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題主的男朋友是什麼身高,什麼體重呢,是打哪個位置呢,不過,既然以前穿Aj32打球,那麼這次買的鞋子也要和Aj32差不多才可以,這裡推薦幾雙,
1 Nike AJ 34 中底配置,前後掌Zoom氣墊+Phylon泡棉的緩震,氣墊的感覺很澎湃啟動不拖沓,中底搭載了Eclipse Plate 科技,讓鞋子的支撐更好,落地更穩定…
2 Nike Lbj 17 中底配置前掌雙ZOOM PODS 氣墊,後掌一大塊Aie max 270氣墊,作為勒布朗詹姆斯的簽名戰靴,緩震效果自然不用多說,靜態腳感下,Lbj17後掌的air max 270 就會有很大的形變,整體鞋子很軟很彈~,不過如果題主的男朋友是偏向突破型的選手,那就別選這雙,正是因為270的誇張形變,再加上整體鞋子偏高,會容易造成崴腳風險,如果只是隨便打打,那這雙Lbk 17無疑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再說了,勒布朗都能穿著打NBA比賽,我們就不能穿著打打平常的籃球嗎~~~
3. Nike KD 13 中底配置Phylon泡棉+雙層Zoom 氣墊,雙層zoom氣墊的加持讓這雙鞋的腳感簡直爽的一批,加上Phylon的柔軟,這是一雙不需要怎麼磨合就可以直接上場打球的鞋子…
4.Nike Kyrie 6 中底配置,前掌Zoom Tubro氣墊+後掌Phylon 這是一雙典型的後衛鞋款,由於Zoom tubro 在氣墊上加了很多的溝壑,讓氣墊更容易彎折,從而能給擅長突破的球員帶來更好的啟動感,後掌的Phylon泡棉在落地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陣腳的感覺,比較適合小體重後衛人群穿著…
5. Lining 馭帥13䨻版本,(也就是人們說的四個雷),中底全掌䨻科技,像是Zoomx一樣的Pebax材質,軟彈的感覺明顯,不過這種材質營造的是一種彈大於軟的感覺,材料緩震和氣墊緩震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不過也不會輸,可以試一下…
6.Adidas Harden 4 中底全掌Lightstike科技,Lightstike 科技是阿迪自己研究的中底緩震科技,軟彈效能類似Boost,重量要比Boost輕很多,不過,這種中底耐久性是一大硬傷,就是容易變磚,除非是哈登的粉絲,還是不建議買,如果想試試新科技的話,買一雙穿也無妨…
7. Adidas Harden 1 2 3代,中底全都是Boost材質,對,就是大名鼎鼎的Boost材質,兼據柔軟和回彈,當然,放在籃球鞋上面阿迪會調整Boost的密度,讓中底沒有跑鞋那麼的軟,不過籃球鞋上的Boost支撐依舊不是那麼的好,…相比於Light stike的耐久Boost可以說是很強價格存在了…總結一下,上面的鞋子只是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實戰鞋~有的鞋子又能實戰,又能出街壓馬路,題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
不知道題主的男朋友是什麼身高,什麼體重呢,是打哪個位置呢,不過,既然以前穿Aj32打球,那麼這次買的鞋子也要和Aj32差不多才可以,這裡推薦幾雙,
1 Nike AJ 34 中底配置,前後掌Zoom氣墊+Phylon泡棉的緩震,氣墊的感覺很澎湃啟動不拖沓,中底搭載了Eclipse Plate 科技,讓鞋子的支撐更好,落地更穩定…
2 Nike Lbj 17 中底配置前掌雙ZOOM PODS 氣墊,後掌一大塊Aie max 270氣墊,作為勒布朗詹姆斯的簽名戰靴,緩震效果自然不用多說,靜態腳感下,Lbj17後掌的air max 270 就會有很大的形變,整體鞋子很軟很彈~,不過如果題主的男朋友是偏向突破型的選手,那就別選這雙,正是因為270的誇張形變,再加上整體鞋子偏高,會容易造成崴腳風險,如果只是隨便打打,那這雙Lbk 17無疑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再說了,勒布朗都能穿著打NBA比賽,我們就不能穿著打打平常的籃球嗎~~~
3. Nike KD 13 中底配置Phylon泡棉+雙層Zoom 氣墊,雙層zoom氣墊的加持讓這雙鞋的腳感簡直爽的一批,加上Phylon的柔軟,這是一雙不需要怎麼磨合就可以直接上場打球的鞋子…
4.Nike Kyrie 6 中底配置,前掌Zoom Tubro氣墊+後掌Phylon 這是一雙典型的後衛鞋款,由於Zoom tubro 在氣墊上加了很多的溝壑,讓氣墊更容易彎折,從而能給擅長突破的球員帶來更好的啟動感,後掌的Phylon泡棉在落地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陣腳的感覺,比較適合小體重後衛人群穿著…
5. Lining 馭帥13䨻版本,(也就是人們說的四個雷),中底全掌䨻科技,像是Zoomx一樣的Pebax材質,軟彈的感覺明顯,不過這種材質營造的是一種彈大於軟的感覺,材料緩震和氣墊緩震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不過也不會輸,可以試一下…
6.Adidas Harden 4 中底全掌Lightstike科技,Lightstike 科技是阿迪自己研究的中底緩震科技,軟彈效能類似Boost,重量要比Boost輕很多,不過,這種中底耐久性是一大硬傷,就是容易變磚,除非是哈登的粉絲,還是不建議買,如果想試試新科技的話,買一雙穿也無妨…
7. Adidas Harden 1 2 3代,中底全都是Boost材質,對,就是大名鼎鼎的Boost材質,兼據柔軟和回彈,當然,放在籃球鞋上面阿迪會調整Boost的密度,讓中底沒有跑鞋那麼的軟,不過籃球鞋上的Boost支撐依舊不是那麼的好,…相比於Light stike的耐久Boost可以說是很強價格存在了…總結一下,上面的鞋子只是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實戰鞋~有的鞋子又能實戰,又能出街壓馬路,題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