酸化、板結、鹽漬化等問題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益生源可以解肥害藥害,吸附並轉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質,最佳化土壤團粒結構,長期使用修復土壤、提質增產效果更加明顯。

    4

    曬種分級

    播種前充分暴曬莢果,提高生理活性,增強吸水能力和發芽勢。如果花生種子直接曝曬極易使種皮變脆爆裂,使種子失去保護,容易爛種。一般在播種前曬果2-3天,曬果後雖然出苗始期只比未曬果的提早一天,但出苗盛期則提早5天,平均增產8%以上。

    曬後剝殼,儘量選擇顏色鮮豔、粒大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作為一級種子一起播種,這樣出苗齊,以免大小苗共生,大苗欺負小苗造成減產。據經驗,選播一級種比混合種增產20%以上。

    莢果剝皮適宜時間是播種前10天左右,試驗和實踐證明,剝皮愈晚,種子生活力愈強,出苗愈整齊健壯。

    5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期要合適,播種早了容易影響花芽分化,且出苗前遇低溫陰雨容易爛種;播得晚了不能充分利用生長期,影響有效花數量和莢果發育,降低產量和品質。注意種植密度,一般大花生每畝8000穴左右,小花生密度可大些,10000穴左右,每穴2粒種子即可。

    6

    前期栽培管理要點

    一是要查苗補種。在播後10-15天如發現缺苗,及時進行催芽補種,也可在花生播種時另外找地播種一些備用苗,在花生出土後真葉展開前帶土移苗補種,注意不要傷根。

    二是清棵。清棵就是在花生出苗後把周圍的土扒開,使子葉露出地面。

    三是培土。培土的作用是縮短果針與地面的距離,使得果針早入土,增加結實率和飽果率。注意一般在開花後15-20天封壟前的雨後或陰天進行。

    7

    中後期栽培管理要點

    花生高產要求中期不徒長,後期不早衰。

    結莢期是花生生長最旺盛時期,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水肥不足會影響植株生育程序和莢果飽滿。但土壤肥力基礎好和花針期高溫多雨,也能引起植株徒長而過早封行,造成田間鬱閉,葉面積下降,果針高吊而針多不實和果多不飽。因此,在始花後30―45天,噴矮壯素或多效唑等調節劑,調節花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提高光合產物向莢果運轉的速率,提高結莢率和飽果率。注意嚴格掌握用量和噴施時間,一般乾旱年份可適當減少用量,且盛花末期晴天噴施效果較好。

    在結莢期以後,花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莖葉主要營養入不敷出,易出現脫肥早衰現象。至收穫前,莖枝基部葉片逐漸脫落,每條莖枝只有4―6片頂葉,是維持全株活力,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為了增強葉片活力和延長功能期,應從結果後期開始噴施葉面肥,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

    8

    收穫與貯藏

    花生是無限開花的植物,莢果不可能同時成熟,故新花生收穫時,成熟莢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莢果60%左右,必須及時使之乾燥。一般經過5—6天曬後,搖果有響聲,且莢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種子含水量降至7%時即可選擇通風乾燥處貯藏。

  • 5 # 想快樂就簡單點

    花生種植方式分平種和起壟。

    平種我們都知道像種麥子和玉米一樣。

    起壟種一壟是種兩行,你說的單壟是一壟種一行的意思嗎?如果這樣肯定會減產的。

    平種和起壟的產量是差不多的

  • 6 # 農村新鮮事速遞

    大家好,很榮幸與大家分享花生單壟種植的方法。

    一種寬壟單行稀植的花生栽培方法屬於花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領域。

    花生傳統的種植方法是每畝種植10000到12000穴,每穴2粒,一般情況下大花生每畝用種量25公斤帶皮的花生,小花生20公斤帶皮的花生,每畝的種子本錢為300元左右,花生用種量大,種子成本高。因此寬壟單行單粒種植的花生栽培法可以減少花生用種量的3分之2還可提高繁殖倍數3倍以上,對減少農民成本投入有所改變。所以可以用這種方法種植花生。

  • 7 # 農夫說

    “花生就酒,越喝越有”。

    花生,不僅可以就酒,還能榨油,也就是說花生的用途很廣泛。

    除此之外,花生的產量還挺高,像安徽、河北一帶的大田花生畝產500斤,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有些北方地區,甚至能畝產1000斤左右。

    而且,種花生如果跟同季節、同一大小地塊的水稻、玉米比起來,經濟效益要好很多。

    既然花生用途廣、產量高、經濟效益不錯,那麼種花生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種花生的時候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呢?一般來說,有三種花生種植方式,可供我們選擇:平作、高畦種植和壟作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平作

    01.花生種植方式之平作

    如果是地勢高,澆水不方便,而且土壤肥力一般,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平作。具體來說,在北方旱薄的地區,大多采用平作。

