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戀上黑咖啡

    首先,作為家長要了解,學音樂並不是非要有音樂天賦才行。通常來說,嬰幼兒期的孩子對音樂就有先天的感覺,寶寶每當聽到優美的音樂時,神情就會非常愉悅,都會露出開心的表情,而且會嗯嗯啊啊地跟著唱,有些還會隨著音樂“手舞足蹈”,那快樂的模樣太可愛了。這是他們不需要任何學習就能得到的快樂享受,所以說喜歡音樂是人的天性。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兒童學習培養興趣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讓孩子去學音樂,教師如何教,家長如何配合,這都需要去緊密的將三者聯絡起來,這樣才能讓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保持下去。

    第一: 發揮教師充分的引導作用,保持兒童的學習興趣現在的學習大綱要求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和兒童要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係,從而提高孩子對於老師教授知識的興趣,這對改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思維發展有限,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較弱,在教導方面上,教師要將語言儘量的兒童化,去貼近他們的生活,即要把表達的抽象的內容形象化,用幽默的語言,有趣的故事,抑揚頓挫的向學生教授。

    第二:運用直觀形象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引起兒童的關注。兒童主要是以直觀的形式來認識外界的事物,兒童的思維透過這些直觀地的事物來進行聯想,利用那些學生熟悉的實物來進行類比,這樣有助於兒童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關係時,老師就可以用學生生活中常吃的蘋果來講解這一抽象的內容,告訴學生一個完整的蘋果我們把它當作一個四分音符X,中間切一刀,就變成兩個半個蘋果,一個半個蘋果就是一個八分音符X,兩個半個蘋果和起來就是XX,我們將切一刀轉化成八分音符底下的時值線,透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既快速又明白的瞭解一個四分音符等於兩個八分音符,也就是X=XX。只有將這些抽象的樂理知識變得具體直觀化,才能讓孩子理解並且對此產生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後,讓孩子多聽示範演唱也會對兒童學習音樂起到引導作用。讓優美的旋律,讓生動的音色透過老師的示範正確的傳達給學生。用琴聲說話,是最直接的方式。當然一個好的演唱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教師,但是真正的好教師必須是一個好的演唱家,他必須具備熱愛音樂、關心學生、懂得教育才能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綜合作用下更加熱愛鋼琴,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讓兒童適當地參加實踐活動適當讓兒童參加演出、比賽,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還能幫助孩子與其他兒童的交流,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要想讓孩子上舞臺表演就要讓孩子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家庭到舞臺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彈錯、害怕批評而怯場,從而拒絕演出,拒絕學習音樂。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鼓勵,給孩子信心,“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在作品仔細地背熟之後,作品已在‘聽覺上’、‘頭腦中’、‘手指上’完全記住了時,就不會有忘記的危險威脅著自己了。”這樣在臺上的表現也能更加流暢與生動。

  • 2 # 優質剪影

    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  

    1、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 經常播放音樂或自己演唱給孩子聽。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聽、多看、多唱,在充滿音樂的環境裡得到薰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音樂產生興趣。  

    2、要多方面地啟發誘導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傾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音響節奏,並讓孩子試著模仿,從而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3、要幫助孩子理解音樂 在播放音樂或唱歌時,可適當地給孩子講解音樂內容,甚至配合一些簡單、明瞭的動作,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形象,培養其感受力。  

    4、透過充滿情趣的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興趣 如選一些生活趣味濃的歌曲,一邊播放一邊做遊戲;還可以舉辦家庭音樂會,讓孩子感受音樂氣氛、參加音樂活動;也可以透過一些動作,激發孩子去感受,表現音樂作品的情趣。特別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喜愛,這樣也有助於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5、注意循序漸進 不可急於求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如果在孩子沒有興趣時硬逼孩子,只會適得其反。要儘量讓孩子在玩中學,孩子有了點滴進步要及時鼓勵表揚。

  • 3 # 勻木教育

    在兒童音樂學習過程中家長該怎麼做?

