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羽

    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區(黃河中下游)的人自稱為華夏,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稱為:北狄、南蠻、西戎、東夷

    北狄:對北方非華夏族各個部落的稱呼,包括河北、山西、陝西、內蒙、東北等

    南蠻:戰國時期以前包含湖南、湖北、貴州、雲南、江西、浙江、福建等

    西戎:戰國時期以前包含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

    東夷:戰國時期以前包含山東、蘇北、皖北等

  • 2 # 雨澤萬物663766

    北狄指東北、西北的少數民族;南蠻指貴州、雲南等省的少數民族;西戎指甘肅、寧夏等省和地區的少數民族;東夷特指北韓半島的高麗人和日本列島的東瀛人。

    回答完畢

  • 3 # 山之河

    周朝人自稱華夏,以中原為天下之中心,把中原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夏族雖然當時分為天子直接統治的“王畿”和許多諸侯國,但從民族特徵看來,基本上是民眾共同體。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個民族集團,內部民族成分就複雜了,都不是單一民族。1.北狄是古代華夏部落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狄作部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戰國以後,“北狄”之名被改為代指匈奴及鮮卑等多個民族,但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與先秦時期的北狄各部並沒有任何關係。商周時期的北狄是商代的鬼方,周代北方的非諸夏人,地理分佈在河套、陰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強盛時期的北狄分佈地區還包括太行山兩側。2.南蠻,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南蠻"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制》:"中國(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南蠻民族集團,夏時有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商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等,周時有荊蠻、越、閩、庸、濮(百濮)、巴、蜀、僬僥等。這些族體和族稱可歸為三個系統,一是巴蜀,一是有苗、荊蠻、庸、濮,一是島夷、裸國、閩、越。最近在四川廣漢出土的青銅器,反映了蜀文化的發展高度。3.東夷,夏時有堣夷、萊夷、淮夷、風夷、黃夷、於夷、白夷、赤夷、玄夷、陽夷、方夷,商時有藍夷、屍方、兒方、人方、班方、林方、盂方,周時有淮夷以及郯、介、根牟、牟、萊、莒、舒庸、舒鳩、舒廖等國。他們主要分佈在今山東東部和蘇北地區。由於東夷與夏族的關係極為密切,經過夏商周,到戰國時期,他們逐步融合於華夏了。秦漢以後的東夷,就不再是上述夷民而是指中國東北地區的某些居民和北韓、日本等地的民族了。4.西戎,夏時有崑崙、析支、渠搜,商時有昆夷、氐羌,周時有眾戎和氐羌。西戎主要居於今甘肅、青海及其以西以南地區,也有許多戎支居今陝西渭水流域和河南伊洛地區。當時西戎的主要部分,是以畜牧狩獵為主的遊牧民族。西戎與華夏的關係也很密切。到春秋戰國之時,他們居於渭河流域,和深入伊、洛地區的許多戎支一起,大部分被“諸夏”徵滅和融合。秦統一諸夏,修建長城,西戎各部便基本上處於長城之西,也就是後來的眾氐羌了。

    2

    神途 神途新版萬人同服_精品神途遊戲

    關注神途的人也在看

    神途今日首區,神途新區萬人同服,單職業神途版本,各種...

    st1.123st.cn廣告

    十分鐘有問必答

    643人正在問

    商周時期的北狄 南蠻 西戎 東夷指的是現在的哪裡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它們位於哪裡?

    古代居住於廣義中原地區的人群自稱華夏,把四方的各部落,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南蠻,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古代中原人以中原(即黃河中下游一帶)為天下中心,稱周邊四方為"夷、蠻、戎、狄"。 西戎則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與華夏部落敵對的諸部落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部落的泛稱 。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國家。 東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的承載者。稱呼上是對黃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總稱或是對東方各部落的泛稱。 北狄是古代華夏部落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在晚商以前,華北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的戎狄族群其實是下一歷史階段裡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 擴充套件資料: 北狄的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古漢族自稱華夏,便把華夏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北狄是古代華夏人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 春秋中葉以後,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代,乃至戰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陝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佈有明顯區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戎

