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老二爺

    嶽鍾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 ,原籍涼州莊浪(今蘭州永登)。岳飛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名將。乾隆十九年(1754年),嶽鍾琪抱重病出徵鎮壓陳琨時,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諡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著作《姜園集》、《蛩吟集》等。嶽鍾琪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飛的嫡傳後裔,曾被皇上誥授光祿大夫三等公,並加少保、太子少保,諡襄勤。雍正皇帝胤稱他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帝弘曆稱他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棟樑之臣”。 那麼為什麼會有嶽鍾琪兵敗被捕一事呢?嶽鍾琪從武期間,可謂是戰績輝煌,先是平定了西藏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後來又跟隨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平定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的叛亂,是年羹堯的得力副手。年羹堯被賜死牢中後,嶽鍾琪則如日中天,手握大權。

    雍正皇帝7年(1729),嶽鍾琪被選為寧遠大元帥,身為西路主帥和北路主帥靖邊大元帥傅爾丹一塊兒,前往征伐盤踞新疆的準噶爾部頭領噶爾丹策零。但是因為進攻用兵不善,貽誤最合適的進攻機會,不斷敗兵。雍正皇帝對如何處置嶽鍾琪這件事情好像有一些無法取捨。實際上,這次敗兵,雍正皇帝也需要負一部分責任。雍正皇帝因為沉浸在前幾次勝利的喜悅之中,對這次的征伐便有一些過度輕敵,戰爭中也曾拒絕相信嶽鍾琪的奏報,做出了不正確的判斷。再者說,這次出戰的主要負責人是靖邊大元帥傅爾丹,而傅爾丹受到的處罰也僅僅只是下獄而非死刑。雍正皇帝若判了嶽鍾琪的死刑,那樣不可避免遭到大家的討論和異議。當時兵部合議,判決嶽鍾琪將軍死刑,奏請雍正批准,雍正皇帝想起來嶽鍾琪之前的功勞,權衡很久,在判決書上改了3個字,將“斬決”改為“斬監侯”,意思也就是緩期執行,就這樣,嶽鍾琪將軍一直被在大牢裡,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釋放出來。就這樣,嶽鍾琪過上了十多年的田園式生活,直到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發生叛亂,乾隆多次派兵都沒有剿滅,這時候,乾隆想起來嶽鍾琪將軍,62歲的嶽鍾琪再次披掛上陣,一舉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後來又多次立功,得到乾隆的褒獎。雍正保住了一代名將嶽鍾琪的性命,讓寶刀未老的嶽鍾琪在乾隆時期,再次建功立業,雍正沒有殺掉嶽鍾琪的目的也在於此,他懲罰嶽鍾琪,讓兒子乾隆做好人,這樣就給兒子留下了人才。

    嶽鍾琪雖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雍正還是罰了七十萬兩白銀。不久後雍正去世,乾隆登基。十全老人要顯示自己寬厚待人,千古仁君的形象,就把嶽鍾琪給釋放了。關於嶽鍾琪的倒臺,個人認為,敗仗應該只是一部分原因。因為他畢竟是漢人,而且是清朝漢人中唯一一個被任命為大將軍的武將(嶽鍾琪不是漢八旗),這是很遭人嫉妒的。雍正原本還算信任他,但是曾靜一事又讓雍正起了疑心。在殺與不殺之間還是選擇了不殺,一是雍正認為嶽鍾琪還罪不及死,二是雍正確實想給乾隆留點人。自己唱黑臉,讓兒子唱白臉。

  • 2 # 雍親王府

    岳飛,千百年來一直被奉為“民族英雄”,尤其是他“精忠報國”的精神與氣節,更是被推崇至今,為後世所歌頌。

    可連岳飛也不會想到的是,他一生都在抗擊著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政權,更是立誓“直抵黃龍府”,渴望將女真人驅逐出中原故土,而他的後世子孫中,卻有人恰恰是用盡一生在拱衛由女真人後裔建立的大清王朝,這不可不謂之是歷史的一種“巧合”。

    這位岳飛的後人,便是其二十一子孫,清朝時期的名將嶽鍾琪。

    嶽鍾琪橫跨康雍乾三朝,立下戰功無數,為這一時期大清王朝的統一與邊疆安定做出了極為巨大的貢獻,而他本人也得到了極大的封賞與褒獎,甚至可以說是做到了清朝時期“漢人武將的第一人”。

    然而,雖然嶽鍾琪對於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從未有叛逆之心,可依舊難逃雍正皇帝的懲治,甚至還險些因此喪命。而更為可悲的是,嶽鍾琪的罪名也幾乎同他的先人岳飛一樣,都是“莫須有”,或者說,他們都是倒在了帝王的猜忌與懼怕之中。

    “曾靜逆案”,成為了嶽鍾琪人生盛極而衰的重要轉折點。

    早在康熙朝時期,嶽鍾琪就已經是功勳卓著、名聲顯赫。

    嶽鍾琪是個標準的“將二代”,他的父親嶽升龍是康熙朝前中期的名將,曾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及之後的“征討噶爾丹”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後被晉封為四川提督,同時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與欣賞,而這無疑也給了嶽鍾琪提供了極高的人生起點。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發動叛亂,佔領拉薩進而控制了整個西藏地區,引得舉朝震動。於是康熙將自己的十四子胤禎(雍正登基後為避諱,將其改名為“允禵”,顧一般也稱其為“胤禵”)封為“大將軍王”,統領十數萬大軍前往平叛。

    時任四川永寧協副將的嶽鍾琪在平叛過程中變現極為勇猛,接連攻克叛軍主力。隨後更是作為先鋒,率先攻進拉薩,並且平定了城中動亂,就此立下不世之功,嶽鍾琪也憑藉此功勳晉封為左都督,升任四川提督。

    然而,伴隨著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盤踞在青海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趁著西北大軍將帥更替之際,在雍正元年(1723年)發動叛亂,於是雍正派遣自己的“藩邸故人”同時也是自己“大舅哥”的年羹堯統兵西北,並將其封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

    而這個時候的嶽鍾琪,已經成為了年羹堯的副將與重要幫手,他積極配合年羹堯的行動,屢立戰功,特別是他率部全力追擊羅卜藏丹津的叛軍殘部,並將其打得全軍覆沒,俘獲羅卜藏丹津的家人,而羅卜藏丹津本人靠著化妝成一婦人才勉強逃脫。

    於是,嶽鍾琪也再次憑藉卓越的功勳,被雍正封為奮威將軍,同時晉封為三等威信公,授太子太保銜,並且擔任甘肅巡撫,轄管甘肅、青海兩地軍務政要。

    到了雍正三年(1726年)的時候,雍正與年羹堯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賜以年羹堯自盡,嶽鍾琪正式接替年羹堯成為了川陝總督,並且節制西北地區軍政民務。

    此時的嶽鍾琪可以說是來到了其人生中的巔峰,其在西北給年羹堯做了多年的“二把手”之後,也終於被扶正了,可殊不知,“麻煩”也隨即不找自來。

    雍正六年(1728年),“曾靜逆案”爆發,嶽鍾琪可謂是“無故躺槍”。

    當時,湖南教書先生曾靜派自己的學生前往嶽鍾琪的大帳鼓吹“反清復明”,並勸諫他“重拾”岳飛後人的身份,率領大軍起兵造反,重新恢復漢人江山。

    這樣的言論讓嶽鍾琪大驚失色,同時他也主動選擇了“自證清白”,將此事報告給了雍正。

    於是,曾靜被雍正抓捕並且押送到了北京進行審訊。而根據曾靜的交代,他是受到了呂留良的“反清復明”思想的影響,進而進言嶽鍾琪勸其謀反,整個事件也被證實確實與嶽鍾琪無關。

    在將一切調查清楚後,雍正下令將曾靜“悖逆思想”的根源呂留良扒墳掘墓、挫骨揚灰,並對其全家進行了流放,同時撰寫《大義覺迷錄》澄清事實,並且讓曾靜去給自己歌功頌德。

    至於嶽鍾琪,雍正當時並沒有對其進行任何的處置,甚至可以說是“一言不發”,可朝堂上已經逐漸出現了對嶽鍾琪極為不利的輿論聲音,雍正對於嶽鍾琪本人的態度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終於,到了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對嶽鍾琪的“清算”開始了。

    “斬立決”改為“斬監候”,嶽鍾琪算是“逃過一劫”,從而“撿回”了性命。

    雍正十年(1732年),策妄阿拉布坦的繼任者噶爾丹策零率部偷襲哈密,造成了清軍的部隊傷亡,同時還燒燬了大批軍需糧草。哈密的守軍隨後展開了反擊,最終打退了噶爾丹策零的進攻,不過並沒有對其進行追擊,最終讓其逃之夭夭。

    雍正在得知此事後世極為震怒,不僅下令將涉事的將領處死,同時嚴厲斥責了嶽鍾琪。

    “攻敵不速,用人不當”

    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此“小敗”,在加上是敵人的偷襲,追擊時又遇到山谷之地擔心有地方埋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要追究責任,僅處置參與和涉事的將領便可。然而雍正卻以此“大做文章”,極力呵斥嶽鍾琪,其中的含義是可想而知的。況且這也是雍正處置官員們的一貫做法,他這樣做就是要表明態度,引導百官進行參劾,之前對於年羹堯、隆科多等皆是如此,可謂是“屢試不爽”。

    於是乎,早已“心知肚明”的朝堂官員們,隨即對嶽鍾琪進行了瘋狂的彈劾,他們之中牽頭的便是日後被雍正賜以“配享太廟”殊榮的鄂爾泰。

    就這樣,嶽鍾琪被罷職議罪,並且還被判以“斬立決”,後來雍正念其功勳以及“岳飛後人”的身份,改為“斬監侯”,進而將其投入大牢,直到雍正去世才被乾隆皇帝赦免放出。

    實際上,對於雍正皇帝而言,如此嚴厲的處置嶽鍾琪也是一種必然。

    一方面,嶽鍾琪終不是年羹堯,他是一介“不在旗籍的漢人”,並且與雍正之間也缺少真正的牽絆。

    清朝時期,並不是沒有漢將受到重用的先例,關外時期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到後來入關之後的吳三桂、佟圖賴、佟養甲、巴顏以及施琅等人,他們都曾經手握重兵,統兵在外征戰,可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漢軍旗人,包括年羹堯,其家族也是隸屬於漢軍鑲白旗。

    而嶽鍾琪,只是“普通”的漢人,並不是“漢軍旗人”,可他又掌握著當時整個大清王朝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在當時人的觀念中就是一種“逆襲”般的存在,因而對其的猜忌和防備也是可想而知的。

    與此同時,嶽鍾琪還有一點是無法與年羹堯相匹敵的,那就是年羹堯不僅是雍正的“藩邸故人”,他的妹妹還是雍正最為寵愛的敦肅皇貴妃年氏,這二人之間既有主僕關係也有親緣關係。反觀嶽鍾琪,也缺少了這樣一份親緣的牽絆,況且,嶽鍾琪最早是由康熙皇帝發現並被提拔的,雍正和他之前也就沒有了“知遇之恩”,剩下的只有“利用”和“利益”關係,也自然會疏遠許多。

    所以,嶽鍾琪不會像年羹堯那樣,被給予極大的信任,當其權勢和地位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得到了也必然會是猜忌和打壓。

    另一方面,雍正也擔心“曾靜逆案”,也絕非只是“個案”。

    前文中也說到了,曾靜之所以選擇嶽鍾琪,既是因為嶽鍾琪手中握有重兵,同時也是看中了他岳飛後人的身份,希望就此喚醒他的“民族意識”。既然曾靜可以如此,那麼其他有“反清復明”想法的人也會步曾靜的後塵,畢竟,選擇策反嶽鍾琪,無疑是這些人實現其目標的最佳選擇,甚至可以說是唯一路徑。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剝奪了嶽鍾琪的兵權,並將其拿下治罪,無疑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選擇,對於嶽鍾琪的謀反也只能抱有“莫須有”的態度來看待了。

    當然,雍正將嶽鍾琪由“斬立決”改判為“斬監候”,並不是因為念及他的“民族英雄”岳飛後人的原因,而是同樣有著他自己的考量。

    首先,嶽鍾琪並不像年羹堯那樣飛揚跋扈、居功自傲、結黨營私、貪婪奢靡,相反,嶽鍾琪本人是非常的謙遜低調、謹慎嚴明,並且做人做事也非常的得體,在加上他並沒有實質性的“悖逆”行徑,所以雍正對嶽鍾琪處置過於嚴厲和決絕,難免會遭到世人的非議。

    其次,此前在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亂以及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的過程中,嶽鍾琪屢立戰功,從而維繫了王朝的統一與邊疆安定,算是有大功之人,特別是嶽鍾琪在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中可謂居功至偉,幫助雍正徹底穩固住了皇位,這樣的功勳也不得不讓雍正為之感念。

