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禮言志
-
2 # 家英CX
現在才12歲吧,什麼都不會是指什麼,這個年紀的孩子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吧,或者學幾門興趣愛好,並不需要工作之類的,還是一個孩子,可以好好享受孩子的樂趣。
如果說是學習問題,這個年紀,已經有一定的思維和自我的思考,應該在更小的時候進行引導,循序漸進,家長自己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自覺的學習,努力的學好知識,才能有立足之地。
-
3 # 我是胖虎媽
1、語文:語文是學好所有科目的一個基礎,為什麼那麼說呢?因為只有理解能力好的孩子,他接受新的事物才會快,那要怎麼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呢?光學習課本里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大量的讀課外書,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再到一些有深度的好書籍。再有就是你說他什麼都不懂,那估計就會涉及到語文拼音這一塊,沒有學牢固,得從頭抓起。
2、數學:相比語文,相信孩子們更容易喜歡它多一些,因為小學的數學不會難到哪裡去,它靠的是理解,然後運用,再者就是運算時,不要馬虎,針對有一些孩子老是計算出錯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計算題了,然後善於歸類錯題,一項一項拿下它。
3、英語:其實英語的學習,跟語文是一樣的,只有積累積累再積累,懂得記憶單詞,懂得背誦課文,每天大聲朗讀它。懶是學習不好語文和英語的。
最後再講到好習慣的養成吧!其實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有上一年級之前,就陪伴孩子閱讀故事等書籍了,所以這樣的孩子,一上一年級,自律性就比其他孩子強,學習也輕鬆很多。一到三年級是孩子們養成習慣的最好時期,這過程很多是必須靠父母來參與的,比如陪伴,監督,指導,鼓勵等等……
-
4 # 練老師愛畫畫
孩子什麼都不會指的是學習還是自理能力。我很看重孩子的自理能力。
案例:我家男孩六歲,我們自己帶的時候他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也愛學習。後來和外婆住一起,完全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都需要強迫。現在我們做出了要求儘量不幫他做事情,家務也分了一部分給他做,已經有明細改觀了,他覺得洗衣服苦就更愛衛士了;透過理菜認識了蔬菜,挑食的毛病有改觀;透過炒飯他知道有些東西的先後順序不能反;透過養金魚,種花他對生命有點點感知了,透過這些事情他對學習也有點興趣了。現在他的習慣還不能達到我們的要求,但是我們也在慢慢摸索,大家共同探討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送你一把我畫的鑰匙,你找找看哪把適合你孩子。我是愛畫畫的練老師。
-
5 # 瘋狂小公線上考學歷
孩子08年的現在什麼也不會?
以下是我的個人想法
08年的話您的孩子應該是小學六年級或者初中一年級。按您說的孩子什麼都不會,這句話太客觀了。孩子一定是有他的優勢之處的,只不過在您想要孩子發展的領域比如學習,沒有達到您的要求。所以您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會。
那在這個時期應該怎麼辦呢?
請注意!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罵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啊這個階段的孩子他還處在發展期。不注意孩子的教育的話很容易出問題呀!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的孩子都很叛逆,接受能力差且自尊心特別的強。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去年,一個孩子因為家長把他的手機摔了,起身便從樓上一躍而下。僅僅是因為一部手機,孩子就選擇了輕生。這樣的結局一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儘管現在孩子比較浮躁,不好教育,但是也是有辦法的。比如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用心交流,培養他的自信心。教育孩子可是急不得的,無論是多小的事情,只要是對的事情,您就要誇他,讓他知道他是有優點的,父母對他很有信心、是愛他的!培養他的自信心。一定要知道“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
6 # 帶娃心體驗之新晉奶爸
您的問題提的非常的好!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很多類似的困惑。非常開心能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08年的,應該是已經12週歲了,如果是上半年出生的,現在已經上六年級了。這麼大的孩子說什麼都不會應該是有失偏頗了。孩子身上一定有他的閃光點存在,最怕的就是父母放大孩子的缺點,漸漸的優點也看不到了。
這一塊咱們先放一放,以後再講家長應該如何去做。我們先假設孩子確實什麼都不會,那這個什麼都不會分成兩方面。
第一就是孩子學習上落差很大。
第二是孩子在生活上全靠父母照顧,獨立自理能力差。
如果說孩子學習上落差比較大,比如說我們現在如果去問孩子,你為什麼要學習你的孩子會給出一個什麼樣的答案呢?這個答案實際上是代表著你的孩子他有沒有一個主動學習的動力,那很多孩子都會回答:“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就是為了有個好的成績唄,有了好的成績,我就可以讀好的學校,這樣我爸媽就高興了。”那麼這是一個好的答案嗎,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答案,但他可能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曾經有一個家裡非常富有的媽媽帶著她的孩子來找我做諮詢的時候,他說我們家的孩子很早就跟我說:“媽媽我發現家裡有很多錢,我將來不用自己買房子,甚至可以不用自己工作,那我為什麼要讀書呢?”
那麼這個媽媽一下就被問愣住了,我也問他,我說:“對呀,那你怎麼樣去回答孩子關於這個如何要讀書的這個問題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我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問到你,你會怎樣回答孩子這個問題?
