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島記
無論隋唐,高句麗是必須滅掉的。因為高句麗的存在嚴重動搖了中央帝國的統治權威和對藩屬的控制屬性。為什麼隋煬帝和唐太宗三番五次要遠征高句麗,為此隋朝甚至丟了國。根本上來說,強大的隋唐是不允許存在這樣一個強大的高句麗。高句麗有多強?在世人眼中,不過是一個邊疆民族政權。但根據日本的記載,高句麗實際控制過華北,甚至到達過黃河邊。南韓更誇張,據有了大半個中國。
其實這是有歷史依據的,根據南朝《宋書》及《齊書》兩朝正史的記載,高句麗確控制了黃河以北。但是根據考古及史實考證。應該是謠傳。可是高句麗的控制地域依然廣大,其最西界在山海關旁邊,佔據了整個東北,高句麗在龍城的兵營甚至距北京不到一百里。這對中央王朝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只需一步就可以進入華北地區。
這樣一個高句麗嚴重威脅了王朝大一統,邊境近在咫尺,並且時不時耀武揚威不服王朝統治,結束南北朝內亂的隋唐是無法容忍這樣一個強權存在的,必須奪回遼西。才能對東北地區各國有控制力,高句麗的敵對存在,貂皮、東珠等物產都是無法運到關內的。
高句麗最西界在今天遼寧朝陽的龍城區,緊靠山海關。並且其“攻略遼西”的國策不斷威脅到中國王朝北部邊境,甚至和突厥聯合進攻。這對中央王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同時其嚴重漢化的屬性,實行郡縣制、設五京,招納漢人。這使北部邊境百姓不穩,並且強力控制東北各小國。不允許對隋唐進貢。這對隋煬帝和唐太宗這樣的雄主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
3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隋唐幾任皇帝為什麼一定要消滅高句麗?
很多人都知道,隋煬帝三徵高麗透支國力導致大隋二世而斬,也有很多人知道那首著名的“無向遼東浪死歌”,但知道隋朝和高句麗的恩怨,起於楊廣老爸隋文帝楊堅的就不多了。
高句(gōu)麗(lí)是一個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北部的國家,於公元前37年(西漢元帝劉爽,建昭1年)建國,第一任國王朱蒙為扶余人,國都位於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南。
建國之初,高句麗國臣服於西漢,但在隨後發展的過程中,同地處遼東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發生過多次戰爭,但在漢朝軍事壓力的打擊下,南遷都城至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
曹魏時期,高句麗曾與曹操結盟共同打擊公孫淵,但隨即又背盟發兵攻擊遼西地區。曹丞相眼裡可不揉沙子,公元244年,曹魏大軍爆錘了高句麗,將其都城丸都城摧毀。
但隨著中原亂局加劇,對遼東地區控制力減弱,高句麗再度佔據遼東大片區域。楊堅建立隋王朝後,北擊突厥,南滅陳朝,一統華夏。
他採取鼓勵農耕、輕徭薄賦等政策,促進了社會安定,隋朝國力迅速提升,地處邊陲的高句麗也臣服於隋朝受封“高麗王”。
但很快,高句麗便開始襲擊隋朝北部邊疆,隋文帝對此極為不滿,曾致書高句麗王訓斥道:“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
隋朝將士
公元598年(開皇十八年),隋文帝興兵30萬,以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水陸並進攻高句麗。
但隋朝陸路大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後,適逢雨季,道路泥濘,補給困難,又遭疫病侵襲,軍士大量倒斃。水軍則在海上遭遇大風,船隻沉沒,受損嚴重。是年九月,高句麗王上書隋庭自稱“遼東糞土臣元”,表示臣服願意,隋文帝就坡下驢,命大軍還朝,但這次進攻隋軍折損十之八九可謂勞民傷財無功而還。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隋煬帝於大業七年(610年)、大業九年(613年)、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連續三徵高句麗,數百萬人因此喪生,“九軍並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餘騎”。導致民眾不堪忍受,起義軍蜂起,隋朝因此滅亡。
唐朝定鼎之後,又分別於公元644年(唐太宗,貞觀18年)、647年(貞觀21年)、649年(貞觀23年)、660年(唐高宗,顯慶五年)、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五徵高句麗。
從隋文帝楊堅算起,兩朝四位皇帝,九次征伐,歷時58年,軍隊損失數以百萬計,靡費錢糧無算,高句麗的生命力真可謂直追小強了。
但為什麼,這麼多君王都始終都要和高句麗較勁呢?如果說,隋煬帝是好大喜功之輩,不在意民生指數,但隋文帝和唐太宗可是以恢復民生聞名的,他們也不惜國力的征伐遼東,又是為了什麼呢?排除帝王本人好大喜功,要完成前代帝王未竟功業,彰視訊記憶體在感的原因之外,就要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高句麗和遼東的地位了。
中國的政治中心的東移從東漢時期便已經開始了,隋唐時期雖然定都關中,但以洛陽、揚州為首的東部城市,已經發展成重要的經濟中心。當時,黃河流域的經濟地位遠遠超過江南地區,山東、河北地區堪稱國之命脈。
正因於此,拱衛河北的遼西地區,便成了隋唐不容有失的重地,安撫、鉗制生活在遼西地區的異族,也是國策中的重點。因此,安祿山之所以能擁重兵於幽燕,絕不是因為他能逗唐玄宗、楊玉環開心,而是震懾遼西的需要。
可高句麗這個國家,在遼東、北韓半島一直都是個不穩定因素,時叛時降、左右搖擺。其國力強盛時必定向西拓展,威脅遼西地區,這讓中原的大帝國如噎在喉、不吐不快。