    一些孩子學習音樂這件事情:一般開頭會興趣盎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降低興趣,並最終放棄。

    家長往往讓孩子堅持,這樣會因此造成親子對抗,影響孩子的成長等。

    當孩子對音樂的學習逐漸加深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對孩子毅力、學習方法、家長耐心、家長的幫助策略等方面,都是嚴重的考驗。

    比如,每日有規律地練習,是孩子們學好音樂的必要條件,但是孩子們一旦意識到每天這樣枯燥地練習,就會熱情大減,甚至因此和家長起衝突,拒絕練習。

    建立孩子和小夥伴共同學習音樂的小團體,是一個有效促進孩子音樂學習的方法。來自同伴的意見可以更容易被小孩子們重視。同時讓老師對於孩子的進步,做到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自己音樂方面的優勢,體驗成功,也是促進孩子音樂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式。

  • 4 # 傑才育兒

    興趣是接受音樂教育的內部條件,有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參加到音樂學習中,興趣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在音樂實踐中培養起來的,使孩子們愛聽,愛唱,愛表演。

    創造條件讓孩子接觸音樂,經常和孩子一起唱歌,表演,讓孩子大膽的表現和表達,一起欣賞哼哼唱唱、模仿表演,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交響樂,豐富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傾聽和分辨各種聲響,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音色、強弱、快慢的感受。但孩子唱歌沒有唱好成人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 5 # 馨兒vlog

    如何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愛好呢?我想胎教音樂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他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讓他多聽聽小朋友的音樂也是很有必要的。寶寶出生後選一些非常優美的旋律的歌每天給他放一些讓他融入音樂的氛圍也是很有用的。等到寶寶再大一些,送他去一些培訓班,不管是鋼琴班還是小提琴班了,選一門他喜歡的課程,應該都可以學到一些關於音樂的節奏了,五線譜了等類似方面的學習。慢慢的就是要堅持了,那只有陪養了興趣了。那怎麼培養興趣呢?讓他多聽聽音樂劇,多看看音樂類似的表演,多讓他在公眾場合進行表現,慢慢的讓音樂融到他骨子裡,等到那個時候你還會覺得他不感興趣嗎?

  • 6 # 哆學智慧書

    提高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主要還是從3個方面入手:趣味性,習慣性和成就感。

    1. 趣味性

    趣味性在孩子進行音樂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激發孩子的音樂學習興趣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進行有趣的活動,用直觀而又活潑的形式帶領孩子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強弱等,鼓勵孩子自己創造有趣的音樂,幫助孩子找到藏在其中的樂趣。

    而在孩子開始學習和練習樂器、樂理時,為了減少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也至關重要。

    搜尋“哆哆”(duolaimengkefu),獲取更多音樂啟蒙優質經驗。

    2. 習慣性

    讓音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個習慣,營造一種音樂的氛圍。這不僅僅是每天播放音樂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家長配合參加一些簡單地音樂活動,共同構造出一種音樂家庭的環境,讓孩子無意識地將音樂活動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3. 成就感

    學習音樂是一個不會停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讓孩子適時地感受到音樂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家長可以誇獎孩子,鼓勵孩子進行演出,引導孩子不要害怕錯誤,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一舉兩得。

  • 7 # 琴童家長幫

    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是否持久是一件很重要的問題。

    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如果有興趣,那麼學習音樂就是事半功倍。

    但是孩子如果沒有興趣,那麼學音樂就變成了一件苦差事。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已經與孩子商量好開始進行某一種樂器的學習,可是孩子卻忽然變卦,臨陣退縮了。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究竟是因為什麼?

    大多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進行學琴前的心理建設,或者說鋪墊。

    但是真的能說家長就沒有給孩子做心理建設嗎?其實也不是,只不過很多家長對孩子做的心理建設都是負面的。

    比方說家長會和孩子說,學琴可苦了!你看小名學琴多刻苦,天天在家裡練琴,從來都不出去玩。

    這個老師可嚴了!

    學琴了,每天都要練琴,不能做其他的了。

    這些話都是出自琴童家長之口,最後的結局就是孩子越來越抗拒學琴,因為在孩子的心理,學琴是痛苦的,老師是嚴格的,學琴之後就不能玩耍了,一點都不是快樂的。

    這麼看來,家長在孩子學琴之前做負面的心理建設還是做了很多的。

    這些話語根植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孩子抗拒學琴的伏筆。

    學琴前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首先,投下誘餌,讓孩子主動學琴。

    之後,讓孩子明白,學琴是必須接受的教育。

    既然要投下誘餌,那麼家長應該準備什麼呢?

