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釣魚為生
-
2 # 老五釣魚筆記
七星漂傳統釣,關於傳統釣技巧方法有很多人作過總結,長釣腰,方釣角,深釣淺,淺釣深,多邊釣直,河釣叉等等。
無數前人的總結總有他的道理在裡面,具體的做釣水域不同肯定是有區別對待的,釣無定法嗎這是老生常談,到底怎麼選擇合適的釣位?
有人說七分釣位三分釣餌,在野釣中我比較贊同這種說法。
野釣自然水域魚的密度肯定少,所以選擇合適的釣位是關鍵,怎麼能知道水裡的魚在哪裡呢?
按溫度選擇釣位,春暖溫度穩定可以選擇水淺的水域作窩垂釣,水深的水域水冷魚是變溫動物需要溫度,所以會到淺水處。另一個原因是淺水溫度升的快水草浮游生物長勢好魚類有吃的。所以綜合來看春釣淺水的水草邊向陽雜物多可以隱蔽的水域垂釣,滿足這幾點就是好窩點。
夏季溫度高就水位深的水域或者遮陰的水域垂釣,深水處的水草附近,橋下,大樹下。都是高溫適合選擇釣釣位。魚類避開高溫選擇適合自己得水域生存,根據魚的習性習慣找魚釣。夏季雨後水渾釣淺,水清釣深,畢竟是水致清無魚釣。
冬季天氣寒冷,淺水受外界的影響較大,而深出的水溫相對的稍高,所以溫度低的季節可以適當的釣深,深淺根據自己釣的水域選擇。
-
3 # 漁意
根釣點的地形找魚窩
長找腰,方找角。遇到長方形魚塘釣魚的時候,適合在魚塘中間的地方選調位,在正方形的魚塘釣魚的時候,適合在四個邊角打窩垂釣,這些地方都是魚經常活動的場所,聚魚來的快。
寬闊的水域釣窄的地方。平直的地方釣彎曲水域。特殊點也是魚兒喜歡群聚的地方,狹窄的河道水域面積相對比較小,魚兒洄游必須經過這些地方,在水面小的位置打窩,窩料味型散發後,聚魚更迅速。
急流的地方找水流相對緩慢的位置。在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魚兒喜歡逆流而上,體力消耗較大,喜歡在水流慢的地方休息覓食,而且水流比較緩慢的時候會有大量的食物在這裡沉積,是魚兒非常喜歡待的地方。
根據釣點的環境找魚窩釣魚不釣草,等於是白跑。水草位置是釣魚人必選的位置。水草茂密的區域,大量的水草不僅能滿足魚類的庇護需求,同時還能滋養大量的微生物為魚類提供食物,魚和水草之間有著親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水草附近是天然的魚窩。
如果沒有合適的水草密集區可供垂釣,就應該觀察是否有其它特殊結構區域,例如被水淹沒的樹木、橋墩、沉船或者是長期停靠在岸邊的船隻等等,這些特殊結構區都是魚類的絕佳庇護所。
根據水面上的魚星找魚窩在釣點找魚窩,看魚星是最簡單直接的,魚類在進食時會關閉腮門,二氧化碳會從魚嘴裡排出,形成一個上升的水泡有魚的水中通常會出現水花。中上層魚類遊動時,會讓水面出現波紋,這種情況越多,說明這個位置魚兒就越多,是魚兒長期活動的地方。
魚兒在水底呼吸都會產生一些魚星,對於不同種類和大小的魚來說,吐出來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水面上看到小的魚星,一般是鯽魚吐出來的,相對於大一些的魚星,一般來說就是大型一點的魚類,比如說鯉魚、草魚等等。釣友們可以在水面有魚星的位置做窩,可以事半功倍。
-
4 # 窮奇之主
七星漂手持杆單鉤,野釣時最適合釣草洞,有拋杆掛魚漂釣所不具有的優勢。
耐水淺,耐風吹,投放窩料與釣點精準,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找窩不難。
1、釣點選擇要靜;七星漂釣魚多是長杆短線,便於定點打窩,定點垂釣,有道是人近一尺,魚遠一丈,七星漂本釣不遠,如果將釣點選在人流密集處,很難聚魚。
2、釣點選擇要適合魚的進食習性;如進水口,凹凸彎,寬選窄,窄選寬,不寬不窄選中間等。
