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史海拾遺

    抗戰時期八路軍兵工廠只能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而不能使用無煙火藥。

    黑火藥在外部性狀上和無煙火藥差別不大,看上去都是一個個黑色的小顆粒,但成分差別很大,黑火藥的成分基本是硫磺木炭和硝石,這些原料不需要工業生產,找個爐子土方法就能煉製,可以說是幾百年的工藝。

    而無煙火藥分為單基火藥和雙基火藥兩種。前者以硝酸纖維素作為主要成分,後者則以硝酸纖維素和硝化甘油為主要成分,八路軍兵工廠主要的材料來自回收報廢武器鐵具和扒敵軍鐵路,基本沒有化學原料。而硝化甘油這些原料需要完備的工業化工體系才能完成,而八路軍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只能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

    直到抗戰結束和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繼承了東北遺留下來的一些工業裝置,算是基本有了小規模的現代化學工業,從而能製造無煙火藥。

  • 2 # 快速奔跑的烏龜

    日本鬼子稱八路軍是三槍八路,就是說和八路打仗一般就是打三槍,八路軍就衝到身邊開始肉搏戰了!說明了八路軍子彈的匱乏!那時八路軍最多的就是手榴彈和地雷了!

  • 3 # 老山八里河

    當時我的爺爺是村裡的書記,經歷了整個艱苦年代。70年代我家拆老房子拆出了一把鏽跡斑斑的決槍,檁條牆縫拆出來十多顆綠銅尖頭比現在稍大一些的子彈。

  • 4 # 詩云歷史

    八路苦,八路窮,八路的子彈真金貴!

    這是當年八路軍抗戰的真實寫照!當年的條件就是這麼的簡陋!

    然而,面對苦難,是放棄嗎?那不是我們的作風!

    於是,八路軍的軍工們又開始了從無到有創業的過程。中央根據地的軍工經過長征到達陝北只有20多個人了。加上原紅四的微弱的軍工力量,在陝北,在晉察冀,在太行,各根據地都開始了自建軍工廠的模式!

    在延安的軍工人,尤其值得一提的四個牛人,第一劉鼎,第二李強,第三沈鴻,第四錢志道!這四個人各有側重。沈鴻搞機械,研發了適合小兵工廠使用的復裝子彈小機械。而錢志道解決了化學發射藥問題!

    當時的子彈已經是銅殼子彈時代了(最早是紙蛋殼時代)。彈殼主要採用回收舊彈殼的方式來解決。當時每個士兵打完一發子彈都要把彈殼裝在兜裡,不能亂丟。然後戰後給士兵補充彈藥,你上交幾個彈殼,才給你發幾發子彈!假如這個士兵運氣好在戰場上撿到了敵人一堆彈殼,那麼好,下次發子彈,你就有可能比別人多領幾十發子彈!我這個不是胡說的,在八路軍後勤史料裡面就這麼說的!上交一個彈殼發一個子彈!

    彈頭材料的自己製造,並非有的人說什麼用木彈頭之類。事實上,八路軍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巧妙。那就是發小面額鈔票!

    為什麼發小面額鈔票呢?用途是把百姓手裡的銅元置換回來!然後置換回來的銅元堆滿就是好幾個窯洞!這些銅元就是製作彈頭的材料了!

    舊彈殼需要用模具整形,才能使用。一箇舊彈殼可以復裝三次。還有一道工序,要用車床車掉激發過的底火,然後再裝上自己製造的新底火。裡面有咱們八路軍工自己研製的底火藥,成分在此略過。

    在延安的軍工們還嘗試過自己製造彈殼。使用銅元銅錢,經過電解提出純銅,銅錢修建反射爐提煉出來鋅,然後製造出三七黃銅,然後自己做的銅片軋機,軋成銅板,就可以開始造彈殼了!可惜的是由於種種生產限制,成本高,產量不高。一共只生產了一萬多發新彈殼的新造子彈。

    火藥用什麼?沒研製出化學藥之前,使用的就是黑活藥!成分化學課上說過,一硝二硫三木炭!需要指出的是,火硝要純,木炭要麻桿炭!總之,做出威力大的黑藥藥,也是技術活!在整個抗戰時期,黑藥藥不但裝過子彈,更重要的用途是填裝(手)(留)(彈)!也就是李雲龍口裡說得一炸兩半個的那玩意,但是李雲龍說得好,能拔膿就是好膏藥,有比沒有強!