    再次,當時傳統八旗子弟已經腐化墮落,戰鬥力全然不如從前,因而打仗更多的還是要靠漢族將領以及綠營兵士,所以在處理嶽鍾琪的時候,也需要照顧這些人的感受,從而對其儘可能的進行安撫。

    也正是因為如此,嶽鍾琪算是“撿回”了一條性命,得以在獄中活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登基。

    乾隆二年(1737年),嶽鍾琪得到了“平反”,從而回到成都養老。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金川叛亂”爆發,面對複雜的地形與民族矛盾,乾隆皇帝決定重新啟用已經闊別軍旅長達十年之久的嶽鍾琪,並將重新提拔為四川提督,命其隨同大學士傅恆出征金川,希望利用嶽鍾琪對四川地區的熟悉與瞭解,能夠扭轉戰局。

    而嶽鍾琪也不負眾望,隨即迅速平定了“大金川叛亂”,並在此後繼續坐鎮西南,為維繫這一地區的安穩做出了積極貢獻。

    乾隆十九年(1754年),嶽鍾琪病逝,享年六十八歲,乾隆皇帝賜其諡號為“襄勤”,也算是對其一生戰果與貢獻的高度讚揚。

    嶽鍾琪能夠在其人生的暮年時候得以“平反昭雪”,並且重新披掛上陣,發揮“餘熱”,不免讓人感到一絲欣慰。

    然而,嶽鍾琪謙遜低調、為官沉穩,並且是功勳卓著,他的人生命運本不該如此。可就是因為其“不在旗籍的漢人”身份,以及擔心被一些想要“反清復明”的人進行勸諫和策反,就遭到了猜忌和打壓,進而雍正朝時期迅速從巔峰跌落谷底,甚至還險些因此喪命,這也不得不讓人感慨嶽鍾琪的“時運不濟”與“命途多舛”,同時對於其人生境遇,也只能抱有深深的同情和遺憾了

  • 3 # 這個歷史很正

    清朝名將嶽忠琪,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後世子孫,是清朝少有的漢人掌兵之人,後來因為在於準噶爾的戰爭中失利而被召回京城,被奪職下獄,判斬立決,後改為斬監候。

    那麼話說誰來,為什麼雍正後來要把對嶽忠琪的斬立決改為斬監候呢?

    答案是:雍正要給自己的兒子乾隆留點人才,要不然如果老皇帝死後,新皇帝即位,然後西北的準噶爾率軍攻打清朝,然後乾隆無人可用,或者說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將,這對於新皇帝的威嚴而清朝的統治都是大大的不利。

    畢竟當時的漢人還並沒有完全接受滿人的統治,以及西北的準噶爾依舊強勢。

    嶽忠琪被奪職的背景是於準噶爾戰爭失利,然後當時的清朝於準噶爾都有和解的意思,於是在雙方議和以後,自然不需要嶽忠琪這位手握重兵的漢人將軍存在,所以就把他關押。

    但是不殺嶽忠琪則是因為,雖然雙方議和,但是這並不是保證雙方沒有戰爭的長久之計,而且一旦隨著雍正皇帝的死亡,新即位的皇帝乾隆,身邊沒有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是很難再次抵禦準噶爾的,這對於皇權的威信是一次嚴重挑釁。

    所以雍正在死前給乾隆留下一名嶽忠琪就是說,有用之時再用,無用自然可以殺掉了。

    而後來乾隆赦免嶽忠琪自然就是雍正和乾隆兩父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等到赦免以後,嶽忠琪自然也是要對新皇帝感恩戴德的。

  • 4 # 秋媚讀史

    權力的遊戲導演榮辱興亡,朝廷的背後各種力量博弈,嶽鍾琪的宦海浮沉寫滿了帝王的無情與名利場的“戲劇性”。他是岳飛的第21世嫡孫,可謂名將后羿,但在清朝卻是一個尷尬的身份“標籤”。

    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傳說,幾百年來家喻戶曉,那首“滿江紅”更是紅遍大江南北,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但岳飛所抗之金,實際上是滿人的先祖。因此,在清朝,岳飛后羿的標籤,不僅不是榮耀,反倒成了“麻煩”。基於這個原因,一些反清復明的人士多次希望拉攏嶽鍾琪,促成其謀反。

    嶽鍾琪自幼熟讀兵書,在武將世家長大,經年羹堯提攜,康熙六十年因平定西藏,升任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羅卜藏丹津依靠強大的實力,在西北發動叛亂。顯然,這是利用雍正剛剛繼位,無暇顧及周邊的時機。在他的煽動下,叛軍人數一度達到二十萬。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在禮貌性地勸說後,雍正調集軍隊,與羅卜藏丹津在西北兵車相會。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負責平叛,嶽鍾琪被任命為提督,聽候年羹堯差遣。

    嶽鍾琪帶領六千兵馬,從松潘一路北上,於雍正元年底到達西寧。與此同時,年羹堯指揮另一路兵馬,迅速收復西寧外圍。兩軍會師後,在郭隆寺重創敵軍。叛軍西逃後,嶽鍾琪帶領三路精兵,出其不意地直搗叛軍大本營。因平定青海有功,嶽鍾琪加封三等公爵。

    雍正三年,年羹堯被解職,嶽鍾琪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手握三省軍政大權。此職位,一直都是滿缺,由旗人擔任,嶽鍾琪以漢人擔任,很遭人嫉妒。提拔他的又是年羹堯,他接替的人也是年羹堯。因此,各種流言蜚語以及彈劾奏摺都指向他。雍正曾透露:“數年以來,讒鍾琪者不止謗書一篋”,其中不少都是以“岳飛后羿”做文章。

    雍正這人,疑心很重,剛開始可能還比較信任嶽鍾琪,但壞話聽多了,再加上嶽鍾琪手握十幾萬兵馬,有謀反的實力,雍正難免會受到動搖。因此,他派圖裡琛前往西北,專門監視嶽鍾琪。

    雍正六年,湖南有個叫曾靜的小文人,因多次科舉不中,心懷不滿,產生反滿思想。他聽說岳鍾琪英明神武,又是岳飛的後人,便自以為是地想“搭訕”。經過一番秘密籌劃,曾靜派自己的弟子前往長安,勸其謀反。

    嶽鍾琪親眼目睹年羹堯的下場,再加上各種流言的困擾,對謀反之事想都不敢想。有人上門策反,嶽鍾琪怒火中燒,小心翼翼地給雍正說明實情,並多次表達自己的忠心。在這波操作之後,嶽鍾琪僥倖躲過一劫。

    但是,躲過了初一,終究沒有躲過十五。很快,西北戰場風雲突變。嶽鍾琪曾經專門上奏摺陳述對準噶爾的“十勝情形”,引起雍正的讚賞,還因此全權負責西路軍。可戰事的進展並不順利,雍正對嶽鍾琪的信任也逐漸消失,原來的“十勝”被批駁成“無一可採”。

    策零的假和談,經嶽鍾琪上報,被證明是一個假情報。清軍因此付出慘重代價,雍正也對嶽鍾琪徹底失去信任。政敵的各種彈劾從未停止,戰敗的責任需要有人承擔。鄂爾泰、張廣泗等人在此時對嶽鍾琪落井下石,很快就將其扳倒。

    入獄後的嶽鍾琪,被囚禁於兵部牢房,朝廷對他的審查,持續了兩年,審判結果為“斬決”。雍正拿到判決書,將其改為“斬監侯”,並罰款七十萬兩白銀,實際上是免其一死,之所以饒嶽鍾琪一命:

    一、念及平定青海之功。之前已經殺過不少功臣,包括大將軍,再殺恐有傷聖德。

    二、嶽鍾琪平時就比較本分,在處理滿漢關係時尤為謹慎,沒有觸碰到雍正的敏感神經。處理“曾靜案”時,嶽鍾琪也是有功之人。

    三、西北的慘敗,嶽鍾琪有責任,但明眼人都知道,主要責任在於雍正。

    秋媚說:嶽鍾琪是清朝的傳奇,年輕時意氣風發,中年身陷囹圄,晚年再展雄風。他與岳飛一樣,遭遇過“莫須有”,幸運的是,他東山再起。乾隆點評他“三朝武臣巨擘”,絲毫不為過。

  • 5 # 香姐逛歷史

    提起嶽鍾琪這個名字,多數人或許都會感到陌生。但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將岳飛嶽鵬舉,相必大家就並不陌生了吧。嶽鍾琪就是岳飛的二十一世孫,嶽鍾琪生於四川,他的父親嶽龍升是四川提督、議政大臣,因此嶽鍾琪乃是出身名門之後,官宦之家。嶽鍾琪自幼博覽群書,學業有成,而且讀書之餘喜歡研究軍事兵法,見解獨到,令人歎服。

    康熙四十八年(1709),嶽鍾琪做了候補知府,兩年後的康熙五十年(1711),嶽鍾琪被授予遊擊的武職,自此棄文從武,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活。嶽鍾琪曾帶兵深入西藏驅逐準噶爾,升為四川提督,接任川陝總督,後來準噶爾再次東侵,嶽鍾琪授寧遠大將軍前往征討,但這次征討失敗,兵部決定判他死刑。

    那麼為什麼會有嶽鍾琪兵敗被捕一事呢?

    清朝名將嶽鍾琪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飛的嫡傳後裔,曾被皇上誥授光祿大夫三等公,並加少保、太子少保,諡襄勤。雍正皇帝胤稱他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帝弘曆稱他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棟樑之臣”。

    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後,其子噶爾丹策零繼承汗位,他又在沙皇統治者的支援下策劃叛亂。嶽鍾琪授封為寧遠大將軍,與靖遠大將軍博爾丹分別率領西路北路兩支大軍出師征討。在這次戰鬥中,嶽鍾琪深謀遠慮,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邊疆的策略,再次受到雍正的表彰。 然而,博爾丹魯莽輕敵,在他所率領的北路大軍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嶽鍾琪又兵分四路,追擊噶爾丹策零,並收復了烏魯木齊。

    就是在這次戰爭之後,嶽鍾琪這位有大功於國的名將,遭人誣陷,揹負“誤國負恩”的罪名蒙冤下獄,直到乾隆即位後,嶽鍾琪才獲釋,但仍削職為民。嶽鍾琪出獄後回到成都,在百花潭邊結茅廬而居,並以種菜為生,過著平凡而寧靜的生活。

    雍正為何沒有殺他?

    雍正之所以會留嶽鍾琪一命,主要是因為他立下了許多戰功,只需要解除他的權力就可以,沒必要殺了他,而且雍正還需要利用嶽鍾琪來制約其他的將領,這樣才能保持軍隊權力的相對平衡。

    一、嶽鍾琪在戰場發揮巨大作用,雍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嶽鍾琪在被抓起來之前,幾乎一直在打勝仗,而且他在戰場上的作用比年羹堯還大。就算是最後一場戰役,其實也不是他打敗的,而是他的手下不聽命令,導致了判斷失誤,從而貽誤了戰機。雖然嶽鍾琪也負有大部分責任,但這並不表明嶽鍾琪不會打仗。而且當時的邊關並不平靜,雍正雖然提防嶽鍾琪,但更需要他這樣能打勝仗的人。因此留下嶽鍾琪的命,在將來的時候說不定還能派上用場。

    二、只要嶽鍾琪手中沒有兵權,一切就都不是事

    嶽鍾琪雖然是個危險分子,讓雍正心裡惴惴不安,但是這個人本質上並無反叛之心。當他掌控著權力的時候,別人也許會攛掇他造反,但如果把他手中的權力拿下來,就沒有人會蠱惑他了。所以雍正只要撤了嶽鍾琪的職,再給他一份閒差當著,這樣就足以懲罰他了。

    三、雍正需要保持將領之間權力的平衡,便於自己管理

    雖說雍正把嶽鍾琪拿下來,把兵權交給其他的將領管理,但也產生了許多問題。首先這些將領沒有嶽鍾琪那種強悍的戰鬥力;另外雍正不希望看到其他將領擁兵自重,他需要的是保持權力的平衡。所以雍正必須留下嶽鍾琪的性命,以便將來找個合適的機會再把他重新提拔起來,利用他來牽制其他將領的勢力。

    四、嶽鍾琪曾經立下不少戰功,殺了他會寒了人心。

    嶽鍾琪早年的時候領兵打仗,立下了不少功勞,例如平叛拉薩之亂,萬里西征,出兵青海,平定叛軍,連連報捷。這樣的一位大臣可是軍功赫赫,如果因為他犯了一次錯就殺了他,那麼就會寒了那些在外領兵打仗的將領以及士兵們的心。況且嶽鍾琪此次範的錯也並非滔天大罪,或許只是一時的戰略失誤,所以才會導致敵人逃脫,而且嶽鍾琪一生忠心耿耿,並無二心,所以雍正帝不忍心殺他。

    乾隆十三年,西藏、新疆等地叛亂再起之時,乾隆皇帝只好重新起用嶽鍾琪,並授予他四川提督之職,率軍進剿,嶽鍾琪平定了全川土司莎羅奔等人的叛亂。戰爭勝利後,嶽鍾琪終因軍功卓著,加封為太子少保,並賞還三等公封號,封威信公。

  • 6 # 澳古說歷史

    嶽鍾琪被捕,絕不是因他兵敗,而是因他漢人的身份。

    說到嶽鍾琪的結局,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

    話說,因康熙操之過急,魯莽的實施削藩之策,促使三藩禍起。彼時,因長期安逸的生活,致使清朝賴以生存的八旗兵是戰鬥力銳減,遇到吳三桂軍那是一敗再敗。為了拯救大清江山,康熙迫不得已只能是啟用漢人將領和綠營軍隊。於是乎,一位叫周培公的漢人將領異軍突起,他先是率領一群由包衣、奴僕組成的雜兵擊潰了察哈爾的精銳騎兵。之後,又統帥彼時清廷幾乎所有的精銳擊敗了三藩大軍,挽救了大清江山。

    但是,擁有如此卓越功績的周培公,三藩被平定後,他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厚賞,不但沒有得到顯赫的爵位,連一個稍微重要的官職都沒得到,反而是被康熙找了一個理由貶到了苦寒之地盛京。

    很多人,或許想不明白,為何擁有一個如此大功,幾乎是挽救了清朝的大功臣,他會淪落到被貶的地步呢?是康熙昏庸?是清廷黑暗?