    32贊

  • 4 # 九井散人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周朝人自稱華夏,以中原為天下之中心,把中原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在這種華夏為天下中心思想下,就有了南蠻、北狄、西戎、東夷對華夏周邊少數民族的蔑稱。

    南蠻主要指

    南蠻一詞首先出現在《禮記》當中,其中寫到“南方曰“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南方地區主要被楚國攻佔,楚國也號稱用永遠其餘六國總和的國土面積,這時的南方很多小國被楚國平定,因此楚國就被稱為了南蠻。然而隨著天下的統一,楚國被滅以後,南方很多小國又開始復甦,他們建立了“百越”,因此南蠻這時成為了百越之地。

    北狄主要指

    北狄主要指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主要以戰國時代以前今天的陝西以北,河北的北邊,內蒙古和東北等地區。其中像匈奴、胡人等等都死由北狄組成的,

    西戎主要指

    西戎主要指的是戰國時代以前西方的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區,西戎和北狄沒有特別大的劃分點,他們之間來往密切,都由遊牧部落組成。

    東夷主要指

    東夷主要指的是戰國時代以前今天的江蘇、山東、安徽等部分地區,因為隨著中原各國疆土的擴大,所以東夷這個稱呼也一直在變化,日本和北韓等地區,也被算入東夷當中。

  • 5 # 歷史影像庫

    老規矩。先上答案。

    東夷的範圍主要指今天的山東、江蘇、安徽等部分地區。

    南蠻的範圍,包含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貴州等部分地區。

    西戎在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部分地區。

    北狄,主要包含今天的內蒙古、遼寧、河北等部分地區。

    夏商兩個朝代來說,其核心統治區域也就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幾個省份。彼時的中原王朝,對於周邊地區的掌控力度是非常弱的。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區的民族自稱華夏,並且為了和周邊地區進行區分,將他們按照方向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東夷

    早在夏朝和商朝這一歷史階段,東夷民族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下游地區。到了周朝時,東夷的範圍主要指今天的山東、江蘇、安徽等部分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初期,姜太公受封的齊地,就處在東夷的範圍。而齊國的多位國君,也在不停地佔領和融合東夷的部落。此外,在春秋戰國之後,東夷的概念擴大化了,也即用來指代今天的日本和北韓等地區。

    南蠻

    對於周朝的《禮記》,就存在“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等南蠻相關的記載。在春秋初期,南蠻主要指南方地區的諸侯和部落。但是,伴隨著楚國的日益強大,特別是將周邊的小國逐步吞併,關於南蠻的稱呼更多的集中到了楚國身上。對於南蠻的範圍,包含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貴州等部分地區。

    西戎

    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中原地區的諸侯用西戎來稱呼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按照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秦國的強大,就是戰勝了諸多西戎國家和部落。在秦穆公在位時,西戎地區存在八個強大的國家。至於周幽王統治末期,西戎的軍隊一度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鎬京。西戎在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部分地區。

    北狄

    就北狄來說,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和西戎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戎狄經常是混在一起稱呼,不少部落經常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對於中原諸侯國,比如晉國、衛國、燕國等,都曾受到了北狄的威脅,尤其是衛國,一度被北狄滅國,後來在齊桓公的幫助下復國。到了戰國時期,趙國、燕國等頻繁對被北狄用兵,擴大了自身的領土。對於北狄,主要包含今天的內蒙古、遼寧、河北等部分地區。

  • 6 # 蘇小魚和蘇小眉

    其實這些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周朝人自稱華夏,以中原為天下之中心,把中原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其中北狄是古代華夏部落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

    大致分佈於陝北、山西、河北諸地。

    而西戎則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與華夏部落敵對的諸部落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部落的泛稱。在歷史上與北狄有血脈同源一說,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國家。

    大概位置於今天的陝甘一帶。

    東夷是商、周時期中原居民對黃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總稱。是指生活於今山東、淮河、蘇北、淮北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眾多部落、方國。秦漢明時期,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北韓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而南蠻一詞在古時泛指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隨著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持續擴張和影響,隨著中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南蠻”的地理區域實際上已經囊括了整個東南亞。