雖然,四位帝王都知道遼東地理遙遠,道路難行,但為了打擊這個不穩定因素,哪怕是削弱其國力,也要興兵討伐。其實,雖然高句麗拖垮了隋朝、又熬死了李世民,但經過八次征伐,高句麗自己也被消耗的燈盡油枯。
668年(總章元年)二月,唐軍攻破平壤城,俘虜末代高句麗王高藏。並不是李績、薛仁貴的計謀勇武勝過來護兒一籌,行軍方略還是之前那幾招,只不過高句麗被耗得,實在沒有打下去的資本了。
參考書目:《隋唐史》__岑仲勉;《隋書》列傳八十八;《隋書》列傳第四十六;《資治通鑑》開皇十八年;《隋書》帝紀第四;《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
各位爺,您要是看著覺得還中,要不嘗試點個“贊”?!
我用人格擔保,點了絕對不會懷孕!哈哈哈!
-
4 # 秦野雁
在北韓半島上生存著百濟,新羅和高句麗三個小國。這三個小國中,又以北邊的高句麗最為強大。而百濟和新羅兩個蕞爾小國位於北韓半島的南部,和北方強大的高句麗形成鼎足之勢。和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是一樣的。
高句麗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西漢時期。國力一直積弱,到了南北朝時期突然強大了,軍隊人數近60萬。這樣一來,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拒絕了隋文帝楊堅的友好政策,竟然聯合靺鞨,犯隋境遼西地區。對中央政策陽奉陰違,經常對中央王朝邊境實施侵擾。還破壞阻斷新羅,百濟兩國通往中原之路。企圖控制周圍小國來擴大它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它的不穩定因素成了大唐必須要拔掉的眼中刺,肉中釘。
公元643年,新羅遣使來到大唐,給唐太宗訴說了高句麗切斷其通往大唐的通路。太宗便派使臣入高句麗協商未果,於644年聯合新羅發兵征討。至公元668年,歷經25年,太宗高宗兩代君王才將高句麗徹底消滅。
如果從隋初的598年,漢王楊諒出兵討伐高句麗算起,經歷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君王,用時70年才將它消滅,它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
5 # 米南德王問道
隋唐兩個王朝是一定要消滅高句麗的,哪怕無法有效控制高句麗的殘餘勢力,也要將日漸強大的中央王權打掉。因為高句麗的壯大,不僅是在邊境上增添了一個強大的鄰居,還從根本上動搖了隋唐帝國的國本。
高句麗人的旗幟
隋唐帝國在結構上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統治者基本上都源自關隴軍事集團,這個集團的特色就是移植了大量非中原的統治理念與技術手段。因而在隋朝和唐朝的中前期,帝國的國本並不完全依賴南方各地的糧產賦稅。同中亞與北亞地區的貿易,也同樣重要。很多優質武器的原材料需要從中亞等地進口。中亞的商人也需要從隋唐帝國進口大量的原材料,才能運回自己的母邦去發展手工業。
由於河西走廊的地理因素限制,帝國對外的最快捷交通線是在北方。從河套地區到更東面的晉北山區,都是大量突厥系部落與粟特商團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邊境之內,也有大量的外來人口定居。但前提是交通線保持順暢。
高句麗的壯大,恰恰危急到了隋唐帝國的國際貿易生命線。他們同樣需要從突厥人那裡,保持與中亞的聯絡。在自身的勢力不斷強大後,就開始利用東突厥汗國衰落等因素,加強對草原地區的籠絡與控制。更有甚者,開始建立自己的朝貢貿易體系,吸引北亞與中亞的商人來朝貢自己。
如果高句麗人的計劃成功了,那麼隋唐帝國的國際影響力將大大降低。而高句麗人則將日趨強大,成為威脅關隴集團本身的強勁挑戰者。
所以,隋唐兩大帝國要接二連三的攻打高句麗。隋煬帝已經被東北的戰事搞的焦頭爛額,還要頂著國內的巨大壓力,繼續對高句麗的戰爭。因為在他認識中,失去了對北方各地的影響,可能比喪失幾塊內陸的耕地還要致命。
同樣的理念也充斥著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腦。尤其是在東突厥汗國衰落,草原上一片混亂的時候,高句麗人更有機會向西發展。李世民也不惜冒著成為隋煬帝第二的風險,花很大氣力去遠征高句麗。儘管戰爭的最終勝利要等到他兒子統治的時代。但唐朝的不斷攻擊,還是嚴重削弱了還不夠強大的高句麗。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後者的國力首先支撐不住。
可以說,是高句麗人的戰略方針,讓他們自己註定要被打擊。這種矛盾並不由統治者的主觀意志所決定。也不可能獲得隋唐統治者的寬容。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高句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首次出現在《漢書》中:漢武帝滅衛氏北韓後在包括中國遼東半島和今天北韓半島北部地區設有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其中玄菟治下有一個高句麗縣,這裡的土生民族就被稱之為高句麗族。漢朝政府將高句麗部族納入漢朝郡縣管轄後仍給予其一定自治許可權——高句麗部族的首領同時在漢朝地方政府擔任官職,不過擔任的是當時漢朝地方政府中最低階的主簿職務。
據北韓和南韓的史料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於是南下建立了高句麗國。不過關於高句麗國的早期歷史大多出自神話傳說,並無明確文字記載。根據中國史籍的記載:兩漢更迭之際中央政府對東北地區的管控力度有所下降,高句麗部族的首領高宮正式稱王,被後世尊為高句麗太祖王。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光武中興後漢朝逐漸開始恢復對這一地區的管控,這就導致雙方矛盾的日益加劇,在漢朝的軍事壓力逼迫下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的公孫家族建立了一方割據政權,公孫家族曾向東討伐高句麗。高句麗則選擇和新興的曹魏政權合作攻打遼東公孫家。公元238年魏將司馬懿平定遼東公孫家,至此曹魏與高句麗直接接壤。然而高句麗和曹魏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在公孫家滅亡後奪取遼東地區,可司馬懿直接將遼東併入了魏國版圖,一無所得的高句麗發兵襲擊了遼東。高句麗也不想想:自己連割據一方的公孫家都打不過,何況是面對佔據整個北中國的曹魏呢?