那麼我可以給出幾個比較,我覺得比較好的答案。
比如說,有的孩子說我們家特別富有,還有為什麼要讀書呢,我當時給這個家長的建議是當你帶你的孩子出去旅行的時候。可不可以不要總去那些特別富裕和發達的地方,我們可不可以帶孩子去看一下還不太發達的、比較貧窮的地方看看那些孩子。讀不上書,穿不上衣服。他們因為物質的匱乏,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當他看到這樣的孩子,首先他可能會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有孤不公平的事情存在。其次呢,他可能會產生一種同情心,他願意去幫助這些孩子去改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這樣的話呢,他對學習這件事情就會有一個更加宏觀的一個視角。那麼這個媽媽告訴我,她孩子去了這些地方以後孩子的眼界確實發生了改變。
當他在被人家問起,你為什麼要學習的時候,他的答案就是這樣子的,我希望我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那麼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現在第二個問題,就是還有些孩子他如果沒有更宏觀的答案,他沒有更宏觀的答案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引發他。這個時候,我們是可以讓孩子,從另外一個層面去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問一下孩子,你未來的理想,或者說你人生的夢想是什麼?有的孩子父母會跟我說。我的孩子好像沒有什麼夢想,他好像就是想過自己小日子這樣子的。
那麼我就會問這個家長,那你平時有沒有跟孩子談到他的理想和他的夢想呢,這個家長回憶一下,的確啊,自己好像沒有跟孩子談到過他的夢想。如果你都沒有跟孩子談夢想,那孩子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夢想在哪裡呢。
所以我建議,這種大一點的話題,家長也可以時不時地跟孩子談一談。雖然我們知道孩子的夢想是一定會發生改變的。比如說一個三歲的孩子,她的夢想,可能是當一個警察兒一個六歲的孩子,她的夢想可能就是要當一個科學家。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肯定孩子的夢想告訴他是的,你有夢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你想不想實現你的夢想啊,對了,這就是一個關鍵點了,我們跟孩子談夢想,就好像是要跟孩子畫一條直線,孩子的今天是直線的這一個點。夢想是他的另外一個點。
只有當這兩個點都存在的時候這條直線才能成立。也就是說我們都知道這個目標的設定啊,對孩子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有了這個目標,我們就可以跟孩子這樣聊天兒了,比如說他的夢想是要當一個音樂家,那你就可以告訴他要當一個音樂家,我們要做很多準備的。比如說我們要準備我們的樂理知識,我們要學習一門甚至兩門樂器。對不對,那麼我們每天要不要留一點時間給我們的夢想啊,可能我們每天要留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給我們的夢想。那麼這個時間。就是我們給孩子定的一個小目標,而這個目標啊,說到底呀是孩子自己定的並不是家長強加給他的。因為呀,這個夢想是他的夢想,不是家長的夢想。
而學習是可以透過這種形式去進行引導的。
第二個問題,孩子在生活上沒有獨立自理能力。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解決呢?在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裡面有提到: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我們不再需要孩子像過去那樣為家庭生計付出努力。相反,孩子們被以愛的名義給予的太多,而無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人,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太多的母親和父親相信,好爸爸好媽媽就應該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們會包攬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保護,因而剝奪了孩子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機會。因為忙於生計,或者不懂得讓孩子對家庭有所貢獻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父母們常常忽視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後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
當父母和老師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太嬌縱時,孩子也培養不出責任感。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
我們需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體驗與其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否則,孩子就會成為只會依賴和接受的人,認為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唯一方法就是操縱別人為自己服務。有些孩子會認為“他們不照顧我就是不愛我”。還有些孩子則因為做任何事都會招來羞辱和痛苦,而認定自己不該再努力。最悲哀的是,孩子們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能感到自己很能幹的鍛鍊機會,而產生了“我不夠好”的信念。這些孩子會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為上。
那麼如何去解決呢?
允許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與父母並肩做事、邊幹邊學,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出這些感知力和技能來。過去的孩子們有機會培養人生技能,卻沒有多少機會去運用。現在這個世界到處是機會,得到孩子們卻往往還沒有準備好。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機會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師可以精心為孩幸福子提供這種機會。這樣做還會帶來一個附帶好處,那就是當父母和老師以更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時,孩子們的大多數行為問題也被消除了。
所以我們要放手讓孩子去“試錯”,而且要給予孩子相應的正面反饋,不要總是關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
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但是釦子系錯了,那咱們第一反應是表揚孩子能夠獨立穿衣服,同時提出自己的鼓勵“如果能把這個釦子系對了,那就更完美了。”
比如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書包自己整理好了,但是收拾的不符合父母的標準,這時候要給到孩子正面反饋。
甚至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不能把這種犯錯當成一次責怪批判孩子機會,而是當成一次成長的機會。
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常用句式:1、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並且把他的感受講出來)2、不加任何評判的講出事實3、引導孩子說出原因和他的解決方案4、給予鼓勵。
比如孩子在學校裡面和同學打架了。可以這麼講:“我知道你現在一定很生氣,也很難過,你一定也不希望和同學鬧矛盾對不對?今天你和小明產生了肢體衝突了,能和爸爸講一下是怎麼發生的嗎?……那我們再想一想一定還會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對不對?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所以當時你一定是著急了,如果在遇到這種情況,你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接下來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以上是針對這樣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給到的一點點建議。
回覆列表
丟掉手機,給足信心,制定目標,循序漸進。
從三字經開始,不能急,要穩住,每天一小步,日積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