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說大河流域文明容易形成統一,但是南亞次大陸地理單元封閉,但歷史上一直支離破碎,大小王國林立,為什麼?
1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對於當今的中國來說,南亞始終是一個需要面對的重要區域。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和南亞次大陸的主要國家—印度之間尚存在著邊境爭端,更是因為中國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對印度洋航線的倚重程度越來越高。因此,無論是從陸權還是海權的角度,我們都需要對這片土地的地緣結構做一個分析。

    文 | 溫駿軒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

    摘編自《誰在世界中心》,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出版,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

    南亞的地緣結構

    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南亞次大陸的地理結構。之所以要將亞洲南部的這塊土地稱為“次大陸”,是因為山脈的阻隔使得南亞大陸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並因此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就是說,如果它的面積足夠大的話,完全可以給予“洲”的地位。可惜的是,儘管這片大陸養活了16 億人口,為人類做出的貢獻遠遠超出了亞洲以外的任何一個洲(非洲是亞洲以外人口最多的,也只有10 億多),但僅39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只能讓它獲得次一級的稱號。

    南亞次大陸地理結構示意圖

    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山脈分割出了南亞次大陸。這片大陸又大致可以分成哪幾個重要的地理單元。

    南亞次大陸與亞洲北部的分割線,就是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一般的分類方法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的分水嶺為線,將山脈南坡也歸入南亞版塊。這一地區我們可以稱為“山南地區”。

    在次大陸的西面,基爾塔爾—蘇萊曼山脈是伊朗高原和南亞次大陸的分割線。而在次大陸的東面,帕特凱山和若開山脈成了南亞與東南亞的分水嶺。

    如果將山南地區也歸入南亞次大陸的範疇,那麼整個次大陸由北向南的基本地形特點就是“高—低—高”,也就是北部的山南地區、中部的平原地區,以及南部的高原地區。如果再細分的話,我們可以將之分為6個地理單元,即山南地區、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恆河三角洲、德干高原、布拉馬普特拉河谷。不過,次大陸南部以德干高原為主的所謂高原地區,平均海拔不過500 〜600 米,只是丘陵、臺地的海拔高度。而邊緣山地的體量又十分狹窄,因此整個南亞次大陸基本上可以視為一個低地板塊。

    這6個地區也成就了不同的地緣文化,有的已經融合在一起了,有的則成了獨立的政治單元。就行政區劃而言,南亞包括7 個國家,其中南亞次大陸目前包含了5 個國家,分別是: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此外,印度洋上還有兩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作為南亞核心國家的印度,其文化無疑可以被定性為一個印度教國家。儘管種族繁雜,但在印度12 億多人口中,有差不多10 億人信仰印度教。佔據主導地位的種族是以高加索人種基因為主的雅利安人後裔—印度雅利安人,他們以北部恆河平原為核心聚居地;南部的德干高原,則大多為含有大量澳洲人種基因、膚色較深的達羅毗荼人所居住。儘管兩大族系在種族上的差異明顯,但由於種姓文化的存在,這種差異在歷史上並未造成過大規模的種族衝突。

    相比之下,宗教方面的潛在威脅要更大些。儘管一般人認為印度是印度教國家,但印度的穆斯林人口總量目前也超過了1.6 億。另外,印度幾乎被孟加拉國和中國切割成飛地的東北地區—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傳統上是從中南半島方向遷入的黃種人部族世居之地。儘管印度在立國之後,有意向該地遷入了大量印度雅利安人,並且佔據了核心低地區,但種族上的巨大差異,以及地緣位置上的獨立性,仍然讓這一地區成為印度最有分裂傾向的板塊。

    在整個南亞地區,唯一能夠對印度造成威脅的國家,就是因“印巴分治”方案而在1947 年獨立的巴基斯坦了。需要說明的是,在最初的獨立方案中,巴基斯坦的領土還包括印度東部以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為國土範圍的孟加拉國,這兩者分別被稱為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由於共同信仰伊斯蘭教,英華人便將之捏合成了一個國家。不過地理距離如此之大,中間又隔著與之有結構性矛盾的印度,孟加拉國最終於1971 年脫離了巴基斯坦,取得了獨立地位。

