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上天書

    養蝦諺語中有“養蝦要成功、關鍵在護肝、肝損則病生”的說法。說明保護肝的重要性以及疾病發生之間的關係。作為無脊椎甲殼動物的對蝦,所謂的”肝“與”魚、蛙、鱉“等低等脊椎動物的肝臟在形態結構,甚至功能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對蝦類的消化腺為一大型緻密的腺體,也稱中腸腺或肝胰臟。位於頭胸部中央,心臟前方,包裹在中腸前端及幽門胃之外。由中腸分化而來,由多級分枝的囊狀肝管組成,最終的分枝稱肝小管。開口於胃與中腸相連處。肝胰臟的細胞組成有:柱狀、具多個或單個液泡的分泌細胞,柱狀、具有顆粒狀內含物的吸收細胞,長柱狀的纖維細胞,近圓形、較小的中腸腺細胞以及被認為是未分化的原始細胞。

    消化腺的主要功能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貯存營養物質。由於對蝦類的消化道為一根較短,無迴旋的直管,故對粗粉狀的中草藥的消化與吸收有一定的難度。

    在一年中,南美白對蝦有3個容易發病階段:

    第一個容易發病階段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這個階段發病的主要是放早苗的南美白對蝦,一般規格在5釐米、7釐米,水溫在23℃~25℃。由於大多數養殖戶擔心過早投餌容易汙染池底,敗壞水質,所以投餌量往往嚴重不足。一些養殖的僅用少量豆餅供蝦充飢,蝦的體質極差,容易染病。有些養殖戶在放苗後即投餵螺蜆等鮮活餌料,常因對鮮活餌料處理不嚴格,大量漿汁被帶入蝦池,使水質變差,蝦病極易發生。

    第二個容易發病階段在7月中下旬。這個階段早放苗的南美白對蝦規格在8~9釐米,晚放苗的規格多在6~7釐米。此階段池水日平均溫度在27℃以上。在天氣晴朗、水質優良、投餵合理的情況下,蝦一般不會發病。如果氣候異常,出現連續陰雨,溫度聚降,則蝦病很快會發生流行。連續陰雨、日平均水溫在24~27℃。正是南美白對蝦容易發病的溫度。

    第三個容易發病階段在8月底至9月上旬。這個階段隨著南美白對蝦的生長,投餌量不斷加大,水質逐漸老化,殘餌和排洩物增多,病原菌數量大大增加,蝦池底質惡化,難以控制,聚縮蟲病和白斑病等病害極易發生。

    而南美白對蝦肝臟疾病,往往在高溫季節和養殖30天左右多發,常溫時也有發生。

    該病產生主要原因有:高溫期間對蝦池塘水溫高,對蝦生長快,吃飼料多,導致塘中有機物累積過多,病菌繁殖快,對蝦肝臟負荷較重,水質指標(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超標,飼料發黴或新增有違禁藥物、長時間大劑量使用一些不規範的藥物等均會引起肝臟中毒,對蝦肝臟受到有害菌不同程度的侵害和感染,最終導致肝臟發病。

    現有不少養殖朋友仍陷入幾個誤區,養蝦用藥與否一個樣,對蝦早晚要發病,用藥只會增加費用。

    目前,實際操作中蝦病的防治只能以防為主,一旦患上爆發、生蝦病,藥物就不太起作用了。但用藥物預防蝦病還是有必要的,可以減少發病機會,延緩發病時間,從而使對蝦養殖達到理想的經濟效益。例如,渤海地區某養殖場粗養南美白對蝦,5月上旬放苗,7月上旬可收捕,對蝦體長達到11釐米可以出池,此時捕撈還不到高溫發病期,養殖過程已順利結束。

    防病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要從每一個生產環節入手,一環扣一環。建議重點抓好池水消毒、餌料拌藥環節,切忌貪圖省工、省錢而造成功虧一簀。

