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海事先鋒

    美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這些似乎都是定論,但是如果我們細分一下不同的武器領域,就會發現,其實美國在一些軍事裝備上,也並不是那麼先進,甚至會落後於世界水平。

    比如,美國在艦載相控陣,乃至搭載相控陣雷達的宙斯盾艦方面,目前已經落後了世界潮流。美國的驅逐艦目前只有一種,也就是建造了多達70多艘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其中大部分是伯克-2A型,至於伯克-3型還沒有服役。就拿現役的最先進的伯克-2A型驅逐艦來看,其技術性能比之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055大型驅逐艦,可謂相差甚遠。

    圖為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他從艦體平臺到武備搭載都已經開始落伍。

    伯克-2A最落後的一點是,他還在使用照射雷達輔助防空,照射雷達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指示空中目標的,引導防空導彈進行打擊。美國的伯克-2A型驅逐艦裝備的是SPG-62照射雷達,可以分時照射4個目標,然而角度必須要極小,一般而言,來襲的導彈如果來襲方向散佈角度比較大,那就不能進行分時照射。

    圖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比伯克級驅逐艦多1部照射雷達,因此也多了一些打擊目標數量。

    一艘伯克-2A型導彈驅逐艦裝備有3部照射雷達,每一部按照照射3個目標計算,也只能同時對付12個目標,如果嚴格來說,只能分時照射2個目標的情況下,就只能同時對付8個目標了。相比而言,其他軍事強國已經普遍應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技術,這樣一來,軍艦可以同時打擊的目標數量就大大增加,幾乎是有多少導彈就能打擊多少目標。

    圖為052D型導彈驅逐艦,他的相控陣雷達也算是比較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實現有源相控陣雷達+主動制導防空導彈配合的軍艦主要有:英國的45型驅逐艦、俄羅斯的22350型護衛艦、法國的“地平線”級驅逐艦、中國的052C/D型驅逐艦、055大型驅逐艦等。其中,中國的055大型驅逐艦裝備了綜合射頻系統,集成了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和X波段對空火控雷達、C波段對海搜尋/火控雷達各4面,後部還嵌入了L波段射頻天線,相比而言,美國的伯克-2A僅僅搭載了SPY-1D這一種無源相控陣雷達,實在是落後了一整代水平。

    圖為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堪稱目前全球最強大的驅逐艦。

    另外,美國在高超音速導彈上也處於落後地位。美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發展成熟已經裝備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只有正在測試中的X-51A乘波者還算是比較靠譜。相比來看,俄羅斯已經裝備了“先鋒”高超音速導彈、“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R-33M高超音速空空導彈等高超音速武器;中國則裝備了DF-17滑翔式高超音速導彈以及搭載在DF-21D、東風-26、東風-41等戰役戰略導彈中的高超音速導彈彈頭。

    圖為中國正在上艦測試的電磁軌道炮。

    美國為了彌補自己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落伍狀態,國會竟然在立法中明確要求美國加快研發高超音速導彈,這也是全球獨一份了。美國落後的武器還有預警機,這個也許不夠完善,應該是在預警機的預警雷達方面落後了,在載機平臺上還是不錯的。比如,空警-2000預警機裝備了3面固態佈置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空警-500預警機也是一樣,而美國的E-2C和E-3都是八木天線雷達,E-2D雖然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並不是固態佈置,還是機械水平掃描,因此在雷達技術上也落後了一代。

    圖為中國DF-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其餘方面,美國還在電磁軌道炮方面落後了中國,畢竟中國已經先美國一步實現了電磁炮上艦,另外美國還在中程彈道導彈、高超音速無人機、量子通訊等比較先進的領域處於落後狀態,隨著歷史的前進,美國也遲早會衰退下來,沒有國家能抵擋得了興衰的規律,不過就目前來看,美國落伍的方面還不是很多,我們更需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實現趕超。

  • 2 # 尋緣213787763

    美軍先進是他們武器裝備先進,可是美軍的軍人的綜合素質應該不算合格,他們被洗腦了,像機器人一樣,是一個沒人性的,認人指揮擺佈,行屍走肉的動物而已。

  • 3 # 冬雨AK

    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研發出T-64主戰坦克,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自動裝彈機就是其中之一,其具有速度快 節省坦克內部空間的優點,但同時也有可靠性差的缺點,經過幾代產品的研發和使用改進,坦克裝彈機的可靠性已經相當不錯了!但美帝仍然不為其先進的M1A2裝備。