    除了這三個低地國家以外,尼泊爾、不丹這兩個建立於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南地區)之上的國家,也屬於南亞國家陣營。前者超過八成的居民信仰印度教,後者則以藏傳佛教立國。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山南地區在青藏高原與印度半島之間所承擔的緩衝作用。需要說明的是,不丹直到今天還基本處於印度保護國的狀態,其軍事、外交事務受印度的影響很深。這也導致在中印之間沒有劃定最終邊界時,不丹與中國之間也無法完全解決邊界問題。

    位於印度東南部的斯里蘭卡古稱“錫蘭”,是南亞地區的一個佛教國家,除去天然的地理獨立因素以外,有意識地選擇不同的宗教,也是斯里蘭卡歷史上一直能夠保持獨立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比上述能夠在地圖上明顯看到的6 個國家來說,排列於印度半島南部,由26 組珊瑚環礁、1 200 多個珊瑚島所組成的、南北綿延長達900 公里的馬爾地夫群島,留給世人的印象就基本上是“旅遊度假勝地”了。這個置身於南亞地緣政治旋渦之外的島國,最大的風險來自全球性的氣候變暖。一旦海平面上升,這個平均海拔只有1.2 米的島國,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消失的國家。

    簡略地瞭解南亞每一個國家的地緣特點,有助於我們在滲透影響力時抓準根本性方向。比如在與不丹和斯里蘭卡進行友好交往中,佛教就可能成為一個切入點。而在瞭解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地緣矛盾後,地緣政治因素就成為影響中巴、中印關係的主要因素。

    每一個板塊的組成成員中,都會有核心與邊緣之分,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很顯然,南亞地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印度和印度文明都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先對印度文明產生的地緣背景做一個解讀。

    2

    印度文明的外部壓力

    很多人感興趣的是:同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和印度,在古典時期為什麼會走上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這其中的原因的確是很值得深究的。既然本書是以地緣為主線,那我們就不妨先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來看看兩者之間的異同點。

    在古典時期, 兩面靠洋的地理環境,使得印度半島最起碼在東、西兩個方向上沒有被入侵的風險。以中國的經驗來看,對印度半島地緣安全影響最大的,似乎應該是北部那片高原。然而,就算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族群在機動性和攻擊力上與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一樣強大,可青藏高原與印度半島之間巨大的海拔差,也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無論對於個人還是族群,從高地而下去適應低地的難度,應該遠低於反過來的情況。其實不然。生活在恆河平原上的印度人移民西藏,會有高原反應,也很難適應寒冷的氣候,但讓高原上的藏族來到印度,也同樣會遇到類似的障礙。與大家熟知的“高原反應”相對應的,還有一個“低原反應”的醫學概念。原因在於身體為了適應高原低氧的環境,紅細胞的攜氧能力會增強,以滿足身體的需要。當人從高海拔地區回到平原後,空氣的氧含量提高,而機體還沒有適應這個高氧環境,紅細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質量地運送氧,這樣就會產生“醉氧”,其症狀表現為渾身無力、嗜睡,就像喝醉了酒一樣。避免這一症狀出現的方法是採取“臺階式”下降,每降低一定的海拔高度,就休整一段時間,階段性地抵達低地。

    中印古代地緣壓力示意圖

    除了“低原反應”以外,印度與青藏高原在溫度上的巨大差異也是一大阻礙。青藏高原屬於高原氣候區,一天都有可能經歷四季,而印度處在熱帶,常年處在高溫狀態,這個差異是常人無法忍受的。這種差異同樣是因海拔差引起的。事實上,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從暖溫帶向南逐步滲透到亞熱帶,並最終觸及熱帶地區,以及青藏高原的邊緣民族之所以能夠對中原王朝治下的黃土高原地區造成壓力(比如吐蕃之於唐帝國),都是有過渡的臺階板塊,不需要馬上面對過大的環境差。

    然而與中國的臺階型地形不同的是,印度半島北部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青藏高原與半島之間並沒有足夠縱深的次級高原讓南下的高原民族能逐步適應環境。即便成功佔據了印度,也不可能長期維繫彼此之間的地緣關係。這就是印度不需要面對北方壓力的原因。

