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彩大講堂

    涮羊肉和重慶火鍋各有特色都是當地氣候和地域文化特點所決定的。我是北方人,重慶火鍋來者不拒,但更喜歡地道的北方涮羊肉。起源

    涮羊肉傳說起源於元代。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人困馬乏飢腸轆轆,他猛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伙伕宰羊割肉時,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飢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廚師知道他性情暴躁,於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佐料,將帥們吃後讚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餚。

    肉的種類

    老北京所涮羊肉選自內蒙錫林郭勒盟一年至一年半閹過的羊。由於當地水甜草嫩,草中又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故羊肉肉質細嫩,無羶味。而選用部位是羊的"上腦"、"黃瓜條"、"磨襠"、"大三岔"、"小三岔"等部位。肉片可用凍肉機切成卷,傳統是鮮羊肉切成薄片,所需切肉師傅技術較高。

    涮肉鍋底配料

    傳統老北京火鍋使用清湯,底料包括海米熗芹菜、蔥花、薑片、口蘑湯。其中,口蘑湯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海米結合,使火鍋湯味道鮮美。

    蘸料搭配

    老北京涮羊肉的調料,包含了"辛、辣、滷、糟、鮮"的成分,構成了獨特的香味。老北京涮羊肉調料構了成五味調和:甘──芝麻醬、花生醬;鹹──醬油、醬豆腐;酸──糖蒜(自制的大六瓣糖蒜酸甜適口);苦──韭菜花、料酒;辛──韭菜花、辣椒油。同時,魚露特有的魚腥味與羊肉本身的香味結合起來,又形成了獨特的鮮香味。

    配料繁多

    糖蒜。老北京涮羊肉的佐料中最有特色的是糖蒜。它選自河北霸州市大清河的優良品種大六瓣蒜,由公司配送中心自制加工三個月精製而成。它無異味,酸甜適口,口感清脆、開胃解膩。配料。與涮肉調料同時上桌的還有幾樣配料,蔥花、香菜、雪裡蕻、醃韭菜花、鮮炸辣椒油,雖然價位不高,但卻必不可少。

    配菜多樣

    鮮牛百葉

    牛百葉將多層的一面向外,放入冷水中漂洗幾次,漂洗時要翻開每片葉片,將縫隙中的雜物清洗乾淨,清洗到沒有異味,然後將光滑的一面向外,撕去油膜,再次清洗一遍。隨後按垂直“百葉”的角度將牛百葉切成0.5cm寬、10cm長的條裝盤。

    凍豆腐

    預先化凍,和南豆腐分別切成4cm見方0.5cm厚的片裝盤備用。

    粉絲

    事先用溫水浸泡10分鐘至回軟,裝盤上桌。

    白蘿蔔、土豆

    洗淨,削去外皮,切成0.5cm厚的片裝盤。

    大白菜

    葉洗淨,縱向破開一刀,裝盤備用。

    另外我自己喜歡涮羊尾油,新汆丸子。

    銅鍋火旺

    火鍋是老北京加工廠家專門生產的,具有盛碳容積大放碳多、通風口合理開鍋快、燃燒時間長的特點。以前燃料選用鎮巴地區的二級白碳,現在,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改用了環保型的機制碳。無煙、耐燒、火旺。十來個人圍著火鍋就餐,兩個小時之內,火鍋保持湯水滾開,且中途不用添碳。

  • 2 # 你想吃西瓜嗎

    年紀越來越大,包容心就越來強。

    四川火鍋跟北方涮羊肉我都愛吃。

    重麻重辣火鍋得配油碟。油碟裡面還得放上剁碎的蒜末,幾粒蔥花,一小把花生碎和榨菜碎,再配上幾根香菜,把燙好的毛肚在油碟裡滾一滾,夾上裡面的配料一起放進嘴裡,那個滋味“不擺咯!”

    一鍋山泉水,加上幾顆大蔥,涮羊肉的鍋底就做好了。吃涮羊肉就得配上正宗的芝麻醬!把燙好的羊肉片在濃香異常的芝麻醬過一遍,往嘴裡一放,旁邊槍斃你爸爸你都不心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中,凌波城有必要帶破血嗎?破血和斷嶽勢有啥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