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隧道2019
-
2 # 血色黃昏的黃昏
二戰期間(1933-1945年),德國製造了大約21310門8.8釐米18/36/37/41式防空炮。
德國8.8釐米防空和反坦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使用最廣泛的火炮,它以準確性高,殺傷力大以及綜合能力最佳而聞名。
8.8釐米防空炮的第一個官方正式名稱為“8.8釐米Flak 18”,Flak是德語FlugabwehrKanone的縮寫,意思是防空炮;18代表製造年份1918年型號。在非正式場合,德華人稱之為“Acht-acht”(八-八),盟軍則稱之為“88”。
8.8釐米防空炮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916年末。當時德國陸軍決定將德意志帝國海軍(Kaiserliche Marine)的8.8釐米口徑炮用於地面戰。並且,德國武器製造商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擁有製造該炮炮管和彈藥的機器裝置。而德意志帝國海軍之所以裝備這種炮,主要是因為88mm彈藥是單人能夠承受的最大,最重的彈藥(約34磅,相當於30.8斤)。
1917年德國推出了第一門“8.8釐米 Flak 16”高射炮,該炮可發射9.6公斤高爆彈,發射高度6850米,最大射程10800米。這種炮可安裝在四輪拖車上,開炮前,依靠拖車兩側帶有千斤頂的摺疊支腿來固定。該炮機動性強,可以迅速加入戰鬥。到1918年底,這種火炮甚至具備了基本的集中火控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因戰敗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條約對德國軍工業,特別是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實施嚴厲制裁。條約規定,嚴禁克虜伯公司製造小於17釐米口徑火炮;同時嚴禁萊茵金屬公司製造大於17釐米口徑的火炮。
為了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1921年克虜伯公司與瑞典博福斯公司達成協議合作開發新型火炮。最初開發的新型火炮口徑為75毫米,但陸軍認為還不夠大。因此,在瑞典工作的克虜伯團隊重新設計了88毫米口徑的火炮。
1928年,原型88毫米高射炮被製造出來。高射炮安裝在十字形炮架上,操作簡單的“半自動”裝載系統將炮彈彈出,然後只需將新炮彈插入托盤即可完成裝彈;炮彈發射會後坐,並將彈殼丟擲,然後凸輪接合並重新裝彈。
1933年納粹掌權後開始大規模生產,該炮正式命名為“8.8釐米 Flak 18”。之所以還採用數字18,是為了迷惑《凡爾賽條約》的監督員,使他們誤以為該炮是1918年型號的複製品。德國介入西班牙內戰時,只裝備了少量的“Flak 18”用來防空。不過很快就證明,“Flak 18”是當時最好的防空武器。該炮最大仰角為85度,並且可以360度旋轉,靈活性極大。特別是作為反坦克炮時其優勢相當明顯。訓練有素的炮手每分鐘可以發射20發炮彈,這在當時算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由於“Flak 18”採用整體式炮管,使用壽命短,只能發射900發,在野戰條件下還必須更換炮管。為此,在1936-1937年期間,設計師們對“Flak 18”進行了改進完善。
改進後的版本稱為“8.8釐米 Flak 36”,其炮管為兩件式,可以輕鬆更換磨損的襯管。隨著戰爭的進行,遂發現使用二甘醇和古多爾等推進劑可以減輕炮管的磨損。另外“Flak 36”裝有防彈罩可為炮手提供一定的保護。
“Flak 18”和“Flak 36”型是8.8釐米系列中數量最多的。接著,更新的“8.8釐米 Flak 37”配備了當時相當先進的火控資料傳輸系統,該型號是專門為防空兵而生產的。
到了1939年,德國空軍開始尋求效能更好的新型防空武器,以防禦高空敵方飛機的攻擊。萊茵金屬公司為此作出了迴應。1941年初,新設計的8.8釐米炮命名為“8.8釐米 Flak 41”。該炮管更長,發射9.4公斤炮彈初速1000米/秒,有效高度11300米,最大射程為14700米。德國的防空炮兵將軍稱讚它“幾乎相當於128毫米”,該炮每分鐘能發射20至25發炮彈。
“Flak 41”的缺點就是成本高,結構複雜,經常卡殼,最終只製造了556門。
德國8.8釐米高射炮其防空效能相當出色,並且也是一流的反坦克炮。後續還開發出了“8.8釐米 KwK 36/43”坦克炮,以及強大的“8.8釐米 Pak 43”反坦克炮等等系列武器。
-
3 # 國平軍史
