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浪詩人齊新光
-
2 # 德州德州
“得好休,便好休 ”指事情能罷休時就要罷休。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 四本二折:“他每不識憂,不識愁,一雙心意 兩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這其間何必 苦追求。”
人不論做什麼事,到應罷手時,就應下定決心結束。假如猶疑不決想找個時機,那就像男女結婚雖然完成了終身大事,但以後家務問題還很多;別以為和尚道士好當,其實他們的七情六慾也未必全除。古人說得好:“現在能罷休說趕緊罷休,如果說找個機會罷休,就永遠沒有罷休的時候”。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做人做事絕不可猶豫不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如果辦事拖泥帶水,那麼人生的煩惱就會永不何休止。所以,喜名的人要做到激流勇退,好利的人要做到見好就收,平民百姓要做到知足常樂。
-
3 # 文海墨韻
“得休便休,否則無休”,源自《菜根譚》”得好休時便好休,如不休時終無休”。
文中之“得"可釋為: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力、得濟。適合,得法。得體或完成,實現、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慾望)等等; ”休"可釋可釋為:歇息,休整、休假、休閒、離休。 停止、休業。 完結(多指失敗或死亡)。不要,休想、休提等等。
“得休便休,否則無休”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事,莫貪戀“得"之豐歉厚薄多寡,該罷“休”時當下決心,或止住貪念,或停下腳步,或罷手不幹,或休整休業,如猶豫不決還想在”得”上繼續費盡心力,以後出現的問題可能還會很多。
縱覽古今,曾有多少人因忘記了古人這一句極其高明的見解,一味追求功名利祿而累其身、傷其名,更有甚者為”得”的更多、更豐、更厚、更有名,或不顧身體而英年早逝,或自不量力半途而廢,或不講誠信而被人疏離,或背逆祖訓而身負惡名,或違背道德而遭人唾罵,或違犯法律而身陷囹圄。即便個人正當的、健康的、充滿正能量的追求,也分別有個度德量力、蓄勢待發、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急流勇退等問題,該罷休時當罷休,儘量不要留下終生憾事。
當然,人各有志,不可強勉。但筆者作為,最好再重讀一下莊子、荀子倆位先哲的感悟或許對我們理解“得休便休,否則無休”更深入、更入心。莊子之說“物物而不為物所物”,告訴人們要控制功名利祿,不要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把自己的本性都失去了,把良心都弄丟了。荀子之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則告訴人們,君子雖然追求功名,但是不被功名所束縛。
-
4 # 常曉輝
太上感應篇有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陳摶祖師有得便宜處不可再去。民諺有貪小便宜吃大虧。所以且行且珍惜,得好便休。
-
5 # 燎原雜談
我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好,得好便休,知足常樂;否則,不抑制慾望的話,將被利益折騰的永無寧日!第一,得好便休,知足常樂!我理解這裡的得好便休,就是見好就收,知足常樂的意思,其中得好是指目標實現,便休指的就是就此罷手。那麼既然目標實現,就此罷手是再好不過了,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的慾望很難滿足,能得好便休是一種容易知足心理,這種心理在為人處事當中顯得尤為重要,不然的話就會使自己陷入了永無止境的慾望之中。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得好便休,見好就收,容易滿足的人,往往都是知足常樂的心態,他們活得比較輕鬆快樂,因為他們的慾望低,目標容易實現,更因為它們實現願望後就覺得滿足,滿足就心懷感恩,就容易與人相處,因此所處的環境矛盾就少,讓自己活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內,使自己的心靈安然,讓自己的生活安逸。第二,得好便休,否則無休!那麼到底是什麼能讓得好便休,見好就收的呢?其實就是人的心態,能控制慾望的心態,慾望是什麼?是動物的本能。而從社會行為學的角度講,面對眼花繚亂的各種誘惑,人的原始慾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將永遠無法滿足,現實中有的人貪得無厭,因此,受騙上當者有之,以身試法者有之,造成這些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就是得好不休,不知足。生物學告訴我們,人生很短暫,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人生短暫就不控制慾望,為人處事必須見好就收,知足常樂,特別是在一些利益攸關的問題上,要做到得好便休,決不能多多益善,那樣你會被利益牽著鼻子走,就算不違法亂紀的話,也會被折騰一輩子,就拿攢錢來說,永無止境,多少是多?無窮無盡!總而言之,得好便休,是指一個人良好的處世心態,是我們獲得快樂的根本保證;否則無休,是說如果不控制慾望,那麼人貪得無厭起來,必將被利益折騰的永無寧日。
燎原寄語: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不論我們是做什麼的?都要有一個得好便休的心態,做到感恩知足,否則無休,就會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就將成為利益的奴隸!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我樂意回答。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一樣,做人做事絕不可猶豫不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如果辦事拖泥帶水,那麼人生的煩惱就會永不休止。所以,喜名的人要做到激流勇退,好利的人要做到見好就收,平民百姓要做到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