正始五年(244年)魏將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偕同妻子及千餘騎逃竄往東沃沮(又稱南沃沮),守堅固的丸都城。毌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計程車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但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正始六年(245年)毌丘儉再徵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注:今北韓鹹北會寧)。隨後毌丘儉自在丸都一帶坐鎮,毌丘儉又派玄菟太守王頎追擊到沃沮,另一路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於高句麗的不耐等濊貊種落。王頎的軍隊追至竹嶺,再度大破東川王餘部。隨後,魏軍殺至沃沮境內,將協助高句麗的邑落一併攻破,斬殺三千餘人。東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內,魏軍進一步追討。但高句麗王終於在部下的忠誠保衛下擊殺一小隊魏軍而得以隱匿。王頎軍主力則進一步向東北行,一直抵達北沃沮與肅慎的邊境地帶。而劉茂、弓遵也成功擊潰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舉邑降,將東漢初廢棄的臨屯郡故地再次納入版圖。整個征剿行動至正始六年(245年)年初基本結束,最終毌丘儉等刻石紀功並於正始六年(245年)五月回師凱旋。(注:1906年毌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集安市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不久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注: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應為其吹噓之語)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毌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北韓半島嶺東濊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過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隨之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後中原大地重新陷入戰亂,緩過氣來的高句麗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公元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北韓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北韓半島北方的統治。
正是高句麗這次擴張行動使其身份定位在中國和北韓、南韓之間出現爭議:高句麗實際上是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割據政權——高句麗的王城、王陵都在今天的吉林省境內。然而由於在和中原的漢魏王朝的交鋒中避走北韓半島,在其最鼎盛時期疆域跨越今天的中國、北韓和南韓,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北韓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從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煬帝楊廣連續三次征討高句麗,在此之前當楊廣還是晉王時就率兵平滅南陳,完成天下一統的大業;他完善科舉制,影響了之後千年的中國歷史;他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交通;他戰突厥、滅吐谷渾和佔婆、真臘,開疆拓土;他親赴河西會盟西域諸國君主和使臣,打通絲路貿易;他遣使琉球、倭國,開通海洋貿易......然而就在他看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鼎盛時期發動的三徵高句麗戰爭不僅無功而返,還導致隋帝國內部財政崩潰和變民四起,可即使是在叛軍一度攻陷東都洛陽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發動征伐高句麗的戰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李唐開國後為將隋煬帝樹立為反面典型以襯托自己起兵打江山的合法性,於是在史書中大肆抹黑楊廣。在傳統史書中絕大多數將楊廣三徵高句麗的原因歸結為他愛好殺伐的天性使然。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無法解釋:被後世奉為千古明君的天可汗唐太宗也步隋煬帝后塵而征伐高句麗,不過即使是英明睿智如唐太宗也未能滅掉高句麗這個令中原王朝頭疼的彈丸小國,直到公元666年唐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終於將高句麗從地圖上徹底抹去。也就是說不只是隋煬帝一個人拼了命也要滅了高句麗,那麼中原王朝為什麼一定要滅了高句麗呢?