    其實都不是,周培公之所以會被貶往盛京,在晚年康熙巡視盛京,去看望病入膏肓的周培公時,給出了答案。

    在看到周培公第一眼,康熙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只可惜你是個漢人”。是的,你是個漢人,這就是周培公會被貶往盛京的真正原因!此時,統治清朝的上層階級始終是滿洲八旗,雖說順治入關後,順治、康熙二帝一直都在講“滿漢一家親”,但是這也只是說說罷了,只是為了穩定漢人的人心而已。

    清朝上層統治者一直都在提防著漢人,彼時滿族人口不過百萬,而漢族人口卻早已過億,如此懸殊的差距,試問清朝統治者怎能不心慌?他們是深深懼怕漢人勢力會再次崛起,繼而從而奪走滿人天下。而後,再加上一場由漢人主導的“三藩之亂”這麼一次差點讓清朝亡國的動亂,滿人就更是對漢人忌憚不已,防範更甚從前。

    由此,即使此時周培公是拯救大清的不世功臣,漢人的身份就註定他在平定三藩之後,不會再被重用。最初,因清廷無人可用,三藩之亂又迫在眉睫,所以他們只能是重用周培公,讓他帶領清朝幾乎所有的精銳前往平叛。但是,隨著三藩之亂被平定,清廷不再需要周培公時,也就意味著周培公即將被奪權,被貶黜。

    事實上,最後也的確如此。此時的周培公可是手握二十多萬雄兵,且多數為綠營,而非八旗,執掌著清廷幾乎所有的精銳,清廷對他可謂是忌憚不已。正如康熙對周培公所說:“滿朝上下,蜚聲不斷,都擔心你會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滿朝滿臣對周培公都有了恐懼之心,深怕他會成為第二個吳三桂,再次起兵反抗他們的統治。由此,就在清廷快平定三藩之亂時,周培公被一紙詔書火速調回京師,那二十餘萬雄兵被就地交由圖海掌控。

    彼時,當週培公回京後,明珠、索額圖等滿臣對他是仍然不放心,欲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將他直接誅殺。當然,康熙在《康熙王朝》中好歹是一位千古聖君,他豈能背上誅殺功臣的惡名呢?且康熙對周培公也是尤為欣賞的,希望繼續讓他為清廷效力,去替他平定臺灣。

    但是,滿臣想要殺周培公的決心實在太大,正如康熙接下來對周培公所說:“滿朝文武和八旗將士的團結,比你周培公來,在朕的眼裡要重要的多,所以不得不犧牲你”,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康熙雖頂住壓力沒有殺掉周培公,但是再重用他,這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作為一國之君,康熙要考慮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雖他欣賞周培公,也想要繼續重用周培公,但是為了大清,為了祖宗基業,他還是下定決心將周培公貶往盛京,藉此確保清朝八旗上下內部的團結與穩定。

    聽完這個故事,其實我們就能明白,為何嶽鍾琪會被捕,又為何雍正不殺他。

    嶽鍾琪所面臨的情況,完全就是周培公的翻版。

    彼時,因年羹堯被撤職的關係,雍正一朝突然就陷入無滿人將領可用的境地,但是此時平定青海之亂迫在眉睫,於是乎,身為漢人,但特別能打戰的嶽鍾琪,臨危受命,率領川陝甘三省兵士前往平定青海之亂。

    彼時,雍正一朝的戰事主要是集中在青海、西藏、甘肅一帶,因此清朝的精銳部隊幾乎都集中在川陝甘三地,而嶽鍾琪執掌川陝甘三省兵士,也就意味著他已經掌控了清朝幾乎所有的精銳,對清朝形成了極強的威脅。

    隨著雍正將兵權交與嶽鍾琪,八旗上下的重臣對他那是極其忌憚。之後,又發生“曾靜謀逆案”,有漢人意欲拉攏同為漢人的嶽鍾琪一起造反,反抗清朝。隨著此事的發生,算是徹底點燃了朝中八旗重臣的誅殺之心。這些八旗重臣,為了不讓三藩之亂事件的再起,秉持著寧殺過,不放過的“精神”,是絲毫不顧及嶽鍾琪為他們滿人江山所作出的貢獻,就一意孤行的想著將他弄死。

    雍正十年(1732年),噶爾丹策零七千人馬偷襲哈密,嶽鍾琪本是做出十分周密,且萬無一失的計劃的。但是,因在執行的過程中,被派往斷敵退路的石雲倬晚到一日,致使叛軍劫持大量物資安然撤退。

    本來,此戰的失利,跟嶽鍾琪的是沒有多少關係,乃是石雲倬不遵將領,致使斷敵計劃失敗。要論罪,嶽鍾琪頂多就是用人不當,按照以往的作法,對於這種執掌重兵的將領,清帝往往就是簡單的下一道詔書訓誡一番而已,不會有其他的舉動。但是,誰叫此時滿族重臣一心想將他弄死呢!此戰過後,內閣大學士鄂爾泰等滿族重臣是藉機彈劾嶽鍾琪,希望嚴懲他。

    而此時雍正對嶽鍾琪也有一絲的忌憚,於是他也就順勢而為,先是削去他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而後又下旨剝奪他寧遠大將軍印,將其召回京中,然後“交兵部拘禁候議”,將其直接下獄刑部大牢。

    不過,嶽鍾琪這般下場,並沒有讓滿臣打消要殺他的心。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在滿臣的操縱下,兵部判決嶽鍾琪“斬決”,欲將他直接斬立決。但是,因雍正對嶽鍾琪還是有些在意的,他不忍這位軍事大才就因“滿漢之爭”就枉送性命,於是左右權衡下,就以嶽鍾琪當年進西藏、平青海有功為由,將“斬決”為“斬監侯”(等同死刑,緩期執行),留住了嶽鍾琪的性命。

    只能說,嶽鍾琪會落了個如此下場,只因他不是滿人。

  • 7 # 半島光度

    《雍正王朝》中有一位出身武將世家,非常有能力的名將,是經過三朝一直都在打仗的人,曾經屢立功勳,成為大清政權不可多得的中堅力量。說起岳飛大家應該很熟悉,對,他就是岳飛後人二十一世孫,嶽鍾琪!

    嶽鍾琪在一次討伐準噶爾時,因指揮不利吃了一場敗仗。雖然沙場上勝敗乃是兵家常事,為何雍正要如此大發雷霆,呵斥嶽鍾琪的無能:“功敵不速,用人不當”。怒不可遏的把他抓起來要殺頭?而最後沒有殺他呢?

    嶽鍾琪年輕時已經對軍事獨到見解,因此開啟傳奇的一生

    嶽鍾琪是岳飛後人,是岳飛三子嶽霖系後裔。在清帶三朝有能力的名將。嶽鍾琪自幼受父親的影響,熟讀經史,博覽群書,在讀書之餘經常研究軍師兵法,見解獨到,也算是文武雙全了,是少有的文武人才。

    嶽鍾琪年輕時就有報效國家的決心了,所以跟隨父親征伐,那時他只是個文官還不是武將。當時邊地頻繁發生戰亂,準噶爾汗國屢屢騷擾邊民,為了平息叛亂,嶽鍾琪由文轉武,畢竟從小就喜歡研究軍事兵,所以他就稱了四川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他就踏上戎馬生涯的行程,開啟傳奇的一生。

    康熙五十八年,在準噶爾汗國製造戰爭爆發機會,嶽鍾琪出奇兵,平定西藏,名聲也就此大振,靠著不斷積累戰功,逐漸踏上高位。

    而且在四川反清叛亂,以番功番,以步代騎,巧用軍術:速戰速決,連勝幾年戰功,在指揮作戰這方面,他的能力是不用懷疑的。嶽鍾琪屢立戰功,所以得到康熙賞識和重用。

    雍正登基後,依然重用嶽鍾琪,為何又對他心存忌憚?

    準噶爾殘軍撤離西藏,取得了勝利。都是嶽鍾琪出奇兵的功績,手握川陝兵權,受到新繼任的雍正十分青睞。

    年羹堯因為太張揚、自傲被雍正一貶再貶,嶽鍾琪接他的職務。所以嶽鍾琪此時的嶽鍾琪聲望和地位達到鼎峰了。

    如果他是一個滿人,將來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偏偏不是一個普通漢人,而是岳飛的後代,想想以雍正的個性他能讓你一直風生水起嗎?顯然不會,接下來發生的事,也是為嶽鍾琪在雍正皇帝那裡“失寵”埋下了伏筆。

    雍正五年時,就有這麼一位穿破爛的衣服男子,赤腳著狂奔在大街,一邊高喊:“嶽鍾琪要率軍造反了!”雖然這名男子已經抓捕審訊知道是個瘋子,但嶽鍾琪也不能坐以待斃不管,急忙寫奏洗刷冤屈,跟雍正澄清這件事。

    雖然雍正表面上說是相信了嶽鍾琪,但其實心裡開始提防他了。自古以來,哪個皇帝都多疑,在皇帝看來,他誰都不信,只相信自己。

    雍正六年,嶽鍾琪又被一個秀才給坑了,秀才曾靜,派人致信嶽鍾琪,書信中盡是責罵雍正的,勸他以復仇為目的,雖然嶽鍾琪已經抓捕二人,引發呂良案。當時雍正雖然說,我還是信任你嶽鍾琪的,而且沒有再追究這事,還褒獎嶽鍾琪的忠心,表示對嶽鍾琪是有很高信任度的。

    話說,如果嶽鍾琪真有這造反之心,以嶽鍾琪的能力和實力,要是發起反心不說能顛覆清朝,至少足以讓雍正後怕,這是雍正最清楚的。其實雍正不追究,也是他的權宜之計。

    雍正知道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孰輕孰重他還是會拿捏的。因為當時的清軍已經在集結大軍即將征伐準噶爾,嶽鍾琪就是這次統帥之一。不過,從這件事來看,多疑的雍正多少都會對嶽鍾琪心存忌憚。

    西北大敗後,雍正為什麼沒有殺死嶽鍾琪?

    嶽鍾琪統領川陝甘漢兵組成西路大軍,到達準噶爾部遊牧伊犁時,到不料對方太狡猾,導致他們出征不是很順利,戰爭還沒開始就遭到噶爾丹偷襲,損失慘重。北路大軍傅爾丹被假情報誤導,中了圈套,戰後幾乎全軍覆沒。

    西北大敗後,雍正怒不可遏,先追究嶽鍾琪用人不當,同時也對嶽鍾琪的能力產生質疑,把嶽鍾琪的幾名心腹大將殺了。革去嶽鍾琪的所有職務,然後命令他離開,回京等待發落。

    所以,在嶽鍾琪的戰績達不到雍正心中預期時,嶽鍾琪的大禍降臨了,雍正本來對嶽鍾琪擁有這麼大的權力心存忌憚,所以剛好藉此機會消弱嶽鍾琪的手中權力。

    嶽鍾琪被捕入獄後, 準噶爾和清朝就議和了。雍正認為當時既然不再需要打仗了,那就狡兔死,走狗烹。留下也沒什麼可用之處!所以兵部下的判決“斬決”!

