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拉啦啦啦
-
2 # 自閉症特教鍾老師
寶寶是怎麼樣學會說話的呢?這就需要了解寶寶說話前的前備技能有哪一些?也就是說寶寶要掌握了哪些技能才能學會說話?
一。寶寶說話都是從仿說開始的,仿說他是一種模仿,在寶寶說話前要學會模仿,比如教他玩玩具,他很快就學會 了,也會模仿大人的一些動作。模仿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理解基礎上,所以在寶寶學說話前多訓練寶寶的認知理解能力有助於寶寶更好的掌握語言。
二。嬰幼兒其實也是很“勢利”的,他通常會選擇其所發現的能夠獲得社交回報的資訊輸入大腦。
在國外有做過一個實驗,讓小孩子長時間長時間看語音動畫片,在一個週期內跟同齡小孩子相比,看他的語言能力是不是加強了?這樣能不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實驗結果表明:單一暴露在語言環境中並不能促進語言和表達能力的發展。
嬰幼兒必須主動並充滿感情的投入到周圍的環境中,這樣他的語言能力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加強。因為嬰幼兒的學習並不像計算機一樣把周圍所有的資訊都輸入大腦,他會做出判斷而加以學習。也就是說他是選擇性的輸入。所以家長要對寶寶的話多回應,讓寶寶感受到他的語言能產生回報。
-
3 # 晨曦初露Y
寶寶說話是個循序的過程,首先從他出生以後三個月開始,咿呀的學語,就要經常逗他笑、逗他說話,主動的跟他進行交流。
交流的時候,一般要說普通話,我們也可以弄一些音訊資料,包括收音機,帶隨身碟的廣播放故事給他聽,放一些好聽的故事或者音樂,對他的聽力、大腦皮層進行刺激,進行語言的開發,進行教育。
-
4 # 童惠家園
寶寶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理解先於表達,在聽懂別人說話的基礎上才開始說話,這些就有賴於 “聽覺器官”和“發音器官”的運動和發育成熟,其中“聽覺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及聽覺中樞,“發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頭、聲帶、口腔、鼻腔和咽腔,只有這些器官在生理上發育成熟,並相互協調運動才能完成“聽”和“說”的動作。這就印證了平時發生的一個現象,即寶寶在嬰兒期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你叫他的名字,他聽到後會看著你笑、會用很多種方式迴應你,但他並不會說出自己的名字。
寶寶要學會順暢說話,需要加強早期功能訓練。比如讓寶寶感覺生活和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給予圖文、實物感受認知,引導和模仿寶寶發聲並多與寶寶聊天,還可以透過做遊戲、唱歌、講故事等進行訓練。
寶寶語言發展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1歲左右時會用1個字的聲音表達如“寶寶”、“咪咪”;2歲左右會用2-3個字或3-4個字組成句子如“寶寶吃飯”、“寶寶喝水”;3歲左右能夠回答為什麼的問句。
總之,寶寶學會說話,除了自身功能器官的發育成熟和協調運用,還需要父母家人的積極引導。
回覆列表
語言的學習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最神奇的環節,我們周圍關於語言學習的觀點鋪天蓋地,網路上有各種教育幼兒語言的方法,書店裡的幼教DVD也是多如牛毛,更別說那麼多收費不菲的幼教班,號稱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作為家長,我們的確覺得無所適從。
一、活生生的老師才是學說話的唯一途徑
我們以前提到過迪斯尼的《小小愛因斯坦》系列DVD,這個幼教的DVD裡面有七種語言的兒歌、識位元組目。因為根據華盛頓大學Kuhl教授的研究成果,初生嬰兒對任何語言的音素(組成單詞的基本聲音元素)都很敏感,但是當嬰兒成長到9個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喪失這種敏感,開始對某一種語言專一起來,大腦中不大使用的神經通路就逐漸減弱了。
我家瓜子今年兩歲,我已經發覺她能迅速重複大人說的中文句子,但是對稍微長一點的英文,比如Excuse me,也說不清楚。這大概就是喪失語言敏感性了,基於這個理論,我見識過最誇張的家庭是,媽媽和寶寶講英文,爸爸講日文,老人們講中文。他們覺得用進廢退,這樣神經通路就不斷強化——是這樣麼?