唐太宗李世民在御駕親征高句麗時曾說過:“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高句麗並不是北韓歷史上的土著民族,而是中國東北的割據政權,而且高句麗人漢化程度極深——和北方的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相比,高句麗是定居農業民族——他們耕種田地、建築宮室,他們的地方管理制度模仿中原的郡縣制而不是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儘管如此高句麗作為漁獵遊牧部族的後裔依然保持著祖先驍勇善戰的作風,可以說他們兼有遊牧民族的剽悍善戰和中原的文明富庶。這意味著高句麗一旦進入中原甚至可能會成為比匈奴、突厥更可怕的對手——匈奴、突厥再怎麼善戰,但遊牧經濟的脆弱性使其擴張天然具有侷限;而高句麗一旦進入中原能相當迅速適應中原的生活方式,不會出現任何水土不服的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更令隋、唐兩朝一想起來就不寒而慄的事時時縈繞在楊廣、李淵、李世民和李治四代君主心裡揮之不去:高句麗在隋唐時期已經發展成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有專家推斷高句麗在隋唐時期擁兵不下50萬,是中原王朝除了突厥第二大威脅,而且高句麗與突厥還是平等的盟友關係。如果讓他們聯合起來,結果不言自明。偏偏隋煬帝的使臣在出訪突厥時就在突厥啟民可汗的營帳內見到過高句麗使臣,而當隋煬帝要求高句麗按東亞傳統的朝貢秩序向隋王朝稱臣進貢的時候高句麗卻對這一要求置若罔聞,這令隋煬帝不得不懷疑:高句麗是否有和突厥聯合顛覆以隋朝為核心的朝貢體系,甚至取而代之的念頭。
-
7 # 指縫間的歷史
隋唐兩朝多次征討高句麗,目的有兩個:
1,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鄰居中有一個強國,換做哪一個有才幹的帝王都會寢不安席,如果王朝有實力,必定會先發制人,將其消滅,一勞永逸的解決國家周邊問題。
2,完成真正的統一
高句麗一帶曾被漢武帝征服,成為西漢領土,後來中原王朝衰弱,無力對其進行控制,隋唐帝王不將高句麗納入版圖,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隋朝文帝、煬帝兩代帝王先後四次征討高句麗,唐朝太宗、高宗兩代皇帝也先後五次討伐,直到唐高宗時期,老將軍李勣才率領大軍徹底的平定高句麗。
隋朝四徵高句麗
隋朝時期,遼東、北韓半島一帶,除了高句麗之外,還有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和中原三國鼎立時期有些相似,這三個國家中,高句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是最有能力消滅其他兩個國家、完成統一的。
新羅和百濟在高句麗的軍事壓力之下,危如累卵,為了避免滅國的慘劇,開始尋找靠山,繁榮昌盛的大隋朝自然成為不二選擇!
隋文帝攻滅南陳、擊退北方的突厥之後,被尊為“聖人可汗”,隋朝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隋文帝也不希望看到鄰居中出現一個統一北韓半島,實力強大的高句麗,於是,隋文帝積極介入三國糾紛,為新羅和百濟提供軍事保護。
這樣一來,惹急了高句麗,高句麗竟然興兵進犯隋朝邊境,被隋軍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高句麗的挑釁舉動激怒了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以小兒子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興兵30萬,水陸並討伐高句麗。
隋軍遇上雨季,後勤補給跟不上,軍中疾病蔓延,減員很大,水軍遇到颶風,損失嚴重,面對隋朝大軍燕京,高句麗王高元慫了,趕緊上書自稱“遼東糞土臣元”,向文帝請罪,隋文帝則就坡下驢,命令損失慘重的隋軍班師,史書上稱30萬隋軍返回長安者僅有十分之一。
隋煬帝即位後,先後於大業八年(公元612年)、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大業十年(公元614年)三次征討高句麗,連年征戰使得高句麗兵疲財困,高元迫不得已向隋煬帝獻了降表,隋煬帝終於勝利了,可惜“面子”是有了,但卻失去了“裡子”。
隋煬帝三次大規模地征討高句麗,耗費錢糧無數,將隋朝最後一點家底敗光,此時,國內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無力鎮壓,滅亡已經迫在眉睫,唐朝即將到來!
