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蕊哈尼

    大家都是表面上過得去就行了,沒有真心朋友,加上獨居者過多,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好與壞都只能自己接著,時間久了壓的就多了。

  • 2 # 蘭臺

    日本社會確實很壓抑。

    為什麼日本社會如此壓抑?為什麼在日本生活越久就越覺得壓抑?

    我覺得日本社會整體性壓抑就是“日本乾淨整潔,日本人彬彬有禮井然有序的”代價。

    首先,以國土面積和人口比例而言,日本人口密度是我們的兩倍。

    日本347.8人/公里,我們是148.35人/公里。

    東京人口密度和北京、上海人口密度非常接近。

    而且日本因為土地所有制的原因,住宅之間幾乎都是緊挨著的,而且由於為了防止地震的原因,日本房子隔音也不好;

    我在北京的房子是五環外的聯排,房子之間間隔真的很大,小區綠化也很好。

    可以說,論居住距離,我在北京完勝我朋友在東京的公寓。

    但是,我在東京住在我朋友家裡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我從來沒聽到隔壁鄰居任何聲音,也沒有聽到樓上有腳步聲;我朋友在東京住的是マンション(公寓),不是什麼高檔公寓,隔音其實並不好,我朋友自己說他才搬過來的時候還因為看劇聲音比較大被投訴過。

    但是我在他家住了20多天,除了有時候會看到隔壁男主人下班回家或者女主人出門買菜,我幾乎感受不到隔壁有人。

    (日本公寓間距就是這麼短)

    如果遇到星期天,東京早上11點之前,根本感覺不到所居住的這一片地區在東京,真的超級安靜。

    而我在北京,每週日早上都會被晨練或者遛狗的吵醒,我隔壁鄰居家,我從他家孩子上小學就知道他家孩子語文不好,因為家長教育孩子聲音大到我這裡客廳都偶爾能聽到。

    有一次更誇張,晚上11點鐘,距離我房子直線距離50米遠的另一家住戶,兩口子就在門口吵架,吵了整整一個小時。

    這是意思呢?

    就是我在北京,我的居住地的硬體條件完勝我朋友在東京的公寓;但是我朋友在東京公寓享受到的“安靜”是我在北京享受不到的。

    那麼在硬體不足的情況下,怎麼樣才能做到更勝一籌的“安靜”呢?

    只能說每一戶人都為“安靜”這個目標多犧牲一點,多付出一點。

    舉一個例子,我和我朋友在他家裡晚上玩PS遊戲,為了遊戲的音效又不被鄰居投訴,我朋友專門買了兩個索尼的無線耳機。

    說實話,戴耳機玩遊戲,玩久了耳朵真的很不舒服,但是如果我們把電視聲音放太大就有可能影響到別人。

    (一點兒不誇張,週末東京居民區早上11點以前,街上就沒什麼人,特別安靜)

    所以,為了保證“安靜”,我和我朋友只能犧牲我們的耳朵。

    為什麼日本情人旅館那麼發達?為什麼日本夫妻有正常夫妻生活的越來越少?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日本住宅的隔音真的不好,所以很多人選擇去旅館;而夫妻有正常夫妻生活很少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隔音不好。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在北京上海看手扶電梯大家左右中間隨便站,看著就沒有日本全部站在一邊順眼;

    在國內哪怕大城市很多人隨地丟垃圾丟菸頭吐痰,而日本很多人甚至把在路上產生的垃圾直接帶回家處理,抽菸的更是隨身攜帶迷你菸灰缸。

    整體而言,每一個住在日本的人都為了讓日本整體看起來“乾淨整潔、井然有序;人們彬彬有禮”付出了壓抑自我個性的代價。

    就在我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我隔壁鄰居又在教育他上中學孩子了,雖然我覺得聲音太大,有點不爽,但是對於隔壁鄰居來說,他也不用壓抑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批評孩子;

    同樣,我週末有空在家玩PS遊戲的時候也不會選擇戴耳機,而是選擇把電視聲音放大。

    換言之,雖然和日本比起來,我們的社會和環境顯得鬧哄哄、髒兮兮,但是我們不用壓抑自我,我們活的比日本人有活力多了。

    日本雖然國家乾淨整潔,井然有序,但是每一個日本人都為此付出了抑制自我、壓抑自我的代價。

    真的一點兒不誇張,我每次從日本旅遊回來看到飛機場人山人海鬧哄哄的樣子,都感到特別親切,特別有活力,會有一種“野蠻生長”的力量感。

  • 3 # 筆墨瞬間

    日本人住在地震帶上,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遇到大的地震隨時都可能產生海嘯,其威力和破壞為,殺傷力不亞於地震,地震還可能引起地殼運動,說不上那一日,日本這個島國就從大海上消失了。