    美軍始終認為,再先進的裝彈機也比不上裝填手兩支強壯的手臂,由於美系坦克普遍高大,內部空間相對寬敞,不像蘇系坦克內部空間狹小,所以,對裝彈機需求也不大。另外,人工裝填比裝彈機的速度也慢不了多少,甚至在爆發速度下,比裝彈機還要快一些,可靠性也不是裝彈機可比的!

    所以,美系坦克沒有裝彈機稍顯落後,確是根據實際需要,沒有一味追求先進效能!

  • 4 # 東斯坦因

    美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武器先進且精良。但其實美軍的光鮮靚麗其實更多的是體現在,海軍和空軍方面。

    在美軍內部,有一條深深的鄙視鏈,一等人空軍、二等人海軍、三等人陸軍、四等人海軍陸戰隊。這主要是由,軍種間的軍費分配的多寡得出來的。每年,美國的軍費開支,海軍和空軍,都會將大頭拿走,而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只能撈到點殘羹剩飯。

    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武器裝備方面就要遜色很多,落後於世界頂尖水平。

    首先,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經費不夠,無力支撐新武器的研發。像陸軍的“十字軍”自行火炮、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海軍陸戰隊的EFV遠征戰車等武器研製專案,都因為耗資巨大,而被五角大樓一一砍掉。

    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為了確保戰鬥力,只得大量採購外國武器。

    M777式輕型牽引榴彈炮,是英國BAE公司皇家軍械分公司研製;M119式105mm 輕型榴彈炮,是在英國 L118 式榴彈炮基礎上經進一步改進而成;M252迫擊炮是英國1983年為美國研製的武器;斯特賴克裝甲車是瑞士莫瓦格公司在“鋸脂鯉”-3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美軍M1系列主戰坦克的120mm滑膛炮,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授權生產。

    而隨著美國鋼鐵和汽車工業的不斷衰落,美國陸戰裝備在研製和生產方面都已成為了昨日黃花。

    恐怕要不了幾年,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完全換裝“萬國牌”武器。

    其次,除了大量外購武器,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還要對各種老舊裝備縫縫補補,爭取延長這些老裝備的服役時間。

    2015年俄羅斯推出了最新型得T-14“艦隊”主戰坦克。美國陸軍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急需有一種能與之抗衡的坦克。可資金有限的怎麼辦?美國陸軍不得不“舊瓶裝新酒”,繼續對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再次進行升級,計劃讓1980年服役的M1主戰坦克能夠服役到2035年左右。屆時,冷戰時期製造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在役時間將長達55年,成為美國服役時間最長的坦克。

    相較於高富帥的美國空軍和海軍,作為一母同胞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就像是兩個打醬油的,很少有啥存在感。甚至隨著中俄地面力量,質量與數量的不斷上升,美國已經在很多方面被反超。陸戰力量的落後,已經成了美軍最大的短板。當然這個只是相對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和實力放眼世界依然屬於一流行列。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5 # 利刃觀察家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無論是在軍事體積還是質量都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美軍在各個領域的軍事裝備大部分都一騎絕塵,這也逼迫了其他國家發展美國沒有的武器。

    軍事術語簡稱為:非對稱武器。

    我們舉一些美國在軍事上落後的武器:超高音速導彈、東風21D、反衛星武器、無人機叢集作戰、電磁炮等。

    超高音速導彈:超高音速導彈一般指飛行速度大於5馬赫、攜帶強大毀傷戰鬥部的武器導彈系統,主要分為兩種型別,一,超高音速滑翔式導彈,超高音速滑翔導彈透過火箭助推,以滑翔方式打擊目標。二,超高音速巡航導彈,超高音速巡航導彈由高速吸氣式發動機或超燃衝壓發動機驅動,進而攻擊目標。被廣泛用於路基、海基以及作戰飛機空空導彈的應用。