88毫米高射炮,簡稱“88炮”,並不是因為對空防禦而出名,而是將高射炮平射,成了一門非常出色的反坦克炮,而為後世的軍迷所津津樂道,被載入了二戰著名高射炮的史冊。當時,被稱為“戰防炮”的反坦克炮,大都只有37、40毫米口徑,反10噸以下的輕型坦克尚可,但要反T-34、M-4謝爾曼坦克等中型以上坦克,那就只能撓癢癢了;此時,德軍大量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在一個偶爾的機會脫穎而出,成了德軍步兵反坦克的有力武器。具有較高射速且有自動供彈裝置的88炮,由當時全球非常出名的德國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三十年代初裝備管轄防空的德國空軍,是二戰時期,最成功的中口徑高射炮。88炮防空最大射程9900米,對地打擊最大射程14000米,一名訓練有素的88炮操控員,每分鐘可射出15發88毫米高射炮彈,是射程極高的中口徑高炮。1940年萊茵金屬專門開發了對空和對戰車兩用炮,採用一般戰防炮的低炮架設計, 同時將射程增加了將近4000米, 被命名為41 型 88 毫米防空炮, 以免與舊的 37 型 88 毫米防空炮混淆。射速高達每分鐘25發的41型88毫米高射炮,在北非戰場上大出風頭,在薩拉姆戰役中,隆美爾指揮的德國非洲軍團,曾用41型88毫米高炮擊毀了衝陣而來的240輛英軍坦克中的123輛,說88炮讓英軍聞風喪膽並不為過。當然,西班牙內戰中,就已經有了88炮擊毀蘇式坦克的實戰記錄;在法國戰場上,德軍的37毫米戰防炮打不穿馬蒂爾達II型坦克的裝甲,危險關頭88炮擊毀了9輛英法軍隊的坦克,迫使英法軍隊後撤,88炮就成了坦克的剋星。由於88毫米高炮經過了實戰的檢驗,被證明是一門效能出色的高射、平射兩相宜的中口徑火炮,因此被大量裝備在虎式坦克、獵豹和斐迪南坦克殲擊車上,成了一門有效的反坦克炮。二戰時期,德軍擁有最強大的高射炮兵部隊,兵力最多時竟然超過了70餘萬人,也有說達到了100萬人,包括探照燈部隊及二線民防組織,分別隸屬國防軍空軍、陸軍、海軍和黨衛軍。空軍曾編有31個高炮師以及20多個獨立高炮旅,擁有的88毫米高射炮是陸軍的10倍以上,德軍在東線戰場曾投入數個空軍的高炮師,其中有許多88毫米高射炮加入反坦克作戰。德國共生產裝備了18萬餘門高射炮,其中,數量最龐大的是20毫米速射防空炮,其他便是105毫米、128毫米高射炮。至於88毫米高射炮的裝備數量一說有18000餘門,也有說裝備了21000餘門,以及裝備26000餘門等多種說法。關於戰時德國軍隊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的數量,歷來就有不少爭議,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種比較有說服力,軍迷們所公認的資料,如果本文讀者有這方面的相關資料,歡迎予以補充,謝謝指正。
-
4 # 瘋狗的輕武
直接丟資料,從英文維基來看,Flak18/36/37戰前庫存2459,戰後數年的總產量加起來20754門,再加上後來研發的Flak41總共556門,總計21310門。
但這個資料和我在德國網站查到的有出入。資料來自德國二戰資料網站lexikon-der-wehrmacht,下圖中88炮在1939年,1940年的產量與維基一致,但後面幾年資料就對不上了
再翻閱了一下發現該網站還有另一行資料,是由德國空軍交付給陸軍的數量,一加之後吻合了。
但88防空炮是歸空軍負責生產調配的,也就是說圖2中的資料才是準確的,移交給陸軍的只是調動而已,不能算產能,因此英文維基那一欄錯了。88炮的正確產能應當是戰時總產量17125門,戰前庫存2459,Flak41在戰時生產556門,總計20140門
-
5 # 勇戰王聊歷史
二戰爆發於1939年,結束於1945年,我們來看看這7年裡,德軍生產了多少“88炮”。
先放資料:
根據我的統計,88炮(去除德國88mm反坦克火箭筒:88mm R-Werfer 43),共計生產了17796門!
當然,88炮最早的型號88mm Flak 18從1933年就開始生產和裝備軍隊了。加上1933年-1938年的產量,“88炮”總產量應該能上2萬門!
“88炮”最早的型號88mm Flak 18,其標準射速可達15發/每分鐘。最大射高為9900米,有效射高為8000米,對地攻擊範圍為14800米。不過,其炮管壽命有限,設計壽命才900發。
新型號的Flak 36出現後,“88炮”的壽命增加到了6000發。
在這兩種型號的“88炮”左側都有一個引信裝置,將炮彈放上去可自動設定引信時間。
後來的FlaK 37,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相當複雜的火控資料顯示單元。此時,“88炮”已經相當完善了。他的彈藥,就有19種之多:其中高爆炮彈(HE)8種、破甲炮彈7種。射速也提高到20枚。
一發高炮彈在設定高度爆炸後,可多200碼內的飛機造成致命創傷。一個四門88毫米高射炮組成的防空連,可在一分鐘內向天上發射60-80枚炮彈,可形成一條寬闊的彈幕,阻擊盟軍轟炸機。
之後,“88炮”又出現了專門打坦克的88mm Pak 43系列。
然而,“88炮”之所以出名,確實因為“打坦克”。1941年,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依靠88炮(早期的兩種型號)為主力,伏擊英軍240輛坦克組成的坦克大軍,取得擊毀123輛坦克的戰果。其中,三分之二都是88炮幹掉的。也是因此,一戰成名。“88炮”開始幹副業,打坦克!