    日本的自然資源十分匱乏,所以才一直想向外擴,侵華戰爭就是明目張膽的掠奪資源,聽說日本在巴西等世界買了很多的土地,移民了很多居民,但日本是人口大國,一但有自然災害來臨,你移的完嗎。

    再者,上次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汙染,到現在還在危害日本大眾,食品首先不安全了,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搞的人心慌慌,不知道那天倒黴的病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再就是安培想修憲,擴大軍事實力,戰爭的陰雲又來了,上次原子彈教訓能慘重的了,日本民眾真的是怕了,真不希望再發生戰爭了。

    綜上所述,日本人壓抑是很正常的,也是無法避免的。

  • 4 # 姜舒文集

    罪孽深重,能不壓力大嗎?也不認罪悔罪也不道歉,受到正義者的鞭撻!還硬挺著,能沒有壓力嗎?還有說日本要被海水淹沒的可能,能沒壓力嗎?上帝蒼天爺會懲罰日本在亞洲犯下的滔天罪行!能沒壓力嗎?血債血償!能沒壓力嗎?

  • 5 # 北京不冷東京熱

    日本自詡為自由的國家,開啟電視,各種搞笑節目,整人節目滿螢幕都是,但另一方面,現實的日本社會卻是眾人一詞的壓抑,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應該瞭解日本的社會結構。日本整個社會結構其實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這不是從經濟收入上來劃分,富有人群,中產人群,和低收入人群。而是從年紀上來劃分。

    日本是一個論資排輩的社會。年齡大的佔有,先期進入公司,進入社會的佔有。哪怕是我比你小,但我比你先進公司一週,我也是你前輩。所以整個社會,和整個公司,幾乎都是年齡小的聽年齡大的,後期生聽前期生。

    這形成了日本社會的倫理。哪怕你說的不對,我也不可能輕易的反駁,因為輕易反對大家長久以來形成的倫理,可能會遭遇更大的風險。久而久之,年輕人的活力和主張,受到了某種壓制。剛好日本的老年人又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年輕人比起來很窮很喪,社會沒有了年輕人的參與,就變得活力不足了。

    與日本社會相比,似乎我們就太自由了。貌似在這個時代想說啥就說啥,想做啥就做啥,好的方面是活力,不好的方面大家相信也心知肚明。

  • 6 # 使用者63611886033

    日本社會壓抑是正常現象。為什麼?

    日本面臨著五大威脅:①日本位於馬里亞納深海溝邊,隨時都有消失的可能;②日本是多震多火山的島國,自然災害經常光頋;③日本遭受過美國原子彈的襲擊傷亡慘重,日本人一想就後怕;④日本首腦歷屆不忘擴張,特別是二戰後的日本頭頭都妄想恢復和重園【大東亞共榮】夢,扇動復活軍國主義,引導日本人特別是青少年思想走向邪路;⑤日本為了發展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致使日本人生活幾乎喘不過氣來。

    透過以上分析,所以日本社會一直處於壓抑狀態那就是迎刃而解。

  • 7 # 使用者何生華

    日本很壓抑,去過日本的人都有感概,這不是因為日本太小,總讓人不得開心顏,說日本人太過小氣,沒有華人這樣大氣,這些都不是絕對因素,最使人感到不痛快的是,日本老年人太多,多到令人感覺到,這裡盛產老人,都快要入土了,還在這樣不知疲倦的工作,老齡社會,也不至於是這樣的不公平啊!老都老了,還這樣的拼命工作,這是在資本主義國家才有的現象,快要死了的人,還是這樣勞動,是要榨乾每一個人啊!日本社會就是這樣,不存在哪樣退休不退休,都一律的工作勞動,日本國也太不仁道了。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這樣的腐朽惰落,並不是他的仁道,而是他們太無情,太有點過份了。日本是老齡化社會,但是,不至於這樣對待老人啊!叫他們不曉得退休的幹活,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大弊端呀!在日本人看來,就是日本人太少了,才這樣要老年人不退休的幹活,只要人還在,就可以幹到死為止。

  • 8 # DS影片

    生活在日本社會究竟有多壓抑,從日本擁有在發達國家中首屈一指的自殺率(雖然現在被南韓超越了)就可見一斑,日本社會的壓力總結起來主要是兩方面:

    一是生存壓力大。日本是一個尊卑等級分明的社會,講究長幼、資歷、學歷乃至出身地,而且日本社會講究“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的哲學,你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年輕人上升通道狹窄,這一點在日本公司裡尤為明顯。

    雖然現在平成時代都快結束了,但很多日本公司還保留著昭和時代舊軍隊的管理風格,老員工可以隨意對著新員工呼呼喝喝甚至拳打腳踢,派遣職工(也就是臨時工)毫無人權,以及舉世聞名的加班文化,上級對下級層層的精神盤剝無處不在,非常容易使人壓抑。