    雍正皇帝接到兵部議奏摺子,雍正念在嶽鍾琪曾經立下汗馬功勞,雖然之前指揮有過過錯,但雍正只想消弱他的大權,既然大權沒有了革職還鄉就可以,不至於非要講嶽鍾琪置於死地,所以沒有下令殺死,也就是從死刑改成了死緩,嶽鍾琪死罪倖免。

    乾隆期,當時小金川發生叛亂,想到寶刀未老可以上陣叛亂,所以嶽鍾琪得到了乾隆的任用,62歲的他寶刀未老重新上陣,風采依然不減當年,一舉平定叛亂,在乾隆期也立下不少戰功。

    可以說,雍正沒有將嶽鍾琪處死,是他是明智的之舉,這樣給兒子留下了猛將人才。守護大清的河山。

    結語

    62歲的嶽鍾琪再次施展身手上陣作戰,真乃猛將也。嶽鍾琪能夠得到善終,不光是他的功績,也主要是他會做官,不得不說岳鍾琪在這方面的能力。

    嶽鍾琪一生的功績,和他老祖宗岳飛相比起來,也是不遜色,都是有能力的名將,更是光耀岳家門楣,不得不佩服岳家的戰功和能力!

    —END—

  • 8 # 風雲歷史

    嶽鍾琪是著名民族英雄岳飛第二十一世嫡孫,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均被重用,年羹堯死後接替川陝總督一職,這樣的人才,雍正捨不得殺。

    清朝的雍正帝在處理朝政上一直都是殺伐果決,但在川陝總督嶽鍾琪戰敗一案上讓他破了例,對嶽鍾琪的處決結果搖擺不定,這是怎麼回事?

    雍正十年,噶爾丹的侄孫噶爾丹策零帶領七千兵馬偷襲清朝的哈密地區,負責西邊戰事的寧遠大將軍嶽鍾琪迅Superb人鎮壓。

    噶爾丹策零此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侵略,其主要目標是攻擊哈密地區並掠奪當地的財產和其他輜重物品。

    嶽鍾琪令部下曹讓帶人正面對抗噶爾丹策零,不求死戰但一定要讓噶爾丹策零有所損失,隨後又讓自己的副將石雲倬在噶爾丹策零敗退之後出面阻擊。

    剛開始計劃一切順利,在曹讓的攻擊下噶爾丹策零被擊退,如果石雲倬按照約定的時間出兵,那噶爾丹策零很有可能會被活捉。

    但不知為何石雲倬竟然耽誤了一天才開始發兵對噶爾丹策零進行阻擊,如果行軍及時的話,雖說晚了一天但也還有追上的希望。

    石雲倬趕到約定阻擊地點後雖然敵軍早已經撤退,但他們火把的灰燼還都散發著餘熱,如果此時追擊那必然可以追上並給予噶爾丹策零痛擊。

    此前因為推遲發兵,石雲倬自然是戴罪之身,如果抓住噶爾丹策零的話肯定可以戴罪立功,但石雲倬明顯不在狀態,在明確知道噶爾丹策零動態的情況下,最終選擇撤兵迴歸。

    隨著石雲倬的撤退,這次雙方爭鬥便以噶爾丹策零的勝利而告終,並且還讓噶爾丹策零掠奪了大量財物,這是自清軍跟準噶爾部對抗以來,少有的戰敗。

    雍正面對如此情況自然是震怒,先是將此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官石雲倬、曹讓斬首示眾,緊接著又多次指責嶽鍾琪用兵不當,此時的嶽鍾琪面臨失寵。

    蒙受兩朝皇恩的嶽鍾琪在失寵之後也跟其他歷史人物一樣遭到了別人的針對,軍機大臣鄂爾泰在嶽鍾琪戰敗之後多次向雍正彈劾嶽鍾琪。

    最終雍正特下詔令“交部議決”,簡單來講就是將嶽鍾琪交給吏部,由吏部來確定嶽鍾琪的處罰結果。

    最終嶽鍾琪被削除爵位和太子少保一職,但此時的嶽鍾琪還仍保留著寧遠大將軍一職,不過沒過多久雍正再次下令讓嶽鍾琪回京查辦,大將軍一職先交由副將張廣泗擔任。

    雖然內心也明白此行兇多吉少,但是皇命不可違啊,嶽鍾琪還是踏上了回京的路途,一同回到京城的還有副將張廣泗彈劾嶽鍾琪的文書。

    原本嶽鍾琪已經因為戰敗而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在鄂爾泰和張廣泗的接連彈劾下,雍正下令將嶽鍾琪逮捕入獄,其審判結果等日後再作決定。

    原本嶽鍾琪認為自己必死無疑,畢竟自己都被逮捕入獄了,身為漢人的自己在朝中並無多少好友,從這次彈劾事件就能看出。落井下石的不少雪中送炭的卻並無一個。

    沒曾想嶽鍾琪在獄中等死等了兩年,兩年後兵部對嶽鍾琪的案子才做出結論,兵部人員一致認為嶽鍾琪理應斬立決。

    但當兵部審判嶽鍾琪的摺子遞交上去後,雍正又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那便是將斬立決給劃掉,重新判定嶽鍾琪為斬監候,意思就是雖然還是死刑但不立即執行,並罰銀七十萬兩。

    就這樣嶽鍾琪又在獄中等待對自己宣佈死刑的詔令,這一等又是三年的時間,從雍正在世等到了乾隆登基。

    乾隆二年,乾隆皇帝念嶽鍾琪於清朝有功,最終選擇無罪釋放,在獄中五年的嶽鍾琪得以重見天日。

    整個事件中雍正對嶽鍾琪的態度令人費解,斥責嶽鍾琪的是雍正,讓嶽鍾琪入獄的依舊是雍正,為何最終雍正又不願意殺掉嶽鍾琪?我覺得原因有兩點:

    勞苦功高

    康熙五十年,清朝邊境準噶爾部屢次犯境對四川地區的邊民造成騷擾,年僅二十五歲的嶽鍾琪看到這種情況後毅然決然的辭掉自己的文職加入武將行列。

    康熙五十六年,準噶爾汗國的策妄阿拉布坦聯合沙俄意欲吞併西藏等地區,嶽鍾琪響應號召加入到鎮壓策妄阿拉布坦的隊伍中去,此時的嶽鍾琪已經升為副將並在此次戰役中獲得戰功。

    康熙六十年,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被清軍及時鎮壓,嶽鍾琪因為在此次對戰中屢次衝鋒陷陣且指揮得當,被康熙封為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和碩特部的羅卜藏丹津在青海發動叛亂,嶽鍾琪被封為徵西副將軍,負責配合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對羅卜藏丹津進行鎮壓。

    雍正二年,嶽鍾琪帶領精兵五千直捅羅卜藏丹津老巢,雖然羅卜藏丹津逃跑,但其家人均被活捉,羅卜藏丹津叛亂就此結束。

    作為自此鎮壓叛亂的首要功臣,雍正特封嶽鍾琪為太子少保加三等威信公,並親自為嶽鍾琪寫詩一首。

    雍正三年,川陝總督年羹堯因為居功自傲被雍正賜死,嶽鍾琪成功繼任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一職。

    嶽鍾琪類似的功績有太多太多,可以說岳鍾琪為清朝戎馬一生,在雍正去世之後,他又在乾隆時期繼續帶兵,對於清朝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所以就算雍正內心再怎麼討厭嶽鍾琪,但就是不能無視嶽鍾琪所做出的這些貢獻,如果雍正真的下令處死了嶽鍾琪,那麼寒心的必然不會只是岳家人。

    忠心不二

    上一任川陝總督年羹堯被殺是因為雍正對其太過於信任,最終導致自恃功高從而引火上身,在這一點上嶽鍾琪就處理的非常好,讓雍正沒有半點懷疑。

    清朝從始至終都會有一些反清復明的勢力,嶽鍾琪作為岳飛的後人,也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於是他就成了很多反清復明勢力拉攏的物件。

    雍正五年間,大街上突然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這男子走上街後便一邊奔跑一邊大喊嶽鍾琪要帶領川陝計程車兵進行謀反。

    當地官府及時拿下該男子,經過查證發現這名男子是個瘋子,但嶽鍾琪並不因為這是個瘋子就放鬆警惕,此後趕緊給雍正寫上奏章表明自己的忠心。

    雍正也是明白其中緣由,為了打消嶽鍾琪的疑慮,所以將嶽鍾琪的奏章給批的密密麻麻,每一點都解釋清楚,讓嶽鍾琪不再恐慌。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二年便有一個叫曾靜的秀才給嶽鍾琪寫信,信中內容無非是列出雍正的種種罪過,並詳說岳飛抗金的種種歷史典故,最終勸說岳鍾琪反清復明。

    嶽鍾琪被這些反清復明勢力弄得不勝其煩,最終決定先是假裝同意,在騙出口供之後迅Superb人將秀才曾靜給拿下。

    曾靜在獄中的口供也是絲毫不差的交給了雍正帝,相比較年羹堯來說,嶽鍾琪在打消雍正疑慮這一塊確實做得不錯。

    事後雍正也對嶽鍾琪的行為進行了嘉獎,並沒有對其施加什麼懲罰,可見嶽鍾琪的忠心得到了雍正的認可。

    這兩條原因便是嶽鍾琪雖然犯錯但雍正囚而不殺的緣故,雖說雍正殺了嶽鍾琪也合情合理,畢竟是嶽鍾琪指揮不當才造成的失敗。

    但要就這麼處死一位愛國且有能力的良將,其實損失最大的應該當屬雍正帝,畢竟千金易得,良將難求啊!

  • 9 # 燦燦公子

    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年羹堯這個人,但是對於嶽鍾琪還不是很熟悉,其實歷史上的嶽鍾琪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將領。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將,他的一生都在打仗,而且病死在出徵期間,享年68歲。

    岳飛的後人,戰場建功立業,卻遭到雍正的猜忌

    嶽鍾琪將軍的身世不簡單,他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後人,在康熙年間開始嶄露頭角,帶兵入四川抗擊準噶爾部,真正成名於雍正年間,因為協同年羹堯平定青海,被雍正授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

    由於嶽鍾琪將軍作為封疆大吏,又手握重兵,難免遭到朝廷的懷疑,更加上嶽鍾琪是一名漢人,引起了雍正的猜忌,但是有一名書生叫曾靜,曾經寫了一封書信寄給嶽鍾琪,想要煽動嶽鍾琪叛亂,書中都是辱罵雍正的話,並且以岳飛抗金的事情激勵嶽鍾琪。嶽鍾琪不為所動,把書信及曾靜本人押解到京城,交給雍正發落。嶽鍾琪因為征討準噶爾部失敗,被兵部判為死刑,雍正卻沒有殺他,只在判決書上改了3個字,救了他的性命

    雖然雍正表面上對嶽鍾琪好言撫慰,其實已經對他有所提防。正巧準噶爾的噶爾丹策零此刻又發生叛亂,雍正命令岳鍾琪為寧遠大將軍前去征討,這一次戰爭久戰不下,戰爭持續打了三年多,正在決戰之機,嶽鍾琪又遭遇慘敗。嶽鍾琪因此受到雍正責怪,被撤職查辦,關進大牢

    後來,兵部合議,判決嶽鍾琪將軍死刑,奏請雍正批准,雍正皇帝想起來嶽鍾琪之前的功勞,權衡很久,在判決書上改了3個字,將“斬決”改為“斬監侯”,意思也就是緩期執行,就這樣,嶽鍾琪將軍一直被在大牢裡,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釋放出來。就這樣,嶽鍾琪過上了十多年的田園式生活,直到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發生叛亂,乾隆多次派兵都沒有剿滅,這時候,乾隆想起來嶽鍾琪將軍,62歲的嶽鍾琪再次披掛上陣,一舉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後來又多次立功,得到乾隆的褒獎。雍正保住了一代名將嶽鍾琪的性命,讓寶刀未老的嶽鍾琪在乾隆時期,再次建功立業,雍正沒有殺掉嶽鍾琪的目的也在於此,他懲罰嶽鍾琪,讓兒子乾隆做好人,這樣就給兒子留下了人才。

  • 10 # 一點點歷史

    嶽鍾琪出身武將世家,來頭超大,是岳飛的二十一世孫,其父嶽升龍早年曾跟隨康熙親征準噶爾,因功被提拔為四川提督。

    從康熙晚期開始由於西北戰亂比較多,嶽鍾琪開始有機會建功立業,嶽鍾琪先是跟隨十四阿哥胤禵平定了準噶爾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妄圖分裂西藏的叛亂,因功升為四川提督,坐上了他爹當年的位置。

