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佳好哇
-
2 # 1264603560306
最起碼詩詞意義不能跑主題,律詩要規範,該押韻必須押韻,平仄符合律詩要求,七律,五律要求三,四,五,六對仗。
-
3 # 客家鄉音
文化有多種追求,追求積極向上的文化,你就受人尊敬,對社會的貢獻就是正能量。但這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如果你追求落後,低俗甚至令人不齒的文化,你就會掉進口水河裡,像過街老鼠。
-
4 # 天涯論壇
詩的種類
關於詩的各類,問題是相當複雜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的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很少見的六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
5 # 滄桑短笛
古詩也有不同的體裁,有長詩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韻律、平仄、遣詞等就相對寬鬆一些。而最嚴格的古詩,首推律詩,比如五律、七律分別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的堅持。以韻律、平仄、遣詞論,律詩是最高水準的。以七言律詩為例。
另外,律詩中的絕句指的是四句律詩,比如五絕、七絕,是律詩中的律詩。僅有四句的體量,卻能表達超出律詩的感情和故事。或許因此,被稱之為絕句吧。
一、韻律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
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
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
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
在這首七律中,押韻指的是2、4、6、8四句的尾字(梁liang、陽yang、長chang、黃huang)的韻母都是相同的ang。更奇特的是,這首七律的首句尾字,堂tang也是押韻的。這首詩又叫“首句押韻”。
或許有人會問,古詩並不都是遵守韻母相同的押韻的。押韻,由古至今有三種標準,分別是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其中平水韻一般是古文讀音,中華新韻是現代文讀音。
二、平仄與遣詞
平平仄仄仄平平,盧家少婦鬱金堂,
仄仄平平仄仄平。海燕雙棲玳瑁梁。
仄仄平平平仄仄,九月寒砧催木葉,
平平仄仄仄平平。十年征戍憶遼陽。
平平仄仄平平仄,白狼河北音書斷,
仄仄平平仄仄平。丹鳳城南秋夜長。
仄仄平平平仄仄,誰為含愁獨不見,
平平仄仄仄平平。更教明月照流黃。
所謂平仄,其實就是聲調的不同,我們常說某詩讀來,抑揚頓挫,實際上就是詩本身的平仄的體現。
眾所周知,中國的文字讀音有四聲,現代叫一二三四,古代叫平上去入。而平仄就是把平上去入分為兩類,平一類、仄一類。
普通人,比如我,想掌握平仄是非常難的事。我們日常說話中,根本就不考慮平仄,更不用說每句話字數相同(五言、七言)標準中,還要符合平仄了。那麼,古人是怎麼做到的呢?難道古人說話跟怎麼不一樣嘛?不是!中文有接近十萬個方塊字,但是普通人少則認識3000個,多則掌握7000個,流傳下來的唐詩實際上是古詩中的佼佼者,作者自然也是詩人中的詩人,掌握上萬、幾萬個方塊字,是可以想象的。
方塊字是表意的,同一個意思可以用 不同的字表達。這就是古詩中韻律和平仄的“密碼”,掌握更多的,幾倍於普通人的方塊字,在寫詩的時候,有更多的字、詞來表達同一個意思,自然就能在表達意思的同時,符合韻律、平仄的要求。======這就是所謂的遣詞。
PS:給喜歡詩詞的朋友一個建議。喜歡詩詞,從掌握更多的方塊字入手。沒有捷徑。
三、意境
意境體現的是作者感情的抒發,自然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慾都會出現。這本身是人見人智的問題,難以有一個標準。
比如說,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眾所周知,這是李清照的絕句(五言絕句)。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但是,李清照在古詩詞中的標籤,是婉約派。婉約派的李清照,寫了首熱血沸騰的絕句。說情感、說意境,究竟是幾個意思?O(∩_∩)O哈哈~,或許婉約的李清照,也有怒髮衝冠的時候。
PS: 強烈不推薦這首詩。因為它違背歷史事實,憑意淫把沐猴而冠的項羽,寫成了人傑、英雄。太扯淡了。
當然,意境並非完全虛無縹緲,意境也是可以體現的。比如這首《哭象棋詩》
敲棋終日興偏幽,誰道今朝結父仇。-----敲棋的是“我”,沒想到的還是“我”;
兵卒下河車不救,將軍落水士難留。-----兵卒和車關係,將和士的感情;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渡三江逐淚流。------馬走了,象走了,
炮響一聲驚霹靂,臥龍投起碧雲遊。------前半句還是象棋,後半句就是“我”了。
對比來看,網上有一首同名的、內容很接近的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人家是意外跟父親“結仇”,你這是責怪父母嘛?而且,“嚴親”是什麼鬼,究竟指的是父親、還是父母?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誰“皆不救”兵卒?將軍和誰一起溺水?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馬行千里,然後投河自殺了?否則什麼叫“隨波去”。三川指的是秦朝的三川郡嘛?不知道三川郡有多壞,為啥士子一到三川郡就隨波逐流了。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炮響一聲天地震”,哥們,這是七律還是打油,說的太粗俗了。“象若心頭為人揪”太高深了,我讀了好幾遍,也不知道是啥意思。(PS:遣詞的另一個顯示,就是字、詞使用的文雅而不能太過俗話、俗語。用一目瞭然又平常很少使用的詞彙,是一種常見的遣詞)
以詩詞的表意論。多數句子、詞彙都寫錯了。簡言之,一個錯字連篇的字條,根本不知道想說的是什麼?很顯然,後面這詩是贗品,都不能說是模仿的痕跡了,直接就是劣質的抄襲。
以韻律論。第一,第二句尾字丟(diu)貌似跟休、流、揪韻母相同。實際上,歷史上的詩是不遵從中華新韻的,因為那是沒有現代普通話。第二,丟、揪兩個字都屬於“出韻”,不在韻律表中的意思。大意,古詩詞中沒有用這兩個字做“韻”的。
以平仄論。多處用錯,慘不忍睹。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常常讀讀詩,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
那何為常識,就是很普普通通的知識,一個生活在這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
要知道,詩是有門檻的。現如今,很容易讓人產生“人人都可以輕易讀懂詩”的感覺。但事實上不是的,很多的常識你要懂才可能的。詩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有其自身發展的歷史軌跡、規律和標準的。
還有的詩,可能普通人就可輕易體會其美感,但有的詩,就需要較為專業的背景知識,或一定的審美鑑賞能力,經歷等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妙處。
詩雖然不一定非得要詩人才可以讀懂,但確實是有帶點門檻的。
我們所讀的大部分詩,很多人只是粗略閱讀,都沒有意會到這詩歌真正內涵的三分之一。
那讀詩有哪些常識呢?
題主所說的是叫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很嚴格而得此名字。
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我們大家常見的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如,《山居秋暝》唐代王維所寫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
是五律平起式 ,按照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如此。
還有,我們一些詩文的朗讀節奏劃分,較為常見的,如以下這幾種方法。
一、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
誰家新燕啄春泥。是按"二二三"的節奏形式可以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
但,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節奏形式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
二、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須讀斷。
三、句首語氣詞之後要停頓。
四、根據古代文化常識,正確劃分節奏。
五、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
六、適當停頓亦或適時重音。
七、深刻理解詩歌,確定感情基調。
我們拿到一篇詩歌,要先做的就是確定詩歌的感情基調,如,如毛爺爺寫的《沁園春.雪》乃是大氣磅礴的。
最後,在說聲,好的讀詩,亦或朗誦是需要配合朗誦技巧長期堅持練習的才可。這就是我的其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