進水囗,食物充足,寬、窄、彎等是魚來回遊動的必經之路,不寬不窄大水面時,中間給魚最有安全感。
3、選擇氧氣充足的水面,如釣魚要釣草,魚草在Sunny照射下,能發生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氧氣充足,魚兒才食慾旺盛。
4,選擇溫度適宜的方位,如冬釣陽,夏釣潭,春釣灘,秋釣蔭。
冬天要釣河的陽面,也就是河之北岸,Sunny充足相對水溫較高,適合魚兒取暖;夏天要釣深水,水深則好好乘涼;春天要釣淺水,淺水水渦高,魚兒飢餓難耐,會冒險到淺淮覓食;秋天要選擇有樹蔭處、水草蔭影處,這個季節,魚兒要育肥,準備越冬,同時秋天光線充足,魚兒怕充光,沒有安全感,喜歡藏在樹蔭,草蔭下尋覓食物……
還有什麼,草多釣亮水,亮水釣草邊等都是根據魚兒的生活習性,人們總結出來的窩點選擇經驗,你不妨多看些垂釣諺語,也許會對你有更多幫助。
……
-
5 # 愛釣鯽魚的老哥
野釣七星漂手持杆,如何找窩?這個提問我最有發言權了,老哥從十五歲開始就是七星漂,直到目前釣齡四十五年,可以說,七星漂野釣經驗豐富。
你說野釣找窩,不如說如何找到你認為會有鯽魚的藏身之處。即使是老哥我,也沒有把握說一次性找到鯽魚窩,只能說命中機會比較高。
很多野釣新手相信魚窩,事實我們在野釣的時候,鯽魚窩通常都會在深水, 不會在近岸。
水溫高於二十度到三十度的時間釣魚,我都是透過看鯽魚星來確定窩點的位置,水下有星,證明鯽魚正在水下覓食,此時你把窩料就打在它們覓食的位置或者附近,是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只要窩料下水後,附近的鯽魚發現有美味存在,會相繼來到窩內吃食。
如果是在夏天,氣溫高於三十度,此時的鯽魚根本就不在水底覓食,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水面浮頭,此時我都是專門找水面有少許水草的位置,看這些水草的間隙中,有沒有鯽魚在咂嘴或者在吃浮草,只要發現水草的下面有魚在動,就會在此打窩,即使是天氣炎熱的原因,鯽魚是在浮頭,事實只要經過一些時間,鯽魚們也是會沉入水下去吃窩料的。只是在等待鯽魚過窩的時間上要稍長一點。
而在冬天釣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找背風迎陽的水域,在草邊或草洞打窩,也是會有把握的,前提是,冬天如果這個釣點你前些時間釣到過,並不代表今天還是能釣到,因為冬天的鯽魚的活動量不大,此處的鯽魚給你釣走了,至少也要等十天左右,才有可能有新的鯽魚,因為覓食的原因,來到窩點的附近,發現此地有美味,停留在此。所以冬天釣魚並不適合在老窩釣。更注重在新窩釣。
回覆列表
谷麥釣用得比較多的就是七星漂了,七星漂是我們傳統釣的國粹啊,這個東西用上癮了真比立漂要好,完全不是吹牛的。
七星漂手掛杆,配上輪子,野釣的時候能釣的窩子就太多了。
只要竿子伸出去鉤子能接觸到的水面,都可以作為七星漂釣法的窩子。七星漂能去臺釣立漂去不了的很多地方,如樹底下,懸崖邊,草洞中,等等。而這些地方都是做窩的好地方哦。
我現在使用的就是七星漂手持杆,說一些我喜歡的窩子。
1,草叢邊。釣魚要釣草,所以水草邊這是非常好的魚窩。釣魚的時候草邊這個窩子一定要做好。
2,樺尖的左手邊。這是魚覓食的必經之路。因為據科學家觀察魚一般按逆時針方向遊動,所以樺尖的左右邊比樺尖右手邊要好。
3,岩石下。特別是大塊的岩石板下面,魚的藏身之所。
4,深淺交界的坎位。這些地方魚進去覓食,退可躲藏,是釣魚做窩的好地方。
七星漂釣魚,一般多做幾個窩子,多窩輪釣,東邊不亮西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