在東線戰場上,德軍依靠88炮的兇猛火力,摧毀了上萬臺蘇軍坦克。因為其射程遠,蘇軍坦克在三四千米的位置,都會被擊毀。在四百米的距離,曾有一輛T-34坦克被88炮打的“肢解”:坦克指揮塔飛到15米以外,發動機飛到5米以外。這麼強的火力,可以說,當時任何一輛坦克都抗不過88炮的正面一擊。
也是因為88炮火力猛,其還被裝備在"虎"式和"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上作為主炮。
-
6 # 草上肥貓
這個炮好!萬精油啊!什麼活都能幹!是二戰最著名的高射炮,成了德國國土防空以及前線防空的中流砥柱。。它以不務正業聞名,“上打天,下打地,中間打空氣”。其強大的火力,精準的射擊創造了無數輝煌,讓盟軍恐懼萬分。
-
7 # 薩沙
是88高炮還是88炮,這個性質是不同的。
88高炮的型號很多,比如Flak 18/36/37,這些都是高炮。
而FlaK 41/43等等都是反坦克炮。
而KwK 36這些則是坦克炮。
我們一個個來說
88炮最初就是高炮,用於中高空的防空任務。
Flak 18高炮誕生於一戰後期,沒來及怎麼使用,德國就投降了。
不過Flak 18仍然儲存下來,二戰還沒爆發就開始生產。
Flak 18/36/37都是德國制式88毫米防空高炮,其中Flak 37是專業高炮,原則上不對地炮擊。
其餘的88高炮,都具有平射能力,一般用於反裝甲。
其實,88高炮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要堅固平射能力,但主要是用於高炮自衛防備敵人從地面突襲。
二戰初期,德國步兵和坦克反坦克炮口徑都比較小,主流的是37毫米反坦克炮,威力很弱,對付不了盟軍主戰坦克坦克。
而德軍又沒有其他強力反坦克武器,88高炮就趕鴨子上架,開始充當反坦克武器使用。
其實,88高炮原則上還可以作為普通榴彈炮,對敵人進行炮擊。但因為高炮炮彈速度太快,對炮膛磨損嚴重,所以一般不作為高炮使用。
後期發現,88高炮的防空威力不如口徑更大的諸如128毫米高炮,
而且,88高炮不是作為反坦克炮設計的,它的外形很高大,重達7噸。
所以,隨著戰爭的繼續,德軍研發了Pak 41/43這種專業88毫米反坦克炮。
不過,實戰中德軍發現,這種88反坦克炮的威力過剩了。
德軍的75毫米反坦克炮,就足以對付當時蘇軍和盟軍所有坦克,沒有必要使用沉重的88炮,所以大量裝備的是75毫米反坦克炮。
除了以上的兩種,虎式坦克、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等裝甲武器,裝備的也是88毫米反坦克炮。
比如虎1坦克Kwk 36L/56炮,虎王坦克Kwk 43L/71炮,都是88炮,是一種改良的反坦克炮,威力極強。
至於產量,Flak18/36 陸軍裝備了1170門,Flak18/36/38 空軍裝備了13125門,總數為14295。
這是德國官方統計資料,沒什麼問題。
Pak43/41型的生產數量不明,但因為是1943年才開始生產,預計2000門左右。
至於88毫米坦克炮,虎1坦克生產了1300多輛,虎2約500輛,再加上費迪南、獵豹、犀牛式的1100輛,總數為3000門。
三者相加,各種88火炮總數大約是2萬門。
-
8 # 小約翰
二戰中,納粹為了稱霸歐洲製造出很多先進武器,比如MG42機槍、虎王坦克和88炮等。
其中88炮堪稱二戰的傳奇武器,在歐洲戰場以威力巨大、精確度高而稱雄一時,被軍迷列入二戰陸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列。88炮的研發前後經過幾年的時間,確切地說,從1916年就起步了。
最初負責完成研製工作的,是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公司。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88炮卻是克虜伯公司和瑞典博福斯公司合作研製的。
之所以這樣做,事出有因。
眾所周知,由於德國一戰中戰敗,被迫跟戰勝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條約捆綁了德華人的手腳,規定德國不得製造大於17釐米口徑火炮。
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為了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狡猾的德華人決定在瑞典進行大口徑火炮的研製。
1921年克虜伯公司與瑞典博福斯公司達成協議合作開發新型火炮。最初開發的新型火炮口徑只有75毫米,但樣炮出來之後,德華人並不滿意,覺得威力還不夠大。
於是,一種更大口徑的火炮,即88毫米口徑的火炮被設計出來。
之所以將炮彈口徑定為88裡面,是從承重量角度考慮的。
經過試驗,德國炮兵的彈藥最大承重量為34磅(約15公斤)左右,再重就搬不動了。
1928年,88毫米高射炮橫空出世。
它全長 7.7米,高度 2.4米,正面寬 2.19米,後部寬度 2.3米。
當它被安裝在寬度 5米多十字形炮架上的時候,儼然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在一般人看來,這樣體型巨大的傢伙一定非常笨重。
可是88炮的操作非常簡便,裝載系統是半自動的。
一發炮彈出膛後,只需將新炮彈插入托盤,裝彈工作就完成了。
