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震歌love美食
-
2 # 美食美客ao
食用油主要種類
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小麻油、胡麻油等;
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山茶油)、核桃油、椰子油、橄欖油、蘋果油等;
陸地動物油: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鴨油等;
海洋動物油:鯨油、深海魚油等。
1、 花生油
優點: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適用於各類食物的加工製作。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經常食用,可以防止面板皴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缺點:脂肪飽和酸含量也非常高(接近20%);基本不含Omega-3成分;花生過敏者要禁食。
配合食用:油炸,因為花生油在煎炸過程中不會令其他食物走味(串味)。
2、 菜籽油
優點:營養均衡,富含維生素E,Omega-3的含量特別高(兩湯匙即可滿足人體一日對Omega-3的需求),且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達99%。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的功效。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人腦的發育十分重要。
缺點:缺少油酸等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有一定的刺激氣味,不能直接用於涼拌。
配合食用:可用於煎魚,比起一般的植物油,用菜油更不容易使魚“粘鍋”。另外,用菜籽油炒菜的時候,在油里加一些鹽,略煸一會兒,可以幫助去除“油味”。
3、橄欖油
優點:油味芬芳(是唯一一款享有產區原產地保證的油品),產地不同,味道也各異。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超過75%),有降低有害膽固醇、逐漸提高有益膽固醇的功效。橄欖油中還含有多酚抗氧化劑,有助於防止細胞老化。可經常食用。
缺點:維生素E的含量很少,含少量必需脂肪酸(8%),而Omega-3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配合食用:涼拌、煎炒蔬菜,或直接蘸麵包吃!取決於購買的橄欖油的酸度(選用特級原生冷榨橄欖油為佳),並非所有橄欖油都可生食。加熱的話,溫度切忌過高。
4、核桃油
優點:味道出眾誘人,非常適合做調味作料。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接近80%,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為其他食用油類品種之冠。對軟化血管、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積極作用。
缺點:比較不穩定,常溫放置容易變質,少量購買並冷藏儲存為宜。維生素E的含量很少,價格比較高昂。
配合食用:拌蔬菜色拉、直接食用,或加入飲品(如蜂蜜、牛奶、酸奶)中。
5、 葵花籽油
優點:加熱後香味濃郁。富含維生素E(一湯匙即可滿足人體一日對維生素E的需求)。另外,還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和成長,保護面板健康,並能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積。
缺點:必需脂肪酸成分非常不均衡,不能滿足日常所需。高溫下易分解揮發。
配合食用:生食、涼拌。
6、玉米油
比較常見的烹飪油。與葵花籽油相類似。烹調中油煙少、無油膩。對於血液中積累的膽固醇具有溶解作用。
7、 大豆油
富含Omega-3,色澤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較差,加熱時會產生較多的泡沫。從食用品質看,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8、芝麻油(香油)
香味濃郁。常用於佐餐調味。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E和亞油酸。有保護血管、抗老化、潤腸通便等作用。
9、棕櫚油
僅次於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棕櫚油不飽和脂肪酸含40%,飽和脂肪酸含44%。兩者均衡,這在植物油中不多見,是其他植物油不能取代的優點,棕櫚油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A,高出一般植物油;它還是胡蘿蔔素最豐富的天然來源,其含量超過胡蘿蔔15倍,番茄300倍。常食棕櫚油可降低膽固醇,還可起到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病,抑制癌症(尤其是乳腺癌)的作用。
10、色拉油
它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級最高的食用油,已基本除盡了植物油中的一切雜質和臘質,所以顏色最淡。色拉油適用於炒、炸、煎和涼拌,這是其他食用油所不及的。
11、豬油
它含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動脈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為其含的膽固醇是人體制造類固醇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維生素D的原料。豬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長動物的壽命,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
12、茶油
13、亞麻油
亞麻籽油又稱為胡麻油。亞麻油中含飽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亞油酸15-30%,亞麻油酸44-61%。亞麻油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於含有過高的亞麻油酸,儲藏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均較差,其營養價值也比亞油酸、油酸為主的食用油低。
生活中我們常用的食用油主要有植物油和動物油兩大類,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構成的脂高,而植物油不飽和程度高 。衡量油脂的營養價值和健康作用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脂肪酸的比例,不飽和脂肪酸越多,營養價值越高;二是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要符合人體所需攝入量 。動物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必需脂肪酸含量相對不足,而且動物油含有大量膽固醇,若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動脈硬化、肥胖等慢性疾病。與之相比,植物油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量都比動物油高,特別是植物油中不含膽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這類植物固醇能阻止人體吸收膽固醇,對於控制血脂、預防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從健康的角度講,植物油優於動物油。在選擇食用油時,儘量以植物油為主,少吃動物油,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更要限制動物油脂的攝入量。
-
3 # 沈郎油茶
一般食用油分為動物油、草本植物油、木本植物油。草本植物油一般指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油等;木本植物油一般是橄欖油、核桃油、山茶油等。
-
4 # 手機使用者97661539178
分植物油和動物油.植物油的範圍太廣泛了.只要植物含油.都可以用物理的方式和化學的方式出油.如果你自己很注重健康的話也可以自己買榨油機自己榨.我姥姥就是自己買的356榨油機每週自己榨油.一次榨夠一個星期的量.