    現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防禦系統都無法攔截超高音速導彈。

    東風21D:東風21和東風26是中國針對美國量身定做的航母專用彈,用以抵消美軍航母的優勢,除了末端速度突防,21D還可以變軌,末端可以機動,還採用垂直的灌頂飽和攻擊方式。21D是經過進行了打靶測試的,不在是理論上的產物。東風26則是21加強版,綽號“關島殺手”。

    反衛星武器:美國是世界上最依賴衛星資訊系統的軍隊,如果美國軍隊沒有衛星系統的支援,美軍基本上就癱瘓,這不是危言聳聽。從1990年起,中國開始著手研製針對美國先進的衛星定位和導航系統,2016獲得了了重大突破,成功的把在軌道正常執行的衛星擊落,震驚了世界,中國又一次領跑世界。

    無人機叢集作戰:無人機作戰一直是美國的專利,各國一直都希望在無人機領域實現突破與趕超,中國在2017年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無人機叢集飛行試驗,打破了2016年67架固定翼無人機叢集試驗記錄,很自然的給美國上了一課,無人機叢集可以應用於反恐、遠端突防、戰機護航等作戰任務,另外還可以把退役的老式戰鬥機改裝成無人機,進行戰鬥機叢集作戰,這種技術是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硬實力。

    電磁炮:電磁炮依靠電流產生的電磁力來為炮彈提供加速度以達到高速發射炮彈,依靠強大的動能摧毀目標的目的,其速度進入高超音速行列,電磁炮是用來替換海基近防炮,用於防空導彈攔截,或者用於反艦和對陸打擊。

    電磁炮源於德國,發展於美國,興與中國。電子炮最早出現在德國,因為技術無法克服導致放棄,美國也是因為技術上的缺陷,美國在電磁炮上的技術支援還是有很深的沉澱,但是資金的缺乏以及美國當局的不太重視也是美國在電磁炮領域落後的原因。

    以上這幾類武器都是經過實驗成功的,並不是理論上產物,也是改變世界遊戲規則的有利武器。

    近些年來美軍軍事科研成果以及美軍軍工企業生產,缺乏新武器的研製,都出現了吃老本的現狀。但美國還是世界科技儲備最多的國家,我們還需努力。

  • 6 # 瑞林感悟

    從多方面看美軍弱點,拋開武器,看弱點,看人性。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世界軍力最強的國家,憑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美國總能以壓倒性的優勢打敗敵國。在伊拉克戰爭中首次在世介面前展示了精確制導武器,用空中戰機先炸燬對方地面雷達指揮站之後,地面戰隊再進攻,不到40天的時間就讓伊拉克百萬大軍潰敗,讓全世界重視資訊科技作戰的方式。

    但是面對我們的抗美援朝戰爭,以及援越戰爭,硬是讓美國付出慘重代價,以失敗收場。美國固然有武器代差的優勢,但決定戰爭勝負並不是唯一要素,美軍也有自己的弱點和軟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是優勢往往也會變成劣勢。美軍有絕對的制空權,這是一大優勢,但是他們最大的弱點就是對空軍的過度依賴。任何東西它再好也不能太過依賴,但是回顧美國的每場戰爭都非常依賴空軍的協同作戰,時不時得就呼叫空中支援,阿富汗、伊拉克等戰爭中,美軍基本都是先採取空中打擊。面對各國防空力量的加強,飛機面對導彈攻擊,已不再是第一輪的打擊首選。在北韓戰爭中美軍更是被多次逼退,美軍自詡全球第一的戰力在不依靠轟炸機的情況下只能認栽。如果在戰場上能夠抓住美軍的這個弱點,一旦攻破美空軍編隊,美國將徹底潰不成軍。

    二是美國發動的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美國是戰爭起家,先是發戰爭財,後是發動戰爭更是侵略戰爭,人心向背是戰爭的失敗的又一大原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為誰而戰,美國已世界警察自居,到處干涉別國內政,到處播撒仇恨的種子,好戰必亡,也是美軍另一面的弱點。三是美國陸軍的實力完全比不上德日俄,美軍人高馬大,又不大靈活的作戰方式完全不適應叢林作戰。另外如果打游擊戰的話,更是非常的菜。

    四是人都怕死,但美軍在心理上更怕死,美軍打得都是不對稱戰爭,說白了就是欺負弱小,如果戰爭美軍傷亡過大,美國就會爆發示威遊行,戰爭就會提早收場,也是以失敗告終。這無疑又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