一發炮彈發射之後自動後坐,自動將彈殼丟擲,然後凸輪重新接合在一起完成裝彈。
這樣的設計,使得其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5-20發的水平,在當時幾乎超過了所有同類型武器發射速。
88炮首先是一門防空炮,打飛機的時候,最大射程 可以達到1萬米。
由於炮管角度可以調整,它也可以進行小角度對地射擊,這時候它的最大射程能達到1.5萬米。
炮管在70°狀態下射擊的時候,射程能達到7500米。
該炮問世之後,被命名為“8.8釐米 Flak 18”,之採用數字18,是顧忌《凡爾賽條約》,讓戰勝國的監督員誤以為該炮沒有違規。
經過試驗和改進之後,88炮於1933年開始批次生產。
從那之後,88炮又開始簡化了炮架結構Flak 35型88毫米防空炮;裝備先進火控系統的Flak 37型先後問世。
不久之後,88炮就有了用武之地。
因為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了,德國決定介入,因為希特勒跟內戰的一方佛朗哥都是獨裁者,二人臭味相投。
德國支援佛朗哥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就有不少88防空炮。
其實在西班牙內戰中,交戰雙方動用的飛機都不多,88炮沒有用武之地。
可是後來佛朗哥的國民軍更多的將Flak 18型88毫米防空炮用於對陸上目標的打擊,依靠其高射速和大口徑,對敵方遠距離裝甲目標和掩體、工事進行射擊,輕鬆完成射擊任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造成了有效毀傷。
尤其是蘇聯援助給內戰另一方共和政府軍、人民陣線左翼聯盟的T-26坦克、BT-5坦克等,遇到88炮幾乎在劫難逃。
88炮一戰成名,而且還歪打正著成為反坦克炮,這讓 德華人受到啟發。二戰的北非戰場上,沙漠之狐隆美爾將88炮這一傳統發揚光大,給英軍坦克以毀滅性打擊。
在薩拉姆戰役中,隆美爾指揮的德國非洲軍團,曾用41型88毫米高炮讓不可一世英軍坦克吃夠苦頭。
240輛英軍坦克中的有半數以上被開膛破肚,說88炮讓英軍聞風喪膽一點都不誇張。
由於希特勒處心積慮要發動戰爭,88炮開始快馬加鞭開始生產。
截至1939年二戰爆發前,3個型號88炮一共生產了3500門左右。
88炮不僅有防空炮,地面炮還有坦克炮。
1943年,德軍坦克巨無霸"虎王"重型坦克問世。
虎王的防護能力一流,盟軍的火炮在1000米距離外難以對它構成威脅。
虎王火力也非常強悍,所有的虎王上面都安裝了一門精確的、裝有炮口制退器的88mm KwK43 88L/71型坦克炮。
43炮管比虎式坦克上的88 mm 36 L/56還要長1.3米;而 43炮彈的發射藥桶比36的更高更寬,這樣就可以在炮彈中放入更多的發射藥,而43系列中的各種彈藥都是通用的。
這種炮在使用高爆穿甲彈的時候,炮彈初速可以達到每秒900米,能在1500米距離洞穿150毫米厚度的均值裝甲。
而當時盟軍的坦克裝甲沒有一款超過這個厚度,也就是說所有盟軍坦克在這個距離上一旦被它擊中都凶多吉少。
由於88炮在攻擊坦克時的出色表現,德軍在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和獵豹坦克殲擊車車上也裝備了它,型號為Pak43/3L/71反坦克炮。
88炮當成加農炮使用的時候,同樣得心應手。
1942年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堅戰中,德軍88毫米高射炮大顯神威,將蘇軍的近距離目標逐個摧毀。
德軍指揮官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將軍由衷地讚歎說:“88毫米高射炮打碉堡太出色了。”
正因為如此好用,二戰期間,德國一共各種型號的88炮總數為9451門,成為了德軍的主力武器。
-
9 # 少陵講歷史
二戰中,納粹為了稱霸歐洲製造出很多先進武器,比如MG42機槍、虎王坦克和88炮等。
88炮的研發前後經過幾年的時間,確切地說,從1916年就起步了。
最初負責完成研製工作的,是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公司。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88炮卻是克虜伯公司和瑞典博福斯公司合作研製的。
之所以這樣做,事出有因。
眾所周知,由於德國一戰中戰敗,被迫跟戰勝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條約捆綁了德華人的手腳,規定德國不得製造大於17釐米口徑火炮。
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為了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狡猾的德華人決定在瑞典進行大口徑火炮的研製。
1921年克虜伯公司與瑞典博福斯公司達成協議合作開發新型火炮。最初開發的新型火炮口徑只有75毫米,但樣炮出來之後,德華人並不滿意,覺得威力還不夠大。
於是,一種更大口徑的火炮,即88毫米口徑的火炮被設計出來。
之所以將炮彈口徑定為88裡面,是從承重量角度考慮的。
經過試驗,德國炮兵的彈藥最大承重量為34磅(約15公斤)左右,再重就搬不動了。
1928年,88毫米高射炮橫空出世。
