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9艾斯瑞拉9

    羅馬共和國

    更多圖片

    羅馬共和國(拉丁文:SenatvsPopvlvsQveRomanvs)是古羅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高傲者塔克文),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Tributa)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建立了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宣告結束。

    基本概述收起

    羅馬共和國,包含有幾種種含義,主要有:古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也有觀點主張尤利烏斯.愷撒擔任終身獨裁官的公元前44年作為共和國的結束時間。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經過四百多年的歷史演繹,羅馬共和國走過了一段興衰歷程。此外還有18世紀的羅馬共和國;19世紀的羅馬共和國。

    發展歷程收起

    成立

    據傳羅馬王政時期最後一任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的兒子強姦了一位貴族婦女,並造成此婦女自殺,其親戚因此起兵推翻國王。前511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議會領袖稱首席元老,七年為一期,一人至終身為止最多做三期,由平民大會選出。

    驅逐國王之後的最初十六年,羅馬陷入了長期的所謂騷亂之中。前494年,當時羅馬同鄰近部落發生戰爭,而羅馬平民拒絕作戰,帶武器離開羅馬,史稱“平民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貴族被迫承認了平民選舉保民官和召開平民大會的權力,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會獲得特里布斯會議稱號,但其決議僅對平民有效。

    前454年羅馬成立一個由貴族和平民構成的十人立法委員會。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員會頒佈了一部法典,並刻在12個銅表上,被稱為十二銅表法。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公元前367年李奇尼亞.塞克斯提亞法(lex Licinia Sextia)規定每年必須有一位執政官由平民擔任。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擴張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規模較小的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大國。 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的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戰。一開始在西西里島交戰,接著羅馬進攻迦太基的本土,迦太基被羅馬打敗。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三次戰役中最著名的一場。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領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先戰敗,但是百折不撓的羅馬後來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被迫回軍馳援,迦太基最終依然戰敗,喪失其全部海外領地,交出所有戰艦,並向羅馬賠款。此年的羅馬統治下的人口達到770萬人。

    征服希臘

    前215年-前148年羅馬發動4次馬其頓戰爭。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羅馬戰敗。

    前200年-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49年-前148年--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在亞洲的擴張

    經過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征服了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透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其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立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征服高盧

    凱撒大帝透過高盧戰爭(前58年-前49年)征服高盧地區,使之成為羅馬的高盧行省。

    內亂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年-前123年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援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在前100年羅馬統治下的人口達到1430萬人。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義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援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

    成為帝國

    主條目:羅馬帝國

    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53年,克拉蘇戰死於安息。前48年,尤利烏斯.凱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在前44年3月15日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刺殺。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結束了,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 2 # 歷史太傅

    羅馬共和國不同於現時的共和國,只能算是一種較現代共和國而言並不成熟的一種政體。它是一種貴族共和制度,確切的說是“混合均衡政體”。共和國的定義主要看政體,而不是看國名。羅馬的共和制度實質上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在最開始羅馬國家建立的時候,已經有相當完善的公民大會制度,在當時也算是比較進步的。繼羅馬王政時代過去後,產生的羅馬共和國是由雙執政官公民大會和元老院組成的上層建築,屬於貴族專政機器。

  • 3 # 調侃歷史

    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到公元前27年),它的正式名稱是叫: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在1848年歐洲革命時期也存在一個羅馬共和國,存在四個月。

    到公元前27年1月16日,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建立元首制,成立羅馬帝國,共和國時代結束。

    羅馬共和國不同於現代的共和國,只能算是一種較現代共和國而言並不成熟的一種政體。甚至有點像奴隸制度,羅馬共和國對本邦公民實行民主制,對外邦人和奴隸實行殘酷的奴隸制的貴族民主共和奴隸制國家。

    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機構有元老院、執政官和民眾大會。元老院是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決策機關,執政官替代皇帝行使軍事權、行政權、司法權,民眾大會選舉執政官等官員,還專門設立保民官,可以直接否決執政官侵犯平民的法令。其實羅馬共和國是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上,在羅馬共和國中,大權控制在貴族手中,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屬於上層建築。

    羅馬共和國的支柱是平民自耕農和公民兵制度,依仗著這兩個制度組建羅馬軍團和維護羅馬的軍制和戰鬥力。

    在羅馬,成為執政官之前都必須在各級公共服務部門得到歷練。在公元前179年透過的資歷法中規定了最低執政官年齡。財務官是起點,最低27歲,市政官最低37歲,裁判官40歲,執政官43歲。

    元老院一共有300位成員,除非是道德問題,否則終身都是元老院成員,不能傳子,每5年從擔任財務官或者財務官以上的人中填補。

  • 4 # 檸檬圖書館

    羅馬共和國其實只是當時在亞平寧半島上的眾多城邦國家(city state)中的一個,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中的一個小國家。與之同時代的還有如費拉拉(Ferara)共和國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中被帶綠帽子的皇帝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