    第一,讓孩子首先感覺到音樂的美。

    孩子往往喜歡跟隨音樂手舞足蹈,家長平時在家裡放一些孩子喜歡的音樂,當孩子隨著音樂舞動的時候,立刻用誇張的表情讚賞孩子:

    “這個音樂太好聽了!”

    “你跳的太好了!”

    宗旨就是讚賞孩子對音樂的反應,當這些快樂與學琴聯絡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就會轉換成激發孩子學琴的動力。

    第二點,成就感!

    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成就,這就是孩子的成就感。

    所以孩子也很喜歡撥弄樂器,因為可以“主動”的讓樂器發出聲音,那些他親手弄出來的聲音能夠給孩子帶來特別強的成就感。

    家長可以再孩子玩樂器的時候,讚美孩子發出的聲音,再讓他看看相關演奏的影片。孩子會把成為這樣的人作為目標,從而產生學琴的動力。

    第三點,親情。

    孩子對家長的親和需要,是與孩子吃奶一樣強烈的本能需要。

    孩子擺弄樂器的時候,家長就抱一抱,親一親,誇一誇孩子。孩子就會意識到,學琴這件事情會讓父母高興,父母會因為學琴而更愛他。這樣的行為讓孩子的親和需要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第四點,優勝感。

    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便顯出爭強好勝的心理與行為。

    孩子之間就會有這樣的現象,看到鄰居的哥哥學鋼琴就說自己也要學鋼琴。

    看到另一個小朋友學了小提琴,自己就也要學小提琴。

    這些都是在優勝感受驅動下產生的行為表現。

    只要利用好了孩子的這種感受,就可以給孩子學琴帶來很強的動力。

    讓孩子明白,學琴是必須接受的教育。

    當孩子的腦海中存在這樣的意識的時候,他對學琴的牴觸情緒就會小很多。

    就像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又哭又鬧,很不情願,但是過了幾天,當他發現去幼兒園是必須做的規定時,他也就順從了家長的安排,不再鬧著不去幼兒園了。

    但是如果家長開始的態度給了孩子一種幼兒園可上可不上的感覺,那麼孩子對於不去幼兒園的期待就增強了,去幼兒園的痛苦就上升了。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沒有學琴的時候告訴他,“長大了就能去學琴了。”

    “隔壁的小明哥哥三歲就開始學琴了。”

    之類的話,讓孩子對學琴的人逐漸變成“這是必須的”,只要讓孩子接受學琴是必須的,是長大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就像去上學一樣自然。那麼在將來學琴的時候遇到困難就要小得多了。

  • 8 # SOLO打鼓吧

    你好,我是一名音樂老師,很開心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要想孩子有興趣學音樂,必須讓他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那個孩子從小就喜歡坐在凳子上認真練琴,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培養他的興趣,那麼怎麼樣培養呢?

    1:獎勵:孩子都喜歡父母們的獎勵,適當給予一定的讚美和獎勵可以讓孩子感到存在感和驕傲,久而久之就慢慢喜歡音樂,透過練習來獲得父母的讚美和獎勵,當他喜歡接觸音樂後再慢慢培養。

    2:表演:孩子透過舞臺表演可以大大增強對音樂的興趣,因為在舞臺得到別人鼓掌讓孩子更加開心,渴望下次再表演,下次回去再努力練好點。

    3:遊戲:比如透過學音樂來玩遊戲,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打爵士鼓,可以在課堂上比賽看誰打鼓最快,第一名有獎勵,那麼小朋友非常喜歡玩,大家都渴望拿第一,不知不覺就讓孩子喜歡上音樂,祇有喜歡才談得上日後的培養興趣。

    4:當老師:讓孩子在課堂上當小老師,讓他指點班上的同學練習情況,這樣孩子非常愛展示自己,會很認真去對待,在當小老師過程中他也會意識到自己是老師不能出錯,所以更加讓他意識到一定要學好音樂,不然當小老師會被同學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國賽和美賽的獲獎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