    2015年轟動一時的電通自殺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女孩子是東大畢業的精英,進入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工作僅9個月便跳樓自殺,她在推特中描述過電通的工作環境:一個月加班時間超過130小時,加班到凌晨4點、週末上班是常態,每天只能睡兩個鐘頭(在推特中,她說“大家都是這樣,所以誰也不敢說累”),還要忍受上司的騷擾和辱罵,終於不堪忍受而自殺。

    你說她為什麼寧可自殺也不辭職?拿衣服啊,如果辭職,在日本“終身僱傭”風氣濃厚的環境下,尋找下一份工作時肯定會被盤問“為什麼離開電通這種大公司?”“別人都能堅持只有你辭職,肯定是你的問題吧”,日本社會中這種壓抑磨滅人個性的束縛隨處可見,感到壓抑是很自然的。

    二是社交壓力大。很多人說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但在這點上日本不遑多讓。什麼在日本不用請客送禮不用跟人打交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逢年過節你敢不一張張寫賀年卡?你敢不給領導同事送新年禮物?下班後的社交飲酒會你敢不去?分分鐘給你開除社會籍。雖然日本社會看起來高度發達,但骨子裡仍是個村落社會,村落社會的特點就是封閉的社交圈,生活在這裡又無法融入的人遭受集體孤立,不壓抑就怪了,不然你以為那些“戴罪自殺”的日本人真是因為承擔責任才自殺的?失去了社會聲譽就相當於被宣佈社會性死亡,相當於已經活不下去了,到處遭人白眼,不自殺還等什麼呢?

    雖然近年來在日本政府和其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比如關注人們心理健康、為低保人士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立法的手段,狀況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總體來說日本社會仍是一個壓力比較大的社會。現在日本年輕人中流行的宅文化、喪文化就是對這種壓抑社會的一種反動。據統計日本的NEET族有上百萬之多,他們拒絕工作、拒絕社交、拒絕上進,在日本出生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日本社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仍然令人好奇。

  • 9 # 中國夢

    有一句話從古流傳到今,那便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也是在告訴我們,一定要結婚,要生孩子,而我們現在的很多的人也是在遵循著這個理念,對於婚姻那也是非常的重視的,每個人都想要結婚,想要生兒育女,但是其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這麼想的,其實現在的很多的年輕人都是無婚主義者,絲毫不想結婚,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挺舒服的,何必再加一個人,多一份牽掛,也多一份負擔呢?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單是在中國有,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那更是嚇人了,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人情冷漠的國家,人情之間的來往其實並不多,而且日本的宅男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其實這也是日本的政策比較好,不管是對於老人還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非常的可觀的政策,而現在的日本卻是一步步的走向單身的社會,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便是日本其實非常的“窮”!日本的經濟一直都是處於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態,年輕人那是更加的“窮”啊,日本輩分問題十分的嚴重,一個新進來的職工工資那是非常的低,有的剛剛好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有的甚至連自己的生活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你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怎麼去談戀愛呢?怎麼敢談戀愛呢?而且日本的女人結婚之後幾乎都是做一個家庭主婦,那麼給這個家帶來的壓力那是更大了啊。

    第二個便是沒有時間,現在的職場那是非常的嚴格的,你如果跟不上步伐那就必然是會被淘汰的,而想要上進,那就必然是要犧牲自己很多的空閒時間的,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既沒錢又沒有時間去談戀愛,你說這還怎麼結婚啊,所以現在的日本的單身人數那是越來越多了,日本的政府也是非常的頭痛,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所以日本社會形成了低慾望社會,形成了壓抑社會。

  • 10 # 青年史學家

    日本社會壓抑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以來,日本因為經濟泡沫破滅,整個社會的活力迅速下降。

    為什麼日本社會如此之壓抑呢?當然與日本獨特的社會環境有關。

    日本是一個面積不大,資源稀少的島國,生存空間不大,而且還經常面臨著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所以日本人的心態一直以來都是戰戰兢兢的,不像華人那樣灑脫。

    日本人的生活壓力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因為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所以社會上升的空間並不大,因而競爭非常激烈,這就導致了生活乃至生存壓力特別大。

    日本的文化也是一種等級森嚴的文化,雖然經歷了戰後的民主改革,但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痼疾仍然存在,階層在日本是世襲的,做首相的後代依然是首相,大財閥的後代依然是財閥,等等諸如此類。有學者將日本社會的這種現象稱之為“格差社會”。

    因此,底層的民眾就會處於一種相對剝奪之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等級森嚴。

  • 11 # 種子葉

    日本文化奉行的是社會公約,對人的個性打壓得很深,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日本人處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時,會做出一些很BT的事情,這就是物極必反,陰陽交替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實體行業的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