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
2 # 光明路
放棄,本身就是說明守不住,死了也守不住。
甲午海戰,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清朝無比強大威武的大艦隊被日本全軍覆沒。
海軍是海洋國日本的強項。陸軍也是亞洲之王。
-
3 # 安平144796971
實際上還是死守了,守不住而已。慈禧灑了心計,一面割讓臺灣,一面令廣西鎮南關勝役的黑旗軍,登臺與日軍作戰,曾有相當戰績,擊斃入臺的日本天皇親王,一度讓日本想要錢不要地。但日軍不竟實力強於以黑旗軍為核心的臺灣抵抗力量,最後失敗,餘部退回大陸。
-
4 # 鴻哥iouyh福小鋪
從《論持久戰》就能看到,打小鬼子必備三點:
首先是戰鬥到底決心,很遺憾,清政府沒有;
其次,戰鬥意志,雖清政府軍隊有強有弱,但總體還是可以的,特別是戰區軍民的戰鬥意志,不願屈服於日寇;
最後是勇於犧牲精神,不僅是個人方面,還有是朝庭,在戰爭中改變自己,努力為贏得戰爭奉獻,不是在戰爭中自亂陣腳。
綜上所述,我們就看出小鬼子的未來。
清政府因戰鬥決心不強,吃大虧,雖軍民戰鬥意志湧躍,奈何清政府的奉獻犧牲走錯了,它不為祖國而為獻媚洋人,包括東洋人。
抗戰時期亦如此,但奉獻犧牲精神在關鍵時刻走對了,結合軍民戰鬥意志和決心,我們才最終打敗小日本。
因此,清政府如沒放棄,贏得抗戰會提早N年!
很難,要是到在甲午戰爭中,日本已經耗盡全國財力,如果清朝沒有膽怯,遷都和日本打持久戰,甲午戰爭最終日本真不一定能打贏,而且本土還會被戰爭拖垮。
但清廷統治者已經嚇破了膽,加上日本的恐嚇誘騙,最終簽訂了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其中就有割讓臺灣島的條款。雖然如何,但日本在進入臺灣島上並不順利。
《馬關條約》簽訂後,舉國譁然,臺灣省軍民不願淪為亡國奴,決定浴血奮戰抵擋到底。1895年5月,以士紳丘逢甲為首的臺灣愛國團體建立臺灣民主國, 原臺灣巡撫唐景崧任大總統,清軍將領劉永福任大將軍,率黑旗軍和義軍等抵抗日本的侵佔,前後打了了5個月左右,日軍傷亡慘重,但由於清政府已經放棄臺灣省,導致臺灣軍民裝備後援嚴重不足,最終失敗,1896年日本佔領臺北,年底佔領臺灣全島。
如果清廷沒有簽訂《馬關條約》,沒有放棄臺灣,日本是無法兩線作戰的,加上臺灣軍民的浴血抵抗抗,日本是根本無法佔領檯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