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問道京師

    左宗棠是胡雪巖的靠山,而胡雪巖商業帝國的崩塌,直接原因其錢莊遭遇擠兌所致。擠兌風潮背後是左宗棠的政敵李鴻章支援的另一紅頂商人盛宣懷組織運作的。從這個層面來說,似乎左宗棠不病故,其政敵也不敢拿胡雪巖開刀,即使遇到金融風潮也能化險為夷。話又說回來了,盛極而衰,世間萬物規律,無一逃脫。胡雪巖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又傍上了朝廷重臣,生意風聲水起,居然想憑一己之力對抗全部外商,挑起蠶絲收購的貿易戰,最終一敗塗地。時代成就了胡雪巖,也成為那個時代的犧牲品,一代傳奇悽悽落幕。

  • 2 # 娉娉伊人

    胡雪巖是經商奇才。

    但是,缺乏情商。當然這個情商,不是指男女感情,而是人情世故。

    這個李鴻章,其實就是一個反骨仔。連恩師曾國藩的兒子們,尤其是曾紀澤,他都去打壓。更何況是左宗棠。

    所以,胡雪巖跟左宗棠就是一雙螞蚱,左宗棠一病故,李鴻章的魔掌伸向胡雪巖。

    如果左宗棠不病故,只不過是胡雪巖遲一點敗而已。因為,李鴻章已經是把胡雪巖列入“暗殺”的名單。

    一,徽商胡雪巖眼光獨特。

    在沙俄侵犯伊犁時,年邁蒼蒼的左宗棠主張捍衛領土,驅逐侵略者。

    當時,清朝的庫房,財銀羞澀。

    因為一開戰,軍餉糧食全是錢銀在前面鋪路。

    這個時候,胡雪巖找上了左宗棠,提出個人先借銀子給朝廷,但是打仗需要的糧食由他採購。

    左宗棠覺得是一個好辦法,就稟告朝廷,得到同意後就實行了。

    這樣,保障了戰爭需要,左宗棠立了大功。而胡雪巖不但賺個盆滿缽滿,還賞穿黃馬褂,呵呵,一舉多得。

    二,成為左李搏弈的犧牲品!

    左宗棠跟胡雪巖合作雙贏,全天下人皆知。

    包括李鴻章。

    作為曾國藩的門生,在曾國藩去世後,李鴻章就成為了反骨仔。

    左宗棠跟曾國藩是舊交。李鴻章也跟左宗棠有了過節。小肚雞腸的李鴻章其實早想對左宗棠下手,但是左宗棠功大威望高,李鴻章恨得牙癢癢也拿他沒有辦法。

    最後,就拿左宗棠的馬前卒胡雪巖開刀。

    所以,胡雪巖成為兩大重臣搏棄的犧牲品。

    總結:胡雪巖是銀子讓他成功,也銀子讓他去死。但是,靠山左宗棠的故去,加速了胡雪巖的破產!

  • 3 # 李合禮律師

    一定會。核心根源就是當時的中國無獨立自主的主權保障能力。就像今天亞洲的富豪會大量在中國出現一樣。

    沒有國,也沒有家,更沒有單個個體的成功。

  • 4 # 一朵盛開的青蓮

    如果沒有左宗棠的扶持,胡雪巖的事業不可能做的那麼大。胡雪巖自幼家貧,但這個人有超過常人的洞察力,在左宗棠之前,胡雪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但身處亂世,經商不是那麼容易,想做大很難。彼時,太平軍攻克杭州,浙江巡撫王有齡自殺。隨後左宗棠接任了浙江巡撫,當時軍隊糧餉匱乏,胡雪巖看準這個機會,向左宗棠提供糧餉,很快得到左的賞識。胡雪巖憑藉左宗棠的扶持,加上自己的能力,很快成為全國有名的商人。

    但是胡的發跡是靠左的扶持而來的。依靠官方勢力,就必須選擇政治立場。當時左宗棠和李鴻章有矛盾,為了對付左宗棠,李鴻章集團的人認為應該一致對付胡雪巖,斷掉的左的經濟來源,就如同砍掉了他的雙臂。因此,李鴻章利用身邊的商界人物盛宣懷想盡辦法坑害胡雪巖。他首先製造假訊息,讓胡巨資囤積貨物,導致資金短缺。隨後,脅迫周圍的銀莊商家不借胡錢,同時派人兌換現銀。這一系列的操作,導致胡的資金鍊斷裂,胡多年創下的基業土崩瓦解。

    胡破產後,如果依靠左宗棠的庇護,也能慢慢東山再起。但是雪上加霜的是,左宗棠在此時,也就是1885年去世。左去世後,李鴻章對左的餘黨和子孫進行了血洗。就在李鴻章要對胡雪巖進行動手的時候胡雪巖積勞成疾,加上事業崩塌對他的巨大壓力,在左宗棠去世的同年也離開了人世。隨後,朝廷對胡雪巖整個家產進行了清洗,一代浙商就這樣陰消雲散,胡雪巖為其在依靠的政治後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5 # 不沉的經遠

    胡雪巖破產的時候左宗棠還沒病故呢,但是他捅的簍子太大,左宗棠也捂不住了。

    胡雪巖是晚清時節有名的紅頂商人。他依靠巴結浙江巡撫王有齡起家,成立了阜康錢莊。後來又得到了繼任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賞識,負責幫楚軍購買軍火、糧草。此外胡雪巖還透過左宗棠的關係,代理裡浙江等省的藩庫存銀,得到了成本極低的資金,然後利用這筆資金擴大自己的商業帝國。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胡雪巖的發家致富帶著很濃厚的政治色彩,這固然給他帶來了鉅額的資金,但是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1883年,胡雪巖試圖壟斷國內的生絲,以抬高生絲價格牟利。為此他大肆高價收購生絲,囤積居奇。然而胡雪巖的運氣不大好,當年義大利的生絲豐收,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絲的需求減少。胡雪巖囤積的生絲頓時成了燙手貨。

    更糟糕的是中法關係因為越南問題日益緊張,市面恐慌,虛高的大清股市因此暴跌。此前因為大清股市景氣,各錢莊都在其中投入了不少資金,此時股價一跌,這些錢莊頓時出現了資金危機。而當時錢莊往往互相拆解資金,因此一時間破產的錢莊不計其數,胡雪巖的阜康錢莊也被波及。

    胡雪巖抽調大量資金買入生絲以後,沒有足夠的資金應對這次擠兌風潮。當年十月,胡雪巖的泰來錢莊在杭州、上海兩處的分店首先倒閉,次月,阜康錢莊在杭州、上海和北京分號也不得不暫時歇業。

    而各地藩庫擔心官銀無法收回,自己會受牽連,因此紛紛提款。而在阜康錢莊存款的達官貴人也不少,他們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損,紛紛要求查抄胡雪巖的家產以彌補阜康錢莊資金不足的問題。

    這些人中包括恭親王奕訢、協辦大學士、總管內務府大臣文煜等。這些人位高權重,左宗棠也不敢再護著胡雪巖,因此再未給他提供庇護,而是根據朝廷命令對其抄家。胡雪巖最後只能破產,在淒涼中去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燕窩一天什麼時候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