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代醉

    首先,你對古人打仗的方法有著錯誤的認知。其次,你對古人的人體素質低估了。古代武將,都會騎馬。你以為古人拿著百八十斤的大刀舞的旋風轉?呂布拿著三百斤的方天畫戟舞的旋風轉?古人打仗的時候,騎在馬上衝鋒。他們不需要舞動武器,只要能端著武器不動,靠馬力衝鋒撞擊就很牛逼了。所以武器又重又長。單挑的時候,一個回合馬就分開了,然後撥馬回頭,開始衝鋒下一個回合。一個回合能打三下的人很牛逼了。也就是說,他們只需要舞動兩三下武器。因為馬奔跑起來糾纏在一起打鬥太難,至於把馬跑過去然後停馬你一下我一下的打,這叫騎在馬上的步兵,騎兵就是不停的衝鋒。騎兵是很考研騎術的。古人的戰場武藝,簡單實用。綜合起來就是長武器,短武器,騎術,弓箭,拳腳就這幾點。

    呂布為啥是戰神?因為他不僅是長短武器牛逼,拳腳弓箭騎術樣樣牛逼。說實話,他要是使用弓箭,你張飛在百步之內必死無疑,還沒近身就死的那種。人人都怕他,公認的天下第一你以為不怕?結果他得到天下第一粉名號後有點飄,非要跟人近身打鬥,以至於淪落到武將實力排行標準就是跟他的實力差距。

    君不見黃忠一箭射在關羽的帽子上,關羽都不敢再往前衝了嗎?

    所以古人的武器又長又重,不是因為他有一個化身武裝直升機的夢,而是他只需要騎在馬上端著武器衝撞。你以為你能抗住騎兵的衝鋒?

  • 2 # 蔡昌臻Ccz

    應該是古時的重量單位和現在的重量單位有區別。

    就象古時酒的酒精度數低一樣,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裡描寫的景陽崗武松打虎時喝了十八碗灑,以及醉打蔣門神時沿街酒店喝的非常多的酒一樣,如果是高度酒,恐怕還沒來得及打虎,打蔣門神早就自已先醉倒了。

  • 3 # 阿斌105236663

    從現代多數人的角度看:

    1.我們身邊找不到有武功高強的人

    2.能舉起百斤武器的人都是從影視裡看到,然而都非真實

    3.自己生活中能拿起百斤東西都很費力氣,也不便攜帶

    由以上3點可以判斷,這種質疑是很合理的。

  • 4 # 減肥訓練營

    因為古代的重量和現代的重量不一樣,現代人用現代的力氣衡量古代武器的重量,而且現代人的體力勞動明顯減少,古代勞動力工作偏多,古代人的力氣普遍比現代人力氣大,所以存在差異。

  • 5 # 春秋風雲

    過去我們看小說,聽評書,常常耳聞目睹古人手執百八十斤武器縱橫馳騁的故事,不僅佩服得五體投體,而且十分景仰他們的武功。透過現代體能研究,再比對出土古人骨架身高,發現古人的體格和我們差不多,因此現代人對古人使上百斤的武器打仗持懷疑的態度。但是筆者今天查閱了古今重量換算,發現我們誤會了古人,除少數有誇張描寫外,大部分還是真實可靠的。

    一斤等於十六兩的來歷

    我們現在通行的是十進位制,但在古代卻不是這樣的。就計重方面而言,從秦代至中華民國,一直都是十六兩一斤。這是怎麼來的呢?相傳魯班師傅制稱的時刻,根據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相加的數字,將一斤定為十三兩,即在木杆稱上刻進十三顆銅星為一斤,依此類推。後來發現有人短斤少兩,坑害顧客,秦始皇便命重新刷稱,將木杆稱上的星再加三顆,分別是福、祿、壽星,誰再敢欺瞞顧客,那就是折福、折祿、折壽。這樣,一斤就變成了十六兩。

    還有一種傳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李斯統一度量衡。李斯很快將錢幣和長度的標準定好了,但是對重量標準舉棋不定,便去請示秦始皇,秦始皇寫了“天下公平”四個字,並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李斯怕被問責,便以這四個字的筆畫數定十六兩為一斤。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浙江人姜周元提出十兩一斤的建議,得到中央工商銀行的重視,後來便普遍推廣開來。

    古今重量換算

    古代一斤相當於現在多少斤呢?透過查閱資料,我們先把它換算成克,然後再換算成斤,列表如下:

    秦代一斤換算為258.24克;

    西漢一斤換算為258.24克;

    東漢一斤換算為222.73克;

    魏晉一斤換算為222.73克;

    南齊一斤換算為334.0克;

    梁陳一斤換算為222.73克;

    北魏一斤換算為222.73克;

    東魏一斤換算為445.46克;

    北周一斤換算為250.66克;

    隋朝一斤換算為668.19克;

    唐朝一斤換算為596.82克;

    明清一斤換算為600克;

    由以上得數可算出秦代一斤等於現在0.52斤,西漢0.52斤,東漢0.45斤,魏晉0.45斤,南齊0.67斤,梁陳0.45斤,北魏0.45斤,東魏0.89斤,北周0.50斤,隋朝1.34斤,唐朝1.19斤,明清1.2斤。

    古代的武器實際有多重?