它全長 7.7米,高度 2.4米,正面寬 2.19米,後部寬度 2.3米。
當它被安裝在寬度 5米多十字形炮架上的時候,儼然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在一般人看來,這樣體型巨大的傢伙一定非常笨重。
可是88炮的操作非常簡便,裝載系統是半自動的。
一發炮彈出膛後,只需將新炮彈插入托盤,裝彈工作就完成了。
一發炮彈發射之後自動後坐,自動將彈殼丟擲,然後凸輪重新接合在一起完成裝彈。
這樣的設計,使得其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5-20發的水平,在當時幾乎超過了所有同類型武器發射速。
88炮首先是一門防空炮,打飛機的時候,最大射程 可以達到1萬米。
由於炮管角度可以調整,它也可以進行小角度對地射擊,這時候它的最大射程能達到1.5萬米。
炮管在70°狀態下射擊的時候,射程能達到7500米。
該炮問世之後,被命名為“8.8釐米 Flak 18”,之採用數字18,是顧忌《凡爾賽條約》,讓戰勝國的監督員誤以為該炮沒有違規。
經過試驗和改進之後,88炮於1933年開始批次生產。
從那之後,88炮又開始簡化了炮架結構Flak 35型88毫米防空炮;裝備先進火控系統的Flak 37型先後問世。
不久之後,88炮就有了用武之地。
因為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了,德國決定介入,因為希特勒跟內戰的一方佛朗哥都是獨裁者,二人臭味相投。
德國支援佛朗哥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就有不少88防空炮。
其實在西班牙內戰中,交戰雙方動用的飛機都不多,88炮沒有用武之地。
可是後來佛朗哥的國民軍更多的將Flak 18型88毫米防空炮用於對陸上目標的打擊,依靠其高射速和大口徑,對敵方遠距離裝甲目標和掩體、工事進行射擊,輕鬆完成射擊任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造成了有效毀傷。
尤其是蘇聯援助給內戰另一方共和政府軍、人民陣線左翼聯盟的T-26坦克、BT-5坦克等,遇到88炮幾乎在劫難逃。
二戰的北非戰場上,沙漠之狐隆美爾將88炮這一傳統發揚光大,給英軍坦克以毀滅性打擊。
在薩拉姆戰役中,隆美爾指揮的德國非洲軍團,曾用41型88毫米高炮讓不可一世英軍坦克吃夠苦頭。
240輛英軍坦克中的有半數以上被開膛破肚,說88炮讓英軍聞風喪膽一點都不誇張。
由於希特勒處心積慮要發動戰爭,88炮開始快馬加鞭開始生產。
截至1939年二戰爆發前,3個型號88炮一共生產了3500門左右。
88炮不僅有防空炮,地面炮還有坦克炮。
1943年,德軍坦克巨無霸\"虎王\"重型坦克問世。
虎王的防護能力一流,盟軍的火炮在1000米距離外難以對它構成威脅。
虎王火力也非常強悍,所有的虎王上面都安裝了一門精確的、裝有炮口制退器的88mm KwK43 88L/71型坦克炮。
43炮管比虎式坦克上的88 mm 36 L/56還要長1.3米;而 43炮彈的發射藥桶比36的更高更寬,這樣就可以在炮彈中放入更多的發射藥,而43系列中的各種彈藥都是通用的。
這種炮在使用高爆穿甲彈的時候,炮彈初速可以達到每秒900米,能在1500米距離洞穿150毫米厚度的均值裝甲。
而當時盟軍的坦克裝甲沒有一款超過這個厚度,也就是說所有盟軍坦克在這個距離上一旦被它擊中都凶多吉少。
由於88炮在攻擊坦克時的出色表現,德軍在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和獵豹坦克殲擊車車上也裝備了它,型號為Pak43/3L/71反坦克炮。
88炮當成加農炮使用的時候,同樣得心應手。
1942年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堅戰中,德軍88毫米高射炮大顯神威,將蘇軍的近距離目標逐個摧毀。
德軍指揮官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將軍由衷地讚歎說:“88毫米高射炮打碉堡太出色了。”
正因為如此好用,二戰期間,德國一共各種型號的88炮總數為9451門,成為了德軍的主力武器。
二戰期間(1933-1945年),德國製造了大約21310門8.8釐米18/36/37/41式防空炮。
德國8.8釐米防空和反坦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使用最廣泛的火炮,它以準確性高,殺傷力大以及綜合能力最佳而聞名。
8.8釐米防空炮的第一個官方正式名稱為“8.8釐米Flak 18”,Flak是德語FlugabwehrKanone的縮寫,意思是防空炮;18代表製造年份1918年型號。在非正式場合,德華人稱之為“Acht-acht”(八-八),盟軍則稱之為“88”。
8.8釐米防空炮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916年末。當時德國陸軍決定將德意志帝國海軍(Kaiserliche Marine)的8.8釐米口徑炮用於地面戰。並且,德國武器製造商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擁有製造該炮炮管和彈藥的機器裝置。而德意志帝國海軍之所以裝備這種炮,主要是因為88mm彈藥是單人能夠承受的最大,最重的彈藥(約34磅,相當於30.8斤)。