    五是允許投降。美軍的戰鬥技能低下,在戰場上遵循的是保命、惜命的價值觀,限制了戰鬥力的發揮。這就造成面對困境的時,缺乏戰鬥力,如果失去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就繳槍投降了,這不能不說是弱點。

    六是士兵的肥胖問題。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資料,在對17-24歲美國適齡參軍人口調查中,竟然有70%的年輕人因為身體素質問題不符合參軍標準,其中因為肥胖的比例高達30%。可見,要想招收到合格的美軍士兵有多困哪,肥胖問題顯然已經成為美軍士兵的“頭號殺手”。根據五角大樓公佈的資料顯示,每13名美軍士兵中,就有一個是胖子,有些士兵因為肥胖,不得不選擇提前退役。

    七是多種武器元件產自國外。美媒刊文稱,美國軍隊的最大弱點是“中國製造”佔了很大一部分,但製造“純美國武器”又很不現實。五角大樓的一份新報告稱,儘管美國與中國在政治、軍事和貿易方面關係緊張,但中國公司或華人擁有的公司在美國防務生產中發揮著大到危險地步的作用。說明美國越來越不自信,儘管“中國製造”可能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但轉變為“美國製造”並不便宜,也不容易。

  • 7 # 麥田軍事觀察

    美軍先進之處也就是美軍的弱點之處,美軍擁有很多先進的地方,但是這些先進的地方恰恰就是美軍存在弱點之處,比如:美軍非常的依賴於衛星導航,也就是GPS,讓美軍佔據了很大的便宜,可以解決許多在作戰中的難題,但是這個優點也可能變成它的缺點,如果有人能夠干擾的GPS系統的話,那麼美軍的作戰就要出亂子了。

    美軍作戰能力強,是建立在對物資等消耗非常的嚴重的前提下,這就造成了美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過度依賴後勤,強大的後勤保障讓美軍的戰鬥力非常強,但是一旦後勤出了問題,那麼戰鬥力也就難以發揮出來。

    太過於依賴於技術,往往呢存在一些卡脖子問題,像這個隱身技術,如果隱身技術出了問題,達不到隱身的效果的話,那麼美國的空中力量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也就是說不管誰是美軍的對手,只要能夠有效的剋制美軍的優勢,那麼美軍的優勢就變成最大的弱點,讓美軍陷入被動之中。

  • 8 # 軍事天地

    巨人也有燈下黑,千里之堤也能毀於蟻穴。

    美軍看似全球最強,但實際來看美軍現在也有很多的“小毛病,大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深深的困擾著美軍。比如美國方面在8月7日的爆料,美國空軍只有六架B-1B戰略轟炸機可以啟動部署。美國戰略司令部負責人,空軍將軍約翰·海頓表示,美國軍方只能啟動6架B-1B轟炸機。

    “我們擁有B-1B轟炸機,這是今天空軍的主力。現在,在我們所有的B-1B戰略轟炸機中,我們有6架完全具備任務能力,5架在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南達科他]和戴斯空軍基地[德克薩斯]之間待命和訓練,一架是B-1B轟炸機的測試機,” 美國空軍將軍約翰·海頓表示剩下的15架B-1B戰略轟炸機在倉庫中等待維修。

    “而在埃爾斯沃思基地內的44架B-1B戰略轟炸機,還有39架B-1B戰略轟炸機因各種差異和檢查而停飛”海頓指出,強調B-1B戰略轟炸機承受著不斷部署週期的衝擊。B-1B戰略轟炸機已經到了服役極限。

    (不要忘記這架 本來要彈射卻沒彈出去的B-1B轟炸機)

    這個說法也得到美國方面的證實,但美國空軍承認只剩下7架可以執行轟炸任務的B-1B戰略轟炸機,這個數量僅僅比戰略司令部負責人,空軍將軍約翰·海頓稱的多1架。B-1B戰略轟炸機沒完,美國F-22隱身戰鬥機又出了毛病:在美國國內的航展,美國F-22隱身戰機塗層材料出現了大規模破損,這個情況竟然被美國視為正常。美國空軍給出的解釋確實F-22隱身戰鬥機隱身材料出現重大問題,目前美國空軍正在研製型的隱身塗層材料解決美國F-22掉漆的問題。

