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可以看到浮漂周偉有很多魚泡,有時候會蹭到漂抬杆時就會掛到身上,但是不管釣底還是釣浮都不吃餌怎麼辦?
13
回覆列表
  • 1 # 野釣小宮

    窩裡有很多魚,釣不上來,已經確定窩裡有魚,卻釣不上來,有這幾個原因,餌料,調漂,窩料多造成魚不吃餌,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餌料,重新調漂,注意打窩量,可以改變上魚情況。

    1、餌料不對路,味型,狀態,

    2、調漂的問題

    3、窩料過多,魚已經吃飽

    只要知道這幾個原因了,那麼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下手,一個一個的克服,不怕有魚釣不上來。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克服窩裡有魚,卻釣不?上來。

    一、餌料不對路,味型,狀態

    我們知道窩裡有魚,但是魚就是不吃餌,怎麼也釣不上來,我們首先分析餌料是否對路,首先明確釣位的魚種,針對水裡的魚開餌料,如鯽魚就開鯽魚料,鯽魚個體偏大的喜歡奶香味餌料,個體小的鯽魚喜歡腥香味。

    大個體鯉魚喜歡清淡的餌料,特別是穀物味,如谷麥,薯香味,藻類,是大個體鯉魚的最愛,偏小的鯉魚對螺味。只要摸透魚種,針對魚開餌,這樣離上魚又近一歲。

    知道了魚種,選好了相對的餌料,接下來就是開餌,對個體小的鯽魚,鯿魚以開拉餌,餌料要霧化好,鬆散,入口性好,拉的餌團要小,魚才容易入口,針對個體大的鯉魚,草魚餌料要硬,以防小條魚鬧食,餌團偏大,以花生粒大小為宜。也可以直接掛蝦,螺肉。垂釣鯉魚。

    二、調漂的問答,重新調漂。

    窩裡有魚,餌料選擇好了,依然沒有口,那麼就考慮是不是漂沒有調好,調漂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如果水底有魚,釣不上來,是不是魚已離底,餌料還在底,魚無法找到餌,這樣就是造成無法釣上來的原因。遇這樣的可以試試釣浮,離底10公分試試,把浮漂向下拉10公分,然後剪鉛皮,上餌,拋竿入水,觀察浮漂,如果浮漂入水,繼續剪鉛皮,直到帶餌浮漂出面一二目為止。

    除了魚離底以外,造成魚不吃餌的還有水底有很厚的醬層,餌料入水後直接入醬層,導致魚無法找到餌料,魚在窩裡吃不到餌,克服這樣的方法是在開餌料時添輕麩,調節餌料的比重,讓餌料入水後在醬層之上,或者是選擇釣離底。

    三、窩料過多,魚已經吃飽

    排除了以上問題,魚還是不吃餌,考慮一下是不是打窩不對?很多時候翁釣友一到釣點就是重窩,先是顆粒餌料,再是垂釣餌,狂打窩發現有魚不吃餌,又是窩料轟炸,這時候窩裡有魚了,但是窩料也多,魚在水裡有足夠的窩料吃,找不到餌料吃,這也是窩裡有魚,卻釣不上來的原因之一,克服這樣的是先打少量的窩料,當有口了,再補窩料,每次少補,少打,每二十分鐘補窩一次,窩料主要是留魚。

    除了窩料過來,還有就是窩料比餌料更適合魚的口味,魚選擇了適合口味的窩料,而不吃餌料,克服這樣的辦法就是重新調節窩料與餌料的味型,讓釣餌更適合魚的口味。

    總結一下,當窩裡有魚,不吃餌料,調節餌料味型,狀態,讓魚吃適口性的餌料,除了餌料,調漂也是很重要的,當釣底無口,可選擇釣離底,如果釣離底無口,可以試試釣底,隨魚情選擇適合的調釣方式,另外注意打窩,打窩料不宜過多,可以多次打,每次少量打,讓魚在窩裡有吃的,又吃不飽,可以留魚在窩,只要注意到這幾點,上魚應該是可以的。

    在窩裡有魚,釣不上來,釣友們有什麼好的應對方法呢?不防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學習。

  • 2 # 愛釣鯽魚的老哥

    太正常了,你到酒店吃飯,到了酒店並不會立即吃飯,先看看,弄點茶喝喝,再看看環境,然後坐下來,看看選單,希望吃什麼,怎麼吃?是先喝酒呢?還是先聊天,還是邊吃邊聊!再看看來人是不是能喝酒,需不需要多備點酒,這些都是飯前都要考慮的問題,想清楚後,摸摸囗袋,票子夠不夠,來人與你關係是不是到位,也是你點菜級別高低的一個方面,需要解決的事情很多,等這些都安排好後,酒菜準備停當,一聲令下,開喝!

    而魚呢!今天有人類請吃大餐,怎麼樣也要做好準備,親朋好友是不是都到齊了,可不可以開吃了,都需要時間,都要準備!