可惜,這是Kuhl教授在1997年的研究成果,在隨後的研究中,他的研究小組又有了新的發現:
1. 長期跟蹤研究證明,大腦對語言的忠實度並不是一個壞事,9個月時大腦對單一語言的認知度越高,三歲時幼兒的語言技能也就越強,而且這種認知度對以後的學習也產生影響。
2. Kuhl教授發現嬰幼兒大腦並不能從電視或者錄音中學習外國語言,活生生的老師才是學習語言的唯一途徑,電視裡面的語言教程對於嬰幼兒來說,就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噪音。這也是迪士尼最終召回《小小愛因斯坦》的原因,因為研究資料表明每天看這個騙人玩意兒一小時以上的孩子詞彙量要比正常孩子少得多。
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嬰幼兒在學習語言時密切注意嘴唇以及其他嘴部的動作,他們必須藉助嘴部的動作來分割語言,識別一句話的開頭和結尾,然而,在大多數的幼教片中,語言要麼伴隨著各種影象,要麼伴隨著卡通人物,他們無法識別一句話中有意義的單詞(其實對於成年人來說,看著對方的嘴形也能大大有助於聽清對方的話)。而看著大活人說話,小朋友們是在同時接受關聯的聽覺和視覺刺激,而看著幼教電視的孩子,雖然也有聲音和影象,但是兩者是割裂的,沒有互相強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跟著大人學說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大多數的大人,當問起他們為什麼孩子說話早,或者說話遲時,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很多人都會道聽途說一些理論,比如女孩子說話晚,男孩子說話晚之類的。有很多家長會在寶寶週歲的時候就教他周圍事物的名字,有的家長卻覺得那麼早,教了也沒有反應,遲早會學會的。
在1994年,堪薩斯大學的學者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進入7-9個月的嬰兒的家庭研究語言環境,他們發覺吃低保的家庭,嬰兒每小時平均接觸600個單詞,工人家庭的嬰兒每小時接觸900個單詞,而高收入職業家庭(醫生、律師和銀行家)的嬰兒每小時平均接觸1500個單詞,在這些孩子三歲時,調查者發現,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能掌握1100個單詞,而低收入家庭只能掌握525個單詞。
這項研究顯示了語言環境的豐富程度和詞彙量成正比,但是這還解釋不了,很多時候,家庭環境相同的兩個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也能天差地別。
十多年過去,對於幼兒語言的科學研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以前認為灌輸給孩子的資訊流是決定問題的關鍵,家長的作用是確保把海量資訊灌輸入孩子的大腦。然而,新的成果表明,家長更重要的作用是接受孩子發出的資訊,並做出正確的反饋,你的嘴,你的眼,你的手勢。
二、幼兒語言發展的秘密------迴應孩子自己的好奇心
紐約大學的Tamis-LeMonda教授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致力研究親子關係對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她研究的物件是紐約市富裕家庭的九個月大的嬰兒,孩子和母親被安置在放滿玩具的房間,攝像頭錄下母親陪孩子玩的全過程,然後研究者們會一秒一秒地研究錄影,孩子每次朝媽媽看,或者嘴裡發出喃喃的聲音,或者伸手取玩具的細節都被記錄下來,同時,媽媽的反應,比如“幹得好!”,“這是一個調羹”或者“向媽媽這裡看”也被記錄下來。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研究者會追蹤孩子的成長過程,每個禮拜都記錄孩子新掌握的詞彙,由此建立了非常縝密的幼兒語言發展記錄。教授說,一般來講,孩子會在十三個月時說出第一個詞,十八個月的哈子平均可以掌握50個詞,有些幼兒多些,有些少些,最快的孩子在十個月就能說第一個詞,而在十四個月就能掌握50個詞。教授發現,雖然來自相同背景的家庭,同樣接觸大量詞彙,但是幼兒語言能力的強弱並不取決於大人和他們講多少話,而是取決於當他們發出聲音後,大人的反應。“孩子的大腦意識到,自己嘴裡發出的聲音能夠讓大人有所反應,其次,把一種聲音和一個物體聯絡起來,對孩子也非常重要。”