    隨後又在雍正元年作為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副手,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由此被封為太子太保,甘肅提督,晉升為名將行列,也算沒有埋沒老祖宗岳飛的名聲。當時還有人將嶽鍾琪的部隊稱為“岳家軍”以壯威名。

    雍正三年,年羹堯因為持功自傲被雍正一貶再貶,嶽鍾琪得以接替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之職稱為了清政府鎮守邊疆的重臣。

    正當嶽鍾琪仕途一帆風順之時,卻發生了一個插曲。

    有個名叫曾靜的人,從被流放的“八爺黨”口中聽聞雍正篡位的傳言,於是他大肆宣傳,並例舉了雍正的諸多罪狀,想以此鼓動人們反清,並且派人去聯絡嶽鍾琪,讓他勿忘先祖抗金的事蹟,首先舉起反清義旗。

    嶽鍾琪的處理還是非常得當的,他立刻向朝廷上書彙報了此時,曾靜被捕,這件事對於雍正影響很大,為了逐一駁斥曾靜例舉的罪狀,還專門編寫了《大義覺迷錄》為自己洗白,但是對於曾靜卻寬大處理予以釋放。

    事後雍正還專門下旨褒獎了嶽鍾琪,此事看似沒有影響嶽鍾琪的仕途,因為隨後他還被朝廷拜為“寧遠大將軍”,但是雍正在心裡已經對其有所提防。

    隨後準噶爾汗國在大汗噶爾丹策零的帶領下再度犯境,但是清軍始終沒能徹底消滅準噶爾,反而在數次戰鬥中損失慘重。

    雍正十年嶽鍾琪因作戰不利被雍正嚴厲斥責,隨後又遭到雍正寵臣鄂爾泰的彈劾,嶽鍾琪被捕入獄,可是嶽鍾琪並不孤單,和他一共入獄的還有同樣作戰不利的領侍衛內大臣兼振武將軍的傅爾丹。

    二人在監獄裡呆了兩年,最終等來的結果是處斬,但是二人都沒有被殺,據《清史稿》記載,雍正將嶽鍾琪的斬決,改為斬監候,傅爾丹則更幸運,斬決的命令還沒傳達,雍正就駕崩了。

    乾隆二年,嶽鍾琪和傅爾丹都被開釋並貶為庶人,乾隆十三年,二人又同時被起復平定大金川叛亂,兩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再次披掛上陣,為清廷做出了最後的貢獻,乾隆十九年,平叛後班師回朝的嶽鍾琪在途中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 11 # yjiang826

    這個真不知道為啥不殺,雍正也沒有留下話說明一下,只能猜測一下。

    這個問題其實也難扯,因為殺一個人是需要一個理由的,不殺一個人還需要一個理由麼?雍正連曾靜都可以不殺,難道留一個打了敗仗的將軍的命還需要理由麼?所以只能猜測,雖然打了敗仗很生氣,但是可殺可不殺,就算了吧,畢竟也是自己賞識的人!

  • 12 # 歷史茶坊

    原因很簡單,夠不上殺頭的罪過,當然就不會被殺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且聽我娓娓道來。嶽鍾琪出身於武將世家,先祖是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將岳飛,父親嶽升龍也是武將出身,曾隨康熙西征葛爾丹立下大功,官授四川提督。常言道:虎父無犬子,嶽鍾琪恰好印證了這話,從小便喜歡舞刀弄棒,排兵佈陣。康熙五十六年,準葛爾策妄阿拉布坦與沙俄勾結,企圖吞併青藏,派侄子大策凌敦多布率軍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拘禁達賴,班禪,一時間西藏多地紛紛獨立,大有土崩瓦解之勢。

    康熙急命十四阿哥允禵代父出征,封撫遠大將軍,時任副將的嶽鍾琪率領先遣隊,從四川入藏,一路攻城拔寨,屢獲奇功,順利平叛,因功授四川提督,賞雙眼花翎。雍正元年,蒙古和碩特部臺吉(臺吉是一種爵位)羅布藏丹津屢屢犯邊挑釁,雍正拜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嶽鍾琪為徵西副將軍,率大軍平叛。在大軍擊潰羅布的主力後,嶽鍾琪上折請命,率五千精兵收拾殘兵潰勇,綏靖地方,活捉羅布的母親和妹妹,羅布化妝成女子率十三騎逃出生天。

    嶽鍾琪以驍勇善戰贏得了名將的光環,有人甚至將他和先祖岳飛相提並論,稱他的部下為“岳家軍”。年羹堯獲罪後,嶽鍾琪開始掌管西北軍務,任川陝總督,三等公爵,加封太子太保銜。這也是嶽鍾琪一生的顛峰時期。嶽鍾琪獲罪緣自湖南秀才曾靜,曾靜派弟子張熙攜帶書信趕赴西北,苦勸嶽鍾琪效仿先祖岳飛抗金的故事,舉起反清大旗。嶽鍾琪假意答應,騙出口供,隨後向雍正上書,雖然雍正褒獎了嶽鍾琪,但朝廷上下對漢人軍權過重的隱憂開始顯現。

    雍正七年,嶽鍾琪被授予寧遠大將軍,組成西路軍,會同靖邊大將軍傅爾丹的北路軍,共同征討準葛爾汗國,噶爾丹策零用詐降誘敵的策略,設伏於博克托克嶺峽谷,把傅爾丹的北路軍引入伏擊圏,六萬大軍只剩下兩千逃出,大敗而歸。嶽鍾琪的西路軍也進展不利,雖未遭大損,但輜重被掠甚多,加上征伐失利,軍權過重遭到滿臣議論,特別是雍正帝的重臣鄂爾泰和嶽鍾琪的繼任者張廣泗的彈劾奏章,讓嶽鍾琪喪失恩寵,雍正十年二月,被逮捕入獄。兩年之後的雍正十二年十月兵部的判決書定為“斬決”。雍正帝接到兵部議奏摺子,左右權衡,最後,念及嶽鍾琪當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斬決”為“斬監侯”,並處罰銀七十萬兩,有意思的是,對兵敗負主要責任的北路軍主帥傅爾丹也一樣判的是“斬監候”。乾隆二年,嶽鍾琪和傅爾丹被釋放出獄,貶為庶人。嶽鍾琪被捕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兵敗,實際上根本原因是出自滿人對漢臣兵權過重的擔憂,其實這個現象一直貫穿整個清朝,年羹堯的獲罪也同樣離不開這個原因,只有在太平天國興起後,漢人的地位才得到顯著提升,這是誰都無法掩蓋的事實。

  • 13 # Mer86

    雍正九年,清軍在西北連遭慘敗。就在嶽鍾琪失寵被罷免之前,靖邊大將軍傅爾丹的六萬大軍遭到準噶爾的伏擊。戰鬥打得十分慘烈,清軍遭到了準噶爾的圍追堵截,四位將軍在被俘虜前自殺成仁,一位副將軍和七位王公大臣在混戰中陣亡。戰後,傅爾丹所帥的六萬大軍僅剩下二千人馬,幾乎是全軍覆沒。

    大將軍傅爾丹率殘部退回甘肅後,向雍正上疏請罪,表示自己罪該萬死,這一切的過失他都願意承擔。結果雍正皇帝出人意料的沒有治他的,反而上諭安慰:你沒有自殺,還帶著兩千殘兵回來了,我感到很欣慰,看來你是知道孰輕孰重的人。

    輕信賊言,冒險深入,中賊詭計,是爾之罪。至不肯輕生自殺,力戰全歸,此爾能辨別輕重。——《清史稿》

    傅爾丹輕敵冒進導致六萬大軍覆沒,按例來說殺他是應該的。只不過,當時雍正已經無人可用了!若是殺了傅爾丹,誰能來頂替他?所以雍正才會安慰的說沒事沒事,你沒事就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嶽鍾琪當時和傅爾丹共同作戰,在傅爾丹被圍的時候,嶽鍾琪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主力直插準噶爾的重鎮烏魯木齊,以分散準噶爾的主力對傅爾丹大軍的重壓。當嶽鍾琪大軍攻進烏魯木齊時,守城的準噶爾軍聞風逃遁,新疆首府被清軍佔領。對於嶽鍾琪的這次奇襲,雍正帝下諭表揚。

    但是怎麼說呢,傅爾丹的慘敗,是實實在在的大敗。而嶽鍾琪的奇襲致勝,只是佔了一座空城而已。清軍並沒有殲滅準噶爾的有生力量,還是得不償失。最後,嶽鍾琪率部撤出了烏魯木齊,退回了哈密。清、準兩方陷入了相持階段。

    在相持期間,準噶爾偷襲了哈密。嶽鍾琪調兵遣將,準備在準噶爾軍的歸路上設伏,斷敵退路。結果設伏的部隊沒有按時到達指定的位置時,以致讓準噶爾軍逃走。準軍不僅挫傷了清軍計程車氣,還劫持了大量的物資。雍正帝盛怒之下,將嶽鍾琪的兩員將軍斬首示軍,並嚴加申飭嶽鍾琪『攻敵不速,用人不當』,以致遭受如此大敗。

    至此之後,嶽鍾琪和傅爾丹都失寵了。最早雍正還真想把他倆都殺了,但最後還是把斬立決改成了斬監侯。

    雍正不殺敗軍之將,並非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康熙留給他的老將領不多了,他自己在西北用兵,需要將才;還得給兒子乾隆留點,倘若嶽鍾琪再被殺,損失一員大將,朝廷要用人的時候就懵逼了。

    嶽鍾琪這個人,確實有兩把刷子。他從小就博覽群書,學業有成,而且讀書之餘喜歡研究軍事兵法,見解獨到,令人歎服。並且他最早是文官,做過候補知府。後來才被授予遊擊的武職,自此棄文從武,正式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

    康熙晚年的西藏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雍正初年的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嶽鍾琪作為副將都參與了。在指揮作戰這方面,他的能力是不用懷疑的。年羹堯被雍正賜死後,嶽鍾琪接替了他的職務,繼任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同時還被加封為三等威信公。

    此時的嶽鍾琪執掌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軍政大權,聲望和地位達到一生的巔峰。但是,雍正六年的曾靜一案把他給坑了。

    當時雍正嘴上雖然說沒事沒事,你放心,我還是信任你的。不僅沒有嚴加追究此事,還下旨褒獎安慰嶽鍾琪忠心可嘉,表示絕對相信嶽鍾琪。其實這都是雍正的權宜之計,因為清軍當時已經集結了十六萬大軍即將征討準格爾,嶽鍾琪是兩大統帥之一。在用人之際的雍正自然不會在此時懲罰嶽鍾琪,但是此事已經讓多疑的雍正對嶽鍾琪心存忌憚了。

    結果西北大敗,清朝打算和準噶爾議和,嶽鍾琪的價值也就不重要了。於是,雍正對嶽鍾琪開始了雷霆一樣的懲戒。他先是追究嶽鍾琪用人不當,連殺嶽鍾琪的幾員心腹;接著又讓軍機大臣鄂爾泰羅織罪名,革去了嶽鍾琪的三等威信公爵位和太子太保銜,然後命令岳鍾琪離開新疆前線,回京城商辦軍務。

    等嶽鍾琪回京後,雍正立即下旨將他關在了兵部大牢中,交由刑部議罪。整整兩年後判決結果下來了——斬立決。

    雍正為什麼要拖兩年才決定處置嶽鍾琪?是因為接替他大將軍職務的張廣泗,乾的還行。在西北嚴防死守,沒讓準噶爾有可乘之機,並且還打了一場小勝仗。沒過多久,準噶爾和清朝就議和了。雍正認為既然不打仗了,那就狡兔死,走狗烹。留你有何用?