-
5 # 90後的洪新
菜籽油,橄欖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調和油等。
-
6 # 一個lucky兒
植物類:山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
動物油:豬油、鴨油、羊油、深海魚油
回覆列表
哪種食用油最好?不是越貴越好,這5種油區別大,別再隨便買了
前段時間,身邊的很多人都開始瘋狂地採購大米、食用油,甚至連廁紙都遭到了瘋搶,擔心受到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到時候家裡沒米沒油吃了,也沒廁紙用了。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了,中國的糧油儲備十分充足,至少夠全華人吃一年的,有啥好搶購的呢?
我家的糧油,都是吃完了再買,這樣一直吃的都是新鮮的,上次有人囤鹽不是吃了十年多嘛,說起來就很好笑。食用油是家家必不可少的一種材料,現在條件好了,很多人炒菜都喜歡多放油,炒的菜才行。其實用油要適量,吃多了也不好。 食用油的種類很多,大分類有動物油、植物油,植物油裡又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以及橄欖油、稻米油等,好像什麼都能榨油似的。不同的油有啥區別呢?哪種油好吃?哪種油營養好?哪種油更健康?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常見的幾種食用油的區別,讓您輕鬆選油。 【5種常見食用油的區別】 豬油
豬油是很多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吧,炒青菜特別香,是改善生活的必備品。豬油是動物油,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過去吃肉少,所以經常吃豬油,如今基本上天天都能吃到肉,如果再經常吃豬油,很容易引起肥胖。現在講究健康飲食,豬油偶爾吃一下還可以,不能天天吃哦。但不可否認,豬油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 大豆油
大豆油是常見的食用油,價格比較便宜,主要的營養成分是油酸和亞油酸,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大豆油的顏色較深,炒菜時遇熱就很容易起泡,但由於價格便宜,外面的飯店基本上都是用大豆油炒菜。 菜籽油
小時候吃的菜籽油顏色比較黑,如今技術提高後顏色變得比較透明瞭,是金黃色的,具有特殊的氣味。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油酸、亞油酸、亞麻酸、芥酸,其中芥酸含量最多,能夠潤燥殺蟲、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等,幾乎不含膽固醇。 花生油
花生油的營養價值極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吸收率非常高。顏色金黃透明,氣味香濃,不亞於芝麻油。經常食用花生油,能防止面板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增強記憶力,延緩腦部退化,含鋅量遠高於其它油,是補鋅的絕佳吐途徑。 橄欖油
這種油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幾千年,營養價值高,含有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被認為是到如今發現的食用油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能夠美容潤膚、增強肌膚彈性,抗衰老等。 每一種食用油的營養成分都不相同,所以有各自的營養優勢,價格也不相同,所以在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不過就算一種油營養再高,比如花生油,也不能一直吃花生油,要經常換著吃,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才是健康的用油方式。
如今,受到大多數人推崇的健康飲食方式是“少油少鹽”,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有些人炒菜喜歡把油燒到冒煙,這是錯誤的,會產生不利於健康的有害物質,別再犯錯了。大家平時都喜歡吃哪種食用油呢?