漢娜和喀秋莎小朋友是Tamis-LeMonda教授研究的兩個女孩,他們九個月的時候都只聽得懂7個字,漢娜比喀秋莎活躍很多,在10分鐘內做出了100次各種舉動,喀秋莎只有漢娜的一半,然而喀秋莎的媽媽卻積極很多,她幾乎迴應孩子的每個舉動,喀秋莎只要看到什麼,媽媽就會告訴她這是什麼東西,相比之下,漢娜的媽媽只會描述一半的事物。在十三個月的時候做第二次測試,漢娜的媽媽只反應55%的孩子舉動,而喀秋莎媽媽對85%的孩子舉動做出反應。
結果,在十八個月時,漢娜在一個月中只學會了八個新詞,而喀秋莎變成了一個話癆,她一個月中詞彙量增加了150個,其中50個還是動詞和形容詞。到了二十一個月,漢娜只會用簡單的句子,“我尿尿”或者“媽媽拜拜”,而喀秋莎會講“剛才姐姐吃掉了一個洋蔥圈。”到了喀秋莎兩歲生日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再記錄她的語言能力了,因為小傢伙簡直什麼都會講。
回過頭來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窮人家往往人口眾多,或者母親忙於生計,他們對於孩子聲音或者行為的反應,相對於富裕家庭,平均每小時會少200次,但是,以上研究的變動因素太多,說服力還不夠,康奈爾大學的Goldstein教授在最近,發表了更有說服力的實驗結果。
第一天,媽媽和寶Bora到Goldstein教授的實驗室,她們被安排在一間安靜的房間裡,牆上畫著維尼熊和米老鼠,地上鋪著厚厚的舒服的地毯,還堆滿了各種玩具,媽媽雖然知道攝像頭會記錄一切,但是沒有家務、沒有電話打擾的機會太難得了,她很快就投入地和孩子一起玩起來。沒有任務,就是玩半小時。
第二天,媽媽帶上了一副耳機,而寶寶則綁上一個話筒,她們先自由玩耍10分鐘,然後耳機裡會不斷傳來指示“行動!”,這個時候媽媽必須向前靠近孩子,拍一拍或者撫摸一下,或者親一下小朋友。媽媽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指令,因為差不多每分鐘就會傳來六七次這樣的指示。在最後的十分鐘裡,她又可以自由地和孩子玩了。
其實在另一件房間,每次孩子發出一點有意識的聲音(不是咳嗽或者喘氣),研究者就會很清楚地聽到,她們發出指令讓母親做出親暱的行為,研究者會一秒一秒仔細研究所有的音像資料。
人類的聲道由八塊肌肉構成,小朋友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熟練控制,Goldstein教授,剛出生的時候,孩子只能發出不完全的母音,到五個月的時候,她們才會開啟喉嚨運氣發出完整的母音,不久以後她們會嘗試簡單子音和母音的組合,由於牙齒和上顎的阻撓,她們說得第一個詞一般是“ba”或者“da”。那些沒生過孩子的文藝作者還一廂情願地認為孩子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錯了,其實應該是爸爸。從九個月開始,孩子會慢慢地發出子音和母音組合的清晰音節。這就是為什麼研究者都選擇九個月的研究物件的母音,這個時候孩子保留這語言發展各階段的特徵,她們既會發出不完全的母音,又可能說出清晰的音節。
好啦,讓我們回到Goldstein教授的實驗,在第一個10分鐘內,孩子平均發出25次聲音,到了第二個10分鐘,在有引導的情況下,孩子發出了55次聲音,而且聲音的複雜程度大大上升,研究者聽見了所有的母音,原來不常見的音節這次佔了一半。真讓人難以置信,這種飛躍是在10分鐘內發生的。
Goldstein教授隨後讓受試者在迴應嬰兒的時候用上聲音,有些用母音來回應,而另一些用音節來回音,結果在意料之中,嬰兒們發出的聲音會隨父母的聲音而變化,有趣的是,當父母說ahh,孩子不會模仿說ahh,而會說ee或者oo,很顯然,嬰兒還沒有到模仿大人的階段,她們只是藉助大人的聲音來理解掌握如何發音。
至此,幼兒語言發展的秘密被完全解開了,對於那些躍躍欲試的父母們,Goldstein教授和Tamis-LeMonda教授同時告誡說,萬事過猶不及,孩子們有的時候需要玩耍和獨處,她們需要時間來聯絡和消化,頻繁而短暫的反饋要比長時間的刺激要有效得多。
家長們還會搞砸的是過於積極地問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相反,大人們應該回應孩子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粗暴地向孩子填鴨,把自己覺得重要的詞一股腦兒地塞給孩子。
現在讀者已經知道科學原理了,那科學家又推薦哪些事半功倍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呢?