    關於拌料喂藥和保肝藥物的選擇誤區。實踐中,最常見的治療誤區是肝膽有問題,一概都是用“三黃”來解決。一說到保肝利膽,90%的從業人員推薦的是黃芩、黃連、大黃(或黃柏)組成的三黃粉。不分情況的一概而論,讓保肝變成了傷肝。

    三黃粉不是不能保肝利膽,從中醫上來說,三黃粉是瀉肝火的良藥。在水產動物出現肝臟腫大的時候(顏色可能是發黑發黃發紅),用起來是有效的。如果對蝦的肝臟是萎縮的時候,再用三黃粉,那麼就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

    特別在白蝦上,亂用清熱藥來保肝的情況更多且後果很嚴重。在蝦已經產生肝胰臟萎縮的情況下,內服三黃粉無異於加重病情。還有一種情況,值得大家注意,在白蝦4-5公分左右的“轉肝期”,很多人提前用三黃粉來幫助順利轉肝。在這裡告訴各位,如果是低溫時期內服三黃粉,那麼馬上就會發現蝦的肝胰臟開始縮小了!這時候很多人還在到處尋找原因,其實是自己折騰出來的。

    甚至這時候有些人還繼續加大三黃粉的用量來強力“保肝”,於是馬上發展到肝胰臟嚴重萎縮甚至開始偷死了。強調:不是說所有的白蝦肝胰臟萎縮和偷死都是因為這個引起,而是說低溫亂內服清熱藥容易引起肝胰臟萎縮。

    在水產上,不僅僅是隻有清熱劑來保肝,還有溫補性的中草藥。也不僅僅是隻有中草藥保肝,還有化學制劑如膽汁酸和多維類的保肝產品。這裡羅列一下實際經驗:化學保肝製劑,多是以補充膽汁酸和修復肝細胞為主,搭配多維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由於很多藥物都足透過對蝦肝臟進行分解和轉化,因此治療或預防南美白對蝦肝臟疾病時,一記要選對肝臟無副作用的產品,如優先選擇使用膽汁酸+多維等,既不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又能很好的幫助肝臟排毒解毒,修復受損的肝臟細胞,有效的預防腸炎、偷死、白便的發生。

    重要的事情強調一下,實踐中很多人犯的保肝治肝三大誤區:不查病因、亂用藥物、輕預防只重治療。務請引以為戒!其實,只要知道了對蝦肝臟的功能,就能推出原因並解決。

  • 2 # 阿彬愛養殖

    南美白對蝦肝臟的主要功能是為機體提供能量,將肝臟內的營養能量轉化為蝦苗生長活動的能量。如果南美白對蝦在苗期的的肝臟不成熟,貯存的能量因子不強大,就會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還會造成傷苗、死苗等現象。所以為了使蝦苗更好的存活和生長,在苗期一定要養護好肝臟。

    在對蝦小苗期,肝臟發育分為幾個時期,同質期、轉肝期、包膜期。同質期:

    仔蝦到3-4公分為止,肝臟基本處於高速發育時期,但此時肝臟較為脆弱,肝臟顏色主要與其攝食餌料有關係。如吃黑蝦片是黑色、吃藻類或浮游動物為土黃色。

    此時肝臟易出現代謝問題,細菌感染少,是保肝最佳時期。

    轉肝期:

    蝦苗4-6公分,此時是肝臟發育最重要的一個時期,肝臟表面逐漸出現一層白膜,膜逐漸發育漸漸包圍整個肝臟後緣和底部,這是肝臟成熟的標誌。4-6公分的蝦苗易出現肝腫大、肝發紅、肝萎縮等問題,這是整個養殖防病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期。

    顯微鏡觀察病變肝臟,肝細胞排列不均勻,部分或大部分脂肪化、油滴樣變性。

    包膜期:

    也就是成熟期,一般在6公分以上,肝臟呈現黃褐色,部分肝臟下有白色的薄膜,透過白膜與胃相連。肝臟功能健全,則蝦吃料較快,由於養殖時間較長,容易發生細菌性肝病。

    養殖過程中,一般肉眼觀察肝胰臟為灰褐色,有白邊。一般情況下,投餵飼料量越大,養殖時間越長,肝功能相對越弱,免疫力和消化能力隨之下降,所以要定期護肝。

  • 3 # 創業黑馬lwg

    現在的魚蝦蟹之所以經常出現肝臟問題,主要是因為現代化養殖密度大和水產飼料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造成魚蝦蟹肝臟負擔過重。要從根本上解決魚蝦蟹的肝臟問題,選擇配比合適的飼料很關鍵,但保肝護膽藥的應用也不可或缺。

    飼料級膽汁酸應用在水產養殖中具有預防治療水產動物肝膽和腸道疾病的作用,是功效顯著的魚蝦蟹保肝藥:

    1、提高水產動物脂肪酶活性,提高水產動物對飼料中的脂肪的消化利用,降低肝臟負擔。

    2、促進脂肪從肝臟輸出,抑制脂肪在水產動物肝臟和腹腔的蓄積,預防魚類脂肪肝;

    3、提高肝臟解毒排毒能力,修復肝臟損傷、增強肝臟功能,預防魚類的肝膽疾病和蝦蟹類的肝胰腺病變,有效控制死亡率,提高水產養殖成活率;

    4、結合或分解清除腸道內的細菌內毒素、重金屬離子等,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阻止毒害物質對水產動物肝臟和腸道的損傷。

    5、提高蝦蟹類甲殼動物對膽固醇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蝦蟹蛻皮頻率,促進蝦蟹生長,提高蝦蟹成活率。

  • 4 # 海島海底世界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蝦肝的重要性,其實就如同人體肝臟對人的重要一樣。

    肝胰臟簡稱肝,又稱為消化腺,由中腸進化而來。主要分泌消化酶、吸收貯存營養物質、能製造凝血因子、代謝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激素等。如果肝臟受損,那麼對蝦全身器官將會崩潰。養殖中蝦肝臟的養護是最首要任務,而科學投餵也將決定了肝臟的維護程度。

    實際中應如何護肝?首先要了解對蝦轉肝以及在養殖中影響肝臟的一些問題,再透過科學投餌的方式來進行調節或改善。

    對蝦不同於其它動物,它有肝卻無膽。因此,對蝦的肝臟分擔膽的工作部分—排毒解毒!對蝦肝臟也是對蝦免疫系統、消化系統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肝臟調節至關重要,轉肝轉的不好將影響對蝦機體。對蝦轉肝的過程中,共經歷四個時期:同質期、轉料期、包膜期、黃膜期。

    同質期

    在放苗第2天~15天是投料粉階段,此時對蝦體長約0.8-2公分,(這個階段對蝦吃什麼顏色的東西就形成什麼樣的肝色!)對蝦由苗場裡投餵蝦片,養成的黑紅肝色——轉變吃粉料顏色即為同質期。

    轉料期

    而在放苗後15-20左右,對蝦體長2.5-3公分,對蝦開始從吃粉料轉變吃顆粒料,肝色也發生細微變化,肝色由原來的淡黃色轉為深黃色。此時應將水質調節至清爽階段。

    包膜期

    放苗的第20-25天,體長約3-4公分,肝胰臟前段部分顏色呈飼料顏色。肝胰臟末端會有白色包膜線出現,包膜由肝胰臟下方往上面包成一條白線條後。但是此時包膜出現並不意味著轉肝完成,還有一個黃膜期!(此時白色包膜不可超過肝臟整體的1/3)

    黃膜期

    放苗後35天,此時體長大概5-6公分,包膜也漸漸從白色變成黃色膜,即黃膜期。對蝦的整個轉肝過程已經完成。黃膜期對蝦攝食兇猛,要注意預防脂肪肝、腫大以及肝紅問題。

    肝胰臟怎麼護?