    蘇小魚認為四夷之稱呼只存在於歷史以及書本之中,今日天下大同,社會科技高度文明,此一等稱謂只適合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老大帝國,由它湮滅在卷帙浩繁中也就罷了。

  • 7 # 白石61

    “中國”出自周人創造的詞,“朕”這個詞也是秦始皇創造的。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也是周人造出的詞,周人自稱華夏,稱乎周圍方國的人稱乎。歷史上商朝無任何記錄造出這樣的詞。商人屬於東夷人,而夏禹和周人屬於古羌人,商朝人沒有這種文化和水平。商朝遼東草原民族第一次入侵炎黃部落滅了夏朝,五胡是第二次,金人是第三次,元蒙是第四次,滿清是第五次。周人能著書立說而且能流傳至今。周人的文化文學智慧與現代人接近,商人好象和周人相差幾千歲,商人只留下甲骨文還是現代人發現的,證明商人是外來民族。兩個相鄰的朝代,證明商人的落後。

  • 8 # 國際莊濤哥

    最早起始於周代,周朝人自稱華夏,以中原為天下之中心,把中原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其中北狄是古代華夏部落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

    大致分佈於陝北、山西、河北諸地。

    而西戎則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與華夏部落敵對的諸部落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部落的泛稱。在歷史上與北狄有血脈同源一說,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國家。

  • 9 # 小島知風

    這些稱呼是源於商周時代,而且這些稱呼是非常廣義的稱呼,並不是特指某個民族或地區。

    因為在那個時代習慣性把居於中原地區即現代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幾個省份的人稱為華夏,當時的中原王朝對周邊地區的掌控力比較薄弱,即使到了周朝也只是以分封制來制約周邊地區,所以在中原以外四方地區的聚集的少數民族各部落就被中原王朝稱為東夷、北狄、南蠻、西戎。

    東夷

    先說東夷,它並不是特指某個少數民族,而是對居於東部地區的各少數民族的統稱,其範圍地區主要是現代的山東、江蘇、安徽等部分地區。

    但是東夷這個概念在春秋戰國以後概念就擴大化了,也用來代指現代的日本和北韓半島等地區。

    南蠻

    關於南蠻其實是出自周朝的《禮記》,這其中就說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故曰蠻。

    從《禮記》中我們可以看出南蠻一般泛指南方地區的人,當時中原文明比較發達,南方地區相對落後,他們可能沒有掌握炊火飲食的技術,所以被認為是未開化的蠻夷。

    南蠻的地區也包括了現今湖南、湖北、貴州等部分地區,在南宋時期,蒙古人和滿族人也一度對南宋人蔑稱為南蠻。

    西戎

    西戎就是對西部地區聚集各少數民族的稱呼,西戎人群在那個時代非常崇尚武力,所以他們的戰鬥力非常強,在周幽王統治時期,西戎的軍隊一度攻破了西周都城鎬京。在西周時期到春秋初期,西戎軍隊都是中原王朝的威脅。

    直到秦國強盛崛起以後,秦國不停的開疆拓土,徹底把西戎地區征服,西戎地區也徹底融入進華夏民族之中。

    北狄

    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北狄和西戎是有區別的,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它們倆都是混在一起的,主要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戎狄是經常混在一起的稱呼。

