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7
回覆列表
  • 1 # 吾悅瀚瀾

    粥可以吃,但蓮子排骨粥建議不要給孩子吃。一般建議嬰兒從6-8個月開始吃輔食,奶粉餵養的最早可以4個月新增輔食,母乳餵養的最晚不要超過8個月,因為太早新增輔食嬰兒腸胃沒有發育好,過早新增會對他們的腸胃造成損害。太晚新增會導致嬰兒不愛吃輔食,排斥輔食。

    輔食新增的四個大的原則,基本從六個月開始到一歲,寶寶都是要遵循這樣的原則,第一個就是由少到多。

    咱們用蛋黃來舉例的話,就是說要從蛋黃的四分之一,然後到一半兒再到一整個蛋黃,這樣慢慢的過度的去給孩子吃。

    為什麼要這樣吃是因為新增輔食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過敏的問題。

    孩子之前沒有吃過這種新的食材,我們沒有辦法判斷他會不會過敏,所以我們就要一點一點的去給孩子嘗試。不管是蛋黃還是其他食材,都一定要遵循,每加一種新的食材,都要觀察兩到三天。

    觀察孩子吃了這種食材以後會不會過敏,有沒有過敏的症狀,例如會不會口周發紅,起紅疹,嘔吐,腹瀉,咳嗽等症狀,不管吃什麼食材,只要是寶寶沒有吃過的。新增的時候都是要觀察兩到三天的。

    然後確定他沒有過敏的反應就可以給他換一種新的東西,再去嘗試。

    不管是六個月的寶寶還是稍微大一點兒的寶寶,過敏的問題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只要是新增新食物就要少量的去嘗試。

    第二和第三個是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過程,孩子新增初期肯定是要從稀的泥糊狀開始。

    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給她吃很稠的米粉,或者顆粒大的食材,孩子不會咀嚼。

    最後一個原則,就是從單一的食物過渡到多樣的食物,我們剛開始吃的都是米粉。

    然後逐漸的去給他加肉泥,肝臟泥,菜泥。就是從一種到多種。

    寶寶輔食的新增順序

    穀類食物(建議寶寶的第一口輔食為嬰兒營養米粉,質地細膩,容易消化吸收,很適合寶寶的腸胃狀況)→五六天以後可以逐步加根莖類(例如:土豆、紅薯、山藥)→蔬菜泥和水果泥→動物性建議動物性食物新增的順序為雞肉→豬肉→牛肉→魚(可做成泥,也可以選擇肉鬆類),魚泥晚,主要是魚類蛋白質含量也很高,防止過早食用過敏,八個月可吃蛋黃,最好1 歲以後吃全蛋,如蒸全蛋。對魚、蛋類等過敏的寶寶則需要回避該食物至少3 個月以上,如果重新新增需再觀察,一旦過敏仍需要回避。

    新增種類更替的速度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狀況來看,一般都是建議嘗試2-3天,有的孩子如果吃什麼都不過敏,進度可以稍微塊一些,觀察期1-2天,有的寶寶容易過敏,我們就稍微慢一點,出現過敏反應了,就把這種食材停下來,過段時間再嘗試,採用刺激加回避的原則。

    六個月呢,是一個初嘗輔食的時期,主要是以品嚐、感受為主,也就是說,在這個月的寶寶去新增輔食,主要是讓他去嘗試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口感,不一定要把孩子吃的很飽,那我們說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強化鐵的配方米粉。

    六個月的寶寶,主要還是以奶為主的,他每天的奶量依然要達到六百到八百毫升。一天大概是喂六次奶,每次間隔四個小時左右。

    在嘗試了幾天純米粉後就可以逐漸往米粉里加其他食材了,蔬菜泥,蛋黃泥,肝臟,植物油都可以挨著去試,確定不過敏的食材可以混合食用。加進去的食材量不要一次放太多,避免味道太重或者過敏嚴重。

    以上做法就是在孩子不斷嘗試各種食材後,確定不過敏了,就可以都混合起來吃了。

    七-九月齡輔食新增特點:

    到了七到九個月,因為每天的奶量依然還是要維持到六百到八百毫升的,不可以少,因為一歲以前是以奶為主的。

    如果說有的寶寶比較喜歡吃輔食,他每次吃很多,家長們也不去控制,輔食吃多了,勢必會影響奶量的,所以一定要保證奶量夠的前提下再去吃輔食。

    到了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吃的,並且能吸收的東西就更多了。各種蔬菜,肉類,蛋類,水果類,肝臟都是可以吃的。但是肝臟一定要記住一週只能吃兩到三次。不能多吃也不能天天吃,除了米粉呢,穀物類的東西像熬的比較爛的粥,還有煮的很軟爛的這種碎面都可以給孩子加了,要稍微加一些顆粒感,食物的性狀,是要從之前的泥糊狀向半固體的狀態去過度。

    之前我們是吃米粉,加一些泥糊狀的食物。

    七到九個月,穀物類,菜泥,肉泥顆粒就稍微要大一些。不可以一直太細膩,因為寶寶已經進入了質地敏感期,開始逐漸長牙齒,所以需要去吃一些有顆粒感的並且粗糙的食物。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改變食物的性狀。

    一方面是幫助孩子緩解出牙的不適感。一方面要鍛鍊寶寶舌頭的靈活性,讓他用舌頭去碾壓碎食物。

    在這個階段呢,寶寶就出現了一個讓媽媽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寶寶開始喜歡用手去抓東西了,媽媽們有的會覺得很髒,不讓寶寶去碰食物,那麼我們要摒棄這個想法,在這個階段你要多鼓勵孩子去動手。讓他去抓東西吃,不斷的培養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練習精細動作,開發大腦,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因為有的孩子他會想要去抓,但是媽媽不讓。可能還會兇寶寶,那時間一長寶寶就會對食物產生牴觸。

    媽媽可以挑選一些,比較適合這個階段的寶寶去吃的一些手指食物。

    然後像豬肝,或者是薄一點兒的香蕉片。切薄的牛油果,或者自己做的小餅,饅頭片都可以去給孩子嘗試的。

    但是要按照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不是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都一樣。

    媽媽可以多準備一些不同觸感和形狀的手指食物讓孩子去拿。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勺子讓他自己拿著勺子去感受,大概九個月的後期的時候就可以多給他準備一些手指食物,像長條的,或者是塊狀的都可以。

    七到九個月的寶寶吃輔食可以加到一天兩頓。

    根據自己家裡面的情況去做相應的調整。如果說輔食吃的少,咱們就輔食加奶給他算一頓,如果輔食吃的多。就要當心是不是影響了奶量,如果媽媽們始終不知道一天應該給孩子吃多少合適。可以利用廚房秤去稱一下,參考輔食用量表,表裡的定量是每天的食材未加工前的總量,稱一下大概就心裡有數了。

    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示範咀嚼,動作誇張的嚼給孩子看,讓他模仿,多多練習咀嚼能力。

    你說的蓮子排骨粥,蓮子比較涼,不建議給嬰兒吃,怕對他們的腸胃有損傷,造成拉肚子等後果。排骨也最好不吃,7個月的寶寶剛出牙,咀嚼能力不夠,排骨他們嚼不動,這個月份肉類最好給他們打成泥或者顆粒狀的讓他們吃。

  • 2 # 圓頭橘子醬

    題主你好,你的問題分兩點回答。

    第一,能不能。

    只要不過敏,孩子都是可以吃的。4~6個月可以新增輔食了,一開始是單一新增,兩三天換一個品種,這個主要為了觀察孩子是否對食材過敏,新增順序也是從低致敏的開始。不過敏的就可以複合新增。蓮子,豬肉,大米,自己可能會放的姜蒜都不過敏,孩子就可以吃蓮子排骨粥了。

    第二,如何吃。

    輔食新增最開始是以泥為主,從細到粗。

    不需要加任何調味料,不要加鹽,原因是,一是孩子的味蕾正在開發階段,讓他們多品嚐食物原味,二是孩子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鈉足夠了,過多會造成孩子腎臟負擔。需要調味的可以用食材混搭的方式。

    再來是量的問題,最開始加輔食每天喂幾勺就可以了,孩子的腸道還在適應新的食物性狀,很容易出現蠕動不夠便秘的問題,嚴重的會肛裂,每次大便都會痛。新增輔食千萬不要心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早上不起床,沒有時間觀念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