    對於鯽魚來說,窩料只是吸引它們的引子,真正的大餐是釣餌,好朋友都沒有到,自己先開口,也太不夠意思了,因此邊吃窩料邊等,等它們認為時機成熟後,說好,長者先吃,後面的七大姑八大姨才可以後續上鉤。

    釣魚人都知道,第一條魚最難釣,難就難在不能確定安全。為什麼會發生,只要有一條魚上鉤,後面才會有鯽魚陸續的上鉤,對於魚來說,第一條絕對不能有脫鉤的事情發生,只要你做到成功的釣獲了第一條,後面你就準備提魚吧。有第一條上鉤,在水下吃餌時大家都看到的,至於吃餌後的第一條魚,後續到哪裡去了,誰也顧及不了誰,反正知道釣餌是特別的美味,而且先輩也吃過了,沒有發生什麼不安全的因素存在。

    有魚泡就證明窩內有魚。不要急也不要慌,沉下氣來,慢慢等。只要有一條上鉤,肯定就是開口的象徵。

    如果說一個釣點,窩內有魚立即上鉤,不是每次都能爆護嗎?釣魚的過程,事實是一個守的過程,只有耐力強的人,才有可能釣到魚。

  • 3 # 狼王漁具廠2號

    魚不吃餌!20%找浮標的原因,80%找魚餌的原因。俗說“三年練竿,五年練餌”充分說明了餌料配置的高難度性。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餌,究竟怎樣開餌?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得知,要根據具體魚情的需求進行選擇、搭配和製作。以下幾點:

    1,注重顆粒餌和粉餌的搭配

    實際垂釣中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對餌的感覺不能代替魚對餌的感覺;所以餌料配置時首先要樹立“以魚為本”這一理念;魚事中,我們發現“誘魚、釣魚、留魚”是用餌之道的三個基本要素,在具體實踐中缺一不可,顆粒餌主要用於留魚,粉餌主要用於誘魚;所以餌料搭配一定要考慮使用足夠的顆粒餌,這往往在釣事中容易被釣友所忽視,重粉餌輕顆粒是普遍現象;顆粒餌是指透過機械等工藝流程形成的顆粒狀飼料,也包括糧食類顆粒,競技釣中大家都想找到原塘顆粒,因為找到了它就等於找到了魚的美食和萬能餌,所以顆粒餌和粉餌的搭配是垂釣實踐中最為基礎的餌料搭配組合原則。

    2,注重餌料比重的搭配

    商品餌都有比重,開餌前要看清標識,一般情況下,浮釣用餌比重要輕,底釣用餌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個問題,比重輕往往就是霧化好的餌,也就是說霧化好的餌比重都不重,我們知道,臺釣用餌的最佳狀態是一餌完全臥底,另一餌輕觸底,假使我們用餌比重過重或過輕,調釣關係就很難掌握準確,要麼極鈍要麼極靈,漂象可能會紊亂,這樣一來魚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餌料時就要用比重輕的餌進行適當調整。

    3,注重餌料的味型搭配

    “尊重魚的味型”是餌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處,“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淡水魚類最為喜歡的幾種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釣中最為常見的餌料搭檔,因為腥和香幾乎涵蓋了餌料中所有原料的氣味特徵;“季節和物件魚的偏口嗜好”是考慮味型搭配的兩大主要因素,釣什麼魚用什麼味型的餌,喂什麼味型的餌料,用什麼味型的釣餌;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節中的不同使用原則即可,一般情況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

    4,注重主攻餌和輔助餌的搭配

    開餌時要根據魚情來選擇主餌和輔餌,盲目選用餌料和想當然地開餌是釣不到魚的;魚事前,要根據所釣物件魚確定主攻餌,在主攻餌確定後再確定與其相適應的輔助餌料,實踐中一般按照“主攻餌料+基礎餌料+狀態餌料”的公式來進行具體配置,主攻餌側重物件魚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礎餌側重物件魚在吃口上的廣譜性,狀態餌側重餌料狀態的調整和物件魚的最佳適口性。

    5,注重餌水比的搭配

    精確餌水比非常重要,過稀附鉤性差,過幹霧化性差,開餌時,一定要根據釣場的水情和釣棚的水深,計算好霧化時間,嚴格按照餌水比一次性開出,切不可稀了加餌,幹了加水,這樣才能開出最佳狀態的餌料。

    6,注重按魚的適口性搭配

    “魚情決定餌料搭配”是一個成熟釣手應當遵循的基本用餌之道,也是垂釣活動中開餌搭配應當考慮解決的首要問題;餌料的硬軟度和黏度以及鉤餌的大小是考慮適口性的幾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餌料的霧化性,又要追求餌料的附鉤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軟,魚喜歡什麼就搭配什麼,不是魚去適應餌料,而是餌料去適應魚,不迷信餌料,但卻要順應魚的口味,設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簡單,“一方水土養一方魚”,這永遠都是不變之道。

  • 4 # 三農問題探討者

    這種情況,釣魚人是經常會遇見的問題!

