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效能時間管理
-
2 # 自教自學自強超級教育
時間利用有獨感。
圍繞目標用時力,
分解目標用智慧。
眼耳心口手器官,
聽說讀寫勤調節。
充分利用app,
耳機常聽時不廢。
一事已畢必調休
未疲先調巧輪替。
體腦動靜巧滲透,
協同作戰用時空。
各種活動皆用心,
立體用時統全身。
日常訓練養良習,
形成節律久自熟。
時間管理有妙趣,
管理達人效翻倍。
工作高效必拔萃,
生活高效樂無比。
人活一世只一世,
吾樂一生翻幾倍。
碎片時間巧利用,
其中妙趣樂無比。
共研碎片創奇蹟!
-
3 # 時間管理學院
我剛畢業的時候,沒多少餘錢,不得已租了一個遠離市區的房子。每天,趕50 分鐘的地鐵上班,晚上再趕 50 分鐘的地鐵下班。
這段時間當然不能浪費掉,於是就想著利用起來。
一開始,和大多數人一樣,下了一堆電子書,每天廢寢忘食在地鐵上讀書 —— 當時還沒有羅輯思維,也沒那麼多聽書、拆書的服務。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樣做效率很低。
明明讀過的書,只能記得一個大概,記不住內容,連寫了什麼都忘了。更有甚者,開啟一本書,翻了幾頁,才發現自己幾個月前已經看過 —— 但內容顯然已經忘光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很簡單。在很多時候,閱讀,是吸收效率最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為人的眼球掃視和認知速度,遠遠超過理解和記憶速度。
也就是說:我們讀完一篇文章、一段章節,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實際上,只是「讀完」了而已。我們的大腦根本沒有做好接受它們的準備。
據研究,單純進行文字閱讀的吸收率,大致只有20% - 25%。
也就是說,你讀完一本書,過了一個月,能記住裡面四分之一的內容,其實已經算是不錯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一直呼籲大家讀書呢?如何才能提高閱讀的吸收率呢?
僅看下圖,不做展開敘述。
生命中很多事情總是不受控制,讓我們有很多的碎片時間,卻不知道做什麼,於是在刷微信、刷影片中流失掉,如何啟用流失的碎片時間讓時間零存整取,讓我們一天更有價值呢?給大家分享在不同的碎片時間我們都可以做什麼吧?
一、5分鐘可以做的事件清單
如果擁有5分鐘的時間,是草草而過了還是充分運用呢,參考一下我的事件清單,用起來讓時間更有價值。
拉伸:開啟一個APP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一個放鬆,讓你立馬元氣滿滿。
冥想:開啟5分鐘的冥想就相當於用一個充電寶給你快沒有電的手機充了一次電,冥想能讓人能量滿滿,然後開始新的工作。
眼保健操:每天螢幕時間過長的現代人,如果有5分鐘能做一個眼保健操,讓你的眼部得到放鬆實在是太好啦。
活動肩頸:開車、辦公室久坐的你會不會覺得肩頸痠痛不適呢,一起來活動一下吧,一定會讓你輕鬆不少呢。
喝水:人人都知道每天要喝8杯水,偏偏卻做不到。不需要等到渴得都不行了才記起,有這5分鐘的時間就給自己補充一下吧。
澆花:太久不關注桌上的小花花,它可能會覺得你不夠愛它呢,用這樣的方式愛愛它,它會給你更多的能量,還可以出去讓自己放鬆一下。
……
二、15分鐘可以做的事件清單
如果現在有15分鐘,你會做什麼呢?別再發呆或進入了手機裡的時間黑洞,一起來做更有意義的事吧。
資訊批量回復: 有很多的資訊你看看說空下來再回,結果再想起已經是幾天後了……總是這樣會沒有朋友的呢,利用這15分鐘可以做批次處理,你和朋友都可以感知到對方的關愛。
篩選需要的圖片: 如果髮圈或者寫一些文章需要插圖,那麼可以好好利用這個時間找找喜歡的圖片,下次要用的時候不會焦慮。
茶點: 當你忙了一天,午飯都像是搶一樣吃的,下午如果有這個時間為自己準備一點茶點咖啡,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吧。
快走1公里或上樓梯8層樓: 如果可以出去就走走,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也是極好的,如果不可以,可以坐電梯下樓再走樓梯上來,讓自己動起來,生命在於運動,時時都可以體現哦。
認真看一篇2000字文章: 總是掃到一些文章,覺得很不錯,沒有時間看完,然後就再也找不到了,如果平時有意識的蒐集,這個時間就找出一篇你喜歡的讀完它吧,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的。
聽一段有能量的演講: 一篇有能量的演講,七八分鐘,前面準備一下,後面思考幾分鐘,說不定哪個點就觸碰到了你,幫你解決了你當下最想解決的問題呢。
整理手機APP: 手機裡因為各種原因下的APP不少吧?如果手機容量足夠大,是不是很久都沒有整理過,以致於當想找自己需要的APP都找不到,或者再次用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手機裡有呢?三個月不用的果斷Say bye bye ,下次用的時候…… 等到下次來的時候再說吧,最多也就是再下一次,一定會有方法的。
思考最近需要聯絡的人: 想想你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列出TA們的名字,找個時間好好聊聊吧,或者關心一下TA的近況,約約下次見面的時間也是不錯的。
做簡單的計劃清單: 明天有一個報告,手忙腳亂來不及做,今天寫寫你要為這個報告,或需要準備些什麼,或者有什麼需要委託交流的。
……
三、30分鐘可以做的事件清單
有30分鐘,哇!這麼整塊的時間千萬不要讓它流逝浪費啦。
跑步3公里: 如果你想動起來總是有時間的,如果你的速度很慢30分鐘也可以完成3公里呢。
看書簡介列出要讀的書單: 想讀的書已經讀完啦,何不看看一些書的簡介,為自己選幾本想要讀的書,想讀的時候開啟就可以開始了。
給大腦來一次清空: 有沒有腦子裡一團漿糊的焦慮,忙得不行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這個時候用你手機的清單或者準備一張紙和筆,給大腦做一次整理吧,你會有從未有過的輕鬆感。
列一個待做專案的框架: 想要做一個大的事情,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把所有想到的都列出來吧,給它做一個框架,讓每一事件都可以隨時下一步,離目標又近了一步,真棒!
寫800字的文章: 總有一些事件觸碰到你,過了就會忘記,何不用這30分鐘把它寫下來,更好的與自己對話,也可以分享,讓更多的人因你的分享被溫暖。
批次處理(電話,資訊,錄音,分享): 選一個最想做的,利用這半小時做掉它,你會發現你很高效,以後更願意做一個三五分鐘的分享,每天做難以完成,用好這半個小時,批次做一週的吧!你會更持續,也少了很多的心理負擔呢。
解鎖一個小技能: 有沒有為了更高效想要去學習一些技能又沒有時間手機的、電腦的、某些技術上的,那麼用這30分鐘一次解鎖一個。累計下來,你會成為領域達人的,又給自己升級啦。
……
唯有行動最高效,每一個方法的背後都會有一些時間管理的思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