1917年德國推出了第一門“8.8釐米 Flak 16”高射炮,該炮可發射9.6公斤高爆彈,發射高度6850米,最大射程10800米。這種炮可安裝在四輪拖車上,開炮前,依靠拖車兩側帶有千斤頂的摺疊支腿來固定。該炮機動性強,可以迅速加入戰鬥。到1918年底,這種火炮甚至具備了基本的集中火控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因戰敗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條約對德國軍工業,特別是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公司實施嚴厲制裁。條約規定,嚴禁克虜伯公司製造小於17釐米口徑火炮;同時嚴禁萊茵金屬公司製造大於17釐米口徑的火炮。
為了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1921年克虜伯公司與瑞典博福斯公司達成協議合作開發新型火炮。最初開發的新型火炮口徑為75毫米,但陸軍認為還不夠大。因此,在瑞典工作的克虜伯團隊重新設計了88毫米口徑的火炮。
1928年,原型88毫米高射炮被製造出來。高射炮安裝在十字形炮架上,操作簡單的“半自動”裝載系統將炮彈彈出,然後只需將新炮彈插入托盤即可完成裝彈;炮彈發射會後坐,並將彈殼丟擲,然後凸輪接合並重新裝彈。
1933年納粹掌權後開始大規模生產,該炮正式命名為“8.8釐米 Flak 18”。之所以還採用數字18,是為了迷惑《凡爾賽條約》的監督員,使他們誤以為該炮是1918年型號的複製品。德國介入西班牙內戰時,只裝備了少量的“Flak 18”用來防空。不過很快就證明,“Flak 18”是當時最好的防空武器。該炮最大仰角為85度,並且可以360度旋轉,靈活性極大。特別是作為反坦克炮時其優勢相當明顯。訓練有素的炮手每分鐘可以發射20發炮彈,這在當時算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由於“Flak 18”採用整體式炮管,使用壽命短,只能發射900發,在野戰條件下還必須更換炮管。為此,在1936-1937年期間,設計師們對“Flak 18”進行了改進完善。
改進後的版本稱為“8.8釐米 Flak 36”,其炮管為兩件式,可以輕鬆更換磨損的襯管。隨著戰爭的進行,遂發現使用二甘醇和古多爾等推進劑可以減輕炮管的磨損。另外“Flak 36”裝有防彈罩可為炮手提供一定的保護。
“Flak 18”和“Flak 36”型是8.8釐米系列中數量最多的。接著,更新的“8.8釐米 Flak 37”配備了當時相當先進的火控資料傳輸系統,該型號是專門為防空兵而生產的。
到了1939年,德國空軍開始尋求效能更好的新型防空武器,以防禦高空敵方飛機的攻擊。萊茵金屬公司為此作出了迴應。1941年初,新設計的8.8釐米炮命名為“8.8釐米 Flak 41”。該炮管更長,發射9.4公斤炮彈初速1000米/秒,有效高度11300米,最大射程為14700米。德國的防空炮兵將軍稱讚它“幾乎相當於128毫米”,該炮每分鐘能發射20至25發炮彈。
“Flak 41”的缺點就是成本高,結構複雜,經常卡殼,最終只製造了556門。
德國8.8釐米高射炮其防空效能相當出色,並且也是一流的反坦克炮。後續還開發出了“8.8釐米 KwK 36/43”坦克炮,以及強大的“8.8釐米 Pak 43”反坦克炮等等系列武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是88高炮還是88炮,這個性質是不同的。
88高炮的型號很多,比如Flak 18/36/37,這些都是高炮。
而FlaK 41/43等等都是反坦克炮。
而KwK 36這些則是坦克炮。
我們一個個來說
88炮最初就是高炮,用於中高空的防空任務。
Flak 18高炮誕生於一戰後期,沒來及怎麼使用,德國就投降了。
不過Flak 18仍然儲存下來,二戰還沒爆發就開始生產。
Flak 18/36/37都是德國制式88毫米防空高炮,其中Flak 37是專業高炮,原則上不對地炮擊。
其餘的88高炮,都具有平射能力,一般用於反裝甲。
其實,88高炮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要堅固平射能力,但主要是用於高炮自衛防備敵人從地面突襲。
二戰初期,德國步兵和坦克反坦克炮口徑都比較小,主流的是37毫米反坦克炮,威力很弱,對付不了盟軍主戰坦克坦克。
而德軍又沒有其他強力反坦克武器,88高炮就趕鴨子上架,開始充當反坦克武器使用。
其實,88高炮原則上還可以作為普通榴彈炮,對敵人進行炮擊。但因為高炮炮彈速度太快,對炮膛磨損嚴重,所以一般不作為高炮使用。
後期發現,88高炮的防空威力不如口徑更大的諸如128毫米高炮,
而且,88高炮不是作為反坦克炮設計的,它的外形很高大,重達7噸。
所以,隨著戰爭的繼續,德軍研發了Pak 41/43這種專業88毫米反坦克炮。
不過,實戰中德軍發現,這種88反坦克炮的威力過剩了。
德軍的75毫米反坦克炮,就足以對付當時蘇軍和盟軍所有坦克,沒有必要使用沉重的88炮,所以大量裝備的是75毫米反坦克炮。
除了以上的兩種,虎式坦克、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等裝甲武器,裝備的也是88毫米反坦克炮。