唐朝五討高句麗
唐朝削平國內割據群雄,大破東突厥後,解決高句麗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
唐太宗說:“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唐太宗先後於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次征討高句麗,唐軍雖然攻佔了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最終還是沒能消滅高句麗。
唐高宗先後於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兩徵高句麗,並於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將其功滅,《資治通鑑》記載:“……分高麗五部、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餘戶,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縣,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以統之。擢其酋帥有功者為都督、刺史、縣令,與華人參理。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檢校安東都護,總兵二萬人以鎮撫之。”
高句麗被征服了,北韓半島還有新羅,這個國家多次和唐朝交戰,也多次被唐軍擊敗,最終向唐朝稱臣,雙方以大同江與平壤為邊界,北面為唐朝,南面為新羅。
PS:北韓半島另一個國家百濟,滅亡比高句麗還早,它曾經投靠高句麗,多次入侵新羅,後來被唐軍征服,之後唐軍和新羅聯合,才最終消滅了高句麗。
回覆列表
近代以來來,一些歷史學家把隋唐帝國稱為“世界帝國”,意為隋唐帝國不僅統治了中國,並且來還將影響力及於東亞其他區域,構建了一個以隋唐帝國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華夏本位的中國傳統史學並沒有接受這一觀點。
傳統史學家認為隋唐帝國的擴張僅及華夏及其邊緣,是對秦漢帝國的直接繼承而非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隋唐時期的佛教雕塑
判斷一個政權的行為究竟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有一個很好的指標,那就是觀察它的真正目的。一些行為,表面看是外向,但最終的落腳點是內向。
隋代時間雖然短,但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唐代未來發展的基礎,甚至有一些行為是從隋到唐一以貫之的。
例如:征伐高句麗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帝國的統治者前後七次,用近四十年的時間發動的這場征伐戰爭,被人們認為是隋唐帝國外向擴張的標誌之一。
大祚榮(?-719年),本名祚榮,無姓,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國建立者
但對外戰爭,其目的不一定是擴張。高句麗亡後,唐曾經建立安東都護府,但不久其控制力就宣告瓦解。原高句麗部將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繼承了大部分原高句麗國土,唐政府沒能統治高句麗地區。
費了那麼大的勁,送出了多少青年軍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僅僅是渤海國表面上的“稱臣”,這筆買賣真不划算。
但在隋煬帝和唐太宗心中,這筆買賣卻可能是不得不做,由不得他們去追究是否划算的。
這是由隋唐政權的性質和內部形勢決定,最後的戰爭結果也可以說基本達到了隋唐帝國的目標。
01.高句麗絕非小邦
在中國的史書裡,對高句麗民族的評價不高,說這個民族“性兇急喜寇鈔”、“尚氣力習戰鬥”,似乎是一個野蠻民族。但是,高句麗這個國家的發展卻並不完全吻合中國史書對它的評價。
高句麗建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年。這一年,西漢元帝選王昭君入宮,希律王重修了猶太第二聖殿。
高朱蒙後世追封諡號東明聖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人,第一代高句驪侯
在東北亞地區,西漢政權於北韓半島北部設定的四個郡對當地的統治逐漸式微。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王在紇升骨城建立國都,正式建國。
因為北韓半島及其以北地區在古代開發程度不高,無法開展大規模農耕,高句麗一直覬覦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遼東。
從立國開始,高句麗並先後與東漢、曹魏、慕容鮮卑反覆爭奪遼東,終於在好太王時期取得了對遼東的控制,疆域一度西達遼河一帶。控制遼東後,高句麗政權改變策略,對當時中國的北魏政權稱臣,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在此期間,高句麗人口出現顯著增長。中國史書記載,曹魏時期高句麗只有9萬戶,約30-50萬人,但到了隋代,高句麗增加到70萬戶,數百萬人口。
在高句麗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以高句麗人為主,經過征討、招納、擄掠等途徑,吸收融入了眾多的部族。
初期即有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的結合,後納入沸流、蓋馬、沃沮、靺鞨、烏丸、鮮卑等部民眾。隨著戰爭的深入,大量漢人和百濟、新羅人也成為高句麗華人。
在高句麗國內,城邑林立,地方行政十分完備。國內城池約176座,設立郡縣,實行有效管理。地方行政長官稱道使、太守、縣令,同時兼任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
隋唐時代,高句麗國常備軍隊約在60萬左右(不包括為了應戰而臨時徵調的民間武裝)。軍隊駐防地叫做“山城”,大多位於交通要塞、水路要衝、構造堅固、設施完備。
軍隊由步兵、騎兵、水兵構成,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鐵製兵器為主,長短結合。
壁畫中的高句麗具裝騎兵
作為一個地區性的大國,高句麗有其自身的統治利益。它需要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壓力,以維持自身安全。