    蓋世英雄項羽初次起兵之時,叔父項梁請會稽名匠用隕石煅造一把天龍破城戟,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史載:“籍(項羽名籍字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但是戰場無情,即使項羽力氣再大,手握129斤的傢伙往來衝刺短時間可以,如果持續幾小時或者一天,誰受得了?慶幸,項羽的天龍破城戟按秦代換算,只有66斤,按西漢算也只有66斤,這樣就比較靠譜。

    相比之下,其它武將的兵器就更輕了:關羽青龍偃月刀重82斤,等於現在36.5斤;呂布方天畫戟24斤,等於現在11斤;典韋一雙鐵戟80斤,等於現在35.6斤;尉遲恭一對水磨竹節鋼鞭重45斤,等於現在53.71斤;秦叔寶一對瓦面金鐧長二尺二寸,重20餘斤,等於現在23.87斤;薛仁貴方天畫戟73斤,等於現在32.52斤。

    古代武將的力氣可信嗎?

    以上換算了古代武將的兵器重量,一般的有3--40斤,重的有5--60斤,這個份量也不輕,那麼,這麼重的兵器使用方便嗎?我想,這裡有三個因素需要說一下:第一,古人生產力低下,生存環境惡劣,主要靠身高和力氣吃飯,因此很在乎生長期的營養和體能的煅練,力氣和耐力自然比現代人大一些。第二,古代的武將一般是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否則的話,如何鎮得住千軍萬馬?第三,冷兵器時代打仗時,靠的是短兵相接,近身拼刺,沒有硬實力是不行的。因此,古人很注重提前營造聲勢,以震懾對方。“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沒有開戰之前,預先告之對方:我方主將身高九尺,使一杆天龍破城戟,重129斤。乍一聽,敵軍兵將就容易聞風喪膽:這不是一戰爭機器人嗎?如何扛得住?但是現在稍作分析,他身高8.5尺,硬充9尺,你有閒工夫去量嗎?其二,那戟明明只有100斤,硬說成129斤,你敢拿去鑑定嗎?

  • 6 # 上將噯福斯

    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從流傳至今的古代實戰兵器看,沒有一件重達八十斤的。

    什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一般都是二三斤,三四斤,十斤左右就算是很重很重的兵器了。

    古代實戰的刀,都講究輕便、鋒利。比如明朝就特別推崇刀身輕薄、鋒利無比的倭刀。曾經大量進口此類武器,多達上萬把。

    比較重的武器,就是鞭、鐧、錘、狼牙棒等打擊類兵器。很多演義中,動不動就是八十斤的大鐵錘。但是從歷史實物看,並沒有那麼大,一般的錘,跟拳頭差不多大的鐵疙瘩,重量也就在五斤左右。

    注意我們這裡說的實戰兵器,現在有些人練的關刀也重達一百多斤。大家一看就明白,那不是實戰兵器,拿著那玩意上戰場完全是自殺去了。

    第二,從實用角度看,武器並不是越重越好。

    冷兵器時代,武器的殺傷力,取決於它的硬度、鋒利度、速度和重量。單純追求重量,並沒有太大意義。而且其實三五斤的兵器完全能夠滿足需要。以錘為例,三五斤的鐵錘威力已經很大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錘子砸在別人腦袋上是什麼感覺,肯定是頭破血流啊。

    反過來,如果兵器太重,使用者的體力必然消耗極快,不利於持續作戰。

    第三,就是很多人以現代的思維去看待古代的問題,往往無法理解古人真正的用意,想當然的認為某些事是假的。

    其實古代的條件和現在千差萬別。現代人做不到,未必古人就做不到。現代人拿著覺得太過沉重的兵器,也許古人用著剛剛好。

    史書上還真的明確記載有人使用八十斤重的兵器!

    一個是大將典韋。

    三國志記載,典韋一雙鐵戟重達八十斤。

    一個是岳飛之子岳雲!

    宋史記載,岳雲雙錘重達八十斤!所向無敵!人稱“贏官人”。

    普通人肯定是用不了八十斤重的兵器。但是典韋岳雲他們這樣的絕世武將,還是很有可能的。

  • 7 # 小城司機

    說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代和現代分量的差別。《說唐全傳》中李元霸手使兩柄鐵錘,重八百斤,唐朝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六百多克,八百斤的鐵錘,其分量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優秀的大力士也不可能把它舉起來。這樣的描述,顯然是小說家虛構,所以真實的古代兵器,肯定是沒有八百斤重,質疑是肯定理所當然的。

  • 8 # 神補刀

    大家質疑的並非古人拿不動百八十斤的兵器,而是考慮就算身大力強的壯漢拿起這麼重的兵器沒問題,但是耍起來肯定很笨重。古人崇尚武術,而武術講究速度和技巧,就算力氣再大的人拿著百十斤重的兵器衝殺,面對靈活矯捷的對手很難沾到便宜。再說戰場打仗非一時片刻就能結束,那麼重的傢伙在手裡一會就會累了,根本不實用。

  • 9 # 人間各態

    因為現代人有一些誤區沒有搞清楚。

    首先,現在的一斤,和古代各個朝代的一斤並不能畫等於號。

    其次,現代人的身體骨架構造和體能和千年以前的有一定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城裡的耐克、阿迪是正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