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子體育

    美國的NCAA給NBA輸送了90%的球員,這讓很多的CBA球迷或者管理者非常羨慕,也希望我們的CUBA能為CBA輸送球員,就像NBA的NCAA一樣。

    但是CUBA給CBA輸送人才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CUBA存在先天的不足,不可能像NCAA那樣給NBA輸送無數的人才,靜子從多個方面給您分析一下:

    第一個問題:體制不同

    CBA屬於體育局,CUBA屬於教育局,這是兩個不同的體系,CBA球隊都有自己的專業隊,也就是職業的梯隊,大部分優秀的球員都進入了梯隊,梯隊屬於體育局,他們註冊在了體育局,就不能代表CUBA參賽,他們參加的是全運會或者體育局系統內的各種比賽。

    同樣的道理,CUBA的球員註冊在了教育系統,他們同樣不能代表省隊比賽,包括不能參加全運會的比賽,這兩個系統現在來說並不相容,而且是互相排斥的關係。本來青年隊的球員在20歲左右的時候很難打上比賽,這時候就應該去打CUBA,但是兩邊都不相容,最後很多年輕球員沒有比賽可打,荒廢了幾年以後就徹底完了。

    第二個問題:CUBA缺乏專業教練

    CUBA一直都是籃球老師帶隊比賽,很少聘請專業的教練帶隊,因為學校不可能花那麼多錢聘請專業教練,再說專業教練也很難去學校執教,因為那樣會遠離職業籃球,再想回來就很難了。

    現在CUBA也在聘請專業教練,但是總體來說數量和質量都還差得太遠,你看看NCAA的教練,即使放到NBA都不一定差,像“老K”沙舍夫斯基、拉里·布朗等等教練,他們在美國的知名度相當高,他們都能在NCAA和NBA自由切換。

    第三個問題:後勤保障不足

    CUBA是大學聯賽,和專業的CBA職業聯賽相比,他們的後勤保障也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場地、裝備、伙食等,這些差距可以說是沒有辦法彌補的,實在是差得太多了,況且CUBA的球員主要還是學業重要,打球只是業餘時間做的。

    現在很多CUBA的訓練和比賽都是在水泥地面進行的,這樣的場地條件根本就滿足不了球員,而且非常容易受傷,還有就是伙食的問題,球員都是吃食堂的飯,食堂不僅會關門,而且質量達不到啊,只要一上量球員體力就跟不上。

    其他問題:國籍問題、培養模式、個人選擇等等。

    這些都決定了CUBA成不了NCAA,也不會給CBA輸送優秀的球員,很多外國留學生打得非常好,但是要想進入CBA就必須是外援,那根本就實現不了。

    另外CUBA還是教育體制,大部分球員都是教育為主,這也決定了球員進入職業聯賽不是唯一選擇,很多球員都被分流到各個崗位上,職業球員只是他們眾多選擇的一個而已。

    想想當年因為CUBA的歸屬問題,教育局和體育局爭執不下,這其實就是CUBA不出人才的根本問題,只要不解決的話,永遠也成不了CBA的人才庫,什麼時候能夠打破體制,CUBA什麼時候才會有出頭之日!現在大體協和大籃協之爭早已見分曉,但是隻是這個權奪了那個權而已!

  • 2 # Mr孖孖

    CBA的選秀實從2015年開始的在每年的7、8月份進行,參選要求是:須未參加過CBA聯賽,且年滿18週歲。境內就讀的大學生,須參加過CUBA或大超聯賽。就讀國(境)外大學的中國籍學生須參加過就讀所在地高水平大學籃球聯賽。港、澳、檯球員須參加過所在地區最高水平的聯賽。除港澳臺和大學生之外的其他球員,須由CBA俱樂部出具推薦函。當然了,主要的參選人員還是大學生居多,不過我們也都知道,第一屆CBA選秀搞得風風火火,實情確是僅僅握有狀元籤的重慶翱龍籃球俱樂部選擇了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方君磊,而其他CBA球隊均選擇放棄此次選秀機會。到了2016年才是好了一些,有8名球員被球隊首輪選,有一名球員被此輪選中分,首輪選中人員如下:

    而到了2017年,隨著姚主席的政策逐漸實施,選秀上也收穫了一定的效果,在首輪有8人被選中,次輪有2人被選中,首輪情況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CBA的球隊真正參與到選秀中是越來越多,這對於我們的籃球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從以往收穫的成果來看,貌似並不怎麼理想。

