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alden
-
2 # 保羅zheng
首先要說這不是封建而是風俗,在擇孝敬父母有多種形式不必拘於跪拜禮,重在做什麼而不是怎麼做,父母不慈兒女不孝!
-
3 # 北京秋日陽光
封建是封建,傳統道德是傳統道德,不能混為一談,跪拜是中國古人傳統禮儀,我們為弘揚中華文化、併兼取精華,去糟粕,並無不妥。
-
4 # 面朝大海1225
孝順父母是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因為從父母把你生出來,養大成人,這其中的心血和操勞的,耗費的精力是拿什麼都換不了的,現在的人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婚不育,那整個人類社會以後就會不會消亡呢,跪拜父母是從內心的一種感謝的外在表現形式,不提倡但不反對!
-
5 # 強哥看網際網路
我不願意,這是最反感的做法,當然我說的反感是所謂的集體跪拜事件,每年總會有一些所謂道德課,在學校或者培訓班把你講的痛苦流涕,最後的儀式就是要求跪拜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在我看來這就是洗腦。
有些人可能會說跪拜父母有什麼錯?這是在教育孩子要弘揚孝道而已,有些人還非常贊成。從小學到大家學習除了教育我們知識,恐怕都不敢這麼要求吧。反而所謂的道德培訓班說一些話,做這些事你們覺得是對的了。孝順父母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只是如果集體跪拜父母我認為形式主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也就這一天這一次跪拜父母,以後也不會這麼做了。
讓學生跪拜在自己父母腳邊,目的是讓學生抱著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報答父母。這些話說的非常好聽,可是這種洗腦式的感恩教育,就不怕扭曲了內心嗎?集體跪拜也許會讓孩子被迫產生虧欠感,在這種愧疚和壓力之下產生的感恩表達,不一定是發自本人內心。這種感恩教育大人是受益者,只是變相的讓孩子聽話而已。但是這就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說白了就是進行道德綁架而已。
有沒有想過聽過的孩子,容易活得憋屈,一旦符合父母意願,那隻能妥協,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說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內心不一定認同。
有沒有想過聽話的孩子,容易變成媽寶,什麼都聽媽媽的話,甚至結婚後還是聽媽媽的話,對方說的話做的事從來沒想過對錯,導致兩人婚姻破裂,因為在對方看來,實在是太沒有主見,兩個人的生活完全在媽媽的主導下進行,太沒有主見對方受不了你的不成長。
有沒有想過聽話的孩子,容易人格變扭曲從小就聽話,大人指東絕不往西,這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表面很聽話,內心卻極其抗拒。長大後所表現的行為你可能都很難理解。
我寧願把集體跪拜父母恩親稱為洗腦式的愚孝行為,並深深的厭惡。
《爸爸去哪兒中》劉燁說過他的兒子劉諾一在春節的時候會給姥姥姥爺磕頭跪拜,我認為這才是可取的,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孝順這沒毛病,如果是集體跪拜父母就免了,學生時代最不願意做的就是學校要求做的不想做的事。
-
6 # 獨來讀往
跪拜父母就是孝道嗎?我以為那不過是教條主義,是形式主義……並且我以為所有的形式主義都首先是做給別人看的,至於形式主義有多大意義要看結果。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想法誰會知道呢?一個人背後的做法誰會知道呢?有哪些虛情假意的時間不如為父母們多做點實事…我還以為一個成功的父母首先教會孩子學會愛自己和那些對自己好的人,那麼即使他們的子女不跪拜他們也是孝順的孩子……
-
7 # lll3llll
弘揚什麼,只是道德範疇,你把省親制度恢復了,能解決一大批問題,什麼孩子好久不聯絡,不尊重長輩呀等等 ,老祖宗早有定製,被廢棄了。傳統習俗在以前很多都是有法律做保障,失去了保障基礎,傳統也就慢慢消亡。
-
8 # 新我舊你
不能簡單地把古代的孝和現代社會的孝等同起來。古代的孝,是建立在不平等關係上的倫理關係。所謂的“三綱五常”,全面照搬顯然不適合當今社會。而這種不平等,則會透過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儀式表現出來,跪拜叩頭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儀式,它彰顯的是父權的絕對權力,強化的是父子之間的倫理關係是不平等的。所以,在今天,不宜盲目地把跪拜當做孝道的表現。
當今社會家庭關係、家庭倫理的變化是事實,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到底是好是壞?是積極是消極?都是可以探討的。但無論如何,現代社會家庭關係中,父母和子女,他們的人格、社會地位、法律地位等都是平等的,在這個基礎上如何去構建和諧的家庭倫理關係,而絕不是恢復傳統不平等關係,把父母對子女的絕對支配當做理所應當。跪拜叩頭,畢竟是建立在傳統社會人格、法律地位等不平等的基礎上的禮儀,在今天大力弘揚是不適宜的。
事實上,現代生活中,很多地方也依舊存在著跪拜父母恩親,但我覺得,這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自主選擇,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或者其他領域中,有人自願跪拜,這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是透過學校或其他組織,集體組織學生跪拜父母,搞一些所謂的儀式感,就不太合適了。學校管理學生,本質上是行使公權力,應該儘可能透過正確引導的方式,倡導社會主流的人格獨立、平等的價值觀。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跪拜父母是習俗,不應把它與“弘揚孝道”聯絡在一起,更不應把它變成一種形式強加於孩子身上。孝道是基於內在對父母真摯的感激。無德的父母也有,比如虐待孩子,不撫養孩子等,這樣的父母並不值得孩子去盡孝。孝道在古代的產生更多的是為了有利國家治理,培養順民,並解決國家養老的經濟負擔。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更提倡的是互尊互愛,平等相處。盡孝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並非某種特定形式,甚至把它用於培養臣服於父母的手段。一旦這樣做,父母也要檢討自己是否目的不純:養兒只是為了防老,而並沒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格去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