比如虎1坦克Kwk 36L/56炮,虎王坦克Kwk 43L/71炮,都是88炮,是一種改良的反坦克炮,威力極強。
至於產量,Flak18/36 陸軍裝備了1170門,Flak18/36/38 空軍裝備了13125門,總數為14295。
這是德國官方統計資料,沒什麼問題。
Pak43/41型的生產數量不明,但因為是1943年才開始生產,預計2000門左右。
至於88毫米坦克炮,虎1坦克生產了1300多輛,虎2約500輛,再加上費迪南、獵豹、犀牛式的1100輛,總數為3000門。
三者相加,各種88火炮總數大約是2萬門。
直接丟資料,從英文維基來看,Flak18/36/37戰前庫存2459,戰後數年的總產量加起來20754門,再加上後來研發的Flak41總共556門,總計21310門。
但這個資料和我在德國網站查到的有出入。資料來自德國二戰資料網站lexikon-der-wehrmacht,下圖中88炮在1939年,1940年的產量與維基一致,但後面幾年資料就對不上了
再翻閱了一下發現該網站還有另一行資料,是由德國空軍交付給陸軍的數量,一加之後吻合了。
但88防空炮是歸空軍負責生產調配的,也就是說圖2中的資料才是準確的,移交給陸軍的只是調動而已,不能算產能,因此英文維基那一欄錯了。88炮的正確產能應當是戰時總產量17125門,戰前庫存2459,Flak41在戰時生產556門,總計20220門
二戰爆發於1939年,結束於1945年,我們來看看這7年裡,德軍生產了多少“88炮”。
先放資料:
根據我的統計,88炮(去除德國88mm反坦克火箭筒:88mm R-Werfer 43),共計生產了17796門!
當然,88炮最早的型號88mm Flak 18從1933年就開始生產和裝備軍隊了。加上1933年-1938年的產量,“88炮”總產量應該能上2萬門!
“88炮”最早的型號88mm Flak 18,其標準射速可達15發/每分鐘。最大射高為9900米,有效射高為8000米,對地攻擊範圍為14800米。不過,其炮管壽命有限,設計壽命才900發。
新型號的Flak 36出現後,“88炮”的壽命增加到了6000發。
在這兩種型號的“88炮”左側都有一個引信裝置,將炮彈放上去可自動設定引信時間。
後來的FlaK 37,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相當複雜的火控資料顯示單元。此時,“88炮”已經相當完善了。他的彈藥,就有19種之多:其中高爆炮彈(HE)8種、破甲炮彈7種。射速也提高到20枚。
一發高炮彈在設定高度爆炸後,可多200碼內的飛機造成致命創傷。一個四門88毫米高射炮組成的防空連,可在一分鐘內向天上發射60-80枚炮彈,可形成一條寬闊的彈幕,阻擊盟軍轟炸機。 之後,“88炮”又出現了專門打坦克的88mm Pak 43系列。
然而,“88炮”之所以出名,確實因為“打坦克”。1941年,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依靠88炮(早期的兩種型號)為主力,伏擊英軍240輛坦克組成的坦克大軍,取得擊毀123輛坦克的戰果。其中,三分之二都是88炮幹掉的。也是因此,一戰成名。“88炮”開始幹副業,打坦克!
在東線戰場上,德軍依靠88炮的兇猛火力,摧毀了上萬臺蘇軍坦克。因為其射程遠,蘇軍坦克在三四千米的位置,都會被擊毀。在四百米的距離,曾有一輛T-34坦克被88炮打的“肢解”:坦克指揮塔飛到15米以外,發動機飛到5米以外。這麼強的火力,可以說,當時任何一輛坦克都抗不過88炮的正面一擊。 也是因為88炮火力猛,其還被裝備在\"虎\"式和\"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上作為主炮。
88毫米高射炮,簡稱“88炮”,並不是因為對空防禦而出名,而是將高射炮平射,成了一門非常出色的反坦克炮,而為後世的軍迷所津津樂道,被載入了二戰著名高射炮的史冊。當時,被稱為“戰防炮”的反坦克炮,大都只有37、40毫米口徑,反10噸以下的輕型坦克尚可,但要反T-34、M-4謝爾曼坦克等中型以上坦克,那就只能撓癢癢了;此時,德軍大量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在一個偶爾的機會脫穎而出,成了德軍步兵反坦克的有力武器。
88毫米高炮是由德國的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完成的,於1933年開始服役。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裝備的具備自動供彈裝置的88毫米防空火炮,垂直最大射高1萬餘米,水平最大射程1.45萬米,是二戰最著名的高射炮。作為一門中口徑的火炮,88高射炮初速每秒820米,射速每分鐘20發,具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火力兇猛、動作可靠等特點,是高射火炮的經典傑作。
第一型88炮於1928年開始生產,定型為L/56型。德軍陸續裝備了Flak 18/36/37/41型88炮。後來,德軍研製開發了以88炮技術為基礎的Flak 39/39型105毫米高炮和Flak 40型128毫米高炮。這兩型高炮也是配屬在防空部隊使用。
自二戰爆發前開始 18/36/37/38/39/40/41型高炮,到1945年,一共生產了26616門。