    北狄在春秋時期一度給中原諸侯國造成很大威脅,晉國、衛國、燕國等過均受到過北狄的威脅與困擾,尤其是衛國曾經一度被北狄滅國,後來在齊桓公扶持下才重新復國。

    到了戰國時期,燕趙等國頻繁對北狄用兵,北狄也如西戎一般最終被融入進了中原文化之中。

  • 10 # 左手指月右手問天

    1、北狄,即草原各部。也就是說今天的內蒙一代。

    2、南蠻,即今天的雲貴兩廣一帶的少數民族。

    3、西戎,即今天的甘涼一帶的羌狄。

    4、東夷,即上古時代的三王時代的齊魯一帶居民。

  • 11 # 小阿陽影視

    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王朝,不少都為疆土的擴大做出了貢獻。而就夏商兩個朝代來說,其核心統治區域也就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幾個省份。換而言之,彼時的中原王朝,對於周邊地區的掌控力度是非常弱的。即便到了周朝時期,也只能透過分封制的方式來逐步開疆拓土或者防範周邊勢力的入侵。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區的民族自稱華夏,並且為了和周邊地區進行區分,將他們按照方向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首先,從東夷開始,和南蠻、西戎、北狄等一樣,東夷不是單指某一個民族,而是東部地區多個民族的共同稱呼。早在夏朝和商朝這一歷史階段,東夷民族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下游地區。到了周朝時,東夷的範圍主要指今天的山東、江蘇、安徽等部分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初期,姜太公受封的齊地,就處在東夷的範圍。而齊國的多位國君,也在不停地佔領和融合東夷的部落。此外,在春秋戰國之後,東夷的概念擴大化了,也即用來指代今天的日本和北韓等地區。

    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禮記》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於周朝的《禮記》,就存在“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等南蠻相關的記載。在春秋初期,南蠻主要指南方地區的諸侯和部落。但是,伴隨著楚國的日益強大,特別是將周邊的小國逐步吞併,關於南蠻的稱呼更多的集中到了楚國身上。對於南蠻的範圍,包含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貴州等部分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末年到明朝末年,“南蠻”一度成為蒙古人和滿族人對退守南方的漢族人的稱呼。

    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中原地區的諸侯用西戎來稱呼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按照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秦國的強大,就是戰勝了諸多西戎國家和部落。在秦穆公在位時,西戎地區存在八個強大的國家。至於周幽王統治末期,西戎的軍隊一度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鎬京。換而言之,在西周乃至春秋初期,西戎都是周王室的重要威脅。而這一威脅,伴隨著秦國數代國君的開疆拓土,而逐漸融合到華夏民族中。

    最後,就北狄來說,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和西戎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戎狄經常是混在一起稱呼,不少部落經常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對於中原諸侯國,比如晉國、衛國、燕國等,都曾受到了北狄的威脅,尤其是衛國,一度被北狄滅國,後來在齊桓公的幫助下復國。到了戰國時期,趙國、燕國等頻繁對被北狄用兵,擴大了自身的領土。對於西戎和北狄,主要包含今天的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陝西、河北等部分地區。

  • 12 # 靈石蘊

    蠻夷戎狄,這個很有意思

    華夏居中,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像不像金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我估計金老先生創作這五大絕頂高手,就是參照古代的這個啥

    設定的很像

    比如東邪,商周早期,東北部沿海地區老百姓被稱為東夷,包括今天的齊魯大地山東。在那時候,東夷百姓紋身披髮,雖然也種植五穀,但他們也吃生魚片吃生肉,這在中原吃麥子束髮百姓來看,那幫人就邪門

    後來隨著發展,內陸沿海交流加深,習慣風俗也逐漸融合,東夷變成了今天的日本北韓……

    再如北丐,先秦時候,指的是北方百姓,書上說這些人不種桑養蠶織布,也不喜歡蓋房子,穿的是羽毛,住的是地洞,吃的是肉。看看洪七公,是不是喜歡吃雞屁股,穿補丁衣服?

    從習性上來說,北狄和今天的愛斯基摩人差不多,打洞本領繼承了,生計改成了漁獵

    還有西毒,中原西邊的遊牧百姓,這些人放牧穿皮衣,吃肉,習性和中原百姓迥然不同,被稱之為西戎

    只是比較納悶,現在西邊丘陵沙漠不是多麼?又不像北方的草場,哪來的地方放牧呀?為何北狄穿的是羽毛不是皮呢?

    最後南蠻,這幫人和中原人區別就是臉上刺紋,住山中樹上,打獵吃果子。我估計金老先生創作南帝角色時,想到了遠古時候的三皇五帝,那時候中原百姓一樣住樹上打獵吃果子

    以前對於蠻夷戎狄,總感覺西戎放牧,南蠻爬山,北狄漁獵,東夷出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及的法老為什麼如此成功,其原因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