向東南,不斷侵擾新羅和百濟,向西則對隋保持緊張的防禦態勢。憑藉廣袤的土地和充裕的人口,高句麗漸成東北亞一霸。
隋開皇時期,經過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全國戶達到890萬戶,人口5000多萬。也不過就是高句麗人口的十倍而已。
隋與高句麗可以用後來的宋遼來做類比,宋人口達七至八千萬,遼人口僅數百萬,不到宋人口的十分之一。
僅以如此小的體量,就讓宋在宋遼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且對宋總能保持攻勢,在東北亞地區稱得上是“大國”。如此看來,高句麗絕對是大國了。
02.大小相交之道
高句麗形式上對北魏稱臣,後來是對北周和隋稱臣。但像高句麗這樣的國家,已經擁有自身的核心文化圈層,並不可能全盤接受漢文化。
高句麗統治者對內是在積極消除漢文化的影響,從史書上高句麗的地名和人名就可以看出,高句麗並非漢化程度較深的國家。
高句麗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高句麗也不得不借鑑中國的建築、音樂、宗教,以完善其國家形態,這種矛盾和扭曲也深深影響了高句麗的國家方針。
人們看歷史,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的窠臼,品評中原政權和相鄰政權的關係,就會不自覺地以中原政權為中心,即所謂“中華中心主義”、“中華沙文主義”。
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稱臣,人們很少考察周邊國家稱臣的原因,似乎中原帝國就理應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的共主,周邊國家稱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其實不然,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
對於高句麗來說,它的體量比不上中原帝國,並且長期以來與中原政權征戰,直至奪佔了原屬於中原帝國的遼東地區。
高句麗要保住遼東這一塊豐腴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與中原政權相處。既然中原帝國是大國,實力雄厚,其君主又喜歡以天下共主自居,好面子勝過實際利益,與其相鄰的小國就沒有理由捨棄利益而顧面子,硬與中原大國對抗。
不失時機地俯首稱臣,以面子換裡子,其實是周邊國家與大國相處的政治智慧。
高句麗王
同時,小國之間也有衝突和競爭,在多個小國的競賽中,如果有一家率先對大國稱臣,獲得了大國名義上的“冊封”,對於其他小國來說,就意味著被大國冊封的這一家有了大國的實力做後盾,與其他獨立小國相比就不一樣了,也更有利於它與其他小國競爭,也能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它依附。
大國愛虛名,也並非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由於統治區域十分巨大,再先進的文化、再發達的官僚制度,也無法時刻保障對境內各地維持強有力的控制。
加強統治就必須加入一些意識形態的說教以及精神上的恐嚇和激勵。一個域外小國的臣服,能夠對境內勢力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促使其心向中央,如果域外小國降而又叛,大國一旦出兵征討取得勝利,又可以對境內勢力產生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
這兩種示範和震懾的作用,支撐著統治者所鼓吹的“天命”、“天下”等意識形態理論,對大國統治者帶來統治力的加持。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
所以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不存在純粹的不可干涉的“內政”,大國冊封小國,小國已經在客觀上干涉了大國的內政。
大國與小國的這種互動,表面上看是外向型的政治活動,是擴張性的,但目的卻是為了對內加強統治,其本質是內向型的政治活動,是一種收縮。這種情形,即使在現代,也能在一些傳統性很強的國家身上看到。
由此可見,“隋唐世界帝國”的理論很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以現代世界秩序的邏輯套隋唐帝國,而忽略了秦漢帝國及其繼承者施政的根本落腳點在維護和加強統治,而非構建更大維度的公共秩序。
03.衝突的起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高句麗王湯被北周冊封為“遼東王”。
這一冊封可以看作是高句麗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因為封為“遼東王”意味著即將統一天下的北周,繼續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佔有。
而且,高句麗王的新封號,並沒有保留原有的“高句麗王”的封號,只稱“遼東王”,在中原政權看來,高句麗王從化外蠻夷晉升至中原世界的一部分,得以正式在一塊文明的區域列土封疆。
在那個還不存在國格平等的時代裡,這是中原政權對高句麗國最高等級的外交承認。
然而,僅僅四年後,中原政權已經改頭換面,革周為隋,高句麗再次遣使入朝,卻被隋文帝改封為“高麗王”。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
高句麗在改朝換代之後再次遣使,目的就是要確認新朝能夠繼承前朝的雙邊關係。隋文帝將其改封,實際是改變了隋與高句麗的雙邊關係。
從“遼東王”到“高句麗王”,高句麗又從列土封疆的一方諸侯改回了化外蠻夷,意味著隋文帝有意將兩國關係降級,且不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合法佔領。
為此,高句麗一直在開展外交斡旋,從開皇元年至開皇四年,共遣使入隋七次。
如此頻繁往復,很可能是有重要事宜要跟隋朝交涉。開皇三年到四年間,隋文帝北伐突厥,消滅了投靠突厥,並與高句麗有往來的營州高保寧集團。
附近的契丹人聞風歸降隋文帝。此前的外交斡旋似乎沒有結果,高句麗意識到隋的重大威脅,就斷絕了與隋的往來,改為向南陳稱臣。
隋滅陳路線
開皇九年,隋滅陳,高句麗失去了遠交近攻的盟友。高句麗王湯害怕隋揮兵北上,在邊境大局屯兵。
