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鵝媽媽講閱讀
-
2 # 奶爸齊老師
閱讀理解不會做,一塌糊塗,蒙圈!
作文更別提,抓耳撓腮,憋不出來!
這些問題是好多小學生語文不好的原因。語文成績主要就是這兩項,年級越高,越凸顯出這兩項的重要性。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也算是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1、課外:古詩詞、成語故事、故事、童話、名著、作文書、閱讀理解等等。方法:大聲、反覆讀,每次讀兩遍。制定計劃,比如古詩,1天或2天學一首新古詩,但也要經常溫習學過的,溫故而知新嘛!重點說一下作文書和閱讀理解:選一本本年級的和一本高一個年級的作文書,大聲、反覆朗讀,每次兩遍,讀完做好記錄。第一遍千萬把字讀準!每本作文書讀10遍(10遍並不是一次讀完,拉長戰線,可以一個月把一本作文書讀完10遍),這個方法對寫作文效果很明顯。下面說說閱讀理解,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買一本閱讀理解專題訓練的書,網上有很多,比如《閱讀訓練80篇》,這種書千萬不要只把它看成一本練習題,它也是一本很好的課外書,一本作文書。不要說做完題了就沒事了,一定要把它當做作文書再去反覆朗讀。
2、看紀錄片和文化類節目:經常看紀錄片,紀錄片知識量很大,比百科全書更直觀,更有趣。一定要根據興趣選擇紀錄片。另外,文化類節目也很不錯,孩子興趣更濃,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成語天下等等。
3、聽有聲讀物。聽故事,聽小說等等。不同年級的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小學階段的孩子很愛聽故事,那就鼓勵支援孩子的興趣。手機上聽故事的APP有很多,我家孩子二年級,特別愛聽故事,有個閒置的手機,給他安裝了一個“學習強國”的APP,裡面有個關於少兒頻道,有好多兒童故事,成語故事,國學故事,民俗故事等等,講的都特別好,我家孩子特別愛聽,每天一有時間自己就開啟聽。發現對他的作文,語言表達特別有幫助。簡單點說,就是他腦子裡有貨了,裝進去的東西多了。這是一個知識儲備、積累的過程。大家可以試試。
4、看新聞。堅持每天晚上7點看央視新聞,開啟眼界,拓寬視野,提高孩子的站位和格局。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如果有時間,五六年級可以再看看“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節目,可以增強孩子看問題、辯是非的能力。(剛開始一定要家長陪同一起看,有不懂的可以適當解釋。)這些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並不是看一次,看一個月就有提高,但是孩子要是堅持三年、五年、九年,你家孩子肯定與眾不同!
6、堅持。不管做什麼事情,堅持最重要。要有毅力,有恆心。當然,說堅持,也沒那麼容易。這裡給大家一個小方法:做一個打卡記錄表,把每天或每週要完成的內容做一個表格,每天畫勾打卡,孩子會很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有興趣。從而,就會主動學習,小學階段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初中、高中打基礎,初、高中的學習全靠自主,自律。
小學六年是培養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的最佳時期,積累閱讀量,為以後的學習打基礎,千萬不要錯過!
-
3 # 語請文戰
語文學習方法談,
閱讀寫作巧關聯。
多看多記多理解,
耐心閱讀常多練。
作文抓住仿改創,
語文定能高分佔。
-
4 # 飛天茅臺迷
多讀書的基礎上訓練。看圖寫作,先說後寫,寫完再讀。如此訓練前構思,後修改。在多鼓勵地地情況下逐漸引導訓練。
-
5 # 閆老師教作文
作文不會寫,孩子家長都上火
三四年級是學作文的關鍵期。
三四年級的家長,這時一定要重視孩子的作文學習。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學作文的成型期 ,也是黃金期。
這麼說吧,小學的作文就像蓋房子,三四年級是成型期,大致框架已經形成,主要解決寫得出來的問題;五六年級是裝修時期,進入美化裝飾階段 ,主要是解決提高作文質量的問題。
有許多孩子的作文都是在三四年級的成型期耽誤的。由於家長的忽視,或老師的指導方法不當,造成許多孩子的作文寫不出來,害怕寫作文,甚至恐懼寫作文。
有一名家長看到別的孩子參加作文班學習,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可又聽人說,孩子長大一點就會寫了,以後再學吧!於是便放棄了。結果到了四年級,人家的孩子寫四五百字都很輕鬆;可她的孩子寫200字,都很費勁。孩子上火,家長也上火。
那麼,家長在三四年級時,如何才能抓好孩子的作文學習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多讀一些故事書、童話書,多給孩子講故事。
其次,要多寫看圖作文,以及續寫擴寫等。
再次,要讓孩子既會敘述事物,更要學會描寫事物。
三四年級的時候,孩子寫作文如果不打怵,寫三四百字很輕鬆,這就說明孩子作文沒什麼問題!如果孩子作文寫不出來,牴觸寫作文,害怕寫作文,那就說明孩子的作文是有問題的,就應採取措施。
家長如果沒時間、沒精力、沒能力,管不了孩子的作文學習,那就得去請別人幫忙!
