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70霍斯任
-
2 # 葉飄刀
戰爭是一場綜合國力的比拼
戰爭是一種綜合國力的比拼,或者說戰爭就是一種用各種手段獲取勝利的手段。
戰爭中對於民用設施的打擊,一般基於三種目的:
打擊敵方的保障能力戰爭既然是綜合國力的比拼,那麼交鋒的就不僅僅是前方的軍隊了。後方需要給前方軍隊輸送各種物資,從槍支彈藥到油料糧食,這些補給運輸是少不了的。
而這樣的補給是從全國各地調集,透過一條條的公路、鐵路、水路運往前線的。而這些不可能所有的公路、鐵路,車站、碼頭、橋樑都是軍隊專用。大多數都是民用措施。
那麼打擊這些碼頭、道路、橋樑,就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運輸補給能力。從而達到限制甚至癱瘓前方敵人的作戰能力的目的。
電影電視中圍繞大橋的炸燬與保護的故事,也是比比皆是,這是民用設施,但戰爭中也可以用於軍用,當年為了阻擋日軍,炸燬剛剛通車幾個月的錢塘江大橋就是一個例子。交通咽喉要道,對於軍民都有重要的意義。
對敵人後方施加更大的壓力打擊敵人後方的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民用社會保障設施,將對敵人施加更大的壓力。
這個壓力來自兩方面,其一,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網路等的癱瘓,在很大程度上等於是癱瘓了敵人的工業生產。造成了敵人的工廠大規模的停工,而這樣的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敵人前方部隊所需物資的生產。
其二,這樣的打擊,會嚴重的影響敵方普通百姓的生活,斷水、斷電,通訊中斷,工廠大面積停工,將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壓力,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會出現社會上的動盪與動亂。這個時候敵方就不得不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搶修這些設施,維持社會秩序,保障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而這些無疑會使得對方投入前線的力量減弱。
提升心理壓力除了戰爭中,打擊那些目標外,戰爭中有時也會打擊平民的住宅區一類的民用目標,除了一些誤炸與裡邊有重要目標的定點清除之外。
對這類目標的打擊,實際上是在心理上給予對方壓力。
直接攻擊這些目標,造成平民傷亡,這個雖然會在國際上受到譴責,但這類事情,近年來的戰爭,幾乎每次都有那麼幾起,雙方互相指責,然後謾罵一番就此了事,很少有人聽說有人為此承擔了責任的。
但與這些人不同,老百姓的心理壓力是實實在在的,當你看到一發炮彈摧毀了旁邊的一座樓,死了不少人的時候,戰爭再也不是和你無關的,死亡就在身前,這樣的心理壓力將會變得空前的巨大。這甚至會動搖對方的抵抗意志,可以算是心理戰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古已有之,古代的反抗屠城,到日本為了粉碎我們抵抗意志的南京大屠殺,再到現在的戰爭。
這種透過殺傷平民來動搖反抗意志的方式,一直沒有改變,這就是一種心理戰與心理壓力,從而達到加速敵方崩潰的目的。
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科索沃戰爭,只出動空軍,對敵人的軍、民用設施的攻擊,癱瘓對方的作戰能力以及民用保障能力,甚至轟炸我們使館都可能是讓對方明白外援的不可能存在,在後勤,保障,精神、心理徹底壓垮對方,最後不派出一個陸軍,動搖了對方的對抗意志,引爆內部的矛盾,最終達成了勝利。 -
3 # 文戈視點
軍人、軍費、軍備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都是來自於普通民眾。如不摧毀民用設施及消滅普通民眾,則兵源補充、物資補給就會源源不斷,戰爭機器就不會停歇。因此,戰爭一旦開啟,就不要傻傻的去區分軍人百姓、軍用民用、有辜無辜,應一律摧毀。當年日本佔領我們南京的時候,日本舉國上下一片狂歡,誰能說侵華戰爭不是日本舉國意志呢,日本軍人與日本民眾有區別嗎。我們不要再說戰爭打死"無辜"平民之類的蠢話,覆巢之下是不能有完卵的。
回覆列表
戰爭中沒有民用和軍用之分,基礎設施,例如橋樑,公.鐵路也可民用,也可軍用,破壞了民用設施,也阻擊了軍用,戰爭是殘酷的,看看敘利亞,滿目瘡痍,人民流離失所,擁有和平是多麼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