    後來研製化學藥,就是搞三酸嘛!搞出石硝化棉,造粒加安定劑,無煙發射藥就搞定了!在此之前沒有搞定這個的時候,八路軍工們使用廢舊電影膠片切碎填充子彈!照樣打得挺響!感謝當年的電影工業啊!

  • 5 # 原野

    也是硝化棉。為了把棉花充分乾燥破碎,各種土辦法都想過了試過了。先暴曬,再用鍘刀切,後來發現用石碾子碾效果不錯。硝酸不好找,就自己土辦法做,沒裝置就用老鄉的缸(那是石英)當容器。總之特別艱難。網上能查到當年八路軍工的回憶錄。寫的比較全的是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

  • 6 # 兵器知識譜

    子彈發射藥並不是什麼黑科技,只要有棉花、硫酸、硝酸就能造,只是說由於條件和技術的限制,造出來的發射藥性能不盡人意罷了,因此八路軍兵工廠的子彈發射藥毫無疑問就是現代無煙火藥,也就是硝化纖維素,俗稱硝化棉。

    很多人認為八路軍兵工廠在艱苦歲月裡生產的子彈發射藥是黑火藥,其實並非如此,因為無煙火藥從理論上來講是非常簡單的。

    基本工藝是這樣的:首先選用優質棉花進行乾燥處理,然後浸泡於濃硫酸中,晾乾以後再浸泡於濃硝酸中發生酯化反應,最後就能得到硝化纖維素這樣的化合物。

    在子彈製造工藝中,酯化後的硝化纖維素需要切成條狀、片狀、球狀,接下來就可以裝填到彈殼裡成為子彈發射藥了。

    可見子彈發射藥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八路軍兵工廠完全可以自行生產,相信這也是我軍在抗日戰爭中隊伍能不短壯大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兵工廠提供有力的武器彈藥保障,八路軍是不可能僅透過繳獲、採購來武裝士兵的。

    下圖為珍貴的八路軍黃崖洞生產車間歷史照片,該兵工廠雖然裝置簡陋,但是產能十分驚人,年產步兵炮炮彈7600發、迫擊炮炮彈58000發、手榴彈10萬枚、各類槍彈200萬發以上,從這裡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佔據八路軍裝備量的35%,可見八路軍兵工廠的製造能力是很強的,區區子彈發射藥就更不在話下了。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的子彈發射藥的技術性能指標是很差很差的,以中國當時的化學、材料等領域水平來說,最多隻能解決有無問題,與日軍的子彈發射藥技術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這是因為最不起眼子彈發射藥技術性能指標是需要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才能支撐起來的,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能生產出優良效能子彈發射藥的國家不超過3個,而中國並不在其中。

    以美國為例,做為一個長期研究輕武器的強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完全吃透7.62mm槍械的子彈發射藥技術,而5.56mm小口徑槍彈的發射藥技術到了1980年才基本吃透。

    比如說美軍7.62mm步槍彈所使用的WC846型發射藥,它的硝化纖維素含量為81.4%,氮含量為13.6%,為了增加火藥力,特意添加了10.39%的硝化甘油炸藥和0.6%的二硝基甲苯炸藥,理論爆速6000米/秒,這樣的發射藥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炸藥了。

    很顯然八路軍兵工廠是不可能生產出這樣高效能發射藥的,因為配比一旦超標,那麼子彈在擊發時產生的炸膛風險就很高了。

    下圖為二戰時期美軍7.62mm槍彈所使用的WC846型發射藥,消化纖維素的性狀是白色的,製成發射藥後呈黑色的原因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石墨,這項技術八路軍是很難掌握的,所以八里街兵工廠生產的子彈發射藥性狀是黃色,這是添加了硝化甘油的緣故。

    所以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的硝化纖維素把硝化甘油炸藥的配比降的很低,二硝基甲苯這樣的高效能合成炸藥則不具備任何新增條件,所以仿製出來的6.5×50mm步槍彈、7.92×57mm步槍彈在外觀上與原裝彈沒有區別,但是彈丸外彈道效能卻相差很大。