    就拿CBA的第一個狀元秀郭凱來說吧,在參選時被各種盛讚,但是到了來CBA中我們可以從資料上就看到這位北大的CUBA最出色的中鋒在CBA中為龍獅出戰18場,場均打11分鐘,能得到1.8分、1.5個籃板球,在本賽季廣州證券隊在主場迎戰青島,郭凱在籃下與對方外援對抗時重摔在地,結果造成腰椎橫突骨折,醫生診斷恢復時間至少需要2個月,這意味著郭凱提前11輪報銷賽季。可以看到的是貴為第一任狀元的郭凱並沒有充分的準備在CBA中競技,畢竟CBA不是CUBA,一個是職業聯賽,一個僅僅是大學生的聯賽,兩個的性質都不一樣,也可以說CBA比賽就是一種工作,而CUBA僅僅是愛好。

    在現在的CBA聯盟中球隊更多的是選擇自己的青年隊培訓人才的模式,而不樂意去選擇選秀這條路徑,因為CUBA的球員雖然經受過一定的訓練,但並不系統,也不夠完善,雖然優秀的年輕人不少但是相較那些青年隊直接培養起來的球員來說,無論是經驗上,身體素質上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CUBA與NCAA不同,雖然都是大學生聯賽,但是美國對於球員的培養體系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重視程度與培養的方式就不同,這也是我們與世界間的差距,不過隨著姚主席的上任,我相信我們的籃球選秀也會有步入正規的那一天的,會讓有籃球夢想的年輕人擁有更多的機會。

  • 3 # 籃中世界

    中國教育的體制問題,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以及目前教育的大趨勢下,體育的發展,尤其是基層體育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舉個例子,你小學打球很有天賦,但是同時你的學習還不錯,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父母、老師以及你周圍的環境,絕對是優先抓你的學習,這是因為目前中國籃球的基層發展和職業發展出現了脫軌,從小打球打得好,並不意味著你能以此謀生,這個觀念以及現實也正是CUBA與CBA脫軌的根本原因。

    美國的籃球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幾乎從小學開始,他們已經開始了系統的籃球訓練以及相當正規且專業的籃球聯賽,並且在這些聯賽中表現優異,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甚至是一些好的學校的保送資格,在這樣一種趨勢下,他們的興趣並不會受到壓制,反而會在持續的正向激勵機制下,越發堅定自己選擇的道路。

    CUAB無法向CBA輸送人才的根本原因還是,球員水平不夠,不同於各個球隊自己從小挖掘培養的籃球人才,這些大學球員的未來很多是不和籃球綁在一起的,這只是他們進入大學的一個跳板。所以,無論是從自律性,努力程度,還是後天身體素質訓練來講,他們都還是非常懈怠的。

  • 4 # 夜幕下的意淫者

    首先,中國球員天賦不夠,非要從小進入體校專業訓練才能達到國內高水準。其他透過讀大學進入cuba才開始系統訓練的球員,從身體素質到技術水準照體校的差很多,只有個別靈光一點的能打入cba…再一個籃球文化也不行…

  • 5 # 莫忘初衷228008449

    這個要慢慢來,畢竟中國培養體育人才的模式不一樣,有天賦的年輕人主要還是在職業隊梯隊裡邊,上大學的大多是職業隊淘汰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好的一面,現在很多大學實力在增強,整個大學聯賽水平在提高,等大學聯賽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家長就更願意將天賦不錯的孩子放到大學打球了。

  • 6 # 灌籃HOOP

    中國是一個體教分離的國家。99%的高水平運動員,都是從體工隊或是體校走出去,基本上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就離開校園,專注於自己的運動專案。如果在國際賽場取得成績,等到退役後再重回高校進修,完成學業。這與西方國家體教結合的體制有很大不一樣,NCAA源源不斷為NBA輸送人才的盛況,在我們的國家不容易被實現。姚主席上任後也在為此做著努力,所以我們看現在CUBA每年也會有選秀大會。當然,CUBA之所以極少能夠為CBA輸送合格的人才,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國家的籃球人才不足。雖然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很多,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高水平的籃球運動員卻很少。而且打籃球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很多家長認為是升學的一塊踏板,畢竟在我們傳統觀念裡,依舊是教育為大,一張大學文憑攥在手心裡比什麼都踏實。

  • 7 # 鄰居說A輕點

    這個問題有意思。其實中甲大連理工隊是個不錯的例子。

    1、大學生聯賽和CBA的差距挺大的。大多數學生透過特長進入大學,一方面是文化課,一方面是球隊訓練,這兩者之間區別很大。正規職業球員需要的訓練量太大了。和CUBA的球隊訓練量不是一個量級。

