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童教育分享

    孩子表達各種感情的權利

    做為家長,我們沒有不讓孩子表達情感的權力。孩子本質是獨立的個體,是平等的人,我們應該允許他哭。但讓孩子一直哭,其實是放任他釋放自己的情緒。

    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做為有經驗的成年人(我們都經歷過童年,而孩子正處於童年),重要的不是阻止孩子哭,而是引導他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比如我對自己的孩子會教他用數數的方法,用漢語從一數到三十,再用英語數一遍,慢慢地數。應注意的是,要同時把引起孩子哭的事物,從他的目所能及之處移開。非常簡單的方法,卻能轉移孩子的關注點,從不開心的事物到心態平緩。不要讓孩子去想快樂的事,以期望他能轉移關注點。因為哭的時候孩子是很難集中思維的,所以我才說數數是很適合的。

    恢復理智時才溝通

    在孩子不哭的時候與他講解道理或讓孩子做什麼事情,會更容易讓其接受。這好比人不可能哭著學好習,哭著做好工作,哭著開好車一樣。哭的時候無論孩子還是成人,都將只受情緒支配,孩子只會越哭越厲害,家長越發不理智。因此,如何讓孩子快速從哭泣中恢復到正常心態,認識到哭沒有任何幫助,理智時的溝通才是親子間解決問題的唯一正確方法。這才是家長要教孩子學到的。

  • 2 # 月色清澄295

    孩子一直哭就讓他哭個夠,當然不好!

    孩子如果特別聽話,吃了睡,醒會也不鬧,偶爾哭就讓他哭會挺好,鍛鍊肺活量。如果孩子一不滿足就哭,得還上氣不接下氣,尤其是男孩子,放任他一直哭,有的男孩子會哭出疝氣。

    所以,小孩子哭寶媽自己看情況。

  • 3 # 悠媽顏知

    不能一概而論吧,也要看孩子的具體原因。

    如果是她撒潑無理取鬧,哭就哭吧,我是坐在旁邊陪著她,告訴她我會陪著她,她想發洩就哭,哭夠了就來找我,我們重新說問題。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有一個情緒宣洩的渠道,孩子才不會憋著,對身心健康也有益處。

    2.如果是因為她傷心了或不知所措而哭,那我不會說什麼而是直接抱住她,輕輕的撫摸著她的背或者頭,等她慢慢的過那個情緒。這個時候,溫柔的陪伴和擁抱,是對孩子最大的安慰和安全感。(大人也大都如此,對我老公和我閨女這倆人,這個方法永遠是最有效的,哈哈)

    其實孩子很多憤怒時,也會哭。我也會抱著她,而不是直接罵或者教訓。

    溫柔教育在大多時候都比打罵管用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財富如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