    以日製6.5×50mm有坂步槍彈為例,在使用38式步槍發射時,膛壓為262兆帕,槍口動能達到了2613焦耳,這就是三八大蓋射程遠、射擊精度高的原因。

    而八路軍兵工廠仿製的該型槍彈膛壓不到240兆帕,槍口動能1900焦耳,這樣的技術性能指標意味著同樣規格的槍彈能表現出不同的外彈道效能,當射程超過400米時,彈道就會特別彎曲。

    所以八路軍士兵們總結出了槍彈使用的經驗:用日軍原裝子彈時按照槍械標尺瞄準,用邊區造時標尺要抬高。

    比如說射擊距離為200米時,原裝子彈用11檔標尺,邊區造子彈用13檔標尺,以此類推。

    子彈發射藥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武器彈藥制導上的軟肋,並不侷限於艱苦的抗日戰爭時期,即便是現在,中國依舊沒有吃透小口徑槍彈發射藥技術。

    以5.8mm系列槍彈為例,由於中國產發射藥技術太過落後,以至於影響到了95式、03式小口徑自動步槍步槍的效能發揮,但是話說回來,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新型槍彈時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美國也不例外。

    因此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兵工廠能夠以簡陋的條件生產出基本滿足要求的硝化棉子彈發射藥,這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了。

    下圖為中國仿製的美軍球狀發射藥,它用於小口徑槍彈的子彈發射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子彈發射藥技術一直是中國武器彈藥製造技術領域的短板,想要造出好的中國產發射藥,這個難度跟男足打進世界盃處於同一水平。

  • 7 # 軍迷大熊

    八路軍兵工廠的子彈前期用的是黑火藥作為發射藥,到後來逐漸生產出來硝化棉火藥和黃色炸藥,才開始使用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

    由於八路軍在建立初期條件艱苦,根據地工業落後,兵工廠也都是作坊形式。沒有生產硝化棉火藥的製造裝置和原料,只能就地取材,生產配方相對簡單的黑火藥。黑火藥的主要成分是硝石,木炭和硫磺,採用15份硝石,3份木炭和2份硫磺的比例製作成發射藥。黑火藥威力小,產生很多煙霧,並不適合做發射藥。

    西方人在18世紀末期就發現了不產生煙霧的硝化棉火藥。八路軍時期在國統區才有生產硝化棉火藥的化工廠,前期有民國政府提供彈藥,八路軍自己的軍工廠發現緩慢。當時的軍工廠主要是透過撿到的彈殼重新裝填黑火藥製成子彈,工藝簡單,產量很低。

    國共關係發生變化以後,八路軍的兵工廠才著手建設自己的化工廠和生產線。1941年1月,彭德懷副總司令發出指示,要求軍工部儘快研製出無煙火藥,以滿足部隊槍炮彈藥的需求。無煙火藥的研製生產才正式提上日程。當時軍工部組織技術攻關小組,首先著手試製硫酸,因為硫酸是製造硝化棉的主要成分。沒有製造硫酸所需要的鉛室,就用陶瓷缸來代替,創造了一種陶瓷缸制酸的新工藝。經過八個月的時間,終於製出了濃度達到80%的濃硫酸。

    1942年5月,八路軍軍工部在黎城建成了首個化工廠,用來製造硝化棉火藥。有了陶瓷缸制酸的工藝基礎,硝化棉火藥的研製速度非常迅速。9月份就成功研製出硝化棉火藥。從此以後,各地的根據地紛紛建立軍工廠,研製生產八路軍自己的彈藥,為後續的鬥爭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8 # 孫謙0

    我記得新四軍的子彈藥很多時候就是用電影膠片兒給搓碎了,然後裝進去的。八路軍的大部分都是有煙黑火藥吧?用強棉藥的子彈應該是很好的子彈了。

  • 9 # 土豆

    諸如黃崖洞這類兵工廠就是使用無煙火藥,製造黑火藥也是需要硝的,無所謂為了“降低生產難度”使用黑火藥製造子彈,那樣會大幅降低槍械威力。敵後地方武裝裡用鳥槍的另說。

    黑火藥更多的是用在手榴彈或地雷裡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爾袞,清朝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麼多爾袞為何會放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