    是什麼原因呢?一,經過長時間的垂釣,春天比較老實好釣的魚,幾乎全被釣獲了!而剩下的要下不就是在吃鉤時釣跑的,要不就是天天有人作釣,撒的誘餌太多,魚吃飽了就不餓,所以不肯咬鉤。

    還有就是經過長時間的垂釣,魚兒對鉤子與線組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了,此時的線過粗,鉤子太大,浮漂過多過大都會造成魚兒不吃鉤的現象。水體過與清澈無水草遮擋,人影杆影的移動,再加上人走動時的腳步聲都會影響魚兒的咬鉤。鉛鉈太重,鉤子下沉速度太快,魚兒也會受到驚嚇而逃走,造成不咬鉤等等。

    那麼發現水裡明顯有魚,就是不咬鉤,怎麼解決呢?這種情況本人也遇到過,此時如果窩子裡光是鯽魚的話,可以儘可能的用0.l28mm的魚線,配2號伊勢尼釣鉤,最好是1號鉤,儘量減少走動,和選擇有水草的小草洞作釣。調漂調鉈,其時如果是七星漂垂釣,最好選用即細又小的鴿子羽毛,因為它的細小,魚兒咬鉤時的阻力就小,增加了咬鉤的可能性。其時的鉛鉈也要調!

    老釣手都知道,鉈太重,下沉速度快會嚇跑窩裡的魚,而太輕下沉速度太慢,又會有小魚鬧鉤,其時要將鉛鉈調小或者磨小,使釣鉤下沉速度不快也不慢最佳。以上是本人的一點點想法和做法。本人觀點。

  • 5 # Ab仙作紅木

    明顯這屆魚不給你面子,你也別跟他們客氣,不聽話的就得對他們狠點。該網的網,該藥的藥,還是抽水最給力,大小通吃。

  • 6 # 光頭魚司令

    你好。

    窩裡明顯有魚,但是不吃餌怎麼辦?

    我們釣魚的時候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魚情,魚兒不吃鉤的情況最常見,尤其是窩裡有魚泡,但是沒有魚吃鉤,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光頭覺得首先要分清楚是什麼魚泡,然後根據魚泡再去應對魚情。

    一、辨別常見的魚泡

    魚泡多種多樣,不同魚兒大小不同,不同魚兒種類魚兒大小也不一樣。

    1、鯉魚、鯉魚屬於底層魚類,嘴唇朝下拱食,在水底覓食會翻動水底淤泥,從而形成魚泡。鯉魚在遊動覓食翻動淤泥,在水面形成成串細密的魚泡,並且成串有規律有方向移動。

    2、鯽魚、鯽魚魚泡較小且數量少,多為單泡,或者一大一小的雙泡出現,小鯽魚魚泡黃豆大小或者綠豆大小。鯽魚魚泡位置不固定,魚越多魚泡越多。並夾雜著密集細小的魚星出現,有時候很小,這是魚泡在水中層破裂所致。

    3、草魚、草魚魚泡但是數量較少,一般是單個出現或者一次性上來2-4個。草魚個體越大魚泡越大,魚泡在水面指甲蓋大小,或者更大。魚泡出水後短時間破裂,不太容易分辨。草魚泡沒有鯉魚泡多,不成條狀,也不成鰱鱅泡團狀。

    4、鯿魚、鯿魚氣泡比較的小,範圍也比較的小,陸續上浮分散的不夠集中,很容易和大鯽魚泡搞混。大個體鯿魚很少,魚泡也可以小,一般黃豆大小,或者小拇指指甲蓋大小。

    5、鰱鱅、鰱魚屬於濾食性魚類,鰱鱅進窩後,魚泡非常密集,成大片團狀,魚泡大小不一樣,魚泡大大小小一片。魚泡越多面積越大,魚兒個體越大,魚泡一般在窩子旁邊成片上浮,很容易分辨。

    6、沼氣、沼氣泡在水面停留的時間不長,很快破裂,水泡固定在某處水面,不會移動,水泡出現的頻率很高,成串出現,出水既碎,和魚泡很容易區別。

    魚泡不同,魚兒的種類大小都不一樣,根據魚泡的大小,形狀來分辨是什麼魚,然後根據魚泡再去針對性做出改變。

    二、根據魚泡合理應對

    魚泡不同,垂釣方式不同,在用根據魚泡選擇合理的垂釣方式很重要。

    1、鯉魚、如果確定窩點內魚泡是鯉魚泡,就要根據魚泡做出應對,鯉魚個體比較大,比較精明。餌料太小的時候頻繁拋竿提竿容易引起魚兒的警覺,從而不吃鉤,這時把拉餌換成搓餌,減少拋竿的頻率增加餌團大小,有可能效果更好。

    2、鯽魚、鯽魚個體較小,魚嘴也比較小,如果餌團太大則不太適合,餌料狀態不好對於魚兒的吃口也有影響。拉餌的餌團要飽滿,小鯽魚餌團黃豆大小,大鯽魚餌團指甲蓋大小,餌料的狀態餌料的霧化要好,餌料既不能霧化太差,也不能霧化太好,提竿後魚鉤有一點殘留既可。

    4、鯿魚、鯿魚進窩後的魚泡和大鯽魚魚泡相差不大,不容易分辨。鯿魚雖說是中層魚類,但是釣底也是可以的,掛玉米或者搓餌釣鯿魚效果都不錯。釣底鯿魚吃鉤後一般是送漂,中魚後立刻把魚兒牽出窩外,因為鯿魚是成群活動,中魚後掙扎很容易嚇跑其他鯿魚。中魚後立刻牽出窩外有可能多釣幾條。

    5、鰱鱅、鰱鱅魚泡很容易分辨,釣底層魚的時候雖說能碰到鰱鱅吃鉤,但是並不多。鰱鱅進窩後建議用霧化好的餌料,或者把餌料從新加一點水,增加霧化,改用大餌團。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餌料的霧化更能吸引鰱鱅咬鉤,釣底效果也不錯。