不久,高句麗王湯去世,繼位的新王元遣使入隋,竟然只獲得了“襲爵遼東郡公”,連“高句麗王”的封號也沒有得到。隨後再次遣使入隋斡旋,隋文帝才又把“高句麗王”的封號還給了他。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元聯合靺鞨等族的力量侵襲遼西地區。隋文帝發兵討伐高句麗,但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高句麗人見好就收,主動罷兵求和,並向隋文帝上表請罪。
在謝罪表中,元的自稱是“遼東糞土臣元”,而非“高句麗臣元”,滿滿都是鞏固遼東的心思。高句麗人的態度,隋朝人也全部都看在眼裡,而高句麗與隋關係的癥結所在,就是遼東。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要說遼東到底歸誰,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裴矩勸說隋煬帝徵高句麗,其理由是高句麗本是箕子的封地,言下之意高句麗地區應該臣服於中國。
但箕子恰好是因為不願臣服於周,才遠走遼東,周封箕子為北韓侯只是就坡下驢象徵性的舉動,箕子北韓是不屬於中國的。
箕子最初並沒有到達北韓半島,只是在遼東地區,遼東就是西周時期的“北韓國”。後來箕子北韓國與燕國發生衝突,燕王發兵征討,北韓侯向東南撤退,才讓出了遼東。
高句麗人號稱繼承了箕子北韓,自然也有理由繼承箕子北韓當年的遼東之地。
04.準備出擊
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發兵三十萬討伐高句麗。這次戰爭,緣起於高句麗進犯遼西,隋文帝怒髮衝冠,發動戰爭。
然而,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怒氣之下所做的決定難免衝動,沒有做好準備,結果便很可能不好。隋軍行軍到一半,遭逢大雨,泥濘難行,根本還沒與高句麗軍接觸,就糧草用淨,狼狽退軍。
文帝、煬帝征伐高句麗
另一路水軍在海上遭遇暴風,又折損大半。這次失敗,讓隋文帝樹立了慎進徐圖的方針,沒有再對高句麗用兵。
到了隋煬帝繼位後,一改其父包容審慎的外交原則,定要平定遼東,攻滅高句麗,以此作為其文治武功的背書,實現他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
然而,攻取遼東到底有什麼作用,隋煬帝卻並沒有想好,他的思維僅僅停留在“勝利”、“成功”這樣的空虛概念之上。其實,拋去性格問題,煬帝之所以需要對高句麗用兵,更多還是對自身權力地位層面的考慮。
文帝本有太子楊勇,後來廢黜楊勇改立楊廣,但並不能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援。所以,楊廣才急需一場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在煬帝一廂情願的腦袋裡,發動一場戰爭可以重組軍事指揮系統,打亂前朝將領在軍中的人際關係網路,提拔、任用一批新人。如果取得勝利,自己的功績則轉化為鞏固權力的資本,在與政敵爭奪支持者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影視劇中隋文帝形象
但是隋煬帝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前提。統治國家靠的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要加強統治,應該做能夠真正增強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事情。比如整頓內政、勸課農桑、清丈土地、抑制豪強、繁榮商業等。
外交方面,也要弭兵修好,與民休息,國家的財富才能真正增長起來。這一點,隋文帝做了一大半,國家才有了比較雄厚的家底。
但人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足,文帝為國家積累的財政力量正好可以給煬帝創造與民休息的空間,真正做到國富民豐。
可是煬帝完全認識不到這一點,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一場歷史悲劇就這樣展開。
05.屢敗屢戰
大業八年,煬帝御駕親征,調集水路大軍一百一十多萬人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這場戰爭煬帝其實並沒有準備打一場惡戰,而是虛張聲勢,迫其投降。
所以隋軍上下都沒有做好充足的作戰準備,麻痺輕敵的情緒瀰漫全軍。一百多萬人的行動十分緩慢,一路上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從琢郡到達遼河的千餘里的路程竟用了七十餘天。
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隋軍聲勢浩大,行動遲緩,反而讓高句麗充分佈防。到達遼河之時,高句麗軍已經在對岸嚴陣以待。
影視劇中隋煬帝形象
隋軍一邊渡河,一邊被高句麗軍射殺,損失慘重,光渡河就用了兩天。隋軍大部渡河之後,又陷入高句麗山城堡壘的重重阻擊中,兩個多月也不能前進一步。
同時,宇文述、於仲文等率一支奇兵輕裝疾進,不與高句麗防線糾纏,直接撲向高句麗都城,一般認為是今平壤。
然而,行軍太急,軍隊行至鴨綠江,糧草就供應不上,無法繼續前進了。高句麗宰相乙支文德率兵四面包抄,隋軍大亂,軍士爭相奔逃,絕大多數人都被殺或者走失在高句麗境內。
前鋒逃回來的亂兵又攪亂了主力部署,百萬隋軍抱頭鼠竄,殘兵敗將狼狽逃回遼河以西。
乙支文德
大業八年第一次東征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隋軍規模過大,勞師遠征,後勤供應不上,極大損耗了戰鬥力。
御駕親征的煬帝沒有充分授權麾下將領,事事躬親,等戰報送到煬帝這裡,戰場形勢早就瞬息萬變。同時,高句麗方面依山拒河,以逸待勞,戰術得當,以少勝多。
這次失敗,並沒有讓煬帝氣餒,在撤退途中,煬帝就下令來年再戰。
大業九年,煬帝第二次御駕親征。這次隋軍吸取了第一次東征失敗的教訓,千里急行軍,分三路撲向高句麗在遼東的新城和北韓半島的都城。
煬帝也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充分授予將領臨場指揮之權。在隋軍的猛烈攻勢下,高句麗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楊玄感(?~613年8月21日)
然而,就在最緊要的關頭,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玄感造反了。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督運糧草的任務如此重要,交給楊玄感負責,煬帝怎麼就放得下心來呢?