    在養殖過程中,關鍵在護肝,肝損則病生。肝胰臟是對蝦的免疫器官,也是解毒利器。

  • 5 # 默默無聞姑娘

    一 肝在對蝦中的稱謂為肝胰腺,肝胰腺對蝦來說是最重要也是工能最多的一個器官

    二 促進消化吸收是肝胰腺最重要的一個功能。肝胰腺健康了,對蝦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強,飼料的能量、蛋白、糖原以及鈣、鎂、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就能得到良好的吸收利用,這樣既可以促進對蝦順利轉肝和脫殼,還可以提高對蝦的生長速度。

    三 肝胰腺裡含有Cu、Fe、Zn等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可以幫助肝胰腺解毒,從而提高對蝦的抗應激能力。肝胰腺越健康,微量元素的就會越多,肝胰腺的解毒能力就會越強,肝胰腺萎縮、壞死、腸炎、白便、偷死的發病率就會大大降低。總而言之,肝胰腺健康了,對蝦就會消化吸收得好,長得快,抗應激能力強,發病少。

  • 6 # 踏火逍遙說魚

    對蝦養殖為何一再強調保肝護肝?

    其實這一情況也不是隻在對蝦養殖中一再強呼叫,可以說對於整個水產養殖來說,都在強調對養殖的水產動物進行保肝護肝,只不過在對蝦養殖中顯的特別重要一些。其主要原因有:

    我們都知道肝臟最主要的兩個功能就是解毒和產生膽汁,而對蝦的飼料中蛋白含量又較高,如果蝦長期大量吃蛋白含量高的飼料,為了分解這些飼料中的蛋白質,肝膽系統(包括肝、膽、胰)則需要不停地工作分泌各種酶,這樣對肝的影響很大,因為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肝很易出現問題,為了防止肝出現問題則在養殖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護肝。

  • 7 # 島民小古

    什麼是肝胰臟?

    肝胰臟簡稱肝,又稱為消化腺,由中腸進化而來。主要分泌消化酶、吸收貯存營養物質、能製造凝血因子、代謝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激素等。如果肝臟受損,那麼對蝦全身器官將會崩潰。

    養殖中肝臟的養護是最首要任務,而科學投餵也將決定了肝臟的維護程度。

    實際中應如何護肝?

    首先要了解對蝦轉肝以及在養殖中影響肝臟的一些問題,再透過科學投餌的方式來進行調節或改善。

    轉肝過程——肝臟的變化

    對蝦不同於其它動物,它有肝卻無膽。因此,對蝦的肝臟分擔膽的工作部分—排毒解毒!

    對蝦肝臟也是對蝦免疫系統、消化系統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肝臟調節至關重要,轉肝轉的不好將影響對蝦機體。

    對蝦轉肝的過程中,共經歷四個時期:同質期、轉料期、包膜期、黃膜期。

    同質期

    在放苗第2天~15天是投料粉階段,此時對蝦體長約0.8-2公分,(這個階段對蝦吃什麼顏色的東西就形成什麼樣的肝色!)對蝦由苗場裡投餵蝦片,養成的黑紅肝色——轉變吃粉料顏色即為同質期。

    轉料期

    而在放苗後15-20左右,對蝦體長2.5-3公分,對蝦開始從吃粉料轉變吃顆粒料,肝色也發生細微變化,肝色由原來的淡黃色轉為深黃色。

    此時應將水質調節至清爽階段。

    包膜期

    放苗的第20-25天,體長約3-4公分,肝胰臟前段部分顏色呈飼料顏色。

    肝胰臟末端會有白色包膜線出現,包膜由肝胰臟下方往上面包成一條白線條後。但是此時包膜出現並不意味著轉肝完成,還有一個黃膜期!(此時白色包膜不可超過肝臟整體的1/3)

    黃膜期

    放苗後35天,此時體長大概5-6公分,包膜也漸漸從白色變成黃色膜,即黃膜期。對蝦的整個轉肝過程已經完成。

    黃膜期對蝦攝食兇猛,要注意預防脂肪肝、腫大以及肝紅問題。

    肝胰臟怎麼護?

    在養殖過程中,關鍵在護肝,肝損則病生。肝胰臟是對蝦的免疫器官,也是解毒利器。應如何正確護肝呢?