    至於與印度半島東北部相連的中南半島,且先不說其本身也屬於熱帶地區,沒有向外擴張的強烈慾望,單是兩者之間的天然地理屏障,也足以保證雙方的地緣安全。分割兩大半島的是自喜馬拉雅山麓東端起,向南延伸至印度洋的一條弧形山脈。若開山脈、科西馬丘陵、那加丘陵,是這條山脈不同部分的地理標籤。除此之外,這些山脈左邊的大片原始森林,也讓兩者之間的溝通變得異常艱難。

    真正對印度半島造成地緣威脅的,是西北方向的那些高地。那些來自歐洲草原的遊牧民族,在入主興都庫什山脈以及伊朗高原後,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東南方向上,有一片人口集中、物產豐富的文明之地。於是,雅利安人、突厥人、蒙古人,甚至還有來自歐洲的希臘人,一批又一批的高緯度入侵者跨過開伯爾山口,成了印度的主人。然而,那些高緯度的強大民族在佔據印度後,卻又一個個像著了魔似的失去了戰力,被後來的民族“重演歷史”。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3

    印度文明的特點

    我們先來看看印度文明誕生的背景。印度之所以能夠成為文明的發源地,這與它的氣候是分不開的。縱觀世界早期文明,除印度河文明以外,更早的兩河文明(阿拉伯半島北部)、尼羅河文明(非洲東北部)都起源於熱帶地區,即使是稍晚的黃河文明在當時也屬於亞熱帶地區。之所以熱帶地區能夠成為文明的發源地,是因為它們的物產足夠豐富,身處其地的居民比之低溫地區更容易獲得食物,也能夠留出更多的精力去發展文明。此外,身處大河周邊,能夠獲得發展農業所需的水源及肥沃的土壤,是另一個地緣方面的原因。

    熱帶氣候固然能夠促使身處其中的族群更早地進入文明階段,但在面對邊緣民族入侵的時候,這種沒有壓力的生存環境卻讓文明變得非常脆弱,或者說缺乏向高緯度地區擴張的動力。這種情況在農耕民族對抗更高緯度的邊緣民族時屢屢出現,中國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問題在於印度的地緣結構本身無法形成像中國那樣的合力,因此只能在一次次的外力作用下變得支離破碎。如果沒有大英帝國的那次整合,南亞次大陸形成像歐洲那樣的政治格局也是有可能的。

    至於印度為什麼沒能形成中央集權式的帝國,其實並不是印度本身的問題,它只是東亞文明的“大一統”觀念的一個特例。就融合能力來說,印度其實並不比中國差,畢竟在經歷過那麼多次外族入侵之後,印度仍然能夠保有以印度教為代表的主體文化。

    印度民族分佈示意圖

    就本質來說,印度的這種融合能力和中國一樣,還是源自農耕文明本身的優勢。相比遊牧或漁獵文明來說,農耕文明本來就是更高一級的文明。農耕文明的穩定性及其所創造的財富,是吸引那些入侵者的根本原因。當然,如果入侵者不僅僅滿足於掠奪,而是希望成為農耕文明的主人,那麼他們最終被融合的命運就在所難免了。

    不過,印度文明與華夏文明之間的確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中國屬於“家天下”的文明模式,而印度則屬於“種姓”框架下的文明模式。

    華夏文明認定“國”不過是一個擴大的了“家”。儘管在這個大家庭中,必須遵循長幼有序的規則,但所有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比如伴隨年齡的增長,在一個家族中,一個人可以從受管教的晚輩升格為對家族事務有發言權甚至主導權的長輩;一個貧民出身的人,可以透過科舉這種平和的上升通道,或者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文化背景下,用暴力手段提升自己在這個“家國”中的階級地位。簡單來說,在華夏文明中,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都是有上升空間的,並且從本質上是平等的。

    然而印度的“種姓”模式卻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幾千年來,在種姓制度的束縛下,一代代的印度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經固定了自己的階層和命運。即使在今天,印度雖被標榜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也無法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

    印度之所以會形成獨特的種姓制度,與最初文明的形成過程有著莫大的關聯。從種族結構上看,印度占主導地位的印度雅利安人,是3000 前從東歐草原經伊朗高原、興都庫什山脈遊牧而來的“雅利安人”的後裔。在這些高加索人種的歐洲人到來之前,在印度半島已經孕育出成熟文明的是達羅毗荼人。