其實,楊玄感並非蓄謀發動叛亂。
煬帝讓楊玄感督運糧草,也是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表示自己對他的重視,並且將楊玄感帶在身邊,既可以隨時監視,又不給他帶兵威脅自己。
如果一切順利,煬帝的如意算盤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不過由於連續兩年發動大規模戰爭,軍隊所到之處大舉徵發民力以供應軍需,已經引發了民變。
楊玄感看到了煬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風雨飄搖,再加上自己掌握大量糧草,才決定舉兵叛亂。
與楊玄感同謀的斛斯政叛逃高句麗,將煬帝的軍事部署全部洩漏。如此,這場戰爭無論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06.不撞南牆不回頭
第二次東征,敗於楊玄感叛亂。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征導致了民變,楊玄感在民變四起的背景下才決心反叛隋朝。
雖然隋文帝時期高築牆廣積糧,造成了國庫豐盈的局面,有足夠的資本給煬帝揮霍。但國富掩蓋了民窮,隋文帝的財政是建立在充分壓榨民間財富潛力的基礎上,整頓戶口,清丈土地,全國幾乎沒有一個遺漏在編戶齊民之外的人口,也沒有一寸遺漏在皇天王土之外的土地了。
可是此時距離南北朝亂世不過三十多年,人民還沒有充分恢復生產,民間的財富並不寬裕。
與高句麗騎兵(右)作戰的隋軍
隋煬帝發動戰爭,不僅僅需要從國庫花錢供應軍餉,還要沿途徵發地方府庫的糧食,甚至直接向沿途民眾徵收。
因為古代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後勤補給必須就近運輸。農民種糧依靠天時週期,即使國家徵發糧草向農民付了錢,但被徵糧的農民需要維持生計、準備下一輪耕種,當他們拿著錢再去買糧的時,農民就無法用這筆錢再買回同樣多的糧食。
而煬帝發動的戰爭動輒上百萬人(包括運輸輜重的民夫等)參戰,所需徵發的糧草數量巨大,當被徵糧的農民拿著國家給的補償款,去市面上購糧時,市場幾乎無可供應了。
這些一無所有的農民走投無路,只能選擇造反。
東征高句麗的軍隊迅速調轉槍頭,回師鎮壓楊玄感叛亂。楊玄感被滅後,過了一年,煬帝又要東征高句麗了。
高句麗具裝騎兵
此時,國內形勢已經風雲變幻,處處都有農民起義的星火,煬帝卻完全不管,一意孤行要東征。也許,在煬帝心裡,他認為只要高句麗一被滅,農民起義軍自然就會懾於天威,不敢再造反。
大業十年,煬帝第三次東征。然而,各地軍隊根本無人從命,即使被強迫拉入軍中的,也在途中想方設法逃亡。這次行軍士氣低落,從涿郡到遼河的行軍速度竟然比第一次東征還要慢,千里路程走了五個月之久。
雖然隋軍根本不像能打仗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連續三年的戰爭也拖垮了高句麗的經濟,高句麗王趕在隋軍發動進攻之前向煬帝求和。
此時的煬帝終於認清了自己幾斤幾兩,也不敢再戰,給了自己一個面子,接受高句麗的求和。
隋軍退走,沒有能夠前進遼東一步,而高句麗放低姿態,表面臣服,卻依然保全了國土。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結語
隋與高句麗的矛盾,緣起於領土爭端,但背後是兩國統治者對內鞏固權力的內在需求,遼東領土的爭端被統治者當成了籌碼和工具。
對於古代小國來說,領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國家安身立命之本。
對於古代王朝來說,領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如果能夠捨棄一些利益,讓周邊小國更加安定,增進兩國關係,弭兵修好,無疑是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的選擇。
為了並不重要的蠅頭小利,兵戎相向,必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後來者不可不察。
隋沒有能夠完成的東征事業後來又被唐繼承,雖然唐最終滅亡了高句麗,但在高句麗故土上又興起了渤海國政權,基本繼承了高句麗所有的遼東之地。
唐帝國勞師遠征,即使勝利也沒能獲得實際的利益,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