    (嶽鍾琪書法)

    嶽鍾琪當時以為自己死定了,還好雍正念在嶽鍾琪曾經立下汗馬功勞,將斬立決改成了斬監侯,也就是從死刑改成了死緩。嶽鍾琪才暫時撿了一條命。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雍正還是罰了七十萬兩白銀。不久後雍正去世,乾隆登基。十全老人要顯示自己寬厚待人,千古仁君的形象,就把嶽鍾琪給釋放了。

    關於嶽鍾琪的倒臺,個人認為,敗仗應該只是一部分原因。因為他畢竟是漢人,而且是清朝漢人中唯一一個被任命為大將軍的武將(嶽鍾琪不是漢八旗),這是很遭人嫉妒的。雍正原本還算信任他,但是曾靜一事又讓雍正起了疑心。在殺與不殺之間還是選擇了不殺,一是雍正認為嶽鍾琪還罪不及死,二是雍正確實想給乾隆留點人。自己唱黑臉,讓兒子唱白臉。

  • 14 # 樂樂愛收藏

    嶽鍾琪是清朝名將。一生戰績輝煌,先是跟隨十四阿哥胤禵平定了西藏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因功升為四川提督,坐上了他爹當年的位置。他的父親嶽升龍早年曾跟隨康熙親征準噶爾,因功被提拔為四川提督。說起來嶽鍾琪可是名門之後武將世家,他是南宋大名鼎鼎岳飛的二十一世孫。後來又跟隨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平定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的叛亂,是年羹堯最重要的副手。因此被封為太子太保,甘肅提督。後因年羹堯獲罪入獄,他接替了年羹堯的位置,成為川陝總督。執掌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軍政大權,聲望地位達到一生的巔峰。

    嶽鍾琪被雍正任命為寧遠大將軍,作為西路主帥,和北路主帥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一起,前去征討盤踞新疆的準格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結果此次戰役因為傅爾丹的輕敵冒進幾乎全軍覆沒。雖說這次戰役嶽鍾琪沒有負全責,但因為部下貽誤戰機,被準格爾部偷襲,損失駱馬萬頭,軍資無數。再加上先前因為曾靜鼓動嶽鍾琪謀反一事,使雍正對嶽鍾琪有所忌憚。雖說此事被嶽鍾琪吿發,雍正還對其大為嘉獎。還有軍機大臣鄂爾泰的彈劾。於是雍正將嶽鍾琪召回投入兵部大牢,原本執行斬決,後念其忠心耿耿,多有戰功,將立斬決改為斬決緩,罰銀70萬兩。在乾隆初年間嶽鍾琪被貶為庶人,後因其以前戰功卓著,而且乾隆也為提升自己的聲望,後又重新啟用年老的嶽鍾琪,後病死於征戰途中。

    其實說到嶽鍾琪為什麼沒有被殺?主要是因為此次兵敗,主要責任是傅爾丹,而不是他,傅爾丹兵敗後,後來也只判了死緩,主要責任人都沒有死,如果貿然殺嶽鍾琪,於情於理也都說不過去。不過老謀深算的雍正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剝奪他的軍權,將其下入大牢,也免得自己成天憂心忡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滿清貴族對漢人本來就敵視,就有疑心,總怕漢人會起來造反。因此,在朝廷基本上漢人都得不到重用。和嶽鍾琪身為大將軍,又是清朝的封疆大吏。肯定會引起滿清貴族們的不滿和疑慮,因此獲罪下牢,這也是很正常的了。不但沒有死而且在乾隆朝還得到重用這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比起之前同樣獲罪下牢的年羹堯來說好多了,年羹堯可是死在了獄中。漢人不受重用這種狀況直到清末太平天國以後才得到改變眾所周知,清末湧現了一大批,很有才能的大臣和將領,如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是漢人。

  • 15 # 紅塵彌勒

    雍正不殺嶽鍾琪,依在下看來,並非心懷仁慈,也不是因為老糊塗曾靜的緣故,而是覺得國家正當用人之際,擅殺大將於軍中不利,更何況軍前一直將荒不休,一度瀕於無人可用的境地,而嶽鍾琪又一直忠心耿耿效命駑馬,不過是指揮不當、用人不利,罪不至死,不殺也是君王懷恩的表現,也是給諸臣工看的。

    熟知這一段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嶽鍾琪最早的角色不過是一名文職官員,後來機緣巧合陰差陽錯加入了行伍之中,表現可以說中規中矩、蕭規曹隨,一生謹慎追隨,唯雍正馬首是瞻。

    嶽鍾琪的祖上卻是威名遠播,令敵聞風喪膽的南宋抗金中興之將岳飛嶽鵬舉。嶽武穆力主迎二聖還朝,直欲一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可謂一代赫赫名將,千古民族英雄,足以流芳百世,雄視千古。

    嶽鍾琪雖出自名將之後,但一直謹小慎微畢恭畢敬,躡足潛蹤般追隨今上,並深得雍正信任,實屬難得,尤其是在被其視為股肱之臣的漢人年羹堯出現了功高震主、不臣之心之際,能充分信任他嶽某人,委以定遠大將軍的重任,擔綱西北諸軍務,定鼎家國守土之責,足以說明他嶽鍾琪在雍正心中的位置——雖然他也同樣是一名漢臣將領,雖然他並非出自漢八旗悍勇。

    嶽鍾琪經此一事,以為必然身死家破,忠義蒙羞。不想雍正卻網開一面予以懷柔,更令他感激涕零感恩戴德,誓死捍衛王朝尊嚴,拱衛皇族地位,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這也是雍正帝帝王心術的絕佳妙處。

  • 16 # 領略非洲風情

    雍正不殺嶽鍾琪,認為老將領不多了,他自己在西北用兵,需要將才;還得給兒子乾隆留點,倘若嶽鍾琪再被殺,損失一員大將西北無人統兵。嶽鍾琪這個人,確實有兩把刷子。他從小就博覽群書,學業有成,而且讀書之餘喜歡研究軍事兵法,見解獨到,令人歎服。並且他最早是文官,做過候補知府。後來才被授予遊擊的武職,自此棄文從武,正式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他畢竟是漢人,執掌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軍政大權,曾靜案受牽連,雍正又生性多疑,心存忌憚了。斬立決改判斬監侯。也許是雍正良心發現吧!

  • 17 # 冥蝶讀書

    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雍正帝任命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率蒙古諸部落以及八旗軍隊從北路阿爾泰出師。任命川陝總督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統帥陝甘川各路兵馬,從西路出師。兩路大軍共同征討準噶爾。這時候的嶽鍾琪應該處於權力的巔峰。

    僅僅三年之後,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雍正帝下諭旨,將嶽鍾琪革職,削爵,由兵部拘禁,交付法司詢問。

    雍正帝在諭旨說:“嶽鍾琪受朕深恩,重加任用。西陲討賊之舉,伊亦身任不辭,是以用為西路大將軍。乃伊秉性粗疏,辦事怠忽,且賞罰不公,號令不嚴,不恤士卒,不納善言,傲慢不恭,剛愎自用,以致防禦追擊,屢失機宜,士氣不振;誤國負恩,罪難悉數。”

    雍正十一年(1733年),嶽鍾琪又遭到彈劾,他之前的下屬紀成斌、曹勷被處斬。

    雍正十二年(1734年),內閣大學士鄂爾泰上奏嶽鍾琪也應該處斬,被雍正改為斬監侯。

    乾隆二年,嶽鍾琪被釋放,貶為庶人。

    從寧遠大將軍到被下獄以及貶為庶人,嶽鍾琪可謂經歷了人生非常大的起落。那麼在征討準噶爾的三年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他從權力巔峰跌落到谷底。真的是因為兵敗嗎?

    一、轟轟烈烈開場草草收尾的徵準戰爭

    雍正五年,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爾丹策零繼位。雍正決心趁機用兵。

    雍正帝花了兩年時間進行準備,期待能夠一舉蕩平準噶爾。應該說這次出征,從用人、組織、物資等各方面都準備得非常充分。雍正在康熙帝陵前立下誓言要一舉蕩平準噶爾,還派人在關中設壇,舉行拜將儀式。在組織上,為了集中權力,雍正設立了軍機處。

    但就在君臣一心要蕩平準噶爾的這種氣勢下,雍正卻因為一件事臨時變卦了。

    雍正七年十月,嶽鍾琪在西征途中遇到準噶爾特使特磊。特磊聲稱準噶爾願意交出青海叛亂頭目羅卜藏丹津。嶽鍾琪將情況上報給雍正,雍正居然下令暫停行軍,並將嶽鍾琪和北路的傅爾丹都調回京師,商討對策。

    準噶爾派出特使只不過是緩兵之計,嶽鍾琪不在大營的期間,準噶爾派一支軍隊攻打清軍養馬的科舍圖嶺,負責看守馱馬的滿將查廩翫忽職守,被準噶爾搶走上萬頭馱馬,後來副將曹勷派兵奪回了一半的馱馬。事後提督紀成斌逮捕了查廩,準備將他處斬。但是紀成斌將搶回一半馱馬當成打了勝仗上報給雍正,屬於謊報軍情。

    嶽鍾琪回到大營後,得知此事,勸說紀成斌將查廩釋放,因為查廩是滿人,得罪不起。

    之後雍正派查朗阿巡視,查朗阿是查廩的親戚,查廩就告發了紀成斌。雍正得知後大怒,將紀成斌降職,同時對嶽鍾琪也非常不滿。

    鑑於馱馬被搶,而且特磊事件的影響,清朝發兵的訊息已經被準噶爾知道,失去了先機。雍正決定改變西路戰略,由此前的一舉蕩平改為緩進。

    嶽鍾琪此時建議在當地屯墾,加強防守,被雍正駁回。並且雍正還派了兩名副將軍,分割了嶽鍾琪的兵權,導致嶽鍾琪處處受到掣肘。

    準噶爾軍之後又進行了幾次襲擾,均被清軍擊退。準噶爾於是改變策略,將主力轉移到北方,去對付北路的傅爾丹。

    雍正九年初,噶爾丹策零派策凌敦多布率軍三萬轉攻傅爾丹。嶽鍾琪偵知準噶爾軍主力北移,立即上報雍正,結果雍正不信,認為這不過是敵人聲東擊西的計謀。

    策凌敦多布派間諜詐降,傅爾丹上當了,率一萬精銳前往,結果在和通淖爾中了埋伏,清軍大敗,傅爾丹僅剩兩千人逃回科布多。

    準噶爾軍勢大振,噶爾丹策零親率大軍深入喀爾喀,一路所向披靡,清軍不敢抵擋。

    嶽鍾琪得知和通淖爾之敗後,建議圍魏救趙,趁機進攻烏魯木齊,雍正同意了。清軍一路所遇抵抗微弱,直抵烏魯木齊城下,但此時準噶爾主力都在北部,烏魯木齊幾乎是一座空城。嶽鍾琪覺得深入無益,便撤軍了。

    雍正十年初,準噶爾一支約六千人的軍隊進攻哈密,被嶽鍾琪擊敗。嶽鍾琪派副將軍石雲卓率軍截其後路,結果石雲卓不聽節制,遲了一天才出發,導致這支準噶爾軍逃脫。

    嶽鍾琪彈劾石雲卓,卻被雍正嚴厲指責,大學士鄂爾泰也上奏彈劾嶽鍾琪翫忽。嶽鍾琪爵位被降。

    七月,嶽鍾琪被調回京,其職務由查朗阿代理,同時調漢軍旗人張廣泗為副將軍。

    張廣泗到任後不久,就上奏嶽鍾琪的部署和戰術有問題。嶽鍾琪於是被下獄。

    幾乎是同時,北路的準噶爾軍主力遭遇了喀爾喀超勇親王策凌,雙方在額爾德尼昭爆發了決戰,準噶爾軍大敗。

    但是之後清軍的行動依然不順利,陷入僵持狀態,雍正想一舉解決準噶爾的計劃只能作罷,雙方開始議和。

    直到乾隆四年,談判結束,雙方劃定了疆界。之後雙方維持了十幾年的和平。

    雍正對準噶爾的征討就這樣結束了。

    二、嶽鍾琪的過失

    這次西征中,嶽鍾琪作為西路大軍主帥,表現跟之前在青海差距特別大。在戰前他認為能一舉蕩平準噶爾,但出師後卻沒有什麼突出表現,一味被動防守,應該為西征的失敗負一定責任。但是要論主要責任的話,這次失敗責任最大的就是雍正。

    戰前,雍正過於自信輕敵,對敵我形勢根本沒有認真冷靜分析,被平定青海叛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產生了一系列錯誤決策。

    在大軍開進途中,雍正先中了準噶爾緩兵之計,下令停止前進,並將嶽鍾琪和傅爾丹兩位主帥調回,使得準噶爾軍成功偷襲科舍圖嶺。準噶爾軍主力北移後,雍正拒絕相信嶽鍾琪的奏報,認為是聲東擊西的計謀。這些決策背後透露的是雍正的驕傲輕敵。

    實際上此時的準噶爾實力非常強,策妄阿拉布坦才死不久,其留下的一班能臣猛將都還在,軍隊實力也一直保持,並且剛剛在西邊打敗了哈薩克。此時的準噶爾控制區域廣闊,實力雄厚,武器精良。在和通淖爾之戰中,準噶爾炮兵指揮官是一名瑞典軍官,在他的指揮下,準噶爾炮兵訓練有素,火器水平比清軍要高。