    三、根據不吃鉤原因去應對

    為什麼窩內有泡但是不吃鉤呢?這也很正常,特別是大魚很精明進窩後很大機率不吃鉤,主要有幾個因素。

    1、天氣原因、天氣、氣壓、風向原因魚兒不吃鉤,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化老師有一期影片說的也是這個問題,天氣原因造成的沒口,沒辦法!這就和人們一樣,明明生病了不想吃飯,這能怎麼辦?咱不能掰開魚嘴在魚嘴上掛魚鉤啊。

    2、大魚精明、大魚進窩後吃鉤的機率太小了,大部分不吃鉤,不管你用什麼餌料它就是不吃,特別是大鯉魚。農村有句俗話“鯉魚精、精鯉魚”,說的也是鯉魚的聰明。特別是大個體鯉魚,讓你看著魚泡激動了半天,然並卵,浮漂動都不會動,這種情況不是餌料的問題,魚兒精根本沒辦法。

    3、老滑魚、有些地方每天都有人去釣魚,使得魚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肯輕易咬鉤,成為老猾魚。在這樣的水域釣魚,難度較大,用普通的釣餌和釣法想要釣到它們不容易,可以用調鈍釣鈍的方式試一試。

    4、餌料不對路、餌料不對路的情況很少,但不是沒有,光頭野釣碰到幾次,收穫很差,有泡不吃鉤。這種情況可以在河邊問問其他釣友魚兒偏愛什麼味型的餌料,向它們取取經。真正釣友都很好客,還是很容易交流的。

    5、自身原因、自然水域魚兒膽小謹慎、害怕干擾,特別是淺水區釣魚或者釣近。岸邊嘈雜的說話聲、來回走動的腳步聲、拋竿頻率很快的聲音,或者太陽照射的人影,都會造成魚兒驚嚇從而不吃鉤。釣魚的時候最好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收穫。

    6、釣點環境複雜、釣點環境複雜也是魚兒不吃鉤的重要原因,水底環境複雜,魚兒根本找不到魚餌怎麼吃鉤?拋竿水深過深或過淺相差很大,或者水下有暗草餌料落不了底。如果釣了幾個小時還是沒有魚,而附近釣友魚口不錯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要更換釣位。

    7、水情複雜、有些河流、水位頻繁地漲落,魚兒受驚後就向深水區聚集,淺水即使有魚收穫也很差。有時候是肥水水域,肥水釣魚很難釣,特別溫度高的時候,肥水水域食物很多,魚兒想吃什麼有什麼,根本看不上釣友用的餌料,不吃鉤很正常。

    8、窩料太好、有些釣友為了為了窩料更誘魚,而不惜成本,泡製的窩料味道很好。有可能造成窩料吸引力大於餌料,導致魚不咬鉤。這種情況下就要嘗試換一下餌料,用本味餌料試試有沒有口,這也是“濃誘、淡釣”的方式。沒口的時候試試就有一個機會。

    9、窩料太多、有些釣友在小水面釣鯽魚,打窩的時候就怕魚兒不進窩,打了很多窩料,殊不知這種只有反效果。小水面魚兒本來就不多,窩料打了這麼多,很容易造成魚兒吃窩料而不吃餌料。兄弟窩料也是要花錢的,合理打窩才是最好的,要不然就是浪費時間去餵魚了。

    10、水底醬層、水底有醬層的水域很難釣,特別是野釣。這種水域除了魚兒根本不缺食物外,釣友調釣的時候過鈍,或者魚餌比重過大,雙餌陷入醬層魚兒吃不到餌料。建議調釣靈一點,餌料用本味,有可能效果好。不過這種水域冬季釣魚效果很好,特別是晚上打窩第二天釣魚,效果不錯。

    魚兒不吃鉤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這10點外還有其他原因,野釣魚情複雜,根據自己垂釣的水域,根據魚情來變化有可能會有更好的收穫,還是那句話,不要死等。

    最後:碰到水底有泡魚兒不吃鉤的情況,釣友們多多觀察,找出原因,根據原因再去改變自己的垂釣方式。釣魚是和魚兒鬥智鬥勇的過程,釣魚人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和魚兒戰鬥的過程中勝利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過程,也是釣魚的魅力所在。找出魚兒不吃鉤的原因,戰勝它。

  • 7 # 時間的流浪者wo

    凡是釣魚人都有碰到魚,不吃餌的這種情況。窩中魚泡四起,明明有魚,可就是不食餌。浮在水中的漂,就像一根釘,在水缸裡的木樁一樣,一動不動。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多開動下腦筋,想下應對的方法。然後要注意仔細的觀察與分析,應該要果斷地採取相應的措施,要花最短的時間使魚就餌。說得容易做得難。下面給大家介紹窩裡有魚,但就是不吃餌的原因及應對的策略,供釣友們參考參考。

