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義大利在一戰不叛變,無非就是戰爭更持久,義大利戰後更可憐而已……一戰的失敗隨著美國的加入已經變得不可避免,而且義大利本身不是一個善戰的民族,當時英法已經許諾在戰後分給他想要的領土,根據義大利的性格他已經沒有再繼續戰鬥的動力了(雖然合約到最後英法也沒有兌現)
二戰對德國絕對是個利好訊息,首先他會得到更多的後勤支援,美國不能輕易從西西里島登陸,戰爭會更持久,因為德國不會面臨3面作戰的窘境。義大利雖然戰力不給力但是如果傾舉國之力支援德國,德國不會輸得那麼快。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首先墨索里尼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參加軸心國的目的就是在戰爭最後作為勝利方獲取最大利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沒有一開始就參戰(1940年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德國風頭正勁,墨索里尼認為勝利也就幾個月之內的事情,所以他參戰了)。
當時義大利國內風氣也比較傾向於戰爭,因為一戰的失敗義大利也面臨德國一樣的困境(高失業率,戰爭創傷,被英法在一戰時愚弄。)民眾認為戰爭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勝利在望何樂而不為?
後面隨著事態的發展,再加上義大利本身沒有做好全面參戰的準備,所以越打民眾越反對,所以義大利國內反對的聲音也多,墨索里尼被宣判,義大利也就倒向了同盟國。(這事兒他們一戰的時候也做過,所以本身心理壓力社會輿論也小。而且和平代表著不用死人,也符合義大利人懶散浪漫的追求)。
如果義大利在一戰不叛變,無非就是戰爭更持久,義大利戰後更可憐而已……一戰的失敗隨著美國的加入已經變得不可避免,而且義大利本身不是一個善戰的民族,當時英法已經許諾在戰後分給他想要的領土,根據義大利的性格他已經沒有再繼續戰鬥的動力了(雖然合約到最後英法也沒有兌現)
二戰對德國絕對是個利好訊息,首先他會得到更多的後勤支援,美國不能輕易從西西里島登陸,戰爭會更持久,因為德國不會面臨3面作戰的窘境。義大利雖然戰力不給力但是如果傾舉國之力支援德國,德國不會輸得那麼快。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首先墨索里尼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參加軸心國的目的就是在戰爭最後作為勝利方獲取最大利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沒有一開始就參戰(1940年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德國風頭正勁,墨索里尼認為勝利也就幾個月之內的事情,所以他參戰了)。
當時義大利國內風氣也比較傾向於戰爭,因為一戰的失敗義大利也面臨德國一樣的困境(高失業率,戰爭創傷,被英法在一戰時愚弄。)民眾認為戰爭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勝利在望何樂而不為?
後面隨著事態的發展,再加上義大利本身沒有做好全面參戰的準備,所以越打民眾越反對,所以義大利國內反對的聲音也多,墨索里尼被宣判,義大利也就倒向了同盟國。(這事兒他們一戰的時候也做過,所以本身心理壓力社會輿論也小。而且和平代表著不用死人,也符合義大利人懶散浪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