    2、關於職業前途。大學有大學文聘,不一定非得走職業球員的路。而且說實話走也不一定能走好。倒不如,迴歸到自己的專業,找份工作,籃球作為愛好繼續下去。這樣穩妥太多了。

    3、從學生聯賽往職業轉,難度很大。先得找俱樂部試訓,這個區間就會剎掉一大批。頂尖級別的可以繼續留隊觀察。進行下一輪訓練選拔,能打到一線隊還有個過程。這又得好些年。但大學生的年齡在那擺著,大學畢業22歲。已經到了當打之年,再等幾年,26.27歲了,已經是老將了,再上場你會發現很多新人已經頂上來了。你能打的時間沒幾年。

    所以大部分CUBA球員迴歸了社會,找份工作,然後繼續過過街球霸王的日子,也挺爽。職業理想跟籃球沒啥交集。

  • 8 # 釣魚網瓜皮

    首先,北京這裡的家長,不會輕易讓孩子去搞體育!都是以學習為重!其次,初中,高中的籃球隊,雖然北京各個學校都有,但是真正的強隊,就那幾個!而且,說句難聽的,有幾個打得出色的,在年齡上沒有問題!這就牽扯到結果了!即使他們打到大學畢業,已經24-25歲了!28歲左右,是運動員黃金時期!俱樂部不會花三年時間培養大學生球員!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籃球人才,選材就是身高和體壯!(是沒有問題,但是排除掉了很多後發育的孩子)而且,不重視基本功,訓練不到位!形成了打籃球就是拼身體的狀態!我能撞進去,就是優秀球員!這種拼身體的訓練,導致25~27歲之間是最佳值!所以,俱樂部不會選大學聯賽的學生軍,因為他們的二線梯隊,已經比學生軍身體強壯了!

  • 9 # 安吉小人物

    中國每年有900多萬大學畢業生,他們都能找到好工作嗎?不可能吧!從這幾年的市場反應大學生明顯供大於求的現狀,除非你是一本,如果你是二本那不好意思起薪只有3000快。但是體育職業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市場情況。如果國家能改變體教制度我相信職業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最後我想說的是經濟學上擴大內需的意思不是一天到晚的炒房炒地皮,也請大家回頭看看我們的體育與文化。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國家!

  • 10 # LilTyger

    其實我認為國外能源源不斷的有好球員的原因有幾點,這些原因也都是相輔相成的。

    1. 普羅大眾對運動投入比例高:在美國,孩童時期父母以及學校活動會匯入不同的運動競技,讓孩子去體驗各種運動的魅力。這樣的做法除了認識運動本身的樂趣,還可以培養團隊生活,打發時間,幫助孩子發育,而各個地區跟不同學年也有很多線上線下的比賽,想把體育當成事業的人也有更多的空間表現。所以長大後即便沒有靠運動吃飯一般人也可以瞭解到能當上職業選手是多麼牛逼的事情,也會願意花錢去欣賞賽事。

    2. 職業系統成熟:NBA是透過多年的經營進化到目前這樣的水平,從專業人員培養,到硬體軟體都有很完整的一套系統,並且不停的依據市場需求在更新。以球員補強系統來說美國國內跟世界各地的球探會在世界各地找尋有潛力的人才,進行記錄追蹤。以聯盟價值層面來說,NBA透過完善的經營來確保包含票房收入,薪資水平,再透過全球選秀機制來確保好的全員都在聯盟打球吸引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轉播購買更多的附加商品。

    3. 職業球隊跟球迷生活圈結合度高:職業隊跟所在城市會進行活動交流,慈善類,教育類等等,這除了展現社會責任以外更多的是增加球隊的能見度以及與球迷有溫度的互動,增加票房以及球隊跟聯盟的收入。

    總結就是,人民對體育賽事的價值觀造就了有經濟價值的聯盟,讓很多球迷與球員發自內心的願意投入這個賽事。

  • 11 # 黃鶴樓前

    因為CUBA的球員,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自小就在體委訓練,經過各個俱樂部層層篩選剩下的。好多都是些總共考不了百十分的學生,去到大學上什麼3+2本科

  • 12 # 高考考完了幹嘛去

    從直接原因看,就是cuba球員水平距離cba差距很大,cuba幾年出一個的巨星,到cba能打成韓德君,曾令旭,劉子秋,解立彬這樣的,就算很不錯了,絕大多數不具備cba的實力。作為球隊與其從高校淘寶,還不如從自己梯隊選拔,而自己的梯隊往往都是十幾歲就開始培養了。

