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抓妖師木木

    相傳清光緒年間,漢口接駕嘴(今集家嘴)有個賣燒餅的小販名叫昌知仁,苦於生意清淡,想搞點新花樣招徠顧客。他找鐵匠定製了一把長柄、圓形、周圍凹下去、中間凸起來的鐵瓢,將4公斤碎米和2斤黃豆分別浸泡,混合磨漿,加進一些鹽。舀一勺子漿倒進鐵瓢中,用鐵勺在中間劃一個口子,便於油的滲透,下油鍋一炸,就成為中間薄而脆、周圍厚而軟的黃色餅子。

    △民國初期的燒餅攤

    鄰里街坊聞香而來,爭相購買,品嚐之餘,有人問老昌:“你這種東西好吃是好吃,也沒個名稱?”老昌一愣,真的還沒給它取個名兒呢,一看,它四周厚但是中間脆,最中間的部位則乾脆是個小洞,看起來是呈凹狀的,便信口答道:“就叫它‘面窩’吧。”這種新食品上市後大受歡迎,很多小販起而效之,於是賣面窩的攤子遍佈三鎮。從此,面窩聲名鵲起,經後世傳頌,一躍成為武漢傳統名小吃。

    “面窩”這名字,好就好在它偏偏不是面做的。

    圓圓的一個油炸食品,邊沿厚中間薄,薄到極處還要著意地“刮”出一個窟窿來。從張嘴一咬,到將它吃到渣滓都不剩,誰都能判斷出它根本不是面做的。

    一口咬下去,脆脆地起頭,柔柔地接下,吃到中間時,卻又有一大片嚼起來讓周圍的人都聽到脆響的鍋巴。咀嚼中,豆香、米香、蔥姜香、芝麻香混到一起,瀰漫了滿嘴,香酥的衝擊更瀰漫到滿房。

    “面窩”就“面窩”,“面窩”是好東西!

    面窩在湖北人的早餐裡面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炸面窩的小攤分佈於湖北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面窩既可以單獨成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為熱乾麵、湯粉、米酒的搭配食品。

  • 2 # 和融百味

    武漢地方小吃,其實用“面”來修飾“窩”並不貼切,因為它的成分中沒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將那種合漿舀入面窩勺,在中間一刮,然後下鍋,下凹處因麵漿多,所以肥厚,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技術好的早點師傅可以將面窩炸成“匡匡”—沒有中間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將中間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較大,供喜歡焦脆的人食用。至於說好不好吃就要看個人品味了。

  • 3 # 奶茶小阿姨

    我個人蠻喜歡吃,從小家裡兄弟姐妹多,沒有錢買零食吃,媽媽總是用她那雙巧手給我們做各種東西吃,我最喜歡的就是面窩,以前米漿是用磨子磨的,趁著這次疫情在家休息,我也嘗試著做了一次,還不錯,現在把方法告訴大家:

    大米500g、黃豆150g、蔥末薑末、芝麻。

    1.準備好大米,洗淨、浸泡6小時。

    2.準備好黃豆,洗淨,提前浸泡透,大米和黃豆倒入破壁機,加入適量(沒過食材)冷水,打成米漿。

    3.打好的米漿倒入容器中。

    4.準備好生薑、香蔥。洗淨、切細粒備用。

    5.把剛才準備的材料(4)倒入米漿中,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

    6.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面窩勺,燒熱,倒掉面窩勺中的熱油,撒入適量芝麻粒.淋入適量豆米漿.將面窩勺放入滾油中,大火炸制.面窩底部受熱後,開始脫離面窩勺.將面窩翻一面煎炸,並將鍋中炸好的面窩夾出瀝油,炸好的面窩趁熱最好吃。

    武漢人最喜歡的過早小吃之一,面窩+豆腐腦,豆漿+油條,想起來,口水流呀,好久沒在外面過早了呀。

    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我們一起去過早。

  • 4 # 你幫我取個名字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面窩是武漢特有的。

    創始於19世紀末。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他請鐵匠打製了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價廉物美的武漢特色早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敏感肌怎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