    一、水質的問題

    魚兒生活在水裡,所以它們的活躍度和水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肥水水域,裡面的食物比較豐富,水中的溶氧量比較低,而且水底還有比較厚的淤泥層,這種地方是特別難釣的。因為魚兒不缺吃的,所以覓食的動力會大大降低。如果餌料開得不是特別吸引人,那多半是釣不到魚的。又比如說溶氧量低的時候,魚兒也沒有覓食的慾望,魚餌再給力也沒興趣吃。又比如說淤泥層很厚,餌料卻陷入泥裡了,魚兒想吃也吃不到。

    所以建議新手釣友還是釣瘦水,肥水水域能避開的儘量避開。反正看到水體是黃綠色,甚至綠色的水域,就要小心了,這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標誌。如果非要挑戰一下,那建議釣雨後,颳風天。儘量避開晚上,餌料比重輕一點甚至可以釣離底。

    二、餌料是否霧化過"度"

    若果餌料霧化的太好,就會引誘來很多魚,隨而來的就是窩會很大、窩內也會很亂,從而導致水比較渾濁,魚類只能味道很難咬到餌。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換餌料,控制好霧化的度,使引來的魚可以吃到餌。

    三、餌料味道是否過腥、過香

    如果餌料的味道過重的話,引誘到窩中的魚很比較雜,也比較亂。魚類可能只是在窩邊來回遊動,而不入窩吃餌。所以需要調整餌料的配製,在調製過程中喜歡加一些羊油、麝香等小藥時要注意它的量。

    四、魚是否被釣"猾"或已偏食

    由於每天來釣魚的人不勝其數,有一些魚已經產生免疫,它們不會輕易去咬鉤,被我們稱作"滑頭魚"。在種水域如果再用普通的釣餌和釣法是很難再中魚的。所以我們要用不常用的鉤餌和釣法,對於魚獲才可能會有所幫助。釣這種魚的時候,可以採用調調鈍釣鈍、浮標為調2目釣3目的狀態。

    五、釣餌是否對路

    如果遇到用平時可以中魚的鉤餌再釣魚的時候發現魚卻不上鉤這種情況,不用覺得奇怪,由於天氣、水情和季節性等的變化,應該是魚的口味發生了也發生了變化。如果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可以根據這些變化來找不中魚的原因。如果在自己不熟悉的區域,但可以確定有魚的情況下,首選可以對魚鉤的餌料做一下調換。

    六、野生魚也有偏口的現象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道理套在魚的身上也是沒問題的。如果一直在自己熟悉的水域作釣,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在陌生水域作釣就不一定了。在大環境下往往也有小環境,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獨立的水域,比如說半山水庫,比較偏僻的野塘,很多地方都只對天然農作物和蚯蚓之類的餌料感興趣,用商品餌料就是不吃。所以在陌生水域作釣的時候,建議你帶上一盒蚯蚓。

    另外餌料的味型也會影響魚口,比如說有的地方就是喜歡腥味,有的地方就是喜歡香味,切不可主觀地認為魚兒就該喜歡什麼味型和不喜歡什麼味型。否則就會和標題裡表達的一樣,窩子裡有魚星但浮漂就是不動。

  • 8 # 釣魚人烏蘭

    窩內有魚但不吃餌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我相信任何釣魚人都會遇到此類情況,我們知道任何現象都有其原因,那麼如何正確的判斷原因繼而準確的採取應對手段呢?這個就需要從下面這幾個角度來給自己提問。

    是自己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大多數人都有類似問題?是否是驚恐魚、魚體不適造成的原因?是否是餌料不對路或者狀態偏差造成的原因?

    從上述三個角度先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如果不找到根源問題,盲目的調整通常是無效的甚至會加劇不吃餌的現象,所以此時可以先暫停垂釣,冷靜的考慮一下情況,觀察一下週邊釣友的情況,為下一步應變做好準備。

    是自己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大多數人都有類似問題?

    通常我們一定要首先判斷是否這個情況存在普遍性,這樣就給我們下一步應對提供了依據,魚類的行為都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果你釣魚的時間比較長,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魚開口的時候,這一個水域普遍都會開口覓食。如果停口的話,整個水域魚口都不太好,可見魚有多麼高的敏感程度。

    那麼先暫停一下垂釣,觀察一下週邊人的情況,看是否存在相同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如果這個情況是普遍現象,那說明魚整體出現了應激、不適和驚恐。如果不適普遍性,只是你一個人出現了這個問題,那麼問題就出在餌料不對路或者狀態有問題上,這樣就初步找到了原因,如何解決請繼續往下閱讀。

    驚恐魚、魚體不適造成的原因該如何處理

    當這個現象具備了普遍性後,那麼說明魚因為某種原因造成了驚恐、不適。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外乎天氣、水溫、壓力(陡然的漲落水)、下網、電等意外因素造成的,這是後要採取的應對方法需要從餌料上做徹底的改變,還要適當修正一下釣魚的手法。

    1、通常我們對待應激性比較強的魚情,避免大腥大香的餌料是首選,當然這也需要結合當前的季節來決定。多使用雪花粉類餌料是比較有效的方式,這類馬鈴薯粉為主的餌料比重輕,味道清淡,我通常會準備九一八大野戰和速攻2號+麝香紅鯽混合好的餌料,平時很少使用,就是為了應對這類魚情時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

    2、活餌也是比較好的一個改變方法,不管什麼季節,活餌都是非常好的餌料,只不過可能因為夏天雜魚多,活餌更容易吸引小魚罷了,但特殊情況下,使用活餌這類沒有霧化的餌料,加上豐富的動物性蛋白是促使應激魚開口的良好手段。

    3、要增加逗魚的頻率也是非常好的辦法,這種逗魚可以大幅度讓餌料動態的運動,可以刺激魚追食的天性,我個人是很偏好逗魚這個方式的,往往很快就能抓到魚的截口。最誇張的一次,是今年4月份在江邊夜釣,魚明顯出現了題主所說的現象,我當時判斷出來是魚是驚恐引起的,大量的採取逗魚的方式,釣獲30多斤鯽魚,80%都是透過逗魚後抓的截口釣獲的。

    是否是餌料不對路或者狀態偏差造成的原因?