    當我們使用平作種植花生時,平地開溝的行距保持在32cm左右,穴距保持在15.5cm左右,每穴放兩粒。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高畦種植。

    02.花生種植方式之高畦種植

    在南方用高畦種植的比較多。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抗旱抗撈。

    我們在採用高畦種植花生的時候,畦的寬度最好保持在180cm左右,而畦溝的寬度保持在38cm比較合適。至於溝的深度,在22cm左右比較好。

    同時,我們需要把畦溝裡面挖出來的土,墊在畦面上,讓畦面的寬度保持在150cm左右。

    接著,我們在種植花生的時候,種植5行左右,行距保持在32cm左右,穴距在17~18cm之間。每畝地安排1.2萬個穴,每穴2苗。

    第三種花生種植方式——壟作。壟作又分為單壟和雙壟。

    03.花生種植方式之壟作

    壟作是一種高產種植方式。不過要肥力中等,肥水條件好的地塊才能用壟作。至於說我們是採取單壟還是雙壟,這得根據我們的花生品種來定,因為不同的品種對於壟寬、高的要求不一樣。

    (1)雙壟種植花生

    如果我們種植的花生是魯花11號這個品種。這時,選擇用雙壟就比較好。

    雙壟的壟款70cm左右比較合適,高度在12cm左右;同時,壟溝寬25cm左右,壟面寬55cm左右。壟面播雙行花生的時候,行距要保持在36~40cm,穴距18cm。除了魯花11號,花37也可以用魯花11號這種雙壟方式來種植。

    當然了,也還有別的花生品種時候用雙壟這種方式,只是在壟寬和壟高上有所差別,這需要根據具體的品種來定。

    (2)單壟種植花生

    同樣的,單壟種植花生也看品種,像徐州68鄄4這個品種,就可以用單壟種植。這個時候,我們的壟寬保持在45cm,壟高12cm,穴距在17cm左右。

    而如果是種植白沙1016早熟品種,壟款就要窄一點,在38cm就可以了,相應的壟高也要矮些,在10cm,穴距在14cm左右。

    關於雙壟和單壟,除了我們說的這些品種以外,有些品種既可以選擇雙壟也可以選擇單壟。比如:中花4號和海花1號。同樣的主要區別在於壟寬、高的具體要求上。

    至於說單壟這種方式是否會減產,這個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因為花生的減產跟我們能否做好花生生長期間的管理,有非常大的關係。而花生生長期間的管理,又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為了讓花生高產,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要求。

    首先,我們來看看花生生長的前期管理。

    04.花生生長前期管理

    在花生生長前期,我們的管理原則是“促全苗、壯苗早發”。因為,全苗、壯苗早發,能夠促進花芽分化。這對花生早開花,多結果,有非常大的幫助。

    既然要促全苗、壯苗早發,那麼我們就得先有全苗和壯苗才行。

    對於花生全苗的理解,是指地裡的花生出苗率能夠在90%以上,也就是說基本上沒有缺穴。並且出苗到齊苗一般在2天左右。

    那壯苗呢?什麼是壯苗?壯苗,指的是花生出苗後到開始開花這段時間,主莖能長出8片左右的真葉。並且在主莖第3片真葉和第5片真葉展開的時候,能夠分別生出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枝。

    在瞭解了什麼全苗和壯苗之後,我們接下來需要了解一下如何讓花生有全苗和壯苗。具體來說,需要為花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芽生長和側枝早生快發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往往需要我們精細整地、基肥施足,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期以及種植密度也要合適才行。

    05.花生生長中期管理

    當我們的花生進入中期的時候,我們的管理原則是“爭早花多果”

    花生能不能高產,中期管理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在這個時期是花生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就像一個人中年的時候,是打拼事業的最好時期一樣。

    為了讓花生中期能過早花多果,我們需要在播種前就要調節好土壤質地和結構。同時,要滿足花生生長對溫度、光照和水的基本要求。並且,在營養上也要跟上。最後,還要根據花生生長情況,應用生長調劑季,控制無效果針的生長。

    06.花生生長後期管理

    花生生長到了後期的時候,則需要進行養根保葉增果重

    我們可以透過增施鈣肥,促進莢果的發育。當然了,要增加果重,前期是中期管理就要做好,在中期管理做好的基礎上,我們在後期在溫度、光照上面滿足花生的生長需求,這樣一來,就能使得光合作用發揮更好的效果。

    等到了飽果期,我們就需要養根保葉了。這個時候要做清溝、排澇,追施跟外肥,還要做好防葉斑病和地下害蟲。

    綜上所述,花生的種植方式有三種:平作、高畦種植以及壟作,而壟作又分為雙壟和單壟。至於我們究竟選擇哪種種植方式,這需要根據地區環境以及花生品種來確定。接著,我們探討了花生是否減產跟單壟種植關係不大,跟我們對花生生長前期、中期以及後期的管理,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做好花生生長期的管理,才是花生高產的關鍵。

