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農家大弟

    我個人感覺您現在應該找個獸醫,去看看你家的牛,像你說的這種有很多種情況。儘快找獸醫看看吧。

    感謝官方平臺。

  • 2 # 其美獨一唯夢可比

    初步推測該牛患產後癱瘓,又稱生產癱瘓或乳熱症。

    病因分析

    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母牛在產後血鈣以及血糖的急劇降低導致的。母牛分娩期乳腺組織的泌乳量急劇上升,鈣質會隨著乳汁的排除而流失。因此,母牛體內鈣質水平較低,又由於分娩前後鈣量較少,母牛機體無法較好的利用骨鈣,這也是母牛產後血鈣降低的原因。因為鈣磷比例失衡,維生素D合成不足,也會讓母牛吸收鈣質的能力下降,導致骨鈣的使用和釋放出現障礙。臨床研究還發現母牛產後癱瘓是因為腦部貧血、缺氧引起的,低血鈣屬於併發症。因為分娩母牛腹壓發生很大的變化,其腹腔器官會因為充血導致血液進入乳腺,而腦部血液供給不足是導致其發病的一個誘因,分娩後臟器內的血液增加是引起母牛發病的另一個誘因。此外,母牛缺乏微量元素、維生素,以及運動不足等,都會引發產後癱瘓。

    奶牛發病的時間通常是生產後的第3天。患病早期,母牛食慾不振,精神沉鬱,鼻鏡乾裂,反芻和胃部蠕動減弱或消失,排便次數和排便量減少,常常會見到糞尿滯留現象,反射能力差,懶惰不願動,四肢交替站立,脈搏急速。發病後期母牛無法站立,牛頭頸呈異常彎曲或頭頸彎向一側,背中線成S型彎曲,眼部反射弱,瞳孔散大,結膜充血,心音減弱,體溫下降,肛門鬆弛,胃腸道麻痺,呼吸微弱,死亡前多昏迷不醒。

    母牛產後癱瘓,發病以第3~6胎次的膘情較好的高產母牛最多,大多母牛癱瘓發生在產後72小時內。母牛產奶量越高,發病越多,發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晚冬早春時節常見,呈散發。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做好預防是關鍵。在母牛妊娠前後,要注意母牛的飼養管理,控制好飼料比例,適當運動。

    治療方法

    患病牛確診後,應及時給病牛補鈣補糖,增加血鈣濃度,提高體力,消除病症。可選用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進行治療;病情嚴重的母牛還可以用安鈉咖進行治療。

    預防方法

    孕期的母牛可以使用鈣劑進行調理,後期加強運動;分娩前一星期要給予母牛精料和多汁飼料,適量新增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營養均衡,並保持適量的運動和曬太陽。

    妊娠母牛產犢前,飼養員要隨時看護,可每天讓其飲用紅糖水來防止產後癱瘓。母牛產犢後立即飲用溫淡鹽水,母牛產犢後三天內不能把初乳擠完,控制犢牛吃奶和人工擠奶量,保持母體血鈣含量在正常水平。

    母牛產後要給予高鈣飼料,保證奶牛的鈣代謝平衡。還要保持牛體和產房的清潔衛生,保持牛舍安靜。

  • 3 # 小王記錄中的生活

    第一種原因就是疼,因為草原牧民給大牛做手術,基本都是本地人。沒有麻藥。做完手術後。牛會疼上好幾天,在這期間很少吃東西,也很少倒嚼啦! 第二種就是分夏天與冬天啦!如果夏天大牛剖腹產由於天氣炎熱,傷口得到不有效癒合自然難受,所以不吃也不怎麼倒嚼。如果是冬天,傷口容易凍傷,所以也會令大牛難受不吃,也不倒嚼。

    治療方法

    第一種就是做完手術後,連續輸液四天。青黴素16瓶160萬的,融化吶。如果夏天每天倆次往傷口噴灑酒精防毒。以防感染。要是冬天就的給大牛披上棉被。那樣傷口恢復的也快。以上方法只需三到四天就沒事啦!