    如果發現題主這個問題不具備普遍性,其他人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那麼問題顯然就出在自身上,那麼只有兩種可能,就是餌料不對路,或者說狀態出現了問題,這樣就比較好解決了。注意到題主提到了魚有蹭線的現象,偶然抬竿還能錨到魚,那麼說明魚有一定的攝食慾望,起碼在窩子內轉圈,只有達到一定密度了才能錨到魚。那麼從下面兩個方面調整,會有一定效果。

    1、餌料同樣需要變化,和當前相反的方向進行調整,因為魚已經進窩了,說明有攝食慾望,不吃你的鉤,說明餌料不對路,可以反向調整,如果是香餌就換成腥餌,如果是腥餌就換成香餌,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思路,具體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調整。

    2、狀態,更重要的是狀態,通常這時候可以適當降低霧化程度,甚至可以給餌料多加些水,多拍打一些,讓餌料更軟黏一些,改成搓小黏豆,增加一些逗魚頻率,來一點點驗證是否有效。多數情況下,尤其是在野釣,低霧化的軟黏餌更容易對路。

    關於最後的總結

    當窩內有魚的時候,不咬鉤或者經常錨魚是非常困擾釣魚人的,怎麼才能有效的去改變不是一篇回答能解釋清楚的,但我可以闡述一個思路給大家,無外乎上述這幾種情況,重要的是要先分析,不要上來就盲目調整,胡亂調整餌料往往是無用功,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先分析其根本,這樣才是有的放矢。

  • 9 # 垂釣大咖

    釣魚看似一個簡單的戶外運動,但是魚情的千變萬化卻又及其複雜,如果講窩內無魚釣不到魚就算了,可就是有這麼一種情況,明明窩內魚星四起可偏偏就是不吃鉤,類似複雜的魚情總是讓很多釣魚人猝不及防,苦思冥想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遇到這種窩內有魚就是不開口的時候,先不要著急找找魚不吃鉤的原因,鎖定魚情變化的導火索,對症處理這種情況依然會有所改善,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魚自身的改變、生活環境的變化,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兩點進行詳細的闡述。

    魚自身的改變

    魚自身的改變是導致窩內有魚不吃餌首要原因,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身體病變、外界因素影響下的身體受傷及受驚過渡的精神變化。

    身體病變導致的身體變化

    魚和其他的動物一樣都會生病,導致生病的原因很多如寄生蟲感染、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等,生病後的魚會出現食慾不佳嚴重的會導致它們失去覓食能力直至死亡,且這種病變往往具有傳染性,使得同一水域的魚種都處在生病狀態,從而產生窩內有魚但是不吃餌的情況。一般常見於家養塘、黑坑、競技塘這種密度特別大的封閉水域,野河中並不多見。

    判斷魚是否生病很簡單,往往生了病的魚顏色發汙、動作幅度不大且身體伴有紅點,如果遇到這種因為病變導致的魚不吃餌是沒辦法進行解決的,只能人為的去透過藥物進行治療康復後再釣。

    外界因素影響下的身體變化

    這種身體變化主要是人為因素導致,如電魚、炸魚、下網等導致的魚身體受傷,最直接的影響會導致魚在幾天內都不會張口覓食,偶有吃鉤動作也不明顯,常見的浮漂動作幾乎都是緩慢的陰漂頂漂,這種情況下使用一些有動作且讓它們感興趣的活餌如蚯蚓、紅蟲會起到一定的效果。

    受驚過渡導致的精神變化

    魚受驚狀態下同樣也會造成食慾不佳不開口覓食,常見的就是最近比較興起的可視錨魚,去年比價好的釣點,因為今年興起的錨魚,同樣的釣點同樣的餌料確實不一樣的效果,也是魚星四起就是不吃鉤,主要原因就是錨魚過程中的聲音過大,導致魚受驚過渡不敢張口吃餌。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調整餌料的味型進行應對,清淡、本味、谷香類的餌料更親近自然的味道,魚才敢放心的覓食,如本來採用的藍鯽+918改成918+酵香鯉,魚吃鉤訊號明顯增多。

    這種因為身體變化或精神變化的導致的魚不吃餌,一般還是透過改變餌料搭配進行應對,就如同人生病不喜歡吃味重而喜清淡的食物一樣,遇到這種情況時餌料的搭配也應該避大腥大香高霧化,選擇本味、谷香、果香這類清淡的餌料進行作釣。

    生活環境的變化

    生活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水溫、溶氧量、水質三個方面,魚對水環境有很強的依賴性,當環境變化超過了自身的適應能力,它們就出現身體不適從而不開口覓食。