總之,不要耽誤了孩子!教育的時機不可失呀!!
-
6 # 指尖教育帝國
三年級是語文學習最關鍵的時期,無論是作文還是閱讀都既是入門期,又是拔高期。需要老師和家長好好引導,同時也需要學生自己好好領悟作文技巧和閱讀解題思路。
三年級作文要想寫好,就要區別於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
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屬於片斷式寫作,僅對畫面內的某人、某事、某景、某物進行描述,而不過多考慮畫面以外的內容,也不注重作文集中表達的中心思考。
但是作文的要求,則要高很多,一來要有一個集中表達的中心,比如寫人要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或精神面貌,還要透過具體的事件來將此人的性格特點、精神面貌等具體形象的表現出來。而寫景的文章則需要按一定的順序表現景物的特點,表達作者要抒發的情感等。
因此,要想讓三年級寫好作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訓練:
一、根據作文題目,迅速寫好開頭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三年級學生的起步作文來說,同樣面臨第一個難關,那就是如何開頭。何況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都是片斷式描寫,缺少對作文開頭寫作技巧的訓練,所以,三年級作文第一要訓練的就是“開頭關”,達到根據作文題目,迅速寫好開頭的能力。
二、三年級要掌握的作文開頭的寫作技巧:作文開頭的寫作原則:1、要求點題、扣題。教三年級孩子寫作文,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作文題目”關乎作文的方向,關乎全文的中心,因此要寫想得不偏題,跑題,在開頭就會緊緊“點題、扣題”。
所謂“點題、扣題”即是進一步引申題目內容,利用開頭將文題和文章正文聯絡在一起的方法。
例如:寫人的作文,開頭要對所寫之人進行面貌或性格特點上的概括敘述,讓讀者對所寫之人有一個整體瞭解,同時又知道正文要寫人物哪些特點。
2、要求簡短、精美,最好開頭就可以奠定寫作的感情基調或引出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珠開頭最忌長篇大論,轉彎抹角,不能迅速入題;也忌諱語言粗俗、幼稚,既無文彩,也無情趣和思想。三、文章開頭的技巧有很多,常見的有“開門見山法”“修辭扮靚法”“懸念法”“情感告白法”,寫人的作文還有“外貌描寫法”“先聲奪人法”等學會了作文開頭,基本上就解決了下筆難的問題,而且好的開頭,可以引出下文,給正文無限發揮的空間。三年級學生在學寫作文時,要注意積累一些作文開頭的好詞好段,並且按寫人的、寫事的、寫景的、寫物的分類整理在本子上,多讀多背多加借鑑模仿。
四、作文訓練第二步在於:訓練學生的選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1、文章的選材,要有表現力,要善於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發掘真性情,利用生活中的小細節突出真情實感。
對小學生來說,要善於從自己最熟悉、最瞭解的親人、朋友、老師身上去觀察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人、事、物的觀察和抒寫角度越小巧,描寫越細緻,情感才會越真摯突出。
2、有了好的選材,要想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摯文章,則更離不開語言表達能力,要善於用描寫、抒情、修辭等手法將人、事、物寫得生動形象,細緻可感。其寫作方法技巧如下圖所示:
五、作文的結尾寫法技巧一篇文章的好壞,結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尾決定著文章的結構是否嚴謹,中心是否突出,所以好的結尾要求,一要收束有力,不要拖泥帶水,說一些和文章中心無關的內容。二要總結全文,將全文集中表達的內容做最後的總結明確,讓中心更加突出。三要意味深長,起到深化主題,引人思考的作用。
最常見的結尾方法,就是和開頭照應法,這種方法最好掌握,基本想好了開頭,結尾也就70%確定了。具體例子如下圖所示:其次,作文結尾的方法技巧還有“自然結束式”“總結點題式”“場景描繪式”等,具體解析和例子如下圖所示:五、訓練學生整體構思文章的能力。每篇文章要想寫得中心突出,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內容豐富,感情真摯,那麼就需要整體構文的能力,不能想一句寫一句,想一段寫一段,沒有整體感,也就是說,在寫文章之前就要想好自己要表現怎樣的寫作中心,要透過哪些東西來表現這一中心,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詳寫,哪些略寫,開頭結尾要怎麼寫才能突出點題、突出中心,中間段落要怎樣承接才能使結構嚴謹,中心突出等等,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構思好全文,打好腹稿或者列好提綱,再動筆寫,才能一氣呵成,寫出文氣貫通的好文章來。
因此全文構思的能力就要靠“列提綱”的方法來訓練。1、如何列作文提綱,方法如下圖所示:寫人記事作文的提綱舉例如下圖所示:綜上所述,三年級入門作文如果能從文章開頭、選材、材料的語言表達、結尾以及全文的結構安排等寫作技巧入手來進行作文訓練的話,相信學生一定可以寫出更多佳作來。
至於,三年級閱讀理解相比於一二年級也有很大難度的提高,除了從原文中篩選答案資訊,還涉及對文章重點字詞的理解、對比喻、誇張、反問等修辭的表達效果的理解、對文章過渡段、中心句的把握,對文章段落或中心的概括等等。
具體考點及解題方法如下圖所示:
例如,三年級期末考試閱讀理解題型分析:
總之,對三年級孩子來說,由於自身知識面和閱歷都比較有限,因此無論是寫作文還是做閱讀理解,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次就是多加練習,在練習把技巧運用進去,從而打通思路,提高作文和閱讀理解能力。
-
7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孩子進入三年級,很多會成績下滑,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於閱讀和作文。由此可見,閱讀和作文是多麼重要。
孩子閱讀不好,我們要教給她閱讀的方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1、堅持每天讓孩子帶著問題閱讀。
每天堅持讓孩子閱讀,在閱讀時要給他一定的題目,可以讓他結合課外書簡單地彙報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從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你記得了哪些好的詞語和句子?為什麼?
