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實體店,不管租金再高,很少有人說交不起租金,現在電商野蠻生長,就是不收房租,你可能連水電費都交不起。一個蘋果成本1塊錢,商家賣2塊,經過八級分銷,最後賣10塊,利潤9塊,每個分銷商平均得1塊錢利潤,哪一級出現問題,由該分銷商獨立處理,一個月賣1萬個,大家都可以賺一萬,一萬個蘋果養活了九個人,大家有條不紊各司其職,都有錢賺,良性市場。有人說,消費者受害了,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也是這個市場的一角,我們作為中間商是賺錢了,消費畢竟只佔到我們支出的一小部分,你一個月賺1萬,會在乎掏100塊錢買10個蘋果嗎?自從電商野蠻生長以後,1塊錢的蘋果只賣1.2元一個,中間商全部死,平臺抽成5分,商家賺0.15元一個,一個月想要賺1萬塊錢,以前只需要賣1萬個,現在需要賣超過7萬個,成本投入是以前的七倍,所有的售後全部集中到了商家,商家還需要在售後加大投入,利潤更低了,在這個過程,貌似消費者收益了,但是作為消費者另外一個角色,中間商,你失業了,從商家到消費者,大家都虧了,八個失業,八個物流也只剩下一個了,死了七個,平臺一分錢抽成是不會跟你免的,因為商家利潤被壓縮到幾乎為無,所以物流也是賠錢賺吆喝,只求生存
第一,大環境不適合創業
第二,惡性競爭太多
第三,沒有誠信制度保護
第四,消費升級走入誤區
第五,創業成本太高
以前實體店,不管租金再高,很少有人說交不起租金,現在電商野蠻生長,就是不收房租,你可能連水電費都交不起。一個蘋果成本1塊錢,商家賣2塊,經過八級分銷,最後賣10塊,利潤9塊,每個分銷商平均得1塊錢利潤,哪一級出現問題,由該分銷商獨立處理,一個月賣1萬個,大家都可以賺一萬,一萬個蘋果養活了九個人,大家有條不紊各司其職,都有錢賺,良性市場。有人說,消費者受害了,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也是這個市場的一角,我們作為中間商是賺錢了,消費畢竟只佔到我們支出的一小部分,你一個月賺1萬,會在乎掏100塊錢買10個蘋果嗎?自從電商野蠻生長以後,1塊錢的蘋果只賣1.2元一個,中間商全部死,平臺抽成5分,商家賺0.15元一個,一個月想要賺1萬塊錢,以前只需要賣1萬個,現在需要賣超過7萬個,成本投入是以前的七倍,所有的售後全部集中到了商家,商家還需要在售後加大投入,利潤更低了,在這個過程,貌似消費者收益了,但是作為消費者另外一個角色,中間商,你失業了,從商家到消費者,大家都虧了,八個失業,八個物流也只剩下一個了,死了七個,平臺一分錢抽成是不會跟你免的,因為商家利潤被壓縮到幾乎為無,所以物流也是賠錢賺吆喝,只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