    美國武器看似精良,但由於常年作戰部署,導致在後勤保證方面無法跟得上,也避免不了武器進入退役期,美國兩款主力戰機都出現了問題,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與其說美軍這是落後,不如說是在為之前的擴張買單,之前為了維護全球存在和霸權地位,美華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來進行擴充。可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建造和維護成本,僅在戰機階段就是1:8左右,艦艇部分要1:10,陸戰裝備最少,大約也是1:5左右。之前大規模擴充,勢必造成後期的無法跟得上。這可能是目前美國最“落後”的一點。技術不落後,理念落後了,全球擴充套件的老路,已經證明難以為繼了!

  • 9 # 科羅廖夫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仍然是當今世界上的第一大國,而他們的軍隊也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力和技術。於是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錯誤的印象,那就是美國軍隊呢,所有武器方面都非常的先進和發達,沒有任何一處弱項,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美國陸軍深陷於城市游擊戰和所謂的反恐戰爭,他們應對大國交戰的能力實際上是有所下降的,這體現在武器方面看,就是陸軍支援火炮方面的武器有些落後。

    陸軍支援火器方面的主要武器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先進的遠端火箭炮,美軍在這方面一度處於領先地位。他們的海馬斯高機動火火箭炮系統一次齊射,就能把地圖上一個足球場的有生力量徹底抹去。然而現在看來美軍在這方面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除了俄羅斯龍捲風火箭炮系統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更加強大以外,中國研發出了越來越多先進的遠端火箭炮。其中較為先進的型號,甚至能夠在480公里外精確打擊目標,各種彈藥如雲爆彈、子母彈、智慧反坦克,彈藥都有裝備。而美軍火箭炮系統射程還在70公里多徘徊呢,增程的型號也不過100公里。

    除去火箭炮以外,陸軍支援火炮系統的另外一個主角,那就是自行榴彈炮了。自行榴彈炮比固定式榴彈炮有更好的機動效能,這在發現即摧毀的今天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自行榴彈炮的水平可以看做是一個國家支援火炮水平的一個重要衡量。目前美軍的主力自行榴彈炮,還是已經研發了幾十年的M-109帕拉丁。現在已經逐步升級到了M-109A6帕拉丁遊俠。升級之後,其射程達到24公里,發射增程火箭彈可以達到30公里。只不過和世界先進型號比起來,美軍的自行榴彈炮就處於下風了。

    德國的PZH-2000和中國的PLZ-05自行火炮,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先進自行榴彈炮,這兩款武器都採用了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德軍的PZH-2000射程在40~60公里範圍內,而中國的PLZ-05射程在40~100公里。100公里的射程是採用特殊彈藥才能達到的極限,但這是世界各國都無法比擬的。而美製榴彈炮正因為採用的仍然是過時的39倍口徑火炮,因此射程大幅縮水。同時即使是在射速上看,中國的PLZ-05,以每分鐘8~10發的射速也雄踞榜首。

    其實美軍在火炮支援系統方面存在一定的落後並非偶然,首先是他們過去面對的游擊戰,使得他們放鬆了對自己進行大規模正面戰爭的要求。再加上美國空軍的實力較強,美國陸軍極度依賴於空中的火力支援,而對陸軍支援火炮不太上心,這才導致美國陸軍火炮支援力量較為薄弱。

  • 10 # 兵器世界

    美軍是全球戰鬥力最強悍的武裝力量之一,其軍事工業、武器裝備、作戰理念均領先全球大多數國家。說實話,美軍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那還真是鳳毛菱角。話雖如此,人無完人,從二戰結束到如今,美軍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下面,我從個人角度來淺談一些美軍的不足之處。

    我認為美軍至少在兩方面有些許落後。第一,美軍內部存在厚此薄彼的現象,這種現象直接導致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被忽視;第二,美軍人事制度早已過時,龐大冗餘的指揮機構極大降低了美軍的作戰效率。

    美國在現代戰爭中非常重視海空優勢,因此,空軍和海軍成為美國的“掌上明珠”,美國海軍甚至有“第二空軍”之稱。基於此,美國的大部分國防預算均被分攤給海、空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只能吃一些殘羹剩飯。