    1、內服益生菌群減輕肝胰臟消化壓力

    對蝦的消化系統比較簡單;肝胰臟分泌消化酶主消化,益生菌群在腸道里輔助消化,如乳酸菌。有助於減輕肝胰臟分泌消化酶的壓力。

    2、減輕對蝦肝胰臟的解毒壓力

    水質調節,在轉肝期這個階段,水質以清爽為主。水質清爽,可減輕藻毒素以及水質惡化後對肝胰臟的解毒壓力。(個人主張清水放苗養蝦,這樣在轉肝期間水質不易濃濁,無死藻毒素沉積,繼而減輕肝臟的解毒壓力。)

    第二在轉肝期內服“肝元素“保肝護肝,增強抵抗力,預防肝紅。

    3、提高對蝦的腸道蠕動能力,助吸收營養物質

    養殖中定期內服“乳酸純菌”清理腸道有害菌,降低腸炎的發生率,繼而減輕肝臟壓力。(拖便也意味著腸炎的發生)

    4、提高對蝦體質減輕肝胰臟免疫機制壓力

    定期內服“第七元素+肝元素”有助於提高對蝦免疫機制,調理肝臟壓力!增強對蝦的上料率。

    投餵不合理容易產生肝臟問題

    1、投餌不合理,暴飲暴食加重肝臟負荷。

    突然加大投餵量及多餐投餵,會給對蝦的肝臟帶來一定的消化壓力,最常見的症狀是——肝紅腫大。

    2、腸道缺乏益生菌群

    對蝦的消化系統,主要是肝臟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腸道浮動促進消化,以及腸道中益生菌群代謝出的生物酶來輔助消化食物。

    因此,腸道在缺乏益生菌,就無法代謝出生物酶,從而給腸道或肝臟的消化帶來一定的壓力。現在養殖戶為追求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對蝦投餵數量、餐數都要比早先養殖大很多,在這種高攝食量的養殖,如果腸道缺乏益生菌群而無法代謝出生物酶,就會依賴於對蝦肝臟分必消化酶進行消化吸收,久而久之,蝦易出現爆肝。

    肝臟、腸道發紅,空腸空胃

    3、轉料不正常

    養殖前期習慣性投餌較晚,部分蝦以攝食死藻或有機質為食物。出現症狀有黑肝、綠肝、肝包膜不清晰等問題。這些肝問題若長時間沒有調整過來,對蝦就難以正常上料和轉肝。如果有這種肝問題出現,是非常危險的。

    紅黑肝對比

    “小蝦其實也有一定的行為習慣,開口料更是重中之重,當對蝦第一次接觸到的食物是有機質類或底泥的東西,如果在沒有特定的誘食調節,對蝦就會以攝食有機質為食演變成一種的行為習慣,繼而演變成黑肝——腫大。如果此時不加強轉料,越到後面越難轉料。”有些養殖戶會發現,養殖中總有那麼一些對蝦爬在塘邊和氧機旁吃食死藻和青苔,甚至有蝦在下風口處吃有機質泡沫。這都說明塘裡一定有部份蝦沒完全轉料,而這部分的蝦帶來的影響將是爆發性的病害。

    黑肝腫大

    4、投餵維生素過多

    維生素過多,會影響肝臟的維生素失調!出現肝腫大。但是少量維生素可以防止肝細胞老化或修復肝細胞。(一週5次)

    5、投餵的飼料營養不足,會嚴重影響肝功能

    投餵的飼料中缺乏脂肪、蛋白質、糖分、A、B、E族維生素六大營養成分中的任何一種,肝臟維護就無法正常進行。

    脂肪,肝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

    蛋白質,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長的重要物質;

    糖分,合成糧原,抵抗毒素的進攻;

    A族維生素,防止肝細胞壞死;

    B族維生素,修復肝細胞;

    E族維生素,防止肝細胞的老化;

    肝細胞的正常帶謝將受到損壞,新細胞不能及時生長,肝臟易萎縮或腫大。

    肝臟萎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