1935年後,德國空軍開始接管德國防空任務,最初的高炮裝備數量為2628門,少數為Flak 39/39,大部分為Flak 18/36/37。
二戰爆發後,德國在防空裝備方面的投資逐步加大,以1943年為例,德國當年投入3900萬德國馬克購買防空高炮及彈藥。至1944年,德國防空高炮的數量中,88毫米高炮增加至10930門,主要為Flak 18/36/37, 105毫米和128毫米的高炮數量為4157門。雖然盟軍轟炸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高炮在德國防空作戰體系中的作用並未降低,相比戰鬥機的空中作戰,高炮依舊是德國防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1945年,德國防空高炮部隊規模達到100萬人的規模,大口徑高炮裝備數超過1萬門,小口徑高炮數量超3萬門,重型探照燈的數量超1.5萬部。
88mm高炮在整個二戰期間,戰功卓著,在1944年,德軍就依靠著由88mm高炮所構成的防空系統,擊落了6400多架英美聯軍的戰機,及2.7萬架其他軍隊的飛機。擊毀的坦克更是無法統計。
這個炮好!萬精油啊!什麼活都能幹!是二戰最著名的高射炮,成了德國國土防空以及前線防空的中流砥柱。。它以不務正業聞名,“上打天,下打地,中間打空氣”。其強大的火力,精準的射擊創造了無數輝煌,讓盟軍恐懼萬分。
說起二戰時期德國的88炮那是相當的有名氣了,它不但是德國國土防空的利器,還是前線反坦克的中流砥柱。研製歷時
當時,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還被嚴格限制發展軍備,故該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虜伯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的。
此時的德國軍方相當有前瞻性的決定設計一款大口徑的新型防空炮,要求能擊落高空與高速飛行的的目標,這就決定了其必然具備高初速與高射速兩大特徵,這為之後88炮在反坦克領域大顯身手奠定了基礎。因為德國受到嚴格的條約限制,所以如此強大的火炮只能由德國和其他國家聯合研發,所以8.8cm火炮其實是由克虜伯和博福斯公司一起完成的,同時擁有俄國與瑞典的血統。
德國88毫米炮徹底出名的一戰發生在1941年六月的薩拉姆戰役中,隆美爾的精心佈局下,海爾法亞隘口伏擊戰中,英軍264輛坦克發動進攻,最終在88毫米54L防空炮的打擊下,超過123輛坦克被88毫米炮擊毀。德國88毫米炮54L徹底成為德國一門神器,德國開始在前線大量佈置88毫米防空炮,在東線的入侵蘇聯戰役時該炮的威力進一步得到驗證。戰爭是靈活的,德國在北非戰役中透過艱苦環境發明了新戰法,而義大利人卻在一處陣地上因為找不到撬開150毫米炮彈箱工具而向英軍投降。
至於88毫米高炮,並無臨時充當榴彈炮攻擊敵方陣地,掩護德國步兵作戰的實戰案例,不能要求88毫米高炮具備榴彈炮的功能,事實上,88毫米高炮已經夠神奇了,成了東部前線防空和反坦克作戰的神器。
回覆列表
88毫米高炮是由德國的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完成的,於1933年開始服役。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裝備的具備自動供彈裝置的88毫米防空火炮,垂直最大射高1萬餘米,水平最大射程1.45萬米,是二戰最著名的高射炮。作為一門中口徑的火炮,88高射炮初速每秒820米,射速每分鐘20發,具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火力兇猛、動作可靠等特點,是高射火炮的經典傑作。
第一型88炮於1928年開始生產,定型為L/56型。德軍陸續裝備了Flak 18/36/37/41型88炮。後來,德軍研製開發了以88炮技術為基礎的Flak 39/39型105毫米高炮和Flak 40型128毫米高炮。這兩型高炮也是配屬在防空部隊使用。
自二戰爆發前開始 18/36/37/38/39/40/41型高炮,到1945年,一共生產了26616門。
1935年後,德國空軍開始接管德國防空任務,最初的高炮裝備數量為2628門,少數為Flak 39/39,大部分為Flak 18/36/37。
二戰爆發後,德國在防空裝備方面的投資逐步加大,以1943年為例,德國當年投入3900萬德國馬克購買防空高炮及彈藥。至1944年,德國防空高炮的數量中,88毫米高炮增加至10930門,主要為Flak 18/36/37, 105毫米和128毫米的高炮數量為4157門。雖然盟軍轟炸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高炮在德國防空作戰體系中的作用並未降低,相比戰鬥機的空中作戰,高炮依舊是德國防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1945年,德國防空高炮部隊規模達到100萬人的規模,大口徑高炮裝備數超過1萬門,小口徑高炮數量超3萬門,重型探照燈的數量超1.5萬部。
88mm高炮在整個二戰期間,戰功卓著,在1944年,德軍就依靠著由88mm高炮所構成的防空系統,擊落了6400多架英美聯軍的戰機,及2.7萬架其他軍隊的飛機。擊毀的坦克更是無法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