    建議,我家去年好幾個大牛下不了牛犢子,最後都是自己給牛做手術的。在縫合傷口的時候也要放15瓶青黴素在傷口上。可以防毒這樣傷口癒合的也快。每天都要輸液。前幾個月我朋友家有個大牛下不了牛犢子,最後做了手術。輸了倆天液。他就偷個懶不想再給大牛輸液了,結果過了幾天牛就死了,所以剖腹產的牛,一定要輸液,多輸幾天液就沒事啦!千萬別心疼那幾瓶藥錢。

  • 4 # 牧藥先森

    母牛產後,尤其是剖腹產,出現不倒嚼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但是不能得到相應解決,最終必然會影響母牛泌乳量對犢牛生長造成較大影響,嚴重者還會危及母牛自身健康和生命。因此必須儘快分析原因,及時處理。

    通常情況下有如下兩種原因:

    其一,由於母牛在產犢過程中體力消耗較大,加之傷口疼痛,且其消化功能相對減弱,因此母牛產後,尤其是刨腹產後很容易出現吃料減少甚至不吃料的現象。這種情況就是讓母牛運動,讓牛犢正常吃奶,觀察兩天。隨著傷口的複合,以及體能改善,會自愈。

    其二 ,可能是刨腹產過程處理不妥,導致生殖道感染等併發混合感染。同時可能母牛伴有其他疾病。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儘快診斷,並採取措施。如胎衣滯留24小時內,可採用縮宮素1萬單位/千克體重肌注,促進胎衣和惡露排出。然後採用青黴素1200萬單位/頭、氨基比林注射液20毫升/頭混合肌注,每天2次連用2~3天。若胎衣不能排出,則需加強消炎,同時等其腐爛後進行沖洗子宮。

    導致母牛這種症狀的原因如下

    1、產前喂料過多

    產前飼餵過多精飼料,尤其蛋白質飼料喂量較多,加之飼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維生素,從而會加重胃腸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嚴重者還會出現瘤胃積食、瘤胃脹氣、腸梗阻及便秘等病症。

    2、犢牛吃奶不足

    當犢牛吃奶不足時便會騷動不安,影響母牛休息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其採食量和泌乳量將會進一步下降。若不能得到有效制止或解決,將會形成惡性迴圈,最終導致母牛食慾廢絕和泌乳停止。

    3、患有某些併發疾病

    當母牛產後患有陰道炎、子宮炎、尿道炎、乳房炎、布病、牛肺疫甚至其他一些疾病時,同樣會嚴重影響食慾導致吃料減少甚至不吃料現象的發生。

    4、產程太長,導致併發症狀

    母牛的刨腹產可能沒有處理很妥當,產過長等,致使母牛過度勞累,進而引發感冒、發熱等併發症狀,從而影響母牛食慾。

    如何避免這種狀況發生了

    1、產前適當減料,增加微量元素、維生素

    母牛產前7天進行減料,產前2~3天粗飼料喂量減到正常喂量的2/3、精飼料喂量減到正常喂量的1/3~1/2即可。產犢當天少量給料,產後3~5天內逐漸恢復到正常喂量。這樣可有效防止母牛“頂食”而造成消化不良,同時需注意勿讓母牛吞食胎衣而引起消化不良。

    2、重視預防便秘

    粗飼料質量較差、精飼料喂量過多以及青綠多汁飼料供應不足,均可引起便秘從而影響食慾。可適當增加青綠多汁飼料喂量和精料中麥麩含量,也可在母牛產後飲紅糖麩皮湯,既可為母牛補充體力又可緩瀉預防便秘。若母牛發生便秘後可用肥皂水進行灌腸,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

    3、防止胃酸過多

    母牛產前產後在日糧中加入5‰的小蘇打,可有效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避免因胃酸過多而引起脹氣、消化不良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訊發展追溯過哪些農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