這些問題都是比較簡單的,我們還可讓孩子邊閱讀邊想象故事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什麼樣的情節猜測人物的命運。 要是孩子經常和家長交流。
2、教給孩子做閱讀題的方法。
三年級的閱讀還不算很難,我們在閱讀區教學的過程中,讓孩子掌握一些閱讀方法。 比如如何找中心句,去如何找過渡句,如何找比喻句,比喻句有什麼作用等?
而至於作文,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教孩子按順序觀察。
觀察的方法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讓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身邊的事物。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寫的時候才不至於東一句意西一句。
2、利用好教材,教給孩子一些寫作的方法。
教材是最好的範文。 老師在上新課時要運用好教材,教給一些事,寫出的技法,家長也可以回家鞏固,多陪孩子讀讀課文,消化老師當天講的知識。
指導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寫作方法,比如三段論的構段,首尾呼應,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形象,寫事情的時候要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引導孩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只所以能打動別人,是因為他有著真情實感。那麼我們要鼓勵孩子寫自己親歷的事情,寫真話,實話,不寫大話,假話和空話。特別要關注自己的心理活動和心情變化。
4、讓孩子有豐富的課餘生活。
孩子無話可說,是因為沒有經歷,所以我們要指導孩子將自己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比如學習打乒乓球,騎車,打籃,打羽毛球等等;週末時多帶孩子出去遊, 廣泛接觸大自然;還應該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參加勞動。 家長朋友要儘可能的在週末和晚上陪陪孩子。
5、多讀書,多記錄。
指導孩子多讀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引導他們邊閱讀邊記錄好的詞語和句子,還可以記錄自己的深切感受;在生活中也要鼓勵孩子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
6、督促孩子把字寫工整,寫漂亮。
也許有人認為孩子的作文閱讀與書寫沒有什麼關係。這個觀點完全錯了,其實孩子的閱讀,作文與書寫關係特別大。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將一篇兒高考作文用兩種不同的字來重現,一個書寫特別差勁,另外一篇文章寫的特別工程整、漂亮。同樣的內容,結果寫的工整的文章多得了整整五分。
由此可見,孩子寫一手好字是多麼重要。
作文和閱讀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才能厚積而薄發。
回覆列表
就類似於一個孩子花了好幾個小時,費很大的力氣,也沒能把自己變成投擲石子專家,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好的方法讓他們利用勤奮來做對他們來說更有意義的事情。
在我看來,這是老師和家長的過失和疏忽所致。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精力旺盛,如果旺盛的精力沒有引導到有益的事情上,那麼成年人應該為此自責,因為只要你去花一些力氣去引導孩子,孩子就會像小猴子一樣追隨去做,就像很多爸爸帶著孩子玩遊戲一樣。
孩子有了閱讀的興趣之後,首先,要給孩子一些容易的、有趣的而又適合他能力的書,比如《伊索寓言》,裡面的一些故事,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快樂,產生興趣,這些故事如果能留在他的記憶裡,在他以後的這個人生當中仍存在於那些勇敢的思想和重要的事情中,他也不會後悔。
《列那狐的故事》是另一本可以達到同樣目的的書。
其次,古詩詞和三字經、聲律啟蒙等古典書籍是孩子需要學習並熟記於心,但是熟記的方法並不是讓他們自己捧著書一遍又一遍地去讀,而應該由別人反覆地讀給他聽,變換不同的方式讀給他聽,直到孩子自己脫口而出。
最後,三年級了可以使用一些章節書來訓練和提高閱讀能力,比如《騎鵝旅行記》,但是如果按照章節的順序亂讀一氣,孩子幾乎收穫不到東西,而且會養成一種非常糟糕的閱讀方法:浮光掠影。
三年級閱讀理解考試命題方向:
1.抓住首句讀懂一段話。
2.抓住句尾讀懂一段話。
3.認識總分總結構。
4.認識先概括後具體結構。
5.認識因果段落。
6.認識順序段落。
7.從不同角度把握事物的特徵。
8.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9.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10.找準中心談感受、寫人物評價。
抓住以上閱讀技能,精讀每一本書,相信孩子的閱讀和寫作都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