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總有媒體釋出文章稱地球石油只能維持幾十年了,號召大家節約能源,地球的石油資源真的快枯竭了嗎
6
回覆列表
  • 1 # 三華里

    嗯,這或許是以過去的石油概念的一種說法吧,也就是針對傳統意義的原油來說也許是對的,但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還有大致同石油相同功能性質的煤制氣煤制油及頁岩油頁岩氣,而這兩種礦藏資源要遠比傳統的原油儲藏豐富多很多,開採成本也同樣高許多,因此節約資源和尋找更加廉價可迴圈的替代能源或許是人類善待地球保護自然環境的永恆課題吧。個人觀點,謝謝邀請和閱讀。

  • 2 # 吾為雨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知的石油儲量一點七萬億桶,假如人類每年消耗四百億桶石油,那麼再過46年,人類將面臨無油可用。

    如今,大洋深處還有油田沒被發現,但越深的地方開採難度也越高,將耗費相當高的人力物力。

    所以人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研究代替石油的新能源,放棄使用這種不可再生能源。

  • 3 # 野生大學士

    關於石油形成原因,有無機成油說和有機成油說兩種理論。

    有機成油說是目前主流的石油成油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石油是古代生物埋藏到地下以後,經漫長的歲月演化而成。這個觀點符合一些常識,如動植物本身含有大量的“油”,並且相對難以分解,動植物體死亡後多年還會存在,並且會沿土壤縫隙滲透。並且動植物體本身和石油一樣是有機質。不能解釋的首先是“量”的問題,生物界看起來數量巨大,但相對物質總量巨大的自然界來說,比例是很小的,並且動植物體死亡後,大部分會被自然力量分解為無機的碳,要形成數量如此多的石油,似乎僅靠生物體是難以完成的。另外,石油的主要成份是碳原子數量較高的烴類,而動植物的主要有機成份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理論上自然分解產生較少碳原子數量的烴類,如甲烷較為容易,而產生碳原子數量較大的烴類,例如辛烷,是比較困難的。

    無機成油說則認為,石油是地殼地幔中所含的碳,在自然演變中形成的,這一學說較容易解釋石油的數量問題,而且能解釋一些地方在石油採完後又迅速再次出現的問題,難以解釋的是無機碳變成有機碳是一個吸收能量的過程,這種能量是哪裡來的。

    有機成油說認為,在短暫的人類歷史時期,石油是難以再生的,但也不是幾十年之內就會開採完的,通常認為可開採時間還有一百年以上。無機成油說認為,在短暫的人類歷史時期,石油是可以大量形成的,目前還難以估計什麼時候會開採完。

  • 4 # 一文站地

    謝邀。石油其實挺悲催的,每隔一段時間,人類都宣稱他要枯竭,但是每每都能發現新大陸。其實人類的每次預測其實都是基於當年或近幾年的石油產量,不要忘了在地球上還有一種職業叫石油勘探員,他們可是每天都在勤勤懇懇為我們找石油,我特意查了這兩年人類發現的新油田,數字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2019年11月伊朗宣佈新發現一處大型油田,估算儲量達530億桶,什麼概念呢,530億桶佔伊朗石油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去年年底,中國在鄂爾多斯盆地又新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第二,當一個油田被宣佈沒油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意味著真的就沒油了。有些油田的石油以目前的技術還採不出來,所以不得不放棄,有些油田即使技術層面可以解決,奈何成本太高,採出來也沒人買,打比方,沙特和我一塊擺攤賣油,沙特石油遍地都是,打個洞都噴油,我這僱了幾百人也採不出幾桶,沙特賣兩塊一桶就賺的盆滿缽滿,我賣200一桶還賠錢,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誰會買我的油呢,沒人買還踩它幹嘛,簡單來說就是有些油我們採不出來,即使能採出來也因為成本高賣不出去,其實每個廢棄的油田被開採出來的石油至多佔儲量的三四成,但隨著技術的改良升級,以及石油價格的持續走高,被廢棄的油田重新開採也不是不可能。由此可見,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有的是。也許你會覺得,即使地球上石油再多,那地球體積是有限的啊,總有開採完的一天,確實是這個道理,但馬克思曾說過,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回顧人類發展史,最早鑽木取火,後來發現了煤石油天然氣,再到核能,風能,水能,誰知道再過幾年,科學家們會不會發現新的能源呢。所以說石油一時半會不會枯竭,即使枯竭了也還會有其他新能源代替。

    我們理想的石油環境

    現在宣傳的石油環境

  • 5 # 拱瓦

    石油價格戰

    在不同時期石油的價格就像過山車一樣。物以稀為貴,價格便宜了是不是預示著發現了新油田?