    從現實情況來看,美國空軍既有B2戰略轟炸機這種大殺器,也有F22、F35這些世界最先進第五代戰機。美國海軍則擁有12支航母打擊群,此外還有“福特”級航母正在建造。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幾百座海外軍事基地大都由美國海、空軍負責。美國總統遇到突發事件時,總喜歡說一句“我們的航母在哪裡”,由此可見,美國空軍和海軍受到高層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相比之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則位於鄙視鏈條的最底層。後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其武器裝備逐步趨向於萬國造。M777式輕型牽引榴彈炮是英國研發的武器裝備,M119式 輕型榴彈炮是在英軍榴彈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舉世聞名的M1主戰坦克不僅主炮是德中國產品,面對俄羅斯威脅,美國陸軍只能延長其服役期限到2035年,屆時,艾布拉姆斯的服役時間為55年,成為了服役時間最長的主戰坦克。為什麼會這樣呢?還不是美國軍方厚此薄彼,他們不斷給海空軍研發新型武器裝備,而陸軍想要的十字軍”自行火炮、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海軍想要的EFV遠征戰車則因“耗資巨大”而終止研發。

    此外,美軍的人事制度也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美軍前少校唐納德·範德格里夫認為,美軍在人事制度上至少存在4方面問題。第一,軍官鍛鍊機會很少;第二,高階軍官太多;第三,評估機制太膚淺;第四,選拔制度就是開玩笑。

    以美軍排長為例,其任職時間通常為6---12個月,指揮任務的時間大都為12---15個月。這意味著美軍低階軍官只有在離開的時候才會學習到一些東西。再加上,美國軍官超多,低階軍官想要謀求一份指揮空缺難上加難;冷戰期間,美國宣稱要透過打造大量將軍來對抗另一個大國,這直接導致美軍當中的上將太多。很多時候,上將們的職責重疊,他們釋出微不足道的命令,反倒讓基層連隊忙得焦頭爛額。此外,美軍的評估機制也很膚淺,出色、良好、一般、較差這四欄底下打對勾就決定了一位美軍低階軍官的命運,試問,這種評估制度如何能激勵軍官們,如何能全面審視其綜合能力呢?而美國軍官的晉升機制同樣很搞笑,軍官晉升委員會的官員在每一份資料前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這意味著只有履歷非常完美的人才能達到晉升。那麼,問題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軍官怎麼可能完全沒有過失,怎麼會不得罪人?履歷完美並不代表無懈可擊;再說了,這種晉升機制和酒吧喝啤酒一樣,拿出哪一罐就喝哪一罐,真正的好軍官會因此被埋沒。

  • 11 # 鍋蓋頭司令

    地球上任何一個存在都是有自己的缺點和弱勢,美軍自然也不例外,提到美軍往往是吹捧之聲甚多,但是一個優勢明顯的東西往往也是弱點也明顯,美國的軟點也正是來自於它的優勢。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就很信奉“火力制勝論”,美國這個國家資源豐富在二戰中仗打得明顯比日本要寬綽,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之後幾十年的戰爭美國都是敞開了打,我們看戰史的時候經常會有美華人往某個島嶼或者某個對方守衛的山頭扔了多少萬噸炸彈,打了多少萬發炮彈,山頭都削平了多少米,一提到這些數字大家就會習慣性地平均一下每平方公里礽了多少萬噸,畢竟不是個小數字。

    美華人習慣了以自己的武器規模或者先進欺負對面,從來沒有對方的飛機坦克和導彈等等武器都和自己同代且規模也不小的對手,在這種戰爭下美國美華人的思維開始狹窄,尤其是和伊拉克、阿富汗打的仗,現在武器比二戰時期種類還要多,效能還要好,可能對面的堡壘攻不下來空中支援分分鐘就到,這種戰爭可能任何國家有這種優勢都可以打贏,比如讓三哥去打甘比亞,不用打,摔飛機都能把你國土砸一遍。當你長期地面對同一種情況的戰爭,你的戰爭思維和作戰能力就要受到限制了。

    美陸軍參謀長馬克·米利上任伊始,就強調美陸軍應擺脫反恐戰爭“泥潭”,恢復在常規戰爭中的作戰能力。

    美國現在軍隊裡的很多指揮官、士兵都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在與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走過來的,當他們面對一個武器裝備方面很強,調兵遣將方面又很強的國家,美華人還會不會打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美華人打得怎麼樣,用一些人的話說美華人老厲害了,打得伊拉克還不了手,是啊,伊拉克沒怎麼還手,但是就是沒還手美國連損失帶消耗扔進去多少,如果對手更龐大呢,如果對手能還手呢?