    雍正的這種驕傲輕敵又使他對嶽鍾琪產生了過高的期待,加上嶽鍾琪敏感的漢人身份,他不容許嶽鍾琪有半點過失。科舍圖嶺失利後,雍正就對嶽鍾琪有了猜忌。

    嶽鍾琪作為漢人,能夠拜將,在當時非常罕見,遭到滿人的嫉妒。比如大學士鄂爾泰就看不慣嶽鍾琪,時刻在揪嶽鍾琪的把柄。

    雍正的理念是首崇滿洲,和通淖爾慘敗,傅爾丹在當時並未受到處罰,反而得到獎賞寬慰。但科舍圖嶺失利,漢人將領曹勷明明有功,卻被罰。

    嶽鍾琪在處理滿漢關係上非常小心謹慎,像查廩這種人本該被斬,但他不敢得罪滿人。嶽鍾琪所率的軍隊主力為綠營,但旗下有少量滿人將領。嶽鍾琪生怕得罪了他們,被他們抓住把柄。

    但嶽鍾琪再小心,也依然被分割了兵權。後來就被滿人查朗阿和旗人張廣泗取代了,西路大軍就完全從漢人統帥變成了滿人統帥。

    在這種情形下,嶽鍾琪是不敢自己發揮的。兩路大軍實際上是雍正在遙控指揮,嶽鍾琪的每步行動都要請示雍正,即使有打敗敵人的機會,也抓不住。

    當然了,對嶽鍾琪來說,自己的老上級年羹堯的下場歷歷在目,他不得不小心應付雍正,但最終還是沒能應付過去。

    綜合各種因素,西征失利的主要責任在雍正,而不在嶽鍾琪。也許雍正心裡也很清楚,但他出於帝王的自尊,是不可能承認的,因此就讓嶽鍾琪背了鍋。既然嶽鍾琪不是主要責任人,自然就不該死。至於有人說是為乾隆留下大將,這就是無稽之談了。漢人擔任將領是大忌,乾隆朝有的是旗人猛將。後來嶽鍾琪得到重新啟用,是平大小金川之亂時,不過是因為他在四川任職時間比較久,對情況比較熟悉罷了。

  • 18 # 歷史哨聲

    嶽鍾琪並沒有因為兵敗而被捕,嶽鍾琪是被大學生彈劾奏報不實、代理副將彈劾調動紊亂而被下獄

    雍正十年二月,嶽鍾琪“奏準噶爾犯哈密,遣總兵曹勷往援,敗之,賊由無剋剋嶺遁。”

    三月,“大學士等疏劾嶽鍾琪奏報不實,情詞互異。下部嚴議”

    四月,嶽鍾琪三等功爵位降為三等侯,仍任職大將軍;

    七月,詔嶽鍾琪從西北迴北京;

    十月,嶽鍾琪被削奪官職爵位,逮捕到京交給兵部拘禁。

    嶽鍾琪被彈劾奪爵下獄原因

    首先,嶽鍾琪被彈劾奪爵下獄,和曾靜勸嶽鍾琪反叛是沒有任何關係。嶽鍾琪被彈劾和西北戰事指揮失當有關,重重原因都是因為羅卜藏丹津被擊敗投奔準噶爾汗國之後,嶽鍾琪建議重兵深入到準噶爾汗國腹地吐魯番、巴爾庫爾。

    當時雍正帝就嶽鍾琪的策略表示疑問:

    “鍾琪前既輕言長驅直入,又為敵盜駝馬,既恥且憤,必欲進剿,直搗巢穴,能必勝乎?”

    嶽鍾琪提出自己的計劃:

    嶽鍾琪的西路軍堅守待敵;傅爾丹的北路軍來支援;調集無剋剋嶺守軍形成三面合擊一舉滅準噶爾汗國主力。

    雍正帝對這個機會表示擔憂:

    1、處於防守的嶽鍾琪軍有2.9萬,加上樊廷2000騎兵、步兵,敵軍只有2萬人,嶽鍾琪卻說敵眾我寡?

    “乃以二萬九千人而云眾寡莫敵,何懦怯至此?”

    2、質疑三面合擊成功的可能性——無剋剋嶺距離太遠:

    “賊果至巴爾庫爾,即敗逃,亦從科舍圖直走伊爾布林和邵而遁。無剋剋嶺相去二三百里,安所得夾擊?”

    3、之後雍正帝下詔嶽鍾琪:襲擊是上策,重兵駐守是下策,要求嶽鍾琪不能過於重兵防守,而應多派兵襲擊為主。

    4、雍正十年二月,準噶爾汗國3千兵馬攻打哈密。嶽鍾琪派遣總兵曹勷、總兵紀豹兩路兵支援,讓石雲倬、常賚、卓鼐設伏伏擊,結果準噶爾軍撤退了,伏擊落空。

    曹勷半路遇到並擊敗5000準噶爾軍。嶽鍾琪命令石雲倬、常賚、卓鼐等率軍防守無剋剋嶺阻斷5000準噶爾軍的歸路,結果清軍回到無剋剋嶺時,準噶爾軍剛過。

    即:原本防守無剋剋嶺的清軍,被嶽鍾琪調遣去支援哈密,半路又被嶽鍾琪調回原地,導致既沒有支援哈密,更讓準噶爾軍輕鬆越過原本重兵防守的無剋剋嶺。

    5、大學生鄂爾泰彈劾嶽鍾琪亂指揮:

    “鍾琪專制邊疆,智不能料敵,勇不能殲敵”

    因為這次戰鬥,石雲倬、常賚被嶽鍾棋彈劾,被奪官送往北京治罪。嶽鍾琪被鄂爾泰彈劾,被降為三等侯。

    6、七月,嶽鍾琪被召回北京,副將張廣泗代理兵權。張廣泗彈劾嶽鍾琪:

    “調兵籌餉、統馭將士,種種失宜”

    並否定嶽鍾琪要求修築穆壘進行重兵防守的可行性:

    “穆壘形如釜底,不可駐軍”

    建議大軍分駐科舍圖、烏蘭烏蘇。

    雍正帝下令西路軍回撤巴爾庫爾,最後並削奪嶽鍾琪官爵,交給兵部拘禁。

    綜述

    嶽鍾琪被捕下獄的根本原因是嶽鍾琪不聽取雍正帝的戰略,在冒進失敗的科舍圖之役之後依然堅持重兵防守策略,最後致使出現調遣兵將導致準噶爾軍透過原本重守的無剋剋嶺。

    這件事情,本來也不大,不算是多大的事情,雍正帝也不打算追究:

    “嶽鍾琪素諳軍旅,本非庸才,但以懷遊移之見,致戰守乖宜。前車之鑑,非止一端。嗣後當痛自省惕,壹號令,示威信,朕猶深望之!”

    結果鄂爾泰等落井下石,踩了一腳,彈劾嶽鍾琪,導致嶽鍾琪被降爵;代理嶽鍾琪的副將張廣泗最後一棍子把嶽鍾琪敲暈了,彈劾嶽鍾琪的種種排程不是,導致雍正帝將嶽鍾琪下獄。

    在嶽鍾琪提出深入吐魯番時,雍正帝就質疑

    “輕言長驅直入”

    在嶽鍾琪提出三面合計計劃時,雍正帝就表示:

    “鍾琪於地勢軍機,茫然不知,朕實為煩憂。”

    在準噶爾軍包圍魯慶谷城時,雍正帝就要求嶽鍾琪不要只防守不出擊:

    “今年秋間襲擊,是第一善策。援吐魯番,乃不得已之舉。若但籌畫應援,而不計及襲擊,是捨本而逐末也。”

    嶽鍾琪堅持步步為營的防守策略,雍正認為不能單純防守還要主動出擊。嶽鍾琪的防守策略在調動導致準噶爾軍輕鬆穿過無剋剋嶺之後,被鄂爾泰等人抓住機會,擊垮嶽鍾琪。嶽鍾琪最終的下獄,是因為代理兵權的副將張廣泗羅列了嶽鍾琪的種種不是。

    鄂爾泰等人彈劾嶽鍾琪,可以是說滿人不滿漢人擔任川陝總督這個原因。但張廣泗彈劾嶽鍾琪,就不能說是這個原因了。

    雍正帝改斬立決為斬監候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嶽鍾琪並非非死不可,罪不至死!

  • 19 # 史曉生

    雍正最開始還真想殺了嶽鍾琪,甚至都已經下令對其“斬立決”, 而最終之所以沒殺他,主要是雍正當時有說不出來的苦衷。

    嶽鍾琪是南宋名將岳飛的二十一世孫,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23歲的嶽鍾琪踏上仕途,兩年後投筆從戎,由文職改為武將,由此踏上了戎馬生涯的征程。

    雍正繼位後,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臺吉羅卜藏丹津聚兵十萬,於西北邊陲作亂,並且還將前去調解的欽差大臣扣留殺害,對此,雍正極為震怒,下令大軍揮師西征。

    而當時的嶽鍾琪,就被委任為徵西副將軍,隨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一起,遠征羅卜藏丹津。

    之後,嶽鍾琪屢立戰功,雍正皇帝對他也相當看重,尤其是嶽鍾琪在撫定青海,以及改土歸流工作中有出色表現後,雍正對其更是信任有加。

    也正是因為自身能力不錯,加上皇帝的信任,讓嶽鍾琪在雍正三年,不僅位列三等公爵,並且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

    不過,在嶽鍾琪位極人臣之際,一場幾乎讓他遭受滅頂之災的危機席捲而來,最終導致嶽鍾琪不僅被捉拿下獄,並且雍正還要對他處以“斬立決”。

    是什麼原因導致嶽鍾琪從位極人臣到被判“斬立決”呢?這還得從雍正五年,一個突然出現在成都街頭上的“瘋子”說起。

    雍正五年,成都街頭上,行人如織、商賈雲集,幾個官差也在來回巡視,一切都如往日一般,並沒有什麼異常之處。

    不過,一個人的突然出現,打亂了眼前平靜的一切。

    這個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並且,形狀瘋癲,走起路來踉踉蹌蹌,有如醉酒一般,單從外表上看,與街邊的乞丐沒什麼兩樣。

    只不過,他此時的動作,卻和乞丐頗有些不一樣。

    什麼動作呢?他左右手各持有一塊石頭,並且還光著腳在大街上狂奔,這種造型,讓周圍的人無一不紛紛避讓,生怕這個“瘋子”傷到自己。

    與此同時,在這個瘋子赤足狂奔的同時,他嘴裡還不住地高聲嚷嚷著一句話,這句話,讓聽到的人均為之色變。

    瘋子高聲喊道,“嶽鍾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了、嶽鍾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了”!

    嶽鍾琪何許人也?成都街頭的人都知道,他可是兩年前剛接任川陝總督的朝廷命官,也是雍正皇帝跟前的大紅人,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要造反了?真的假的?

    一時間,街邊的議論聲不絕於耳,同時目光均望向那個高聲叫嚷的瘋子,試圖從他身上,看到更多的答案。

    不過,沒等眾人議論多久,一隊官兵急匆匆趕來,迅速將那個瘋子打倒在地,三下五除二捆了起來,又以極快的速度,帶著這個瘋子迅速消失在街角。

    而此時的成都大街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不過,在人們茶餘飯後,多了一個話題和談資。

    這就是發生在雍正五年,成都街頭上的一個小案子,案子發生後,那名在大街上聲稱嶽鍾琪要造反的瘋子被緝拿,而當地官府經過審訊,得出這人確實是個瘋子,所說的話也是胡言亂語的結論,最終將該案件一五一十的彙報給雍正皇帝。

    而與此同時,嶽鍾琪本人卻坐不住了,為什麼呢?倒不是說他真的要造反,而是他太瞭解雍正的脾氣了。

    只要被雍正懷疑,或者失去了雍正的信任,那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裡去,他的前任上司年羹堯,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因此,在嶽鍾琪知道這件事之後,沒等雍正對他詢問,就趕忙主動寫了一封奏疏,在奏疏中,嶽鍾琪強調,這是有人在對他惡意誣陷。

    說白了,嶽鍾琪就是想澄清視聽,洗刷冤屈。

    那麼,嶽鍾琪到底有沒有想謀反的意思呢?按照史料中的記載來分析的話,大機率是沒有的,雖說他是漢人,並且也是名將岳飛之後,但包括他以及他的父親,已經在清廷為官多年,如果想反,根本就不會走到當前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清朝到了雍正這一代,其統治也已經相當穩定,即使是造反,成功的機率並不大,所以,嶽鍾琪沒有理由和必要進行造反。

    而雍正在接到嶽鍾琪“自證清白”的奏疏後,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就是他在這封奏疏上,用硃批寫了很多批語,這些批語幾乎遍佈整個奏疏。

    至於內容,基本上是說自己不會相信謠言,並又對嶽鍾琪說了許多安撫的話,讓他安心好好幹。

    之所以要說這個細節,主要是因為,雍正看似對嶽鍾琪毫無疑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已經對嶽鍾琪開始有點防備了。

    為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嶽鍾琪當時的地位,前文講過,他位列三公,最重要的是,他當時擔任陝甘總督,手握三省兵權,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實權人物。