  • 8 # 擺攤哥陳瑞

    一、合理選用品種

    各地應根據土壤、氣候、市場等條件,選擇具有市場優勢的高產優質油用型、食品加工型、出口型等專用品種。

    北方春播花生,選用增產潛力大、生育期130-140天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種;麥套播花生,選用生育期120-130天的中早熟大果型品種;夏直播花生,選用生育期110-115天的早熟中果或小果型品種。

    東北地區選用生育期120-130天的中早熟大果型品種,其中高緯度、無霜期短、積溫低的地區選用生育期120天以內的早熟小果型品種;南方春花生選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品種。

    在選擇品種時,要注意品種抗性與當地旱澇、病蟲等災害發生特點相一致,特別是青枯病發生地區(地塊)要選用高抗品種,爛果病發生較重的地區要選用抗性強的品種。

    機械收穫程度高的產區,應選擇結果集中、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韌性較好、適宜機械化收穫的品種。

    二、適時搶墒播種

    北方產區春播大花生要求5釐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小花生穩定在12℃以上開始播種;麥套播花生一般於麥收前15-20天套種;夏直播花生要在前茬作物收穫後搶時滅茬,儘早播種,砂性較大的土壤,也可採用貼茬播種,出苗後再進行滅茬。

    南方春播花生要求5釐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搶晴於冷尾暖頭播種。播種時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75%為宜,即耕作層土壤手握能成團,手搓較鬆散,務必做到足墒播種。

    播種前10-15天剝殼,剝殼前可帶殼曬種2-3天,剔出黴變、破損、發芽的種子,按籽粒大小分級儲存、分級播種。拌種務求均勻,拌種後晾乾種皮即可播種,最好隨拌隨播。

    覆膜花生,宜採用起壟、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噴除草劑、覆膜、壓土一次多功能機械播種,若未採用一次多功能機械播種,應及時破孔放苗,以免灼傷幼苗。採用機械收穫的地塊,在花生播種時要充分考慮行距和機械的匹配性。

    三、科學施肥澆水

    足墒播種的春花生和夏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澆水,適當乾旱有利於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澇能力,也有利於縮短第一、二節間,便於果針下扎,增加飽果率;麥套花生幼苗期出現乾旱,應及時澆水保苗。

    生育中期(花針期和結莢期)是花生對水分反應最敏感的時期,也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此期乾旱對產量影響大,當植株葉片中午前後出現萎焉時,應及時澆水。

    生育後期(飽果期)遇旱應及時小水輕澆潤灌,防止植株早衰及黃麴黴菌感染繁殖。灌水不宜在高溫時段進行或過量而導致田間積水

  • 9 # 滿堂香油坊

    個人認為花生長大後剛好蓋嚴地最好,如果單壟最好三至四十釐米。花生開花之前最好不澆明水,盛花期澆水最好,追肥和控旺長(有花生專用的三至四次)後期打一兩次磷酸二輕鉀。

  • 10 # 魯南胖虎

    花生地膜覆蓋栽培具有提高地溫、保墒抗旱、保持土壤疏鬆通氣、減少肥料流失、促進植株和莢果發育的作用,為抗旱、保墒的主要措施,一般增產20%~40%。地膜栽培技術在北方已廣泛應用,並進一步推廣到丘陵旱地。隨著地膜栽培技術的推廣和發展,目前已有配套的覆膜播種機械,起壟、施肥、播種、噴除草劑、覆膜、壓土等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覆膜效率,促進了地膜栽培花生的大面積推廣。

  • 11 # 河南焦作李香雲

    以本人經驗,花生種植起壟更好!壟上面種植兩行,雖然佔了地面積,但是產量比平地(不起埂)要高出兩百斤。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天,平地種的花生被水浸,花生也會大面葉發黃最後處亡!再者,如果種花生的地塊是第一次種(頭茬,不是重複種的),平地就不要起埂種,第二年可要起埂種啊!

  • 12 # 鄉村小佔

    露地種植的花生大多采取單行壟種的方式。壟的規格應依據土壤性質、肥力和品種型別而定,一般種植珍珠豆型品種的中等肥力土壤,壟距、壟高一般為40釐米×10釐米;種植中間型品種時壟距、壟高一般為45釐米×10釐米~12釐米;種植中間型或直立型品種的高肥力土壤,壟距、壟高為50釐米×10釐米~12釐米為宜。

  • 13 # 農大哥

    答:一般來說,花生種植有三種方式,分別為:平地、高畦和起壟種植。最常見的是高畦和起壟種植。花生的產量與種植方式的關係不大,主要是品種和養分管理所產生的差異。普通種植戶的花生產量在500斤/畝左右,我們的管理模式一般不少於750斤/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椎骨折四周後怎樣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