    水溫的變化

    隨著冬季的到來,水溫的急劇降低導致很多釣友反應窩內有魚但是不吃鉤,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水溫的降低導致魚活性不高,吃餌動作很輕或不吃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從餌料到線組進行改變。

    餌料使用高蛋白含量且遊動的活餌蚯蚓、紅蟲,從味、顏色、動作三個方面刺激它們吃口,減小線組線號,讓魚吃口更方便訊號傳輸更靈敏,從而改善這種不吃口的情況。

    除了溫度突然降低,本來低溫突然的溫度升高也會造成魚不開口,解決的方法幾乎一致,改變餌料味型線組搭配進行應對即可。

    溶氧量的變化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關乎著魚的活性好壞,溶氧量高魚的吃口積極性高,反之則會出現覓食不積極,常見於高溫的夏季、初秋,當水中溶氧量較低時,魚經常會出現浮頭現象,絕大部分的魚不會貼底覓食,所以這時候應該以浮釣為主。但並不是釣浮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還要配合著餌料的味型改變,味型偏清淡、果香這種清爽的味型,且餌料的狀態要儘量鬆軟入口性好更容易使其開口

    水質的變化

    水質直接關乎著魚的生活環境,如髒水、渾水、過肥都能導致魚不開口,而有魚星不吃餌很大成分是因為水質過肥導致的,過肥的水質往往不缺食物且伴有醬層過厚的情況,所以這種情況下想要釣到魚,餌料搭配和作釣水層上也要進行調整,味型以谷香、果香為主,配合著釣離底避免餌料陷入醬層中魚找不到餌料。

    生活環境變化導致的魚不吃餌,往往就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並針對性的改變餌料味型、浮漂調釣、線組搭配對症處理。

    寫在最後

    除了身體變化和環境變化導致的魚不吃餌,還有可能是餌料的味型不對口、窩料使用不當等原因導致,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根據不同的魚種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實時調整改變餌料、窩料、線組、調釣,如夏季高溫使用本味谷香效果非常好,但是寒冷的冬季使用效果就一定不好。

  • 10 # 柯南釣魚
    你是怎麼知道窩點裡面有很多魚的?

    1:窩點附近有許多“魚星”,大部分時間我們看到的所謂的魚星都是沼氣或者泥鰍放屁形成。兄弟你觀察過嗎?我們爆連時其實窩點裡並沒有泡!

    2:看到水面上翻花,大家要明白魚為什麼會翻花。我們海釣,海釣時如果發現水面炸水我們今天收穫肯定好,但我們平時淡水看到魚翻花要麼它缺氧,要麼它生病想透過拍打水面甩掉身上的寄生蟲。

    3:曾經在這裡爆連過或者看到其他釣友爆護過,兄弟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魚既不會排隊等著讓你釣,也不會一直待在某個地方所以今天爆連明天白板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4: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如果您有這想法那麼我在此跪拜大師!

    為什麼窩點有魚鬧漂但是不中魚!

    1:浮漂有黑漂或者頓口但是提竿卻不中魚!

    這個好理解,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小魚鬧漂或者你使用的鉤子大了導致擋口造成的。解決辦法:可以更換小一號鉤子或者調頓處理,如果是因為小魚我們可以搓餌或者掛玉米/麥粒作釣。

    2:浮漂沒動作但水面有魚翻花

    在北京每年6~~9月期間正是最熱的季節時,經常會出現有大魚跳出水面但我們很難釣獲它。很大原因是因為魚個體越大,耗氧量也就越多。它們缺氧難受,想呼吸一下空氣!

    3:邊上蹭蹭上,我卻“穩如泰山”。

    別鬧兄弟,窩點沒魚怎麼可以異想天開的認為:怎麼也得有幾條游過來吧!如果遇見這事情建議提早搬家或者收杆。一般別人連竿的原因要麼提前打窩,要麼坐在了上游,要麼坐在魚窩等等,你很難這時候能從他窩點裡誘出魚來!

    為什麼窩點有魚蹭線,但是不吃鉤?

    春腥,夏淡,秋香,冬濃這古語雖延用至今有些許的改變,但您也不能忤逆其根本是不是。一般這種情況不是魚不餓而是它不愛吃,所以我們此時更換一種釣法、餌料、味型也許就會有奇效。

    春天:春天時如果魚蹭線說明張不開嘴,我們可以加重味型或者使用紅蟲蚯蚓進行作釣。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魚類經過一冬天的消耗此時對腥味或者動物蛋白會更感興趣。我們此時要根據魚的習性加以改變才能有所收穫。

    夏天:夏天時如果魚蹭線多數跟溫度過高和氣壓有關,我們此時可以降低味型同時增加拋竿頻率來加大對魚的誘惑力。

    秋天:秋天時如果魚蹭線說明他找不到餌料,我們可以適當的提高釣目讓餌料輕觸底即可。因為秋天時水草以及微生物的衰減會嚴重影響當下的水質,導致水中能見度很低魚很難在這種水中尋找到餌料。