三、新技能get√ !事半功倍的小技巧們
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家長都會本能地掌握一些事半功倍的小技巧,這裡我們就把這些小技巧歸納一下:
1. 動作語言----當大人向小孩展示小玩具時,會不時轉動或者搖晃,或者從孩子的一邊挪到另一邊,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這種方法叫做“動作語言”,移動的物體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有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官體驗,不過,“動作語言”在幼兒15個月以後就會失去作用,學會爬行和走路的孩子有更多機會體驗周圍環境,所以也不再會被這種小把戲所吸引。
2. 多人重複-----愛荷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同一個人對著14個月的幼兒重複說一個詞,其效果還不如讓孩子從不同的人那裡重複聽到那個詞。實驗這種方法最好的機會是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只要家庭成員輪流把一個菜說上一遍,小朋友馬上就會記住。當一個詞從不同的人口中發音,孩子們會注意撇開聲調和語速的影響,而去注意發音中相同的部分。
3. 語法變化------對一件事情用多種方法描述也能有助於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瓜子,去把書給爸爸,給爸爸那本書,真乖,你剛才把書給爸爸了麼?”這些句子保持“書”、“爸爸”和“給”不變,但是在句型和時態上都發生了變動,這種生動的例子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4. 形狀訓練-----孩子周圍充滿各種事物,他們有些時候會被色彩、大小迷惑,而無法分清事物的共同性,比如大狗和小狗,紅衣服和黃衣服,研究者發現早點教授孩子對於形狀的概念有助於拜託這種混淆的情況,從17個月起,每天花五分鐘教孩子認識不同的形狀,7周以後,孩子們對於物體名字的詞彙比對照組提高256%。
僅僅50年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語言學習的過程仍被科學家們認為是複雜而難以解釋的,麻省理工的著名教授們還認為語言學習的能力是先天決定的,龍生龍,鳳生鳳。然而到了今天,嬰幼兒語言學習的每一個過程都被分析得非常透徹,今天的科學家已經可以相當自信地宣佈,人類語言能力只有25%來自遺傳,大部分由後天的環境所決定。
那麼,先天的優勢能否在後天得以保持?或者那些開口晚的孩子能否在小學時候迎頭趕上呢?愛荷華大學兒童語言研究中心的Tomblin博士說,兩者都有可能,兒童的語言能力到了小學時才會真正固定下來,而在小學之前,“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開口晚的孩子同樣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詞彙。美國的家庭收養了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孩子們,哈佛大學Snedeker教授發現,這些孩子即使在一開始有語言障礙,但是隨後馬上表現得和美國孩子沒有差別,她認為即使5歲的孩子,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語言環境,也能很快適應。
當然,這同樣也說明,學齡前的語言教育有多重要,還記得那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組麼?他們從三歲開始跟蹤研究一群孩子,一直到九歲,他們上三年級了。他們發現,那些三歲時語言能力強詞彙量大的孩子,他們在九歲時表現出了更強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當然,語言能力和數學成績沒有關係,這個,語文好不一定數學好,對吧?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起步領先並不保證永遠領先,起步落後,也不代表永遠落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從一開始就要明白,既然生了孩子,就要操心一輩子。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