  • 12 # 經常用了

    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更是一部血淋淋的對外侵略和掠奪的歷史。美國的強大主要建立在對外發動戰爭的基礎之上,失去了戰爭,美國的優勢將大打折扣。

    二百多年的戰爭,造就了美國無論軍事裝備,還是軍事理論的空前絕後。客觀地說,美軍在軍事領域全面領先沒有之一。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無論是在軍事體積還是質量都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美軍在各個領域的軍事裝備大部分都一騎絕塵,這也逼迫了其他國家發展美國沒有的武器,也就是非對稱武器。

    在超高音速導彈方面:超高音速導彈一般指飛行速度大於5馬赫、攜帶強大毀傷戰鬥部的武器導彈系統,主要分為兩種型別,一,超高音速滑翔式導彈,超高音速滑翔導彈透過火箭助推,以滑翔方式打擊目標。二,超高音速巡航導彈,超高音速巡航導彈由高速吸氣式發動機或超燃衝壓發動機驅動,進而攻擊目標。被廣泛用於路基、海基以及作戰飛機空空導彈的應用。而現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防禦系統都無法攔截超高音速導彈。

    而東風21D:東風21和東風26是中國針對美國量身定做的航母專用彈,用以抵消美軍航母的優勢,除了末端速度突防,21D還可以變軌,末端可以機動,還採用垂直的灌頂飽和攻擊方式。21D是經過進行了打靶測試的,不在是理論上的產物。東風26則是21加強版,綽號“關島殺手”。

    反衛星武器:美國是世界上最依賴衛星資訊系統的軍隊,如果美國軍隊沒有衛星系統的支援,美軍基本上就癱瘓,這不是危言聳聽。從1990年起,中國開始著手研製針對美國先進的衛星定位和導航系統,2016獲得了了重大突破,成功的把在軌道正常執行的衛星擊落,震驚了世界,中國又一次領跑世界。

    電磁炮源於德國,發展於美國,興與中國。電子炮最早出現在德國,因為技術無法克服導致放棄,美國也是因為技術上的缺陷,美國在電磁炮上的技術支援還是有很深的沉澱,但是資金的缺乏以及美國當局的不太重視也是美國在電磁炮領域落後的原因。

    美軍看似全球最強,但實際來看美軍現在也有很多的大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深深的困擾著美軍。美國戰略司令部負責人,空軍將軍約翰·海頓表示,美國軍方只能啟動6架B-1B轟炸機。

    陸軍支援火器方面的主要武器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先進的遠端火箭炮,美軍在這方面一度處於領先地位。他們的海馬斯高機動火火箭炮系統一次齊射,就能把地圖上一個足球場的有生力量徹底抹去。然而現在看來美軍在這方面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除了俄羅斯龍捲風火箭炮系統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更加強大以外,中國研發出了越來越多先進的遠端火箭炮。其中較為先進的型號,甚至能夠在480公里外精確打擊目標,各種彈藥如雲爆彈、子母彈、智慧反坦克,彈藥都有裝備。而美軍火箭炮系統射程還在70公里多徘徊呢,增程的型號也不過100公里。

    德國的PZH-2000和中國的PLZ-05自行火炮,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先進自行榴彈炮,這兩款武器都採用了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德軍的PZH-2000射程在40~60公里範圍內,而中國的PLZ-05射程在40~100公里。100公里的射程是採用特殊彈藥才能達到的極限,但這是世界各國都無法比擬的。而美製榴彈炮正因為採用的仍然是過時的39倍口徑火炮,因此射程大幅縮水。同時即使是在射速上看,中國的PLZ-05,以每分鐘8~10發的射速也雄踞榜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詞攝影:如何拍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