    關於最初的達羅毗荼人到底是什麼人種,以及他們是不是已經混入了一定的高加索人種基因,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印度原住民是面板褐黑、身材遠不如雅利安人高大的族群。歐洲雅利安人的到來,是這些達羅毗荼人所面臨的第一次大規模入侵,也是種族差異最大的一次入侵。

    基於體質上的優越感,以及維護血統的需要,種族隔離成了設計種姓制度的原動力。所謂“種姓”,指的就是膚色。那些與征服者的膚色、種族截然不同的被征服者,成了種姓結構中的最底層—首陀羅。當然,即使沒有這種差異,在人類社會的成熟過程中也會誕生階級。掌控意識形態的“婆羅門”階層、手握世俗統治權的“剎帝利”階層、代表雅利安人平民的“吠舍” 階層,與那些被征服的原住民一道,固定地成了印度文明中的四個階層。

    儘管在今天,種姓制度被認為是落後的象徵,並阻礙了印度文明的進步,但從客觀結果來看,這種各安天命的階層劃分法相當於一種固定的分工模式,在古典時期卻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印度社會結構的大變動。

    事實上,雅利安人並非唯一以這種種族隔離的模式來完成階級劃分的民族,但他們卻是最成功的。比如入主中原建立元朝的蒙古人,就曾經以民族差異為標準,把國民劃分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社會等級。然而蒙古人與他們所認定的漢人、南人之間的種族差異,遠小於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之間的差異,以致他們根本無法阻止彼此之間的融合。至於被特別引入的色目人階層,數量上遠不佔據優勢,即使想維持血統的“純潔性”也是不可能的。

    除了種姓制度的設計之外,雅利安人在意識形態上的設計,也是社會結構能夠一直保持穩定的重要保障。婆羅門這個掌握意識形態的祭祀階層,其職責就是在整個社會普及婆羅門教(也就是後來的印度教),並讓社會各階層各安天命,把希望寄託於來世。相比之下,同屬遊牧民族的蒙古人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差多了,以致後來漸漸被各個征服地區的文化、族群所同化了。

    雅利安人設計的種姓制度,也使得印度半島在後來面對無數次來自西北方向的入侵後,社會結構、文明傳承仍然能夠不發生變化。對於後來那些征服者來說,從根本上改變印度這樣一個龐大的社會體系,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何況他們大都在文化上不具備優勢,很難想到更好的辦法來改變。

    在權衡過利弊之後,新的征服者最終都滿足於在掌握實權的剎帝利階層中,加入一個代表自己民族的“亞種姓”。在他們看來,既然身為祭祀階層的婆羅門是印度社會正常運轉的保障,那麼在能夠保證自己獲得最高政治權力之後,並沒有必要破壞這種平衡。

    除了上述原因,印度社會能夠在如此殘酷的階級環境下保持穩定,與其優越的生存環境也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這裡所說的“生存”,基本等同於“活著”。如果一個人對物質的需要僅限於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熱量,那麼在印度這樣物產豐富且不需要考慮熬過漫長冬季的地方,活著就不是一件難事了。至於人類應有的更高層級的精神需要,則並不需要透過突破階級束縛這樣具有破壞性的競爭方式來實現。只要在宗教模式下“冥想”,就能夠讓自己保有對來世的希望。

  • 2 # 富堅義博1

    中國的文化更適合中央集權。

    世界上少有哪個文明古國把中央集權實現的這麼好。這點真的要感謝儒家文化。在中國帝王的自己發揮下,儒家演變成了地球上最好的維護中央王權的工具,沒有之一。這讓中國古代快速度過了封建制,直接變成了中央集權制國家。(中國封建制非常短暫,周代後,秦漢基本就開始集權了)國家文化凝聚力,軍政凝聚力,經濟生產凝聚力都是當時的世界第一。

    這是印度文化沒有的先天文化基因,更是印度不可比擬的。(沒有貶低印度的意思。印度文化同樣偉大,但在國家統一上遠不如儒家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荒野大鏢客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