    遠離京畿,又是封疆大吏,手裡還握著龐大的兵權,另外還是一個漢人,這樣的人你說雍正能完全放心,任誰也不相信。

    更何況,年羹堯事件,才剛剛過去兩年而已。

    因此,在看到下面上報關於說岳鍾琪“造反”這件事時,雍正第一時間也犯起了嘀咕,依照雍正的性格,他有這個反應,也實屬正常。

    不過,最終他並沒有因此質問或者對嶽鍾琪追責,一來,這事兒當地官府已經查得明明白白,在大街上叫嚷的那個人沒有同黨,因此雍正也不好說什麼。

    二來,嶽鍾琪當時位高權重,如果過於追究此事,影響面太大,況且,年羹堯事件剛過去不久,雍正不敢冒這個險。

    因此,雍正才會對嶽鍾琪好生撫慰,告訴他自己不會相信謠言,並在硃批中,勉勵嶽鍾琪好好幹。

    不過,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很快生根發芽。

    所以,在雍正六年時,也就是距離“造謠事件”過去一年後,又發生的一件事,算是讓嶽鍾琪在雍正心中的地位徹底一落千丈。

    雍正六年,靖州秀才曾靜派自己的門生給嶽鍾琪送去了一封信,而這封信,惹出了天大的禍。

    先說一下這個曾靜是什麼人,曾靜生於公元1679年,也就是清朝剛建立不久,他本是一名學者,並且學問也相當不錯,不過,他卻是一個堅定“反清”的思想擁護者。

    至於說曾靜為何會有這種思想,史料上記載的是,他年輕時曾偶得明末學者呂留良的部分著作,在拜讀之後,對呂留良的“夷夏之防”論點深以為然,之後,他不遠千里前往呂留良的家中,得到了呂留良臨終前的留下來不少書籍。

    至此,他就成了一個“夷夏之防”的堅定支持者,並在其著作中,寫下了“中原陸沉,夷狄乘虛,竊據神器,乾坤翻覆”等觀點,總之意思就是,如今清朝入主中原,是不可能長久的,早晚的被推翻。

    而到了康熙去世、雍正繼位之際,雍正為鞏固統治,囚禁了皇八子胤禩等諸多兄弟,這件事被傳至坊間後,又被添油加醋,最終形成了一個雍正登基,屬於是陰謀奪位的版本,並廣為流傳。

    且不說雍正登基是不是陰謀奪位,而曾靜在聽說了這個版本的說法後,大為激動,他當時就認為,雍正得位不正,這是清朝國運將末的預兆,因此,便開始積極籌劃如何推翻清廷。

    但他一個秀才,雖說有一定的學識,但又拿什麼來推翻清朝呢?思來想去,他就想到了一個人,認為只要說動這個人,大事可成也。

    誰呢?沒錯,正是擔任陝甘總督的嶽鍾琪。

    在曾靜看來,嶽鍾琪身居高位,並且手握兵權,只要他能同意,那麼推翻清廷指日可待,那麼,曾靜憑什麼認為他能說動嶽鍾琪呢?

    很簡單,因為嶽鍾琪是名將岳飛的後人,曾靜就覺得,自己只要把嶽鍾琪先祖的事例搬出來,同時結合自己“夷夏之防”的理論,再用岳飛抗金的事蹟對嶽鍾琪曉之以理,那麼必定能喚起嶽鍾琪的民族大義,到時候,振臂一呼,清廷便可被顛覆。

    因此,曾靜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大罵雍正皇帝,還列舉了雍正的諸多罪狀,之後,鄭重其事的派門人送到了嶽鍾琪的府上,勸說他調轉槍頭,起兵對付清廷。

    而嶽鍾琪呢,這次留了個心眼,他在接到信之後,深感事關重大,為了自證清白,同時也為了蒐集更多證據,先是假意同意,之後又騙出曾靜的口供,最終在證據確鑿之後,一舉將曾靜抓獲。

    當然,嶽鍾琪最終又將這件事完完整整地彙報給了雍正,而雍正在當時,嘴上說沒事沒事,還褒獎了嶽鍾琪的忠心,表示自己不會追究刺死,並且在不久後還對他委以重任,但背地裡,他已經對嶽鍾琪失去信任了。

    為什麼雍正會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呢?很簡單,因為當時他需要用嶽鍾琪。

    年羹堯死後,雍正其實能用,並且用得順手的武將已經不多了,而嶽鍾琪則是對雍正十分重要的一個,他參與過多場戰役,經驗豐富,帶兵也有一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並且,雍正在繼位之後,平定邊疆的幾場關鍵性戰役,嶽鍾琪都有參與,而當時邊疆戰火又起,如果此時大張旗鼓地處理嶽鍾琪,讓雍正找誰去帶兵打仗?

    說得簡單點,之所以雍正會顯示出“大人大量”,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嶽鍾琪還有利用的價值。

    因此,在對付準噶爾的噶爾丹策零的戰役中,嶽鍾琪依然被雍正任命為寧遠大將軍,與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一起,率軍出擊準噶爾。

    不過,這場原本被雍正寄予厚望的戰役,最終以清軍慘敗而歸宣告結束。

    先是靖邊大將軍傅爾丹的六萬人馬,遭到了噶爾丹策零的伏擊,雙方交火後,戰況一度極為慘烈,清軍雖說勇武,但奈何應戰倉促,最終,六萬大軍僅剩兩千人馬倉皇逃出。

    之後,傅爾丹上疏請罪,雍正聽聞戰況後,差點沒被氣瘋了,精心部署的六萬大軍,就這麼交待了,但氣歸氣,考慮到戰事未完,雍正咬著牙告訴傅爾丹,沒事,你回來就好。

    輕信賊言,冒險深入,中賊詭計,是爾之罪。至不肯輕生自殺,力戰全歸,此爾能辨別輕重。——《清史稿》

    傅爾丹這邊弄成這樣樣子,嶽鍾琪那邊也不樂觀,雖說他在傅爾丹被圍困之際,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拿下了準噶爾的烏魯木齊,但該城已經成了空城,準噶爾的主力部隊並未受到太大損傷,所以,即使佔據烏魯木齊,對整體的戰略上,意義並不大。

    不得已,嶽鍾琪只能撤出烏魯木齊,退守蘭州,清軍自此也和準噶爾進入僵持階段。

    在此之後,準噶爾又偷襲了哈密,而嶽鍾琪計劃在準噶爾軍回程的路上埋設軍隊進行伏擊,本來計劃萬無一失,但結果不曾想,嶽鍾琪安排的伏擊部隊,沒喲按照規定時間抵達指定位置,這就造成了準噶爾軍不僅全身而退,順手還劫持了清軍的大量物資。

    這一次,雍正真的怒了,他下令斬了嶽鍾琪手下的兩個將軍,同時在詔書中對嶽鍾琪嚴加申飭,批評他“攻敵不速,用人不當”,才導致遭受如此大敗。

    此時,雍正對嶽鍾琪的已經失去了信任,見此情景,就有大臣上疏彈劾嶽鍾琪,而雍正也批准了大臣的彈劾,下諭將嶽鍾琪“交部議決”,最終,嶽鍾琪被革去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

    不久後,雍正再下旨意,命嶽鍾琪離疆返京“商辦軍務”,而撫遠大將軍之職,則交由他人代理。

    到了這個時候,嶽鍾琪已經在雍正心裡失去了曾經的恩寵,而等到嶽鍾琪剛回到京城,馬上就被“交兵部拘禁候議”,足足在大牢裡蹲了兩年後,雍正對於嶽鍾琪的最終判決才下發下來。

    判決的結果,是將嶽鍾琪“斬立決”。

    不過,嶽鍾琪並沒有被處死,雍正將“斬立決”最終改為了“斬監候”,又罰了嶽鍾琪七十多萬兩銀子後,將其關進大牢,留了他一條性命。

    那麼,為何雍正在決定將嶽鍾琪“斬立決”後,又改為“斬監候”,放了嶽鍾琪一馬呢?其實這說起來,雍正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有三個原因。

    其一,嶽鍾琪在當時,對雍正已經構不成威脅。

    雍正之前懷疑和不信任嶽鍾琪,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那就是嶽鍾琪身居高位,並且手握兵權。

    所以,雍正才會在“謠言事件”以及“曾靜事件”中,對嶽鍾琪百般隱忍,不為別的,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個處理不好,那麼說不定還真的就反了,畢竟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資本。

    但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自打雍正下詔,讓嶽鍾琪返京“商辦軍務”開始,其實雍正心裡就繃著一根弦。

    他擔心嶽鍾琪違抗命令拒絕返回,更擔心嶽鍾琪藉此機會做出一些事情出來。

    只不過,嶽鍾琪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老老實實地返回,並被迅速拿下,送進大牢,而直到嶽鍾琪被關進大牢的那一刻,雍正才算鬆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嶽鍾琪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做什麼了,畢竟深陷牢獄的同時,也意味著嶽鍾琪與外界失去了聯絡。

    換句話說,嶽鍾琪已經沒有威脅了。

    也正是因為沒有威脅,所以雍正遲遲拿不定主意究竟該如何處理嶽鍾琪,那個“斬立決”的詔令,也是足足拖了兩年之久才下達。

    如果真的想殺,那麼不會耽誤這麼久,早就將嶽鍾琪斬了。

    既然原本就沒打算將嶽鍾琪處死,那麼雍正在下達斬立決的詔令後,又饒他一死,也就不意外了。

    其二,嶽鍾琪功勞太大,且沒什麼太過出格的錯誤。

    前文講到,嶽鍾琪早在康熙年間就投筆從戎,而在雍正登基初期,他在平定青海之戰時戰功顯赫,又在雍正推行的改土歸流工作中成績卓越,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績。

    有了這些功績傍身,雍正帝在考慮如何處理嶽鍾琪時,就必然得慎重一下。

    畢竟不管怎麼說,嶽鍾琪是實實在在做出來了很多成績的,這些也都是雍正以及朝臣有目共睹的。

    也許有人會說,那嶽鍾琪的老上司年羹堯不也做出了不少功績嗎?但最終不還是照樣被雍正賜死了?

    話是沒錯,但嶽鍾琪和年羹堯不一樣。

    不一樣在哪裡呢?一個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嶽鍾琪自始至終,沒有犯過太過出格的錯誤。

    當初年羹堯最終被殺,除了他得罪了不少同僚之外,還與他插手人事選拔,甚至出現因賄而薦等問題有關。

    此外,年羹堯後期的狂妄自大,且自恃己功,對雍正顯露出不敬之意,都是他最終被賜死的原因之一。

    但反觀嶽鍾琪,在功績上,與年羹堯不相上下,但他一向為官謹慎,做事也十分低調,從來沒有忤逆過雍正,並且在有人造謠他造反時,第一時間就是請罪。

    總之,嶽鍾琪在身居高位後,一直到他被下獄前,基本上沒有犯過什麼太大的錯誤。

    而導致他下獄的罪責,也是和戰役有關,雖說他確實有一定責任,但沒有觸犯到原則問題,只不過是因為用人不當,導致了最終的失利。

    所以,他有失職之罪不假,但罪不至死,因此雍正才會將斬立決改為“斬監候”,畢竟就憑失職之罪殺了他,也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其三,嶽鍾琪的身份,救了他一命。

    眾所周知,嶽鍾琪是名將岳飛之後,而岳飛是什麼人?是世人皆知的大英雄,屬於已經在民間被立碑建廟的那種人物。

    這樣的人,他的後裔,就因為戰場上的失職,就被當朝皇帝殺了,那麼,讓天下會怎麼看待雍正?怎麼看待清廷?

    況且,人家還曾給清廷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卻因為一個罪不至死的錯誤,就這麼被殺了,這樣是說出去,那雍正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形象,算是徹底毀了。

    本身雍正對自己形象這問題就很在意,登基之初為了說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親自編纂了《大義覺迷錄》,其目的就是為了澄清自他即位以來種種流言,並清理異議,以便穩定自己的統治。

    因此,如果在明知道嶽鍾琪沒什麼大罪,並且還是個有功之臣的情況下,再把他咔嚓了,那雍正在朝野上下,甚至是民間,指不定就會被編排成什麼樣子。

    因此,出於這一點考慮,嶽鍾琪確實不能殺,最好的結果,就是留他性命後關起來。

    所以,在雍正十二年,經過雍正的左右權衡,最終將嶽鍾琪的“斬立決”改為了“斬監候”,至此,嶽鍾琪開始了他的牢獄生涯,一直到乾隆皇帝登基後,他才被得以釋放,並再次受到乾隆的重用,先後又參與了平定大小金川,以及保障西南邊疆穩定的多場戰役,最終在其六十八歲那年,去世於任所之上,結束了他戎馬一生的征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說話婉轉?什麼樣的話會傷人?如何說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