    2020年3月份,僅僅兩週時間,美國股市發生了四次熔斷,連巴菲特也稱這次股市動盪為活久見。而引發這一切的導火索正是石油價格的動盪。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未達成石油減產協定,沙烏地阿拉伯惱羞成怒,提高石油產出,國際油價遭到腰斬。也許進口石油的國家是受益方,3月中旬中國國內92#汽油售價達到新低5.49元/升。

    不過我們不免要問這對美國影響為什麼這麼大?這其中涉及了美國頁岩油行業,如果國際原油價格高於頁岩油,則美國是獲利的,美國期望石油輸出國OPEC+能夠再次減產,穩住油價,不過事與願違,沙烏地阿拉伯不但不減產而且還提高了產量!打了一套“七傷拳”。

    由此我們看出油價涉及到多國博弈,即便下降很厲害,也並不能代表發現了新油田。拔開眼前的障眼法,我們還是溯本求源比較靠譜。

    對於石油的形成,我們的教科書上也許是錯的

    石油是怎麼產生的呢?這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動植物沉積物生成的,由於動植物的脂肪和蛋白質在含鹽的水分中無法短時間分解,在強大的壓力下形成了石油。在我們的教科書裡比較推崇這種理論。這也是西方所鼓吹的理論,因為根據這一理論說明石油將會很快用完。

    遠古海洋生物

    另一種說法是,石油是地殼內的碳生成的,甚至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就存在石油了,與生物無關。這種說法甚至認為石油是可再生的。

    後一種理論其實是俄羅斯提出的。俄羅斯總儲油量世界排名前十位,沙烏地阿拉伯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而且俄羅斯的勘探技術世界領先,也是在他們的理論指導下俄羅斯發現了西伯利亞大量的油田。

    雖然石油和生物無關的理論無法解釋石油複雜的成分,但是後來的事實似乎指向這個觀點。

    首先,世界石油儲量幾乎每年都在增加。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從1980 年到2016年,儘管偶爾存在負增長,但對整體影響很小,可以認為資料一次次刷出新高,2006年的已探明的總儲油量達到了1.4萬億桶,而在2016年探明的總儲油量達到了1.7萬億桶。10年增長率達到了21%。

    每年增長的石油儲量

    其次,“石油峰值論”似乎永遠也達不到頂點。“石油峰值論”是殼牌石油公司的工程師金·哈伯特在1956年提出的,此理論建立在“生物生油”的基礎上。他在1956年預測了美國石油將在1965-1971年之間石油產量將開始逐漸減少。果然到197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達到最高點,每天達到1020萬桶,可在這之後產量一直下滑,美國不得不進口石油。但這並不能說明金·哈伯特的預測是正確的,因為他預測的只是常規石油的開採,上文就提到了美國頁岩油的開發,所使用的技術和常規石油的開採技術完全不同。自此,美國石油產量以12%的速度增長,這是十分恐怖的,現如今美國石油產量增長速度全球第一,相信很快就可以不依賴進口了。

    中國科學家對世界石油儲量的判斷

    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翟光明院士及其團隊,從2012到2015年經過三年的時間,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得出全球常規的石油資源為4878億噸,非常規石油資源為6200億噸。

    照此估計,常規和非常規加起來再開採150年是完全可能的。

    1950年到2011年已知的年份裡,可以得出全球的石油儲量每20年增長57%。這一點很重要,說明我們現在的估計低於我們以後的實際情況。

    翟光明院士及其團隊給出了他們的判斷,世界的油氣資源可持續使用300年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似乎解決了能源問題,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如果使用石油300年,我們的地球還能居住嗎?

    開發新能源

    化石燃料帶來的後果是:全球氣溫上升、大氣汙染,特別是二氧化碳氣體的爆炸式增長。上個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度,本世紀將加速增長,儘管看似增長很小,但影響巨大。在過去的50多年時間裡,北極冰的厚度減少了50%。而格陵蘭的冰架每年成倍縮小,南極穩定了幾萬年的冰也開始破裂。

    依照這樣的速度,《美國科學院院報》表示,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27cm,美國約1400個城市將被淹沒。

    儘管我們的石油能源能用上幾百年,但我們不得不考慮用其他綠色能源代替石油、煤、天然氣。我們可以利用風能、太陽能、核能、水力等資源。

    特別是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似乎確定了方向,但實際情況是純電動汽車相對於油耗汽車造價高,而且續航里程不足。更加令人感到尷尬的是製造鋰電池所需要的能源仍是化石燃料。而且鋰電池的回收利用所消耗的成本並不低。

    新能源汽車結語

    只是我們現在的技術不足,石油的選擇仍然是最經濟的,隨著科技的進步,環保的能源一旦變得比石油更加經濟,就會取而代之,大家覺得會是那種能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身體不好各種問題,想一個人生活,可有小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