    如果看本質原因,那就是中美國情差異大,幾十年來的美國是不需要刻意培養運動員去爭奧運金牌從而標榜自己存在感的,而中國不行,體育是國家的文化名片,是軟實力競爭的關鍵領域,必須集中很大努力,執行奧運戰略,才能在奧運會世錦賽亞錦賽上多拿獎牌,體現大國地位。由此,美國沒有一個類似中國體育總局這樣的機構管全國的體育,商業化的各類體育聯盟之外,非職業體育中,大學是體育的重要載體,ncaa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他如游泳,體操,射擊,田徑等等,很多也都是大學負責培養,總之,體育被視為教育的一部分。而中國是體育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教育,好的苗子早早的進去了體育總局這個體系,就跟教育部這個體系分離了,純粹教育部體系出來的運動員,想跟一直練體育的那些比,一般來說是很吃虧的。

  • 13 # 番茄5527855697

    中國會打籃球的在青少年就被各個省的青訓挖走了,留下一些不太好的。這些沒被挖走的,又沒多少有天賦的,又沒有收到嚴格訓練,怎麼能有競爭力了哦。

    cuba組一隊根本打不贏青訓隊,那麼還有必要嗎?

  • 14 # 阿廖剷球

    CUBA培養出來的球員極少能在CBA打出名堂的,或者說滿足不了CBA對球員的要求。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各方面因素導致的。

    教育理念不同

    CUBA簡稱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是由全國各所大學的籃球隊組成的,並給有籃球基礎且打得比較優秀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但是中國的教育體制主抓文化成績,並不太重視體育,導致學生到了大學也是一樣,以文化成績為主,體育只是一個備用選項。

    學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鍛鍊的時間就很少,就算是體育特長生學業也很重,鍛鍊的時間也要比文化課少。

    而CBA是中國籃球職業聯賽,從“職業”兩字就看出與CUBA的區別。CBA就是一個打籃球的職業聯賽,並不是一個以學歷論能力的地方,打球才是球員的工作,球員就負責打球。兩者的教育理念不一樣,CUBA自然培養不出CBA想要的人才。

    中國體育的基層發展長期與職業發展脫軌,從小的教育理念都是教育學生要以學業為主,籃球只是好愛。就算從小球打得比較好,並不意味著以後從事籃球運動,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理念影響了制約了人們對事物的判斷。終歸以籃球謀生的還是少數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讀書才是最穩妥的一條道路。

    CUBA培養出來的球員達不到CBA的要求

    CUBA培養出來的球員達不到CBA的要求,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CBA各俱樂部的共識。

    CBA從2015年就模仿NBA的選秀制度,各俱樂部可以挑選參加選秀的球員。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好好的選秀大會竟然成了棄權大會,大部分球隊都放棄了。

    2020年CBA選秀大會總共有64名球員參選,其中只有19名球員被12支球隊選中。然而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與球隊完成註冊的只有6名球員(林庭謙並不是CUBA培養出來的球員】、祝銘震、張寧、劉毅、區俊炫和焦恩格爾),剩下的13名球員因為各種原因暗淡地結束自己的CBA生涯。經過一次次的篩選和鍛鍊,最終只有6名球員成材,成材率低得可怕。

    CUBA培養出的球員成材率非常低,即使狀元秀,也不一定能在CBA打出名堂。

    2015年的狀元秀方君磊大學時期在西北工業大學就讀,是球隊的核心。當年參加選秀大會被重慶翱龍籃球俱樂部選中,成為CBA首屆選秀大會狀元秀。雖然貴為狀元,但方君磊的CBA生涯非常慘淡,僅獲得一次出場機會,拿到2分1助攻,2016年就宣佈退役。

    2019年狀元秀王少傑的CBA也過得頗為不順,當年被北控隊選中之後曾一度被人寄予厚望。可是3年時間過去,王少傑這三個賽季的場均資料分別是7.9分5.2籃板、11分6.9籃板、7.3分4.8籃板。他的資料還算及格,但是技術水平甚至出現退化的跡象,籃子沒有練出來,罰球命中率只有6成左右,而且防守也差,屢屢被馬布裡批評。可能用不了幾年,王少傑就會淡出CBA,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CBA的新鮮血液主要來自哪裡?

