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與前面章節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
6
回覆列表
  • 1 # 時空戀旅人

    "其次畏之"的意思是說三等的統治者,人們會害怕他,不敢有不同的意見,不敢有所違抗,不敢自己向前一步。對統治者唯命是從。物極必反,所以道德經講做事情要求適可而止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意思是統治者把人民逼迫到了活都難以活下去的地步,人民就不會畏懼暴力和生死。“大威至”這裡的威是危險,威脅的意思。人民不懼生死就會奮起反抗,所以沒有矛盾。

  • 2 # 真一道子

    《道德經》前後兩個章節,“民不畏威”與“其次畏之”,二句話說的是一個理,並沒有矛盾。

    “民不畏威”四個字,是讓世人明白一個理,人,當常懷敬畏之心,不可放肆,若是做什麼事,都敢胡作非為,而且又毫無畏懼,比較大的災禍,很快就要降臨,這正是自尋的罪惡之途,也是自尋的毀滅之路。

    “其次畏之”四個字,是告知世人,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治國安民之道,既有“下知有之”的時期,也有“親之譽之”的時期,還有“其次畏之”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君,他教化百姓,就以刑政與賞罰去治理人民,這時候的人民,才能知道畏懼國君。若是人民不能自覺自化,民心也不再淳樸,這就需要使用刑罰來治理,否則人民會膽大妄為,造成天下大亂。

  • 3 # 愚者未必不慮

    是矛盾的

    矛盾的不是這段話而是人心,文中所描述不是特指,而是泛指物極必反之類的意思。講百姓與統治者只是個例子。

  • 4 # 問道黃老

    這兩句話出自在不同的章節裡,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其次畏之”在“道經”,是論道的,即大道自然觀;“民不畏威”在“德經”部分,說的是社會人生觀。但不管是天道觀,還是人道觀,我們都必須知道,老子的對話主體是侯王,所以他在文中不斷地強調“是以聖人”如何如何。

    聯絡各自所處的上下句,才能更好地區分各自的意義。

    “其次畏之”出自《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既然是道論,就應該是圍繞著“道”展開的,文中沒有主語,但毫無疑問一定是說“道”的。大意是說:上古之時,民眾淳樸無偽,與道為一,全不知有“道”。當人類與道分而為二,人們知有道,但還沒有遠離道,故親近並讚譽道。當世風日下,人們去道漸遠,開始擔心大道已經遠去,再難親近。其世再下,人們開始離道背德,不再懷德而嗜慾,功名利祿為重,完全不信有大道了,於是產生詆譭之意。

    既然不再通道,於是人們行為失範,於是法令制度頻出,頒佈道德仁義,其結果是條令越多,社會越亂。所以老子說“猶兮其貴言”,即不要輕易出臺政令增加人民負擔。

    這是從道的角度說的,還有另外一種解法,即從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解讀的,大致是說:最好的治理是自然無為,百姓只是知道有統治者,其次統治者強力實施無為而治,獲得百姓親近和讚譽。再其次的統治者,是百姓畏懼他。最下等的統治者是受到百姓的輕慢和侮辱。

    要是從方便理解的角度看,大家都選第二種解釋,這是從“德”即社會人倫觀的角度理解的。

    但不論從那種解讀法,“畏”的物件都是“道”或者“統治者”。

    而“民不畏威”也是針對統治者說的,大意是說統治者智巧偽詐,胡作亂為,造成上下關係緊張,勢成水火,百姓生無可戀,不再畏懼權威的時候,那麼,大的災禍將要降臨。意在諷喻侯王統治者樹立憂患意識,以防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民不畏死則大威至”不是說百姓不怕死,老百姓就會有大的災禍,而是說如果老百姓連死都不怕的時候,侯王統治者的大災禍將要降臨。

    所以,“民不畏威”與“其次畏之”是一脈相承的,當百姓還知道畏懼,有所畏懼的時候,說明天下還算太平。但當老百姓連死都不怕的時候,還有什麼不可能發生呢?

  • 5 # 滿山文化心得

    《道德經》裡的“民不畏威”與“其次畏之”是沒有矛盾的。

    首先,要正確理解“民不畏威”的意思。

    先看《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一,如果只看“民不畏威”這四個字,它的意思就是“民眾不畏懼權威”了。這沒有歧義。

    第二,當把整個句子看全了,這種表面現象下的深意就出來了。整個句子是,“民不畏威,則大威至。”什麼意思呢?就是“民眾不畏懼聖人的權威,就是聖人有最大的權威了。”

    第三,把這個句子放到全章裡,去領會老子的真實意思。統治者一般的權威感覺是怎麼來的呢?一是“自見”,貪戀、彰顯勞民傷財而來的“居”;二是“自貴”,沉溺於自己榮華富貴的“生”。這些對百姓來說,統治者高高在上,既討厭也害怕。所以,老子向前來問道的侯王建議,要“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不要耍威,不要擺闊,要內觀自己,要珍愛自己,才有超越一般權威的大威,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第四,從全書的前後論述來看,“民不畏威”與“其次畏之”是不矛盾的。

    我們看《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提到,在統治者中,做得最好的,是百姓“不知有之”;稍次一等的,百姓“親而譽之”。這是“聖人”級別的情形。而再次的,還有二等,就不行了,統治者耍權威,擺闊氣,百姓“畏之”甚至還“侮之”。

    簡單地說,就是統治者做得好,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是八十章所描寫的“至治之極”的情景,是透過“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而來的。要說聖人有施展什麼權威,使得治下一切井井有條,那就是超越一般“權威”的“大威”了。也就是不用施以權威,卻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其次,“民不畏威、則大威則”,也可以說成“大威無威”,就很好理解了。

    這種表述句式,是和“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說法的邏輯是一樣的,老子為什麼有這種高超的智慧呢?是因為他從根本上把握了“自然”之道,他所說的“大”就是迴歸和合乎自然的意思。例如,有汙點的白是合乎自然的白;沒有邊角的方才是自然的方;有“希”回聲的發音才是最自然的音(讓人沒吵的感覺);沒有形狀才是自然的象;百姓沒有來自權威的壓迫感,也就是沒有“畏之”的感覺,以至於他們覺得什麼都是自然而然的。這些都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

    再次,老子的智慧並沒有離開我們,要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

    就“大威無威”來說,對集體生活裡的主導者是很有啟迪作用的。就拿家長來說吧,很多人總是對孩子說太多的話,不能很好地同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讓其有不被尊重和不被肯定的感覺。家長高高在上不親和,與孩子有距離讓其“畏之”,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如何讓孩子“不知有之”(沒有來自家長的壓力)?如何讓孩子“親之譽之”?家長要在親子關係裡,“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即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順乎其天性稟賦,讓其自主自我的生命和成長,享受和諧美好的親子關係。正所謂“子不畏威,則大威至”,就是成功的家長了。這也是我們辨析“民不畏威”及相關問題的意義所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定義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