    冬天:冬天作釣時如果魚蹭線說明魚活動較小,我們應當時常引逗一下激起魚的覓食慾望。同時使用紅蟲或者蚯蚓或蛆等動物餌料進行作釣。

    能錨到但是無正口的原因。

    離底:很多時候當浮漂有動作我們提竿後錨到魚,但是很難打到正口多數原因都是因為魚離底了。一般情況夏天天氣炎熱後,底層微生物會大量消耗氧氣導致水底層嚴重缺氧魚在此時會前往氧氣更充足的水面上層進行棲息,那麼我們自然會錨到魚。

    躁動:當魚多到一定數量後,魚會發生搶食現象。搶食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子線或者主線從而造成錨魚情況,此時我們最好能夠釣頓處理同時降低我們的拋竿頻率從而壓制魚躁動的小心臟。

  • 11 # 夏邑小小青年

    第一就是線組搭配不當

    有魚不吃餌很有可能是線組用的過大所導致,因為這個季節的魚口比較輕,過粗的線組靈敏度不高,即便魚有吃口也很難傳遞到浮漂上,所以冬釣時期,如果碰到窩內有魚不吃餌,在保證不跑魚的前提下,最好還是將線組放細,然後搭配較輕的小號浮標,以此來組成輕巧,並且靈敏度較高的釣組。

    第二就是天氣原因

    冬初的天氣變化大,氣溫的變化影響著水溫變化,水溫的變化太大會降低鯽魚的覓食慾望,這就不難解釋初冬野釣鯽魚不開口的情況。很多釣友都知道:"北風呼呼一夜知冬冷",這足以證明冬季的氣溫變化快,釣友一般都知道冬季驟然降溫,鯽魚不太會覓食,魚口會變差,通常會選擇暖和的深水區或者草洞水域作釣,氣溫的突然下降,水溫也會隨之變低,而深水區和草洞等水域,水溫變化較慢,但也會對窩點鯽魚的食慾有所影響,就會出現窩點有魚不咬鉤的情況。

    第三、水質問題就是水太肥,老釣魚人都知道,肥水的含氧量低,所以魚開口都不好,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肥水中的水生物多,它們食物充足,也就不那麼在乎你的餌料了。所以肥水釣魚,釣餌的味型很重要,一定要足夠誘惑到魚才行。選擇釣位方面,建議選在淺水區、流水區或者風口處,相對來說這幾處地方含氧量比較高。如今秋季,天氣變化快,在陰雨天氣肥水區的魚相對好釣一些,氣溫下降,水中的含氧量升高,魚兒比較活躍。餌料儘量選擇天然的素餌比較好。

    還有就是餌料了餌的問題無非就是香型、狀態、比重兩種,有些釣友估計是新人,人云亦云之下,什麼餌料都混合到一起,無比例,無順序,反正麝香、酒香、薯香亂七八糟的都加進去,做窩的時候因為香型濃郁,魚到是能吸引過來,但是因為香型雜亂,魚反而不敢下口。其次則是狀態,我們說狀態主要就是說霧化程度,這是要分魚種的,比如鰱魚就不吃顆粒料,只吸食霧化料,鯉魚喜歡吃顆粒料,霧化太好全然無愛麼。

    如果是塘底淤泥過厚,則應改用載鉛量大的,能託得住餌的漂;或者減少鉛皮,把漂調到能把餌稱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較輕比重的餌料,總之,要把餌團落在淤泥之上,否則,餌入淤泥,猶如石沉大海,魚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會出魚訊。希望小編所講能幫到大家,有哪裡不對的請大家指出哈

  • 12 # 眼鏡哥說魚

    窩子裡有泡但是魚不吃餌,這是你的描述,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描述並不一定完全正確,至於原因我接下來會說。對於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可能性,我列舉出來你自己去排查。

    可能性一:釣得太鈍

    首先請你考慮這樣一種可能,魚已經吞餌,但是沒吃死口,由於你釣得太鈍所以浮漂不出訊號,讓你誤認為魚不吃餌。這樣的例子我見過很多,冬季魚的吃口本來就輕,還有人使用吃鉛量超大的浮漂,漂尾也非常粗,調平水釣2目或者直接釣跑鉛,所有的細節都非常遲鈍,鯽魚等中小體型的魚咬鉤時浮漂完全沒有任何訊號。

    可能性二:餌料有硬傷

    如今的釣魚人非常喜歡走捷徑,總是幻想著在餌料中加入某一種新增劑就能夠漁獲翻倍,於是在餌料中加入的新增劑種類越來越多,加入的量也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就很有可能導致餌料出現硬傷,由於餌料的刺激性太大,所以魚進窩之後不吃餌。當然,也存在其他可能,例如餌料已經變質,或者是使用了一些劣質的,有腐蝕性的餌料。

    可能性三:水底有障礙物

    有時候水底會有很多雜物,例如樹枝、生活垃圾、腐爛的樹葉等等,或者是有很多石頭縫。當鉤餌到底之後就會陷入障礙物的包圍之中,魚進窩之後想吃餌但是吃不到,就會出現窩子裡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情況了。

    可能性四:鰱鱅鬧窩

    如果窩子裡進了鰱鱅,就會出現很多魚泡,鰱鱅的魚泡不僅多而且密集,但是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只對霧化的食物感興趣,如果餌料的霧化很慢或者是使用一些完全沒有霧化的餌料,也同樣會感覺到窩子裡有魚但是魚不吃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熊出沒有見過雙胞胎的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