    雖然CBA選秀大會推行了8年,而且每年也有不少的球員參加選秀進入聯盟。但總體來說,大部分的球員還是來自各俱樂部的青訓,因為各俱樂部都有青年梯隊,一級一級的梯隊建設非常完善,球員從小就在體校裡面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表現好的話又得到俱樂部的青年隊內培養,這是CUBA球員所沒有的條件。

    徐傑就是例子。他10歲進入體校接受專業的籃球指導和訓練,之後又進入廣東青年隊接受更為系統的籃球訓練,並逐漸展露頭角,還入選了國青隊併成為主力。經過這麼多年的鍛鍊,2018年徐傑升入廣東男籃一隊,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在CBA站穩腳跟並打出了一定的成績,幫助廣東隊拿到3屆CBA總冠軍。21-22賽季季後賽,徐傑場均貢獻14.9分,是球隊重點培養的球員。

    除了徐傑之外,胡明軒、杜潤旺、劉權標等年輕球員都出自廣東宏遠的青訓體系,就連易建聯和任駿飛兩位核心老將,也都是廣東宏遠青訓體系培養出來的球員。其他球隊的陣容結構也同樣如此,打得好的且是核心的基本上都是出自青訓,CUBA的球員只是佔據了很少的一部分。當然,隨著選秀制度的推行,CBA各俱樂部也逐年重視起了選秀,因為有越來越多的CUBA球員出現在CBA的賽場上。

    據統計,cba選秀8年來,共有57名CUBA球員被選中,其中萬聖偉、祝銘震、張寧、郭凱、袁堂文、王少傑等球員如今已經成為了各支球隊的中堅力量。

    CBA各方對於CUBA球員的評價

    CUBA大多數球員之所以沒能進入職業賽場,就是因為他們的水平距離職業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們在漲球的年紀沒有得到比較專業、系統的籃球訓練,而僅僅靠在學校的那點訓練和比賽是遠遠不夠支撐他們以後進入職業聯賽發展的。而等他們畢業了想往職業的方向發展時,卻發現距離成為職業球員還差得遠。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讀完大學年齡都已經達到22歲以上了,有些讀完研究生出來甚至都有26-28歲。僅靠CUBA那點比賽經驗進軍職業賽場,很難在CBA立足。

    而青訓就不同,青訓是由各俱樂部在球員小的時候就招進來開始培養,他們和體校進行合作,球員在體校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如果表現出色的話,俱樂部會接到青年隊接受更為專業、系統的訓練。

    透過大學籃球和青訓對比,就發現大學培養出來的球員和青訓培養出來的球員,能力方面肯定是青訓出來的球員優勢更大,更適合職業的發展。說白了就是青訓體系出來的更有優勢,一旦打出來直接升入一線隊,和球隊無縫銜接。而大學生球員進入職業賽場之後,還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培養。

    鞏曉彬就曾評價CUBA球員,他表示CUBA球員畢業之後再打職業,年齡上就沒有優勢。除了極個別天賦包括能力比較突出的。對於家長們關心的孩子走選秀還是各俱樂部青訓哪條路,鞏指導覺得俱樂部青訓的把握更大一些。

    俱樂部青訓培養的球員確實更強,今年的CBA選秀大會,就有球迷問廣東男籃總經理朱芳雨為什麼不選“惡鼠”張梓禕,結果朱總表示:“我們球隊的成績很好,青訓體系也很完善,培訓能力強,給了他機會,就意味著青訓球員的機會,我要做出取捨。

    朱芳雨的意思是,我們青訓培養的球員更好、更有天賦,也更年輕,機會優先留給青訓的球員。

    “惡鼠”張梓禕也去廣州龍獅隊參加過試訓,結果郭士強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惡鼠打不了CBA的原因。郭指導首先肯定了惡鼠的努力,以及對於籃球的專注度,但他身高矮、年齡大,投籃也不穩定,如果大學畢業馬上進入職業球隊,說不定還有一些機會。但是惡鼠今年都已經28歲了,技術特點基本定型,沒有潛力可挖了。

    這就是CUBA為什麼極少向CBA輸送合格的人才的原因。球員要懂得取捨,走俱樂部青訓就沒辦法上大學了,而上了大學又要兼顧到學業,是沒辦法全力衝刺職業的,畢竟大學不支援球員放棄學業參加選秀走職業道路的。

    所以,別看球迷老是調侃CBA球員的能力怎麼怎麼菜,其實他們能打上CBA聯賽,已經是百萬人之中籃球打得最出色的那一群人,能力可不是非職業球員可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電腦網路的IP問題,我連上的可能是一個大的區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